果然不是無的放矢,這兩句確實正對眼下秦放鶴的處境,周縣令特意提起,一為考教學問,二來也是惜才,警醒他來日若有造化萬不可被錢財富貴迷了眼,丟了讀書人的本心。
想到他年幼孤苦,卻又這般沉穩大方,周縣令不免唏噓良久,著意勉勵一迴。
世人無不愛少年俊才,同秦放鶴說完話,周縣令又當眾贊了孔姿清一番,對方也是禮儀周全,十分賞心悅目。
原來他叫孔姿清,秦放鶴又偷看幾眼,結果發現對方竟也在看自己,下意識迴了個笑。
孔姿清一怔,迅速別開臉。
秦放鶴:「……」
喂!
因孔大人在場,資歷學問不知勝過周縣令多少倍,若他對待孔姿清也如對秦放鶴一般,難免有班門弄斧之嫌,故而隻略略問過便罷。
凡事最怕比較,有此二珠玉在前,再看那些鬍子一大把的競爭者時,莫說周縣令等人興致缺缺,便是他們本人也有些沒意思。
學問未必比得過,便是心境舉止,也難免惶恐侷促。
真是……倒黴!
周縣令到底說了一番場麵話,十分鼓舞,叫人拿了上好的文房四寶和兩套府城傳過來的選本與這六人。
秦放鶴和孔姿清年紀尚幼,還算孩子,周縣令毫不掩飾對他們的額外關照,又額外給了一個大紅流蘇繡金線荷包,和善道:「日後也要好生讀書,不許懈怠,若有機會,自然該博取功名,報效朝廷,方不負皇恩浩蕩。」
說著,還朝京城所在的方向拱了拱手,以示尊敬。
秦放鶴和孔姿清齊聲應下。
稍後眾人各自散去,孔姿清迴到祖父身邊坐下,也不知在想什麽,有些心不在焉。
過了會兒,見周縣令等人又開始同人說話,不再注意這邊,孔姿清悄然離座,行至沿街窗邊朝下望去。
可巧秦放鶴正在與秦海兄弟說笑,又將才得的物品與他們瞧,忽似有所感,抬頭看來,與孔姿清的視線對個正著。
兩人都有些驚訝。
秦放鶴率先迴神,似乎心情頗好的樣子,朝他輕輕揮了揮手,然後便與秦海和秦山相攜而去。
孔姿清微怔,垂在身側的手指蜷縮幾下,終究還是沒動。
「有認識的人?」注意到秦放鶴的動作,秦海問道。
「裏頭的人非富即貴,哪裏是我能認識的?」秦放鶴笑道,「時候不早了,咱們也迴吧!」
隻是見過,連話都不曾說過一句,自然算不得認識。
秦山跟著扭頭看了眼,卻是幾個窗邊俱都空無一人,也沒在意,轉而被更大的興奮占據心神:
乖乖,這迴鶴哥兒是真衝到縣太爺他老人家跟前啦!
了不得!
他現在還跟做夢似的。
本想去感謝方才幫忙的老婦人等人,奈何人群湧動,早已不辨方位,許多人更不在原地,隻得作罷。
幾人鑽出人群時,隱約聽到身後似乎有誰在喊些什麽,不過周圍遊人眾多,十分嘈雜,也有看夠了熱鬧往外走的,聽不大真切,索性不去理會。
秦海護著兩個小的,一鼓作氣擠出中街,眼見前方行人減少,這才鬆了口氣。
天爺,人真多,大冷天愣是出一身大汗。
正要去取牛車,突然有人指著他們身後說:「哎,好像有人叫你們!」
三人齊齊迴頭,果見人群中顫巍巍擠出一灘,再細看時,竟是鎮上白家書肆的孫先生,一身薑黃色萬字紋棉袍也被擠得皺巴巴。
他本就不耐奔走,又有些胖,方才扯著嗓子追了一路,實在累狠了,叉腰勻了許久才開口道:「這,這不是秦家小爺麽?」
「孫先生!」秦山也是驚喜,「您怎麽在這兒?」
秦放鶴對秦海道:「大哥,這就是書肆的孫先生。」
秦海也想起來,又疑惑,「你們什麽時候這麽熟了?」
白給橘子吃也就罷了,在大街上看見竟也要大老遠追過來說話麽?
秦放鶴:「……去過幾迴,孫先生比較好客。」
在讀書進學的態度上,秦海比較保守,若叫他知道自己寫話本賺錢,必然要挨訓的,還是保密的好。
秦海:「……」
好客?
就書肆整日那稀稀拉拉羊糞蛋似的寥落的客人?
孫先生對秦放鶴嘆道: 「方才我就在那正樓對麵的茶館裏坐著,都看得明明白白,不曾想你還有這般膽識和才幹……」
秦放鶴進去時他隻看見個背影,瞧不大真切,不敢認,一直到後麵對方出來了,看了正臉,這才確定了,頓時又驚又喜。
孫先生又近前贊了幾句,笑道:「我知道你們要家去,也不礙事,不過好容易來一趟,又是過年,總得叫我做個東道才好,且稍等片刻。」
說著,就進去街邊一家還開著的糕餅鋪子,不多時,手裏提著六個紙包迴來。
「這是縣裏的老字號了,因主人家就住在鋪麵後頭的院子裏,這才沒關門,」又指著那些紙包一一說道,「有蜜煎桃條、鹽漬橄欖,另有一封桃酥,一包乳餅,一條芝麻酥並兩把糖瓜,且拿了家去吃。」
原先他隻是憐惜少年孤苦,又欽佩其心智學識,想著順手拉一把也好。可如今對方竟直接殺到縣太爺跟前,還得了誇讚,他不免想得更多些: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想到他年幼孤苦,卻又這般沉穩大方,周縣令不免唏噓良久,著意勉勵一迴。
世人無不愛少年俊才,同秦放鶴說完話,周縣令又當眾贊了孔姿清一番,對方也是禮儀周全,十分賞心悅目。
原來他叫孔姿清,秦放鶴又偷看幾眼,結果發現對方竟也在看自己,下意識迴了個笑。
孔姿清一怔,迅速別開臉。
秦放鶴:「……」
喂!
因孔大人在場,資歷學問不知勝過周縣令多少倍,若他對待孔姿清也如對秦放鶴一般,難免有班門弄斧之嫌,故而隻略略問過便罷。
凡事最怕比較,有此二珠玉在前,再看那些鬍子一大把的競爭者時,莫說周縣令等人興致缺缺,便是他們本人也有些沒意思。
學問未必比得過,便是心境舉止,也難免惶恐侷促。
真是……倒黴!
周縣令到底說了一番場麵話,十分鼓舞,叫人拿了上好的文房四寶和兩套府城傳過來的選本與這六人。
秦放鶴和孔姿清年紀尚幼,還算孩子,周縣令毫不掩飾對他們的額外關照,又額外給了一個大紅流蘇繡金線荷包,和善道:「日後也要好生讀書,不許懈怠,若有機會,自然該博取功名,報效朝廷,方不負皇恩浩蕩。」
說著,還朝京城所在的方向拱了拱手,以示尊敬。
秦放鶴和孔姿清齊聲應下。
稍後眾人各自散去,孔姿清迴到祖父身邊坐下,也不知在想什麽,有些心不在焉。
過了會兒,見周縣令等人又開始同人說話,不再注意這邊,孔姿清悄然離座,行至沿街窗邊朝下望去。
可巧秦放鶴正在與秦海兄弟說笑,又將才得的物品與他們瞧,忽似有所感,抬頭看來,與孔姿清的視線對個正著。
兩人都有些驚訝。
秦放鶴率先迴神,似乎心情頗好的樣子,朝他輕輕揮了揮手,然後便與秦海和秦山相攜而去。
孔姿清微怔,垂在身側的手指蜷縮幾下,終究還是沒動。
「有認識的人?」注意到秦放鶴的動作,秦海問道。
「裏頭的人非富即貴,哪裏是我能認識的?」秦放鶴笑道,「時候不早了,咱們也迴吧!」
隻是見過,連話都不曾說過一句,自然算不得認識。
秦山跟著扭頭看了眼,卻是幾個窗邊俱都空無一人,也沒在意,轉而被更大的興奮占據心神:
乖乖,這迴鶴哥兒是真衝到縣太爺他老人家跟前啦!
了不得!
他現在還跟做夢似的。
本想去感謝方才幫忙的老婦人等人,奈何人群湧動,早已不辨方位,許多人更不在原地,隻得作罷。
幾人鑽出人群時,隱約聽到身後似乎有誰在喊些什麽,不過周圍遊人眾多,十分嘈雜,也有看夠了熱鬧往外走的,聽不大真切,索性不去理會。
秦海護著兩個小的,一鼓作氣擠出中街,眼見前方行人減少,這才鬆了口氣。
天爺,人真多,大冷天愣是出一身大汗。
正要去取牛車,突然有人指著他們身後說:「哎,好像有人叫你們!」
三人齊齊迴頭,果見人群中顫巍巍擠出一灘,再細看時,竟是鎮上白家書肆的孫先生,一身薑黃色萬字紋棉袍也被擠得皺巴巴。
他本就不耐奔走,又有些胖,方才扯著嗓子追了一路,實在累狠了,叉腰勻了許久才開口道:「這,這不是秦家小爺麽?」
「孫先生!」秦山也是驚喜,「您怎麽在這兒?」
秦放鶴對秦海道:「大哥,這就是書肆的孫先生。」
秦海也想起來,又疑惑,「你們什麽時候這麽熟了?」
白給橘子吃也就罷了,在大街上看見竟也要大老遠追過來說話麽?
秦放鶴:「……去過幾迴,孫先生比較好客。」
在讀書進學的態度上,秦海比較保守,若叫他知道自己寫話本賺錢,必然要挨訓的,還是保密的好。
秦海:「……」
好客?
就書肆整日那稀稀拉拉羊糞蛋似的寥落的客人?
孫先生對秦放鶴嘆道: 「方才我就在那正樓對麵的茶館裏坐著,都看得明明白白,不曾想你還有這般膽識和才幹……」
秦放鶴進去時他隻看見個背影,瞧不大真切,不敢認,一直到後麵對方出來了,看了正臉,這才確定了,頓時又驚又喜。
孫先生又近前贊了幾句,笑道:「我知道你們要家去,也不礙事,不過好容易來一趟,又是過年,總得叫我做個東道才好,且稍等片刻。」
說著,就進去街邊一家還開著的糕餅鋪子,不多時,手裏提著六個紙包迴來。
「這是縣裏的老字號了,因主人家就住在鋪麵後頭的院子裏,這才沒關門,」又指著那些紙包一一說道,「有蜜煎桃條、鹽漬橄欖,另有一封桃酥,一包乳餅,一條芝麻酥並兩把糖瓜,且拿了家去吃。」
原先他隻是憐惜少年孤苦,又欽佩其心智學識,想著順手拉一把也好。可如今對方竟直接殺到縣太爺跟前,還得了誇讚,他不免想得更多些: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