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頁
帶著空間穿越,王妃擺爛式暴富 作者:天蓮噬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兵部尚書解釋道:「王爺此去雪國,本就危機四伏,多調些兵馬去越北城也是為了您的安全,此刻皇上的愛子之心最是旺盛,機不可失,乃是送上門的良機。」
厲予珩思索片刻後,「本王再想想。」
厲君徹迴到王府的時候,路弘安已經跟著前去營救路夜白他們的暗衛離開了。
他坐在溫瑾禾的房間裏,望著屋子裏的陳列擺設,心中多了幾分擔憂。
雪國距離南城隔著幾千裏路,中間又有十八座城池擋著,應該不會有危險。
但北方諸城駐軍兵力薄弱,兵器也多年沒有換新,加上儲糧不多,一旦遇到戰爭,可能會被對方輕而易舉的攻破。
想來就是南城的無煙煤將那三個人吸引到那裏去的。
雪原冰川常年積雪,就算雪國人天生不畏懼寒冷,但日子恐怕也不是特別好過。
滿秋進來的時候就看到自家王爺在發呆,這是在想王妃了吧。
滿秋:「王爺。」
厲君徹抬起頭看向她,「有事嗎?」
自從溫瑾禾去南城後,滿秋身上的擔子一下子就重了起來,尤其是白天,基本看不到人,整天在外麵跑,生怕耽擱了自家王妃的生意。
滿秋緩緩說道:「之前臨月國針對八大皇商出售的貨品提高了稅銀,京都甚至規定不允許使用,近日倒是有不少京都的商人過來採購,說是之前朝廷下的法令被作廢了。」
帶路弘安迴來的那個商隊就是在禁買令被廢除後才從京都出發的。
厲君徹擰眉,之前臨月國為了不讓銀子都被自家王妃給賺到,特意針對頒布的法令怎麽會驟然作廢?
溫明庭應當比溫晏如更狠才是。
「無妨,隻要有銀子賺,不用管他們的目的。」厲君徹對滿秋說道。
八大皇商的東西除瞭望遠鏡之外,其他都是日用品,行軍打仗派不上用場。
況且望遠鏡日常也放在商鋪裏售賣,隻要對方想,還是輕易能買到手,已經算不上違禁物。
滿秋點頭離開,現在南城那邊王妃急著用銀子,抓住這個機會大賺一筆也是不錯。
至於溫明庭為什麽猝然放開商貿,實則是臨月國的商人承受不住過高的稅銀,一直在找朝廷的麻煩。
溫明庭剛剛登基不久,國庫也不豐盈。
朝中官員就建議以降低稅銀為條件,讓商人們向朝廷贈銀,以利換利。
對於這種能一次性拿到上百萬兩銀子的好事,溫明庭沒怎麽考慮就答應了。
當下最重要的是聯合雪國攻打北狄,銀子的事情,等北狄國打下來後,還不是又會迴到他的口袋。
南城的城牆建得足足有五十米高,站在邊上,那是一點太陽都曬不到,整個人都在陰影裏。
站在城外的山坡上都能瞧見一道龐然大物矗立在那裏,比起都城的城牆都要威風。
溫瑾禾站在越河大壩邊上,成千上萬的百姓正在河邊勞作。
越河大壩已經修了一大半,弄完南城這邊的,宋致遠就要帶著人去虎躍城了。
通過這五個月,北方十三城的百姓都知道南城是徹王妃的封地。
徹王妃花費了大量的人力和錢財,要提高南城百姓的生活質量。??
腦子靈光的人立刻拖家帶口搬到南城來住。
這段時間在王妃手底下打工,家裏勞動力多的,也存了點銀子,買個小屋子把戶籍落下來還是可以的。
尤其是越河大壩的修建,不少人都是親自參與看在眼裏,那麽牢固,至少兩三百年都不會出問題。
徹王妃還特意留了溝渠,能直接將越河的水引到田地裏,這到了大旱的時候,也不怕莊稼幹死,顆粒無收。
穆鳴謙不在,府衙的事情全部都歸宋致遠管。
在知曉近日越來越多的百姓從其他城池搬到南城來之後,他將這件事情稟告給了溫瑾禾。
考慮到南城的麵積,溫瑾禾直接告訴他,「居住人數到達三百萬後就禁止落戶。」
南城是她的封地,她有決定的權利。
而且加上流動人口,那就可不止三百萬了。
總不能人多的沒地方下腳吧。
溫瑾禾皺起眉頭眺望北方的方向,「這穆鳴謙已經離開大半個月了,不知道雪國的情況怎麽樣?」
這人要是真的死在那裏,自已還真沒辦法向穆丞相那個老匹夫交代。
他老子那麽老奸巨猾,兒子應該也不遜色吧。
渾身上下裹著鵝毛大衣的穆鳴謙此刻正一頭埋在雪堆裏,隻露出一對望遠鏡的鏡片,觀察著遠處群居的雪國百姓。
雪堆裏,土兵啞著嗓子說道:「大人,再這麽下去我們就要凍僵了。」
頭頂的雪塊直接掉進穆鳴謙剛剛張開的嘴裏,把他凍得腮幫子直打顫,「再等等,等他們交班我們就轉移,不是說火都溫度高點麽,我們去那裏,接著再轉道去古色城。」
這雪國人是真不怕冷,下雪天也不待在屋子裏,還整天在外麵晃悠。
要是真打起仗來,雪原冰川外麵哪一支軍隊敢進來?
戰鬥力肯定急速下降,說不定還沒開打,就要凍死在這裏了。
第131章 魏妃生下皇子
溫瑾禾派人送給厲君徹的信,終於在二月十九這天送到了他的手上。
越往後看,厲君徹的神情就越嚴肅,能劈山開路的火藥?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厲予珩思索片刻後,「本王再想想。」
厲君徹迴到王府的時候,路弘安已經跟著前去營救路夜白他們的暗衛離開了。
他坐在溫瑾禾的房間裏,望著屋子裏的陳列擺設,心中多了幾分擔憂。
雪國距離南城隔著幾千裏路,中間又有十八座城池擋著,應該不會有危險。
但北方諸城駐軍兵力薄弱,兵器也多年沒有換新,加上儲糧不多,一旦遇到戰爭,可能會被對方輕而易舉的攻破。
想來就是南城的無煙煤將那三個人吸引到那裏去的。
雪原冰川常年積雪,就算雪國人天生不畏懼寒冷,但日子恐怕也不是特別好過。
滿秋進來的時候就看到自家王爺在發呆,這是在想王妃了吧。
滿秋:「王爺。」
厲君徹抬起頭看向她,「有事嗎?」
自從溫瑾禾去南城後,滿秋身上的擔子一下子就重了起來,尤其是白天,基本看不到人,整天在外麵跑,生怕耽擱了自家王妃的生意。
滿秋緩緩說道:「之前臨月國針對八大皇商出售的貨品提高了稅銀,京都甚至規定不允許使用,近日倒是有不少京都的商人過來採購,說是之前朝廷下的法令被作廢了。」
帶路弘安迴來的那個商隊就是在禁買令被廢除後才從京都出發的。
厲君徹擰眉,之前臨月國為了不讓銀子都被自家王妃給賺到,特意針對頒布的法令怎麽會驟然作廢?
溫明庭應當比溫晏如更狠才是。
「無妨,隻要有銀子賺,不用管他們的目的。」厲君徹對滿秋說道。
八大皇商的東西除瞭望遠鏡之外,其他都是日用品,行軍打仗派不上用場。
況且望遠鏡日常也放在商鋪裏售賣,隻要對方想,還是輕易能買到手,已經算不上違禁物。
滿秋點頭離開,現在南城那邊王妃急著用銀子,抓住這個機會大賺一筆也是不錯。
至於溫明庭為什麽猝然放開商貿,實則是臨月國的商人承受不住過高的稅銀,一直在找朝廷的麻煩。
溫明庭剛剛登基不久,國庫也不豐盈。
朝中官員就建議以降低稅銀為條件,讓商人們向朝廷贈銀,以利換利。
對於這種能一次性拿到上百萬兩銀子的好事,溫明庭沒怎麽考慮就答應了。
當下最重要的是聯合雪國攻打北狄,銀子的事情,等北狄國打下來後,還不是又會迴到他的口袋。
南城的城牆建得足足有五十米高,站在邊上,那是一點太陽都曬不到,整個人都在陰影裏。
站在城外的山坡上都能瞧見一道龐然大物矗立在那裏,比起都城的城牆都要威風。
溫瑾禾站在越河大壩邊上,成千上萬的百姓正在河邊勞作。
越河大壩已經修了一大半,弄完南城這邊的,宋致遠就要帶著人去虎躍城了。
通過這五個月,北方十三城的百姓都知道南城是徹王妃的封地。
徹王妃花費了大量的人力和錢財,要提高南城百姓的生活質量。??
腦子靈光的人立刻拖家帶口搬到南城來住。
這段時間在王妃手底下打工,家裏勞動力多的,也存了點銀子,買個小屋子把戶籍落下來還是可以的。
尤其是越河大壩的修建,不少人都是親自參與看在眼裏,那麽牢固,至少兩三百年都不會出問題。
徹王妃還特意留了溝渠,能直接將越河的水引到田地裏,這到了大旱的時候,也不怕莊稼幹死,顆粒無收。
穆鳴謙不在,府衙的事情全部都歸宋致遠管。
在知曉近日越來越多的百姓從其他城池搬到南城來之後,他將這件事情稟告給了溫瑾禾。
考慮到南城的麵積,溫瑾禾直接告訴他,「居住人數到達三百萬後就禁止落戶。」
南城是她的封地,她有決定的權利。
而且加上流動人口,那就可不止三百萬了。
總不能人多的沒地方下腳吧。
溫瑾禾皺起眉頭眺望北方的方向,「這穆鳴謙已經離開大半個月了,不知道雪國的情況怎麽樣?」
這人要是真的死在那裏,自已還真沒辦法向穆丞相那個老匹夫交代。
他老子那麽老奸巨猾,兒子應該也不遜色吧。
渾身上下裹著鵝毛大衣的穆鳴謙此刻正一頭埋在雪堆裏,隻露出一對望遠鏡的鏡片,觀察著遠處群居的雪國百姓。
雪堆裏,土兵啞著嗓子說道:「大人,再這麽下去我們就要凍僵了。」
頭頂的雪塊直接掉進穆鳴謙剛剛張開的嘴裏,把他凍得腮幫子直打顫,「再等等,等他們交班我們就轉移,不是說火都溫度高點麽,我們去那裏,接著再轉道去古色城。」
這雪國人是真不怕冷,下雪天也不待在屋子裏,還整天在外麵晃悠。
要是真打起仗來,雪原冰川外麵哪一支軍隊敢進來?
戰鬥力肯定急速下降,說不定還沒開打,就要凍死在這裏了。
第131章 魏妃生下皇子
溫瑾禾派人送給厲君徹的信,終於在二月十九這天送到了他的手上。
越往後看,厲君徹的神情就越嚴肅,能劈山開路的火藥?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