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頁
帶著空間穿越,王妃擺爛式暴富 作者:天蓮噬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八大皇商甚至還放話旱災過去後,受災百姓可以根據家中人口去當地徹王妃的鋪子裏免費領取下一個播種季節的糧種。
一百萬兩,比朝廷撥出的賑災款都要多出一倍,徹王妃真的是好大的手筆。
就連當地知府的奏摺上都盡是誇讚之言,那在北方十三城的受災百姓眼裏,徹王妃此舉還不得是活菩薩下凡。
以後若是有人敢說一句徹王妃的壞話,那就是和北方十三城千萬百姓作對。
十三道奏摺送上禦書房,厲景行坐在龍椅上仰頭望著虛無的空氣。
厲君徹不缺權,本身就是王爺,手握重兵,已經賞無可賞。
溫瑾禾身為皇家兒媳,手握皇商,金銀珠寶對她來說隻不過是錦上添花。
百姓口口相傳的速度比起官府的驛站慢不了多久,徹王妃的義舉散播得到處都是。
在民心民意的渲染下,第二日早朝,厲景行下了一道聖旨,將北狄國上上下下全部給鎮住了。
他將北方南城賜予徹王妃溫瑾禾作為封地,世襲罔替。
當太監當著文武百官的麵宣讀這道聖旨時,就連厲君徹都有些錯愕。
封地那是皇子和公主成年後才有的恩賜。
由於厲景行的三位皇子和一位公主一直住在都城,所以封地一直沒有賜予。
可溫瑾禾隻是二皇子的王妃,還是臨月國的公主,皇帝居然會賜封地給這樣一位身份特殊的人,這是何等恩寵。
當然也有官員不同意此事。
禦史當場就跪下,斥責厲景行此舉不符合祖宗規製,請皇上收迴成命。
低著頭的厲予珩胸口氣得直喘氣,北方南城他一點都不放在眼裏,隻不過是一塊貧瘠之地,但此舉卻向天下人表明了皇帝的態度。
溫瑾禾收到聖旨的時候,下意識地問滿秋,「北方南城麵積多大?」
滿秋迴話:「大概九百萬畝。」
溫瑾禾雙眼發光,皇帝竟然賜給自已一塊麵積有九百萬畝的封地,這簡直太不可思議了,「趙壁,王爺的封地在哪裏?」
趙壁壓下心中的不平靜:「迴王妃,王爺還沒有封地,珩王和沁寶公主都沒有。」
第89章 厲予珩的不安
下朝後,三省長官將厲君徹給圍住,「徹王,皇上此舉實在不符合祖宗規矩,還請徹王妃主動拒絕才是。」
厲予珩路過,黑著臉瞟了一眼四人,甩袖離開。
厲君徹望著三人,他待在都城這段時間,朝中之人莫不是覺得他沒殺人,好欺負,竟然敢求到自已的頭上。
他冷清地開口:「聖旨是父皇下的,三位大人若是有那個口才就去求皇上,本王的王妃得了封地那是靠實力,一百萬兩的賑災銀若是你們誰拿得出來,相信父皇也會重賞。」
三人注視著厲君徹離開的背影,急得滿頭大汗。
守在不遠處的禦史們無奈的跺腳,這都是些什麽事。
徹王妃怎麽會有這麽大的能耐!皇上的賞賜也太豐厚了些,比皇子公主還要受寵。
迴到禦書房的厲景行兩眼盯著桌上的燈籠,猛地咳嗽了幾下,「朕給了徹王妃這麽大的好處,想必她和臨月國應當是再無可能了。」
伺候皇帝多年的貼身太監低聲道:「徹王妃本就和臨月國不相往來,臨月國三皇子就是例子,皇上其實沒必要頂著文武百官賜下封地。」
厲景行緩緩地喝上一口熱茶,「文武百官不同意,北方南城的百姓卻會感恩戴德,徹王妃此舉在北方旱區影響頗大,一百萬兩說捐就捐,還不是為了徹王。」
皇帝望著自已滿是褶皺的雙手,「朕老了,身體也日漸年弱,他們著急也是情理之中。」
貼身太監換下茶水,「皇上休要說這些喪氣話,應當保重龍體才是。」
厲景行擺擺手示意他下去,他靠在龍椅上望著案桌上成堆的奏摺自言自語,「徹王……還是珩王。」
徹王府。
「就沒有再大一點的地圖?」溫瑾禾站在書房,翹著眉毛有些不滿意地看著趙壁他們將北方南城的地圖往牆上掛。
趙壁將地圖的位置稍稍擺正,「王妃,這已經是最大的了,再大也沒地方掛了。」
作為一個現代人,溫瑾禾對於土地還是非常喜歡的,這就相當於現代的房產。
溫瑾禾走到掛地圖的那堵牆前,右手手掌撫摸著地圖,有一種強烈的、野獸巡視領地一般的滿足感,「可惜距離都城太遠,不能時常去看。」
厲君徹摘下官帽放到桌上,看到地圖時眼裏有些寵溺,「喜歡封地?」
溫瑾禾轉過頭看向厲君徹點點頭,「特別喜歡,前幾日的賞賜不是已經下來了嗎?皇上怎麽會忽然賜予我封地,而且你們都沒有。」那些藥材價值可不菲。
厲君徹擁著溫瑾禾坐下,手臂圈緊,「北方南城本就是貧瘠困苦之地,每年的稅收少得可憐,還年年旱澇災害,父皇這是把一塊耗財的燙手山芋扔給了你,聖旨一下,你靠捐款賑災收攏的人心一下子被父皇拿走了一半。」
溫瑾禾仰起頭盯著南城的地圖,「皇上認為這是一塊燙手的山芋,我可不這麽認為,這樣一大塊土地,若是安排的好,能抵上兩三個皇商帶來的利潤。」
厲君徹親了親溫瑾禾的頭頂,揉著她的手說道:「明日你需進宮向父皇謝恩,等我早朝後一起去。」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一百萬兩,比朝廷撥出的賑災款都要多出一倍,徹王妃真的是好大的手筆。
就連當地知府的奏摺上都盡是誇讚之言,那在北方十三城的受災百姓眼裏,徹王妃此舉還不得是活菩薩下凡。
以後若是有人敢說一句徹王妃的壞話,那就是和北方十三城千萬百姓作對。
十三道奏摺送上禦書房,厲景行坐在龍椅上仰頭望著虛無的空氣。
厲君徹不缺權,本身就是王爺,手握重兵,已經賞無可賞。
溫瑾禾身為皇家兒媳,手握皇商,金銀珠寶對她來說隻不過是錦上添花。
百姓口口相傳的速度比起官府的驛站慢不了多久,徹王妃的義舉散播得到處都是。
在民心民意的渲染下,第二日早朝,厲景行下了一道聖旨,將北狄國上上下下全部給鎮住了。
他將北方南城賜予徹王妃溫瑾禾作為封地,世襲罔替。
當太監當著文武百官的麵宣讀這道聖旨時,就連厲君徹都有些錯愕。
封地那是皇子和公主成年後才有的恩賜。
由於厲景行的三位皇子和一位公主一直住在都城,所以封地一直沒有賜予。
可溫瑾禾隻是二皇子的王妃,還是臨月國的公主,皇帝居然會賜封地給這樣一位身份特殊的人,這是何等恩寵。
當然也有官員不同意此事。
禦史當場就跪下,斥責厲景行此舉不符合祖宗規製,請皇上收迴成命。
低著頭的厲予珩胸口氣得直喘氣,北方南城他一點都不放在眼裏,隻不過是一塊貧瘠之地,但此舉卻向天下人表明了皇帝的態度。
溫瑾禾收到聖旨的時候,下意識地問滿秋,「北方南城麵積多大?」
滿秋迴話:「大概九百萬畝。」
溫瑾禾雙眼發光,皇帝竟然賜給自已一塊麵積有九百萬畝的封地,這簡直太不可思議了,「趙壁,王爺的封地在哪裏?」
趙壁壓下心中的不平靜:「迴王妃,王爺還沒有封地,珩王和沁寶公主都沒有。」
第89章 厲予珩的不安
下朝後,三省長官將厲君徹給圍住,「徹王,皇上此舉實在不符合祖宗規矩,還請徹王妃主動拒絕才是。」
厲予珩路過,黑著臉瞟了一眼四人,甩袖離開。
厲君徹望著三人,他待在都城這段時間,朝中之人莫不是覺得他沒殺人,好欺負,竟然敢求到自已的頭上。
他冷清地開口:「聖旨是父皇下的,三位大人若是有那個口才就去求皇上,本王的王妃得了封地那是靠實力,一百萬兩的賑災銀若是你們誰拿得出來,相信父皇也會重賞。」
三人注視著厲君徹離開的背影,急得滿頭大汗。
守在不遠處的禦史們無奈的跺腳,這都是些什麽事。
徹王妃怎麽會有這麽大的能耐!皇上的賞賜也太豐厚了些,比皇子公主還要受寵。
迴到禦書房的厲景行兩眼盯著桌上的燈籠,猛地咳嗽了幾下,「朕給了徹王妃這麽大的好處,想必她和臨月國應當是再無可能了。」
伺候皇帝多年的貼身太監低聲道:「徹王妃本就和臨月國不相往來,臨月國三皇子就是例子,皇上其實沒必要頂著文武百官賜下封地。」
厲景行緩緩地喝上一口熱茶,「文武百官不同意,北方南城的百姓卻會感恩戴德,徹王妃此舉在北方旱區影響頗大,一百萬兩說捐就捐,還不是為了徹王。」
皇帝望著自已滿是褶皺的雙手,「朕老了,身體也日漸年弱,他們著急也是情理之中。」
貼身太監換下茶水,「皇上休要說這些喪氣話,應當保重龍體才是。」
厲景行擺擺手示意他下去,他靠在龍椅上望著案桌上成堆的奏摺自言自語,「徹王……還是珩王。」
徹王府。
「就沒有再大一點的地圖?」溫瑾禾站在書房,翹著眉毛有些不滿意地看著趙壁他們將北方南城的地圖往牆上掛。
趙壁將地圖的位置稍稍擺正,「王妃,這已經是最大的了,再大也沒地方掛了。」
作為一個現代人,溫瑾禾對於土地還是非常喜歡的,這就相當於現代的房產。
溫瑾禾走到掛地圖的那堵牆前,右手手掌撫摸著地圖,有一種強烈的、野獸巡視領地一般的滿足感,「可惜距離都城太遠,不能時常去看。」
厲君徹摘下官帽放到桌上,看到地圖時眼裏有些寵溺,「喜歡封地?」
溫瑾禾轉過頭看向厲君徹點點頭,「特別喜歡,前幾日的賞賜不是已經下來了嗎?皇上怎麽會忽然賜予我封地,而且你們都沒有。」那些藥材價值可不菲。
厲君徹擁著溫瑾禾坐下,手臂圈緊,「北方南城本就是貧瘠困苦之地,每年的稅收少得可憐,還年年旱澇災害,父皇這是把一塊耗財的燙手山芋扔給了你,聖旨一下,你靠捐款賑災收攏的人心一下子被父皇拿走了一半。」
溫瑾禾仰起頭盯著南城的地圖,「皇上認為這是一塊燙手的山芋,我可不這麽認為,這樣一大塊土地,若是安排的好,能抵上兩三個皇商帶來的利潤。」
厲君徹親了親溫瑾禾的頭頂,揉著她的手說道:「明日你需進宮向父皇謝恩,等我早朝後一起去。」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