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幹了足足一大碗毛血旺,她這才舒了口氣迴宿舍。
複習完白天的功課又洗了澡,玄千兩光著身子躺在床上看著天花板發呆。
原本以為這一晚自己會特別難熬,可也許是白天學習太過緊張、也許是明天還要早起、也許是今天真的太累了、再或者是結束了一天疲勞的工作學習後吃飽晚飯的瞬間產生了小小的滿足感,她發現自己還沒來得及傷感,就已經睡著了,並且一覺睡到天亮。
醒來的她急急忙忙洗漱完就衝下樓去上晨練課,等滿身是汗地跑完步,她又急匆匆沖迴宿舍,洗完澡後光著身子端著平板聽課,中午抱著平板去食堂一邊吃飯一邊算題。
等下午的課程結束,她又匆忙換好運動服去體育室上課,到晚上再次急匆匆沖迴宿舍沐浴,讓後濕漉漉著頭髮去食堂吃飯,和白黃青三人隨便聊聊天,就去上聖教課。
聖教課上,她會下意識快速完成嬤嬤們的課堂作業,以求能夠早點迴宿舍洗漱和複習功課,然後比別人睡得早,用最好的精神狀態迎接第二天的課程,日復一日地重複著這樣的生活。
爸爸媽媽說得果然沒錯,覺得人生頹喪和沒有方向的時候,就讓自己忙起來。
沒時間亂想,就沒時間傷心。
或許高瞻遠矚的雞湯從來都隻是給萬裏挑一的主角喝的,平凡人隻有活在當下不要想太多才能更加好過。
這樣的生活持續的第七天,這座校園迎來了第一場關乎評級的考試。
據迪雅說,上麵擔心大家隻考一次會失誤,於是安排每周一次考試,打算用這三次模考成績最終給出一個合適的評級。
考試地點被定在聖教課用的蜂巢房,嬤嬤們負責巡考,考卷會打亂出現在平板上,考試開始後平板將進入無法人為操控的狀態,並且係統自動倒計時,計時結束將自動交卷。
玄千兩雖然是理科生,但是高中數學學得並不踏實,耀星語的進程也一般般,以至於還沒開考就已經緊張得開始哆嗦。
朱祁掃了眼她:「怎麽,你慌?」
玄千兩深吸一口氣:「當然。」
朱祁笑:「好好答,爭取三次加起來能拿個高分。」
玄千兩應了聲進房間坐好,與此同時考試鈴聲響起,平板上出現了考卷。
第一場考試:數學。
她深吸一口氣拿起筆,低頭開始審題。
一道選擇和填空都沒有,全是必須寫清楚必要解析步驟的大題……想憑人品抓瞎都行不通。
看完題目格式,玄千兩又粗略將試卷整體瀏覽了一遍,想看看題目難度如何。
結果,出人意外的是,題目整體難度坡度非常大,大概分為了三段。
哪三段呢?
第一段,她可以一眼看出答案的送分題;第二段,她覺得有點難度但是應該能寫到最後普通題;第三段,基本寫不到最後的壓軸題。
而且,她還注意到,二三段中有很多地方涉及到一些超綱知識點,這些知識點雖然高中學過,最近長時間的學習也讓她漸漸喚醒了這些沉睡的記憶,可對文科生來說應該完全是盲區。
這樣考試,豈不是文科生很吃虧?
想到這裏,一股奇怪的感覺湧上玄千兩心頭。
還記得高考前爸媽給她請家教時,老師總是說:「高考題目越難、坡度越小,就意味著人和人之間越拉不開距離;但是相反的,高考題目相對簡單、坡度適中,平時有沒有學習就能立刻拉開距離……所以,高考出題一般是整體難度偏簡單,但難度梯度會分段增加,這麽做是為了更精確地能夠篩選出學渣、學酥、學霸和學神。」
如果按照老師給的邏輯來分析,這張卷子難度坡度很明顯,考核目的是在於分化學生成績等級……
可是,她們才學了一周啊?
考一個隻有理科生有底子的知識點、還在二三難度階梯裏參雜一些最近文科生完全沒學到的知識點……為什麽呢?
這樣一來,考試成績顯而易見:無論這周學習再怎麽努力,底子越強的學生分數就會越高,理科生優勢大到爆炸。
到時候三周總分加起來,文科生、學渣和藝體生還哪有競爭的機會?
這樣的淘汰製度,不怕把一些智力很高但底子很差的傢夥就這麽丟出局嗎?
等等……
這個場景……怎麽感覺在哪兒見過?
啊,對了,一周前,迪雅讓全體非處/女起立的時候,所有人都以為要將非處/女淘汰出局,其實根本就不是那麽迴事;同理,考試通知隻說了根據三次成績判斷等級,誰說要總分相加了?
每一次,所有人都是被一種仿佛理所應當的思考模式所誤導,做出了對方希望的反應。
周考總分相加這種顯而易見會讓理科生占盡優勢的判分方式,迪雅一定已經告訴出題的機構了,出題機構是不可能忽略這個會影響分級的大bug的。
分級考試的目的在於更加接近真實判斷女性本我的能力,努力的性格固然重要,但絕對不會讓努力掩蓋掉天賦的力量。
因為,一切考核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生下高質量的孩子,判斷標準一定不是區區總分相加這麽簡單。
但是,如果分數相加不是判級的標準,那麽判級的標準是什麽?
玄千兩抬頭,看著四周蜂巢裏為了拚盡全力獲得高分而奮筆疾書的女生們,有人麵色平靜、有人鬱鬱寡歡、有人心神不寧、有人幾近崩潰。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複習完白天的功課又洗了澡,玄千兩光著身子躺在床上看著天花板發呆。
原本以為這一晚自己會特別難熬,可也許是白天學習太過緊張、也許是明天還要早起、也許是今天真的太累了、再或者是結束了一天疲勞的工作學習後吃飽晚飯的瞬間產生了小小的滿足感,她發現自己還沒來得及傷感,就已經睡著了,並且一覺睡到天亮。
醒來的她急急忙忙洗漱完就衝下樓去上晨練課,等滿身是汗地跑完步,她又急匆匆沖迴宿舍,洗完澡後光著身子端著平板聽課,中午抱著平板去食堂一邊吃飯一邊算題。
等下午的課程結束,她又匆忙換好運動服去體育室上課,到晚上再次急匆匆沖迴宿舍沐浴,讓後濕漉漉著頭髮去食堂吃飯,和白黃青三人隨便聊聊天,就去上聖教課。
聖教課上,她會下意識快速完成嬤嬤們的課堂作業,以求能夠早點迴宿舍洗漱和複習功課,然後比別人睡得早,用最好的精神狀態迎接第二天的課程,日復一日地重複著這樣的生活。
爸爸媽媽說得果然沒錯,覺得人生頹喪和沒有方向的時候,就讓自己忙起來。
沒時間亂想,就沒時間傷心。
或許高瞻遠矚的雞湯從來都隻是給萬裏挑一的主角喝的,平凡人隻有活在當下不要想太多才能更加好過。
這樣的生活持續的第七天,這座校園迎來了第一場關乎評級的考試。
據迪雅說,上麵擔心大家隻考一次會失誤,於是安排每周一次考試,打算用這三次模考成績最終給出一個合適的評級。
考試地點被定在聖教課用的蜂巢房,嬤嬤們負責巡考,考卷會打亂出現在平板上,考試開始後平板將進入無法人為操控的狀態,並且係統自動倒計時,計時結束將自動交卷。
玄千兩雖然是理科生,但是高中數學學得並不踏實,耀星語的進程也一般般,以至於還沒開考就已經緊張得開始哆嗦。
朱祁掃了眼她:「怎麽,你慌?」
玄千兩深吸一口氣:「當然。」
朱祁笑:「好好答,爭取三次加起來能拿個高分。」
玄千兩應了聲進房間坐好,與此同時考試鈴聲響起,平板上出現了考卷。
第一場考試:數學。
她深吸一口氣拿起筆,低頭開始審題。
一道選擇和填空都沒有,全是必須寫清楚必要解析步驟的大題……想憑人品抓瞎都行不通。
看完題目格式,玄千兩又粗略將試卷整體瀏覽了一遍,想看看題目難度如何。
結果,出人意外的是,題目整體難度坡度非常大,大概分為了三段。
哪三段呢?
第一段,她可以一眼看出答案的送分題;第二段,她覺得有點難度但是應該能寫到最後普通題;第三段,基本寫不到最後的壓軸題。
而且,她還注意到,二三段中有很多地方涉及到一些超綱知識點,這些知識點雖然高中學過,最近長時間的學習也讓她漸漸喚醒了這些沉睡的記憶,可對文科生來說應該完全是盲區。
這樣考試,豈不是文科生很吃虧?
想到這裏,一股奇怪的感覺湧上玄千兩心頭。
還記得高考前爸媽給她請家教時,老師總是說:「高考題目越難、坡度越小,就意味著人和人之間越拉不開距離;但是相反的,高考題目相對簡單、坡度適中,平時有沒有學習就能立刻拉開距離……所以,高考出題一般是整體難度偏簡單,但難度梯度會分段增加,這麽做是為了更精確地能夠篩選出學渣、學酥、學霸和學神。」
如果按照老師給的邏輯來分析,這張卷子難度坡度很明顯,考核目的是在於分化學生成績等級……
可是,她們才學了一周啊?
考一個隻有理科生有底子的知識點、還在二三難度階梯裏參雜一些最近文科生完全沒學到的知識點……為什麽呢?
這樣一來,考試成績顯而易見:無論這周學習再怎麽努力,底子越強的學生分數就會越高,理科生優勢大到爆炸。
到時候三周總分加起來,文科生、學渣和藝體生還哪有競爭的機會?
這樣的淘汰製度,不怕把一些智力很高但底子很差的傢夥就這麽丟出局嗎?
等等……
這個場景……怎麽感覺在哪兒見過?
啊,對了,一周前,迪雅讓全體非處/女起立的時候,所有人都以為要將非處/女淘汰出局,其實根本就不是那麽迴事;同理,考試通知隻說了根據三次成績判斷等級,誰說要總分相加了?
每一次,所有人都是被一種仿佛理所應當的思考模式所誤導,做出了對方希望的反應。
周考總分相加這種顯而易見會讓理科生占盡優勢的判分方式,迪雅一定已經告訴出題的機構了,出題機構是不可能忽略這個會影響分級的大bug的。
分級考試的目的在於更加接近真實判斷女性本我的能力,努力的性格固然重要,但絕對不會讓努力掩蓋掉天賦的力量。
因為,一切考核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生下高質量的孩子,判斷標準一定不是區區總分相加這麽簡單。
但是,如果分數相加不是判級的標準,那麽判級的標準是什麽?
玄千兩抬頭,看著四周蜂巢裏為了拚盡全力獲得高分而奮筆疾書的女生們,有人麵色平靜、有人鬱鬱寡歡、有人心神不寧、有人幾近崩潰。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