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頁
帶著係統穿越到異世種田的日子 作者:藍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話雖然這麽說,但是石頭卻覺得他家將軍這麽做勢必會惹怒那些門閥大族,到時候那些人定是會去皇帝麵前狠狠的參他們將軍一本的。
石頭果然沒有想錯。
秦子瑜在新年的第一天還沒過完,人就被宣進了宮裏。
石頭很著急,可對此卻一點辦法都沒有。
所謂病急亂投醫,石頭居然想著迴去找林晉幫忙。
可等他迴到將軍府的時候卻被府裏的管家告知林晉一整天都沒有迴來。
這下石頭真的是兩頭開始著急了。
議政殿裏跪滿了朝臣,秦子瑜剛走進去,那些人便紛紛抬頭朝著他看了過去,眼神裏恨不得要將他扒皮抽筋一般。
「逆子,還不趕緊跪下。」
皇帝率先發了話。
秦子瑜什麽都沒有說,隻是老老實實的跪了下去。
「你究竟是怎麽想的,朕不過是想過個安穩年,可你倒好,新年第一天跑去軍營裏發什麽瘋,居然一下子趕走那麽多的士兵,那下次如果再有敵人來犯,你打算拿什麽打仗?難不成就憑藉你一個人嗎?」
皇帝雖然很氣憤,但是臉上卻一點惱怒之色都沒有,話裏雖然聽上去是在斥責秦子瑜今日的所作所為,可都是雷聲大雨點小,不痛不癢。
「迴陛下,臣隻怕即便是有敵人來犯,那些形同長舌婦一般的士兵也不足以抵擋來犯的敵人,反倒是極有可能會在被俘虜後成為大康的叛徒,所以,臣未雨綢繆先將他們趕出去並未有錯。」
皇帝很想點頭贊同義子的做法,那些個世家大族在之前的建國中都有功勳的,現在為了鞏固各自的勢力,便想著將自己門下的弟子塞進軍營裏,名為鍛鍊,實則是想要將自己的人安插進各處,好為自己的家族謀利。
皇帝不是不知道這些人的打算,可在麵對那些曾經和他為了大康出生入死的老夥計時,皇帝的嘴根本就張不開,所以,拒絕的話也就無從講出,但是秦子瑜不一樣,他的鐵麵無私剛好可以幫皇帝很好的解決掉這些麻煩。
「陛下,那京郊大營是何等重要的地方啊,這小子居然隨意將個外人給帶了進去,這萬一那人要是敵國的奸細,那我們的軍防豈不是全都被人窺探去了?」
說這話的是位頭髮花白的老者,看著年紀應該是很大了,可剛剛說的那番話卻中氣十足。
「這位大人,您這話說的是不是太違心了?這裏是天子腳下,如果敵人的奸細都能插到這兒來了,各位是不是首先應該想想自己的問題?食君之祿替君分憂,怎麽?各位大人現在就隻是想要坐車等死,還是覺得之前的開國功勳能庇佑你們子子孫孫?」
秦子瑜這話無異於在平靜的湖麵扔下一枚燃彈。
議政殿裏跪著的大臣瞬間仿佛被炸了鍋。
「你這小子,在說什麽?」
「哼,不過是個乳臭未幹的小子,仗著自己有幾年功績就開始目無尊長了,想當初我們在戰場上浴血奮戰的時候,你還不知道在哪兒用尿和泥巴玩呢。」
「就是、就是……」
議政殿裏響起此起彼伏的聲音,皇帝看著下麵老群老夥計現在為了自己的子孫為難義子的模樣,不知怎地忽然心生厭惡了起來。
「好了,」皇帝使勁兒的拍響了麵前的書案,用力過猛,手都發抖了,可下麵有那麽多雙眼睛在盯著他看,豈能表現出來,不得已隻能將自己正在顫抖的那隻手藏在了寬大的衣袖之中。
「不要再吵了,朕知道你們心裏都是怎麽想的,朕也知道你們是怎麽做的,可朕說過什麽嗎?沒有對不對?但是你們能不能替朕想一想,想一想你們家裏的那些個子弟究竟是不是做將軍的料子?朕還指望著京郊大營裏的那些勇士們替朕守護這天下的黎民百姓,之前戰火紛飛的日子難道你們還沒有過夠嗎?」
低下的人低著都不言語。
「皇帝嘆了口氣,「現在還不容易國泰民安,為此我們付出了多麽慘痛的代價,朕的義兄甚至為了能贏得這場戰爭的勝利,把全族人的性命都賭上了,為的是什麽?難道他是為了飛黃騰達,出人頭地?」
皇帝的義兄姓秦,也就是秦子瑜的生父。
「義兄生前就曾對朕說過,他之所以願意跟著朕起事,為的就是能平定一方動亂,讓百姓有個可以安居樂意的地方,為此,他願意做任何事情,現在他的願望實現了,你們難不成還想親手毀掉不成?」
「你們享受著別人拿全族人性命換來的太平,不思進取也算了,畢竟你們之前也曾與朕一起出生入死,現在年紀大了,朕都能理解,可你們看看你們現在在做什麽?」
「你、為了光耀自家的門楣,將原本想要從文的兒子硬生生的塞進軍營裏,逼的他一個文弱的書生要用拿筆桿子的手去提起十幾甚至幾十斤重的長槍,還有你,」皇帝開始一筆一筆的將這些人的陳芝麻爛穀子的事情都給翻了出去。
這一翻幾乎議政殿了跪著的人沒有一個能倖免的,輪到秦子瑜的時候,皇帝看了他兩眼,覺得說吧,實在是沒什麽好說的,不說吧,低下的這群老傢夥估計心裏會不樂意,到時候說不定還會整出什麽麽蛾子來。
索性就隨意找了個理由。
「還有你,秦子瑜,朕知道你與那林家老三是朋友,可你也應該明白,這京郊大營是重地,怎可隨意將人帶進去?」
石頭果然沒有想錯。
秦子瑜在新年的第一天還沒過完,人就被宣進了宮裏。
石頭很著急,可對此卻一點辦法都沒有。
所謂病急亂投醫,石頭居然想著迴去找林晉幫忙。
可等他迴到將軍府的時候卻被府裏的管家告知林晉一整天都沒有迴來。
這下石頭真的是兩頭開始著急了。
議政殿裏跪滿了朝臣,秦子瑜剛走進去,那些人便紛紛抬頭朝著他看了過去,眼神裏恨不得要將他扒皮抽筋一般。
「逆子,還不趕緊跪下。」
皇帝率先發了話。
秦子瑜什麽都沒有說,隻是老老實實的跪了下去。
「你究竟是怎麽想的,朕不過是想過個安穩年,可你倒好,新年第一天跑去軍營裏發什麽瘋,居然一下子趕走那麽多的士兵,那下次如果再有敵人來犯,你打算拿什麽打仗?難不成就憑藉你一個人嗎?」
皇帝雖然很氣憤,但是臉上卻一點惱怒之色都沒有,話裏雖然聽上去是在斥責秦子瑜今日的所作所為,可都是雷聲大雨點小,不痛不癢。
「迴陛下,臣隻怕即便是有敵人來犯,那些形同長舌婦一般的士兵也不足以抵擋來犯的敵人,反倒是極有可能會在被俘虜後成為大康的叛徒,所以,臣未雨綢繆先將他們趕出去並未有錯。」
皇帝很想點頭贊同義子的做法,那些個世家大族在之前的建國中都有功勳的,現在為了鞏固各自的勢力,便想著將自己門下的弟子塞進軍營裏,名為鍛鍊,實則是想要將自己的人安插進各處,好為自己的家族謀利。
皇帝不是不知道這些人的打算,可在麵對那些曾經和他為了大康出生入死的老夥計時,皇帝的嘴根本就張不開,所以,拒絕的話也就無從講出,但是秦子瑜不一樣,他的鐵麵無私剛好可以幫皇帝很好的解決掉這些麻煩。
「陛下,那京郊大營是何等重要的地方啊,這小子居然隨意將個外人給帶了進去,這萬一那人要是敵國的奸細,那我們的軍防豈不是全都被人窺探去了?」
說這話的是位頭髮花白的老者,看著年紀應該是很大了,可剛剛說的那番話卻中氣十足。
「這位大人,您這話說的是不是太違心了?這裏是天子腳下,如果敵人的奸細都能插到這兒來了,各位是不是首先應該想想自己的問題?食君之祿替君分憂,怎麽?各位大人現在就隻是想要坐車等死,還是覺得之前的開國功勳能庇佑你們子子孫孫?」
秦子瑜這話無異於在平靜的湖麵扔下一枚燃彈。
議政殿裏跪著的大臣瞬間仿佛被炸了鍋。
「你這小子,在說什麽?」
「哼,不過是個乳臭未幹的小子,仗著自己有幾年功績就開始目無尊長了,想當初我們在戰場上浴血奮戰的時候,你還不知道在哪兒用尿和泥巴玩呢。」
「就是、就是……」
議政殿裏響起此起彼伏的聲音,皇帝看著下麵老群老夥計現在為了自己的子孫為難義子的模樣,不知怎地忽然心生厭惡了起來。
「好了,」皇帝使勁兒的拍響了麵前的書案,用力過猛,手都發抖了,可下麵有那麽多雙眼睛在盯著他看,豈能表現出來,不得已隻能將自己正在顫抖的那隻手藏在了寬大的衣袖之中。
「不要再吵了,朕知道你們心裏都是怎麽想的,朕也知道你們是怎麽做的,可朕說過什麽嗎?沒有對不對?但是你們能不能替朕想一想,想一想你們家裏的那些個子弟究竟是不是做將軍的料子?朕還指望著京郊大營裏的那些勇士們替朕守護這天下的黎民百姓,之前戰火紛飛的日子難道你們還沒有過夠嗎?」
低下的人低著都不言語。
「皇帝嘆了口氣,「現在還不容易國泰民安,為此我們付出了多麽慘痛的代價,朕的義兄甚至為了能贏得這場戰爭的勝利,把全族人的性命都賭上了,為的是什麽?難道他是為了飛黃騰達,出人頭地?」
皇帝的義兄姓秦,也就是秦子瑜的生父。
「義兄生前就曾對朕說過,他之所以願意跟著朕起事,為的就是能平定一方動亂,讓百姓有個可以安居樂意的地方,為此,他願意做任何事情,現在他的願望實現了,你們難不成還想親手毀掉不成?」
「你們享受著別人拿全族人性命換來的太平,不思進取也算了,畢竟你們之前也曾與朕一起出生入死,現在年紀大了,朕都能理解,可你們看看你們現在在做什麽?」
「你、為了光耀自家的門楣,將原本想要從文的兒子硬生生的塞進軍營裏,逼的他一個文弱的書生要用拿筆桿子的手去提起十幾甚至幾十斤重的長槍,還有你,」皇帝開始一筆一筆的將這些人的陳芝麻爛穀子的事情都給翻了出去。
這一翻幾乎議政殿了跪著的人沒有一個能倖免的,輪到秦子瑜的時候,皇帝看了他兩眼,覺得說吧,實在是沒什麽好說的,不說吧,低下的這群老傢夥估計心裏會不樂意,到時候說不定還會整出什麽麽蛾子來。
索性就隨意找了個理由。
「還有你,秦子瑜,朕知道你與那林家老三是朋友,可你也應該明白,這京郊大營是重地,怎可隨意將人帶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