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頁
穿書七零:炮灰女配鹹魚了 作者:一個小羽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柳青青騎著車子率先出了校門。
下班不積極,思想有問題。
每天她下班最為積極了。
遠遠瞧見那做賊一樣的謝光宇,她揮了揮手,示意對方去前麵等。
兩人如地下黨一般,靠眼神手勢就把接頭地點給定了。
謝光宇等人到了麵前,略微有些尷尬。
他爸說的那些話對方雖然不知道,他這心裏真的虛。
昨天張嘴就喊人大姐,都沒注意到人家這麽年輕。
但喊妹子,也太那啥了。
嗯,還是喊柳老師吧!
柳青青可沒管他,把人往她放糧食的空房子領。
這房子有個好處是它有兩個門。
前門的胡同一頭是個死胡同,想從前麵繞到後麵,需要繞很大一圈。
這也就能防止被鄰居注意到了。
謝光宇看到一屋子的糧食有些激動。
迅速交了錢,馱走了四個麻袋。
他其實還想再多弄點,但車子裝不下了。
柳青青看出他的心思,指了指院子裏的板車:「這個板車可以借給你,下迴你用它,能多拉走一點。」
謝光宇滿麵紅光,連連道謝。
不用再去鄉下收,每天都能省下大半的時間來走街串巷,這迴掙錢就更容易了。
他這幾年在農村,吃了不少苦。
是他前十幾年都沒吃過的苦,現在出的這點力,真不算什麽。
———————————
說是改革開放了,其實不少人的思想還沒有轉變。
人人都追求進入國有廠子,要捧鐵飯碗。
走街串巷的個體戶,被認為是不務正業的人。
名號比「街溜子」都好不到哪去。
平時同事街坊聊天中,都能聽到類似想法。
此時的個體商戶,都是走街串巷的叫賣。
直接開店鋪的還沒有。
柳青青從紡織廠那邊「走後門」進了些布料,每個月的數量不算太多,但她就是要一個進貨渠道,並不要大量的貨。
她各種花樣都要一點,數量也不算太多,廠長立馬揮手給批了條。
現在紡織廠那邊生意好,東西都緊俏,所以拿貨才費勁。
再過個一年半載就要出現頹勢了,到時候大批產品積壓,供求關係立刻掉個個。
柳青青也不會畫什麽服裝設計圖,但柳老太太做衣服還是不錯的。
老太太不會畫圖打板之類的,不過她會依葫蘆畫瓢。
之前柳青青還想著要是開個雜貨店有些張揚,一是沒有明麵上的貨物來源,二是她的東西是雜,但不全。
這迴換了服裝店,就靠譜多了。
貨源可以查證,衣服是老娘做的,房子是自家的。
在換季前,柳青青的小店,悄咪咪開了起來。
說是服裝店,但其實可以叫裁縫店。
裏麵既有成衣,也有布匹。
這樣的店麵不算稀有,不少有手藝的都會在家裏接裁衣製衣的活計。
也有少許的布料。
不過顏色款式都不及柳青青這裏的。
除此之外,她還找木匠定做了個招牌,不是某某服裝店。
而是寫著「電影服裝同款」六個字。
又在外頭貼了好多張電影海報。
除了窗戶空著,其他地方滿滿的海報很是顯眼。
畫兒裏的女明星一個個跟仙女兒似的。
這麽一掛,引來一群人圍觀,不少人都想進來瞧個稀奇。
這間門麵房位置離電影院也不太遠,又是麵相正街的。
借著地勢也吸引了不少人。
海報都是柳青青花錢從電影院賣票員手裏收的,這東西還不像幾年後那麽廣泛,家家都能貼上一兩張。
這兩年,還不大好買。
倒是電影院換海報的時候,這些舊的就沒用了。
售票員還能藉此掙幾個錢。
第280章 生意頭腦
屋裏的牆麵隻簡單粉刷了個大白牆,然後通通貼上海報畫。
這年代感的氣氛足足的。
柳老太太懷著忐忑的心坐在一邊瞅。
等了半天光看人進屋瞧,就是沒人買,有些慌了:「老閨女,你非得讓我做這麽老些衣服褲子,萬一沒人買可咋整,白瞎這料子了。」
特別是那褲子,提溜溜瘦的,瞅著都不得勁。
前陣子老閨女天天帶她看電影,看電視劇。
這孩子可真是敢想,人家明星兒穿的能和老百姓一樣嗎?
這些也不適合平時穿,咋可能賣得出去呢。
柳青青這時候沒功夫安撫她了。
「你好,你這個褲子多少錢?」
柳青青換上標準八顆牙微笑湊了過去:「褲子是二十五塊錢。」
柳老太太瞪圓了眼,二十五塊夠買多少料子的了?老閨女可真敢要啊!
那姑娘皺了皺眉頭,顯然這個價格不在她的心理範圍內。
「這也太貴了。」
她旁邊的同伴拉了拉她,輕聲耳語道:「這條褲子是張金玲穿的。」
姑娘微微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不用她多說。
又撫了一下褲子,手感真好。
柳青青看著二人私下裏的互動,笑著解釋:「這些服裝都是電影明星同款,南方那邊可流行了,不過咱們華亭,我這兒是頭一份。」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下班不積極,思想有問題。
每天她下班最為積極了。
遠遠瞧見那做賊一樣的謝光宇,她揮了揮手,示意對方去前麵等。
兩人如地下黨一般,靠眼神手勢就把接頭地點給定了。
謝光宇等人到了麵前,略微有些尷尬。
他爸說的那些話對方雖然不知道,他這心裏真的虛。
昨天張嘴就喊人大姐,都沒注意到人家這麽年輕。
但喊妹子,也太那啥了。
嗯,還是喊柳老師吧!
柳青青可沒管他,把人往她放糧食的空房子領。
這房子有個好處是它有兩個門。
前門的胡同一頭是個死胡同,想從前麵繞到後麵,需要繞很大一圈。
這也就能防止被鄰居注意到了。
謝光宇看到一屋子的糧食有些激動。
迅速交了錢,馱走了四個麻袋。
他其實還想再多弄點,但車子裝不下了。
柳青青看出他的心思,指了指院子裏的板車:「這個板車可以借給你,下迴你用它,能多拉走一點。」
謝光宇滿麵紅光,連連道謝。
不用再去鄉下收,每天都能省下大半的時間來走街串巷,這迴掙錢就更容易了。
他這幾年在農村,吃了不少苦。
是他前十幾年都沒吃過的苦,現在出的這點力,真不算什麽。
———————————
說是改革開放了,其實不少人的思想還沒有轉變。
人人都追求進入國有廠子,要捧鐵飯碗。
走街串巷的個體戶,被認為是不務正業的人。
名號比「街溜子」都好不到哪去。
平時同事街坊聊天中,都能聽到類似想法。
此時的個體商戶,都是走街串巷的叫賣。
直接開店鋪的還沒有。
柳青青從紡織廠那邊「走後門」進了些布料,每個月的數量不算太多,但她就是要一個進貨渠道,並不要大量的貨。
她各種花樣都要一點,數量也不算太多,廠長立馬揮手給批了條。
現在紡織廠那邊生意好,東西都緊俏,所以拿貨才費勁。
再過個一年半載就要出現頹勢了,到時候大批產品積壓,供求關係立刻掉個個。
柳青青也不會畫什麽服裝設計圖,但柳老太太做衣服還是不錯的。
老太太不會畫圖打板之類的,不過她會依葫蘆畫瓢。
之前柳青青還想著要是開個雜貨店有些張揚,一是沒有明麵上的貨物來源,二是她的東西是雜,但不全。
這迴換了服裝店,就靠譜多了。
貨源可以查證,衣服是老娘做的,房子是自家的。
在換季前,柳青青的小店,悄咪咪開了起來。
說是服裝店,但其實可以叫裁縫店。
裏麵既有成衣,也有布匹。
這樣的店麵不算稀有,不少有手藝的都會在家裏接裁衣製衣的活計。
也有少許的布料。
不過顏色款式都不及柳青青這裏的。
除此之外,她還找木匠定做了個招牌,不是某某服裝店。
而是寫著「電影服裝同款」六個字。
又在外頭貼了好多張電影海報。
除了窗戶空著,其他地方滿滿的海報很是顯眼。
畫兒裏的女明星一個個跟仙女兒似的。
這麽一掛,引來一群人圍觀,不少人都想進來瞧個稀奇。
這間門麵房位置離電影院也不太遠,又是麵相正街的。
借著地勢也吸引了不少人。
海報都是柳青青花錢從電影院賣票員手裏收的,這東西還不像幾年後那麽廣泛,家家都能貼上一兩張。
這兩年,還不大好買。
倒是電影院換海報的時候,這些舊的就沒用了。
售票員還能藉此掙幾個錢。
第280章 生意頭腦
屋裏的牆麵隻簡單粉刷了個大白牆,然後通通貼上海報畫。
這年代感的氣氛足足的。
柳老太太懷著忐忑的心坐在一邊瞅。
等了半天光看人進屋瞧,就是沒人買,有些慌了:「老閨女,你非得讓我做這麽老些衣服褲子,萬一沒人買可咋整,白瞎這料子了。」
特別是那褲子,提溜溜瘦的,瞅著都不得勁。
前陣子老閨女天天帶她看電影,看電視劇。
這孩子可真是敢想,人家明星兒穿的能和老百姓一樣嗎?
這些也不適合平時穿,咋可能賣得出去呢。
柳青青這時候沒功夫安撫她了。
「你好,你這個褲子多少錢?」
柳青青換上標準八顆牙微笑湊了過去:「褲子是二十五塊錢。」
柳老太太瞪圓了眼,二十五塊夠買多少料子的了?老閨女可真敢要啊!
那姑娘皺了皺眉頭,顯然這個價格不在她的心理範圍內。
「這也太貴了。」
她旁邊的同伴拉了拉她,輕聲耳語道:「這條褲子是張金玲穿的。」
姑娘微微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不用她多說。
又撫了一下褲子,手感真好。
柳青青看著二人私下裏的互動,笑著解釋:「這些服裝都是電影明星同款,南方那邊可流行了,不過咱們華亭,我這兒是頭一份。」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