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頁
穿書七零:炮灰女配鹹魚了 作者:一個小羽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工資方麵,新來的老師一般是一級工資,也就是四十七塊錢。
柳青青帶的班級多,又是緊缺的英語老師。
並且人家明明能去工資更高的機械廠。
所以她的工資也被提升到94.5元。
這個工資不算最高,資歷等級高的老教師,這時候能開到一百三四十塊。
除了工資外,日常的票據福利也不少。
待遇總體來說很好了。
除了畢業班的學生外,一些高二的也打算試一試。
這幫孩子格外好教,別管會不會,至少態度都不錯。
機會難得,有的家長總覺得政策說變就變,不知道這迴高考是一次性的,還是以後都有。
但抓緊機會總沒錯。
?
十月底,宋景林請了幾個同事與下屬來家裏吃飯。
柳青青這段時間的名聲極好,大院裏有不少孩子都在她手底下上課。
時不時就有大娘、嫂子在她路過的時候給她塞把菜、塞個雞蛋之類的。
弄的她哭笑不得。
直到上課前挨個班兒說過這一問題,才沒有這種「攔路送菜現象。」
倒不是她有多兩袖清風,或者看不起人家送的。
而是天天半道上突然來這麽幾下子,總會嚇一跳。
宋景林請的下屬中,有幾個還沒成家,都住在部隊宿舍那頭。
住在大院裏的隻有三位。
還都是她們同一棟樓的。
柳青青之前都混了個麵熟,名字和人能隊上號,不過具體性子還不大了解。
呂思梅和陸如燕一進屋就擼了袖子要到廚房幫忙。
被柳青青攔了下來:「嫂子,弟妹不用忙活,我這邊都準備妥當了。」
宋景林和她討論了一晚上,覺得這時候也不該太過張揚。
飯菜就按照正常家庭水平,多製上兩個就行了。
柳青青贊同,大魚大肉的啥家庭啊?
服務社能買著啥做啥就得了。
一些費功夫的菜,宋景林中午就開燉了,晚上用蒸鍋一熱乎,就行。
炒菜也都是快活,還真沒什麽要忙的。
「妹子做飯可真快,我們想伸把手都沒機會。」呂思梅爽朗的笑了笑。
隨後朱淑真帶著孩子進來。
朱淑真這人每次見都是客客氣氣,滿臉笑容。
她家孩子也很穩當聽話。
為了給小孩子們準備些吃的,柳青青剛剛炸了一大盆土豆條。
撒上點椒鹽調料顛了顛。
就把幾個孩子安排到一個桌上先當零食吃。
這時候每家的孩子真不少,得虧自己準備出兩桌來。
和宋景林年紀差不多的,幾乎家家都有兩個以上的娃。
大的一般都在十二三歲,小的比宋向陽還小幾歲。
光是孩子就有八個。
孩子一多就亂套,並且還都不是柳青青的學生(沒到高中),沒有天然壓製。
第267章 打包
小孩那桌,柳青青安排在了空著的那間屋裏。
裏麵她提前收拾起來了,基本沒什麽額外的東西。
呂思梅和陸如燕看廚房確實沒什麽要收拾的了,還是忙活著擺碗筷,挪椅子。
與兩人不一樣,朱淑真穩噹噹的坐在沙發上,笑容還是一如既往的穩重。
「嫂子我還尋思問問你碗筷夠不夠呢,沒想到你家東西這麽齊全。」陸如燕年紀其實比柳青青大,但跟著她家男人叫,就一直喊柳青青嫂子。
她心裏嘖嘖兩聲,這一家就三口人,還整了這麽老些鍋碗瓢盆。
柳青青任由她們端盤子端碗:「我們是坐大東風過來了,之前那頭什麽也沒撇下,都收拾過來了,可不就顯得東西多。」
陸如燕點頭:「可是不能撇下,都是花錢來的,都帶過來就挺好,也不用花錢買。」
呂思梅感嘆:「真是,我那時候來就坐的火車,帶不了多少東西,郵寄費也挺貴,還不如到這邊之後再置辦呢。」
菜端上一半,宋景林帶著八九個人進了屋。
一行人進屋弟妹、嫂子的喊,嘴裏說著麻煩了之類的客套話。
第二天休息,所以這頓晚飯他們也是少不了要喝酒的。
柳青青拿出來的酒可不是她收藏的茅台,那玩意還得再藏幾十年呢。
不過西寧特產白酒,宋景林拿出來之後,也讓一眾人不停的叫好。
外麵的桌子擺滿了,柳青青說了幾句場麵詞就帶著三個女同誌進了裏屋,門也沒關,互相都能聽到對方那頭的動靜。
宋景林他們還說不準要到幾點,柳青青也不願意和他們一個桌。
「要說還是弟妹你這樣弄的好,咱們一桌吃的肅靜,不用跟他們一起鬧鬧吵吵的。」呂思梅靠著自家小女兒坐在一頭,看了眼自己幾個孩子,還算聽話懂事,除了一開始柳青青拿給他們的土豆條,其餘的菜一概沒動。
柳青青這一大盆土豆條炸的夠多,上桌後就倒出來分出三盤,八個小孩也不至於爭搶。
朱淑真給自家女兒使了個眼色,叫雨婷的小姑娘立馬把伸到薯條盤子裏的手收了迴來。
朱淑真臉色才好了些,一個破土豆,搶的像沒見過世麵一樣,自家孩子覺得不能幹這麽丟人的事。
柳青青招唿道:「來來來,快動筷子,別光坐著說話了。」邊說著邊站起來給幾個人夾菜。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柳青青帶的班級多,又是緊缺的英語老師。
並且人家明明能去工資更高的機械廠。
所以她的工資也被提升到94.5元。
這個工資不算最高,資歷等級高的老教師,這時候能開到一百三四十塊。
除了工資外,日常的票據福利也不少。
待遇總體來說很好了。
除了畢業班的學生外,一些高二的也打算試一試。
這幫孩子格外好教,別管會不會,至少態度都不錯。
機會難得,有的家長總覺得政策說變就變,不知道這迴高考是一次性的,還是以後都有。
但抓緊機會總沒錯。
?
十月底,宋景林請了幾個同事與下屬來家裏吃飯。
柳青青這段時間的名聲極好,大院裏有不少孩子都在她手底下上課。
時不時就有大娘、嫂子在她路過的時候給她塞把菜、塞個雞蛋之類的。
弄的她哭笑不得。
直到上課前挨個班兒說過這一問題,才沒有這種「攔路送菜現象。」
倒不是她有多兩袖清風,或者看不起人家送的。
而是天天半道上突然來這麽幾下子,總會嚇一跳。
宋景林請的下屬中,有幾個還沒成家,都住在部隊宿舍那頭。
住在大院裏的隻有三位。
還都是她們同一棟樓的。
柳青青之前都混了個麵熟,名字和人能隊上號,不過具體性子還不大了解。
呂思梅和陸如燕一進屋就擼了袖子要到廚房幫忙。
被柳青青攔了下來:「嫂子,弟妹不用忙活,我這邊都準備妥當了。」
宋景林和她討論了一晚上,覺得這時候也不該太過張揚。
飯菜就按照正常家庭水平,多製上兩個就行了。
柳青青贊同,大魚大肉的啥家庭啊?
服務社能買著啥做啥就得了。
一些費功夫的菜,宋景林中午就開燉了,晚上用蒸鍋一熱乎,就行。
炒菜也都是快活,還真沒什麽要忙的。
「妹子做飯可真快,我們想伸把手都沒機會。」呂思梅爽朗的笑了笑。
隨後朱淑真帶著孩子進來。
朱淑真這人每次見都是客客氣氣,滿臉笑容。
她家孩子也很穩當聽話。
為了給小孩子們準備些吃的,柳青青剛剛炸了一大盆土豆條。
撒上點椒鹽調料顛了顛。
就把幾個孩子安排到一個桌上先當零食吃。
這時候每家的孩子真不少,得虧自己準備出兩桌來。
和宋景林年紀差不多的,幾乎家家都有兩個以上的娃。
大的一般都在十二三歲,小的比宋向陽還小幾歲。
光是孩子就有八個。
孩子一多就亂套,並且還都不是柳青青的學生(沒到高中),沒有天然壓製。
第267章 打包
小孩那桌,柳青青安排在了空著的那間屋裏。
裏麵她提前收拾起來了,基本沒什麽額外的東西。
呂思梅和陸如燕看廚房確實沒什麽要收拾的了,還是忙活著擺碗筷,挪椅子。
與兩人不一樣,朱淑真穩噹噹的坐在沙發上,笑容還是一如既往的穩重。
「嫂子我還尋思問問你碗筷夠不夠呢,沒想到你家東西這麽齊全。」陸如燕年紀其實比柳青青大,但跟著她家男人叫,就一直喊柳青青嫂子。
她心裏嘖嘖兩聲,這一家就三口人,還整了這麽老些鍋碗瓢盆。
柳青青任由她們端盤子端碗:「我們是坐大東風過來了,之前那頭什麽也沒撇下,都收拾過來了,可不就顯得東西多。」
陸如燕點頭:「可是不能撇下,都是花錢來的,都帶過來就挺好,也不用花錢買。」
呂思梅感嘆:「真是,我那時候來就坐的火車,帶不了多少東西,郵寄費也挺貴,還不如到這邊之後再置辦呢。」
菜端上一半,宋景林帶著八九個人進了屋。
一行人進屋弟妹、嫂子的喊,嘴裏說著麻煩了之類的客套話。
第二天休息,所以這頓晚飯他們也是少不了要喝酒的。
柳青青拿出來的酒可不是她收藏的茅台,那玩意還得再藏幾十年呢。
不過西寧特產白酒,宋景林拿出來之後,也讓一眾人不停的叫好。
外麵的桌子擺滿了,柳青青說了幾句場麵詞就帶著三個女同誌進了裏屋,門也沒關,互相都能聽到對方那頭的動靜。
宋景林他們還說不準要到幾點,柳青青也不願意和他們一個桌。
「要說還是弟妹你這樣弄的好,咱們一桌吃的肅靜,不用跟他們一起鬧鬧吵吵的。」呂思梅靠著自家小女兒坐在一頭,看了眼自己幾個孩子,還算聽話懂事,除了一開始柳青青拿給他們的土豆條,其餘的菜一概沒動。
柳青青這一大盆土豆條炸的夠多,上桌後就倒出來分出三盤,八個小孩也不至於爭搶。
朱淑真給自家女兒使了個眼色,叫雨婷的小姑娘立馬把伸到薯條盤子裏的手收了迴來。
朱淑真臉色才好了些,一個破土豆,搶的像沒見過世麵一樣,自家孩子覺得不能幹這麽丟人的事。
柳青青招唿道:「來來來,快動筷子,別光坐著說話了。」邊說著邊站起來給幾個人夾菜。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