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如電視裏演的那樣,一拍桌子甩出錢來,對方立馬卑躬屈膝的情況,是不存在的。


    你不買,她看不起你。你能買,態度也好不到哪去。


    售貨員是個三十多歲的女人,聽柳青青說話忍不住捂嘴笑:「同誌,你這話可不標準啦。」


    「嗐,不是本地的,這不是在紡織廠跑運輸的嘛,常年到處跑。倒是學了一點點。」說著用大拇指掐了掐小指肚比劃了一下。


    售貨員很是得意:「我們這兒的話可不是輕易就能學的了的,同誌你這樣就算很不多啦。」


    聊了幾句之後,對方的態度也好了不少,耐心的給父子倆解釋:「也沒什麽區別,這台十二英寸的,三百八十塊錢,這台呢是十四英寸的,四百五十塊。這個電視機是要票子的,你們帶了嘛。」


    第265章 恢復


    即便是對錢沒什麽概念的宋向陽,也知道這很貴。


    他側頭看了看爸爸。


    宋景林則看向柳青青。


    錢財這方麵,一向是媳婦掌執掌大權,錢票一發,他立刻就上交了……


    至於現在家裏有多少錢,他沒問過。


    柳青青對上一大一小投過來的眼神,抿嘴笑道:「你倆要大的還是小的?」


    「小的吧!」宋向陽指了指,就差那麽不丁點,還能省些錢。


    想不到她家小宋,小小年紀還是個會過日子的呢。


    售貨員看著這一家互動,捂嘴笑了一陣兒:「你家孩子還挺逗的嘛。」


    柳青青掏出錢票,數出四百五十塊錢,十塊一張捏在手裏挺大一摞:「就來那個十四寸的。」


    電視買完,給的就真是電視,連包裝也沒有……


    這兩年電視生產的供不應求,流水線上剛出一台,還來不及包裝就被拉到了各個供銷社。


    除了電視,周圍還有洗衣機、冰箱、收音機等等售賣。


    不過柳青青都沒打算買。


    這時候用處不算太大,還死拉貴。


    而且沒有送貨上門,買完怎麽弄迴去,得自己想辦法。


    接著迴到一樓,柳青青帶著宋向陽買了些他自己選中的鉛筆、橡皮、尺子之類的文具,三口人就打道迴府。


    書包可以用軍綠色的斜挎包,這時候不流行什麽雙肩書包。


    都是自家縫製的,能有個軍用「為人民服務」包,都會得意很久。


    一路上,宋向陽都在研究電視應該放在哪裏。


    至於大宋同誌長了心,不停的詢問媳婦能不能抱住。他提議捆好電視機掛到車把上,被柳青青拒絕了。


    一個弄不好,摔地上再摔零碎了。


    她又不差這點勁兒。


    自行車騎到樓下並沒有引起多少動靜,不論什麽時候,一旦住上了樓,家家戶戶的來往就冷淡許多。


    且這個點在家屬院內的人本來就不多,宋景林搬著電視機上樓也僅僅被兩個家屬看到,對方隻是遠遠瞄了幾眼,柳青青看對方沒上前,也就省了搭話的環節。


    到家後父子二人就開始擺電視,調天線。


    柳青青則進了廚房準備晚上蒸包子的材料,初來乍到的,她打算挨家送幾個豆沙包認識認識。


    鍋裏煮上一大鍋紅豆,就開始和麵發麵。


    至於午飯,也沒做太複雜的,做了個芥菜絲炒肉絲,配上米飯就得了。


    「能看了嗎?」


    宋向陽激動的跳了兩跳:「能,媽媽你快來看。」


    部隊裏也有電視機,但不經常開,他和小夥伴們隻是偶爾能看一看。


    這迴家裏有了電視,他想看就能看啦!


    她家買的這台黑白電視,還是那種扭動調台的。


    想換頻道,就得跑到電視麵前去擰,開關也是用擰的。


    天線拉的長長,被父子倆用線固定上了。


    柳青青瞟了幾眼,電視裏是華亭地方台,正在播的是《新聞簡報》。


    一部反映祖國建設新成就、新氣象、新麵貌的紀錄片。


    吃了午飯,柳青青迴屋睡午覺,宋景林收拾了下殘局就和兒子一塊守著電視看。


    柳青青不理他們這一時的新鮮勁兒。


    天氣熱,等她一覺睡醒,麵就能發好。


    除了要送人的豆沙包,她又準備剁肉,到時候再蒸幾個豬肉大蔥的包子。


    晚上煮個湯,就是挺好的一頓。


    宋景林聽見廚房「噹噹當」的剁餡聲,顧不得和兒子看電視了,趕忙過來幫忙:「媳婦,我來剁。」


    柳青青笑得溫柔,甩甩手把位置讓了出去。


    豆沙包柳青青做的比較袖珍,這邊流行一些小巧玲瓏的款兒,柳青青也就這麽做了。


    都蒸出來後,她查了查個數,打算一家送六個,意思意思就得了。


    隨禮都是送點砂糖、糕點的時期,她這個白麵豆沙包,也是招人喜歡的,送出去的量不多也不算少。


    這棟樓是為了新增人員剛蓋的,並沒有住滿人,柳青青邊送邊打聽鄰居家的情況。


    呂思梅接了柳青青送來的紙包,不由分說把人拉進了屋裏。:「妹子我家炒了河粉,等會兒我給你端一碗。」


    進屋看見潘友德,才知道這倆人是一家的。


    家裏還有個十多歲的男孩,從媽媽手裏拿過豆沙包很高興的道謝:「謝謝嬸子。」


    柳青青彎了彎眉眼:「嫂子你家孩子真懂禮貌。」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書七零:炮灰女配鹹魚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個小羽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個小羽毛並收藏穿書七零:炮灰女配鹹魚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