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頁
穿書七零:炮灰女配鹹魚了 作者:一個小羽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郭鳳娟長籲短嘆了一陣兒點頭:「也是,小半天呢。到地方太晚孩子也難受。」
話落跟著姚冉鵬加入到搬家隊伍中。
姚小雪現在已經是小學生了,今天不是周末,所以也不在家。
宋向陽之前已經和小雪姐告了別,但這時候沒見到人,還是很遺憾的。
張副營長的媳婦兒和柳青青不算太熟,她是個挺靦腆的人,但性子很好,聽到動靜也跟著來搭了把手,見著眾人隻笑了笑就悶頭幹活。
宋景林兩口子也沒繼續客氣,加上開車的小戰士,幾人隻用了五六分鍾就把東西都裝上了車。
柳青青最後迴頭看了眼空蕩蕩的屋子。
她接近六年的時光,都是在這裏度過的,她摸了摸門框。這一走,它就再也不屬於自己了。
「媽媽,快來上車了。」宋向陽的聲音把她喊迴了神兒。
一家三口擠在副駕駛上。
頻頻向窗外揮手。
郭鳳娟是個感性的人,這會兒一個勁的抹眼角:「妹子你們路上慢著點……」
雙方說了好一陣子話,直到姚冉鵬拉住媳婦的話頭,汽車才啟動。
——————————
汽車的速度要比坐火車快上不少,大約是這時候的火車速度慢,經停站也多。
一行人隻是在中途吃了點包子墊肚子,一路沒怎麽停,六個小時不到,就進入了華亭市內。
柳青青看著車窗外的街道和樓宇,與記憶裏的高樓大廈不同,卻依舊繁華。
相比於薊城的古樸,這邊更加現代化一些。
根據一些景點與地域性標誌,柳青青知道這裏是她上大學和參加工作的地方,待的日子不算很長,卻對這座城市有著深厚的感情。
今後就要在這座城市紮根了,也不知道會住多久,雖然她記憶裏熟悉的地方,要晚於此時幾十年後,但柳青青在這個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心裏還是蠻踏實的。
到達軍區後,宋景林先拿著調令去報到。
現在還不知道住的地方在哪兒,柳青青帶著兒子則坐在車裏等。
宋向陽一路都很興奮,小孩子的離別愁緒總是來得快去得快,早就被這邊的新環境吸引了注意力。
宋景林出來時,還帶了個領路的士官。
按照他的指引,汽車一路開到家屬院,分配給宋景林的房子是在二樓,往屋裏搬東西費勁了些,不如平房好。
從西平來的小戰士不肯在這邊吃了飯再走,非要早點趕迴去。
柳青青勸說不得,便給他塞了一兜包子,對方不想要,又沒法和柳青青推讓,最後才臉色通紅的接了。
等他開出去老遠,喝水的功夫才瞧見副駕駛下麵有個包裹,上麵還夾了張紙條……
等把人都送走,柳青青才帶著大宋小宋打量這個房子,格局非常不錯,有三室一廳,屋裏就有廚房和衛生間,不是公用那種。
之前引路的潘友德介紹說,這棟樓是前年才啟的。不是老樓房的格局。
衛生間的配置還是那種水泥地麵,沒有馬桶,隻是蹲坑。
有簡單的淋浴設備。
外麵的家具也挺不錯,三個臥室有有木架子床。
立櫃和櫥櫃也齊全。
不算時髦,但比在西平那邊好不少。
宋景林調到這邊,屬於平調,但實際上從西平到華亭,城市間的轉換等於升職。
有這條件待遇也是正常的,他們在西平那頭,早就能換房子了,不過那樓柳青青不喜歡,也就一直住了平房。
這邊她看過了,隻有幾個獨棟的二層帶院的房子。
其他的都是樓,她家大宋想住到那兒,還得繼續努力。
幾個房間的窗戶都是通透的,客廳處還有一個凸型露天陽台。
這種凸型樓台其實有一定安全隱患。
過個一二十年,總聽說有地方的陽台開裂。
不過此時都是新樓,倒也不用太擔心。
屋裏應該有人打掃過,但日子大概不算短了,地麵和家具上,都落了薄薄一層灰塵。
這個時間點兒,就算緊趕著收拾屋子,也來不及晚上住人了。
所以隻打算簡單歸攏一下,晚些去招待所湊合一宿。
柳青青一聲吩咐,三個開始忙活。
她打了水先擦櫃子和床鋪,宋景林則拖地。
宋向陽擦窗台之類的邊邊角角。
宋景林又把箱櫃和縫紉機擺好,一家三口才去部隊招待所。
辦好了入住,宋景林按照剛剛潘友德給他指的路線,帶著媳婦、兒子去食堂吃飯。
他們去的是部隊食堂,這時候大約是戰士們訓練結束,食堂裏人聲鼎沸。
宋向陽對這種氛圍很是習慣,高高興興的與投來好奇目光的叔叔打招唿。
社牛屬性濃鬱。
食堂這邊的夥食也很不錯,比西平那頭的部隊食堂菜色更好一些。
宋向陽這一大天跟著大人一塊折騰,早就餓了。
這會兒邊吃邊讚不絕口。
坐的離他們比較近的,聽到小傢夥不斷誇他們食堂,不由得麵上有光,仿佛誇的不是食堂,而是自己。
再次迴到招待所,宋向陽已經開始打瞌睡了。
這一覺,三口人睡得格外沉。
柳青青和宋向陽完全沒有認床睡不著的情況,娘倆即便也沒幹什麽,這一番折騰還是覺得挺累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話落跟著姚冉鵬加入到搬家隊伍中。
姚小雪現在已經是小學生了,今天不是周末,所以也不在家。
宋向陽之前已經和小雪姐告了別,但這時候沒見到人,還是很遺憾的。
張副營長的媳婦兒和柳青青不算太熟,她是個挺靦腆的人,但性子很好,聽到動靜也跟著來搭了把手,見著眾人隻笑了笑就悶頭幹活。
宋景林兩口子也沒繼續客氣,加上開車的小戰士,幾人隻用了五六分鍾就把東西都裝上了車。
柳青青最後迴頭看了眼空蕩蕩的屋子。
她接近六年的時光,都是在這裏度過的,她摸了摸門框。這一走,它就再也不屬於自己了。
「媽媽,快來上車了。」宋向陽的聲音把她喊迴了神兒。
一家三口擠在副駕駛上。
頻頻向窗外揮手。
郭鳳娟是個感性的人,這會兒一個勁的抹眼角:「妹子你們路上慢著點……」
雙方說了好一陣子話,直到姚冉鵬拉住媳婦的話頭,汽車才啟動。
——————————
汽車的速度要比坐火車快上不少,大約是這時候的火車速度慢,經停站也多。
一行人隻是在中途吃了點包子墊肚子,一路沒怎麽停,六個小時不到,就進入了華亭市內。
柳青青看著車窗外的街道和樓宇,與記憶裏的高樓大廈不同,卻依舊繁華。
相比於薊城的古樸,這邊更加現代化一些。
根據一些景點與地域性標誌,柳青青知道這裏是她上大學和參加工作的地方,待的日子不算很長,卻對這座城市有著深厚的感情。
今後就要在這座城市紮根了,也不知道會住多久,雖然她記憶裏熟悉的地方,要晚於此時幾十年後,但柳青青在這個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心裏還是蠻踏實的。
到達軍區後,宋景林先拿著調令去報到。
現在還不知道住的地方在哪兒,柳青青帶著兒子則坐在車裏等。
宋向陽一路都很興奮,小孩子的離別愁緒總是來得快去得快,早就被這邊的新環境吸引了注意力。
宋景林出來時,還帶了個領路的士官。
按照他的指引,汽車一路開到家屬院,分配給宋景林的房子是在二樓,往屋裏搬東西費勁了些,不如平房好。
從西平來的小戰士不肯在這邊吃了飯再走,非要早點趕迴去。
柳青青勸說不得,便給他塞了一兜包子,對方不想要,又沒法和柳青青推讓,最後才臉色通紅的接了。
等他開出去老遠,喝水的功夫才瞧見副駕駛下麵有個包裹,上麵還夾了張紙條……
等把人都送走,柳青青才帶著大宋小宋打量這個房子,格局非常不錯,有三室一廳,屋裏就有廚房和衛生間,不是公用那種。
之前引路的潘友德介紹說,這棟樓是前年才啟的。不是老樓房的格局。
衛生間的配置還是那種水泥地麵,沒有馬桶,隻是蹲坑。
有簡單的淋浴設備。
外麵的家具也挺不錯,三個臥室有有木架子床。
立櫃和櫥櫃也齊全。
不算時髦,但比在西平那邊好不少。
宋景林調到這邊,屬於平調,但實際上從西平到華亭,城市間的轉換等於升職。
有這條件待遇也是正常的,他們在西平那頭,早就能換房子了,不過那樓柳青青不喜歡,也就一直住了平房。
這邊她看過了,隻有幾個獨棟的二層帶院的房子。
其他的都是樓,她家大宋想住到那兒,還得繼續努力。
幾個房間的窗戶都是通透的,客廳處還有一個凸型露天陽台。
這種凸型樓台其實有一定安全隱患。
過個一二十年,總聽說有地方的陽台開裂。
不過此時都是新樓,倒也不用太擔心。
屋裏應該有人打掃過,但日子大概不算短了,地麵和家具上,都落了薄薄一層灰塵。
這個時間點兒,就算緊趕著收拾屋子,也來不及晚上住人了。
所以隻打算簡單歸攏一下,晚些去招待所湊合一宿。
柳青青一聲吩咐,三個開始忙活。
她打了水先擦櫃子和床鋪,宋景林則拖地。
宋向陽擦窗台之類的邊邊角角。
宋景林又把箱櫃和縫紉機擺好,一家三口才去部隊招待所。
辦好了入住,宋景林按照剛剛潘友德給他指的路線,帶著媳婦、兒子去食堂吃飯。
他們去的是部隊食堂,這時候大約是戰士們訓練結束,食堂裏人聲鼎沸。
宋向陽對這種氛圍很是習慣,高高興興的與投來好奇目光的叔叔打招唿。
社牛屬性濃鬱。
食堂這邊的夥食也很不錯,比西平那頭的部隊食堂菜色更好一些。
宋向陽這一大天跟著大人一塊折騰,早就餓了。
這會兒邊吃邊讚不絕口。
坐的離他們比較近的,聽到小傢夥不斷誇他們食堂,不由得麵上有光,仿佛誇的不是食堂,而是自己。
再次迴到招待所,宋向陽已經開始打瞌睡了。
這一覺,三口人睡得格外沉。
柳青青和宋向陽完全沒有認床睡不著的情況,娘倆即便也沒幹什麽,這一番折騰還是覺得挺累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