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頁
穿書七零:炮灰女配鹹魚了 作者:一個小羽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她從小戰士的角度往外看,太多的雨水沖刷玻璃,盡管雨刷器不停地動作也看不清外麵的景物。
車子隻能慢慢往前開。
一路狀況頻發,但好歹眾人是平安到了安置點。
安置點設在市二中的三層小樓裏。
柳青青觀察了一下周圍情況,這邊雖然也下雨,或許是不在暴雨中心了,路上也沒什麽積水。
「快把雨衣脫下來,讓孩子透透氣。」進了大樓郭鳳娟連忙伸手幫忙。
孩子捂了一道了,別再給憋壞了。
「嫂子,我自己來吧,你快去忙活小雪和俊國。」剛剛在車上又顛簸又擁擠。
她送孩子進了會兒空間兒童房,剛剛下車前才抱到懷裏。
「跟我還客氣啥,哎這背帶都掉了,快抱住嘍。」
柳青青任由她把雨衣那下去:「可能剛剛擠來擠去的,扯到了。」
「可不是,快進屋吧,抱孩子站了一路了歇歇腳。」
屋裏已經臨時搭了七八個木頭板床,大家這幾天都要擠在一塊住。
跟在她和郭鳳娟後麵的是張同芳。
對張同芳這個人,柳青青不太熟。
隻是打過照麵,互相知道對方的程度。
郭鳳娟倒是與她很熟。
因為張同芳就在大院託兒所上班,她每天接送小雪,經常打交道。
三個大人八個孩子,在這三四十平的屋子裏,也不算太擠。
第174章 用武之地
柳青青感嘆張同芳年紀輕輕就超額完成了任務。
其實計劃生育早在71年就提出過,還有個口號叫「一個不少,兩個正好,三個多了。」
像張同芳孩子這數量,就屬於「多多了」的那批。
她家的孩子年紀最大的有九歲,小的才三歲。
肚子估麽是也沒怎麽歇著。
幾人也沒空閑聊,忙著給孩子換濕衣服、翻行李找毛巾……
安置點外還不停了運來一車又一車的人。
除了她們這些軍屬,部隊附近的村落也在撤離之列。
來的都是婦女小孩,老弱病殘。
第一批到達的軍屬已經有人帶頭,組織人手去做後勤維護工作。
除了幾個之前就在託兒所工作的婦女留下來看孩子,其他人都要出一份力。
瞅了瞅懷裏的大兒子。
咋整吧,這時候要求得有覺悟。
張同芳一看她的樣子就笑:「放心吧,我帶孩子有經驗。」
郭鳳娟也插話:「張妹子帶孩子最細心,咱家屬院出了名的喜歡孩子。」
「那就麻煩張嫂子了,我家這個還不會走路,可得夠你受累的。」柳青青隻能順勢道謝。
自家孩子交到別人手裏,無論如何都是不放心的。
她有點能體會送孩子上幼兒園的場景——一個裏麵哭,一個外麵哭。
「嬸子,我和哥哥會看好向陽的。」小雪是看著向陽弟弟從丁點大到現在會爬會「啊啊」的,她作為小姐姐,拍著小胸脯子保證。
眾人被她捶胸口的動作逗得直笑。
小丫頭瞬間有點下不來台,尷尬的往哥哥身後躲去。
「小雪可真棒,能幫嬸子照顧弟弟了,等嬸子迴來給你們帶糖塊做獎勵。」柳青青連忙安撫。
張同芳家三個女兒兩個兒子一聽有糖,也紛紛睜大眼睛學著小雪剛剛的樣子拍胸脯。
柳青青一一做了保證,就看到七個孩子不錯眼珠的守到宋向陽床鋪周圍。
生怕看不好孩子,得不著糖。
柳青青抿嘴笑了笑,這心裏踏實不少。
這時候的孩子都比較頂事,特別是姚俊國,平時穩重的不得了,還能幫家裏幹活,照顧妹妹。
很有小男子漢的樣子。
沒在屋裏待上多久,眾人就被分配到各個地方。
有的去整理運過來的物資,有的去食堂。
柳青青被安排到門口接引一波又一波的老鄉。
其實大部分村民捨不得家裏的一畝三分地,貪戀屋中的盆盆罐罐,不願意跟著部隊安排轉移。
有些撤離過來的群眾,也是行動遲緩,嘴裏抱怨著,吵鬧著。
可能他們心裏還是抱著幻想,認為雨很快就能停,到時候他們還得趕緊搶收莊稼。
這麽些年都沒發過大水,根本不需要這麽興師動眾的。
接待這活兒,真不算好幹。
柳青青對於明白事理出言詢問的,會迴答上兩句。
至於那些抱怨的,隻能當做聽不見。
把人帶到地方就算完。
再次送完一波人,迴到大門口,發現汽車還沒開走。
「這是怎麽了?」
司機答了一句,繼續埋頭:「啟動不了了。」
第175章 運老鄉
司機撓了撓頭,他是去年託了家裏關係,剛進運輸隊的,也就能上路的水平,至於修車,他還真不怎麽會。
柳青青眼睛一亮,這不就專業對口了?
修車她會啊!
看看,就沒有白學的技能。
「要不,我試試?」
司機側過頭打量了她兩眼:「你會?」
濃濃的懷疑。
「嗐,沒來隨軍以前,我是我們當地供銷社的採購員,修車這技術是和專業師父學過的,在我們那兒都能排得上名號。」柳青青胡謅了兩句,就和司機換了位置。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車子隻能慢慢往前開。
一路狀況頻發,但好歹眾人是平安到了安置點。
安置點設在市二中的三層小樓裏。
柳青青觀察了一下周圍情況,這邊雖然也下雨,或許是不在暴雨中心了,路上也沒什麽積水。
「快把雨衣脫下來,讓孩子透透氣。」進了大樓郭鳳娟連忙伸手幫忙。
孩子捂了一道了,別再給憋壞了。
「嫂子,我自己來吧,你快去忙活小雪和俊國。」剛剛在車上又顛簸又擁擠。
她送孩子進了會兒空間兒童房,剛剛下車前才抱到懷裏。
「跟我還客氣啥,哎這背帶都掉了,快抱住嘍。」
柳青青任由她把雨衣那下去:「可能剛剛擠來擠去的,扯到了。」
「可不是,快進屋吧,抱孩子站了一路了歇歇腳。」
屋裏已經臨時搭了七八個木頭板床,大家這幾天都要擠在一塊住。
跟在她和郭鳳娟後麵的是張同芳。
對張同芳這個人,柳青青不太熟。
隻是打過照麵,互相知道對方的程度。
郭鳳娟倒是與她很熟。
因為張同芳就在大院託兒所上班,她每天接送小雪,經常打交道。
三個大人八個孩子,在這三四十平的屋子裏,也不算太擠。
第174章 用武之地
柳青青感嘆張同芳年紀輕輕就超額完成了任務。
其實計劃生育早在71年就提出過,還有個口號叫「一個不少,兩個正好,三個多了。」
像張同芳孩子這數量,就屬於「多多了」的那批。
她家的孩子年紀最大的有九歲,小的才三歲。
肚子估麽是也沒怎麽歇著。
幾人也沒空閑聊,忙著給孩子換濕衣服、翻行李找毛巾……
安置點外還不停了運來一車又一車的人。
除了她們這些軍屬,部隊附近的村落也在撤離之列。
來的都是婦女小孩,老弱病殘。
第一批到達的軍屬已經有人帶頭,組織人手去做後勤維護工作。
除了幾個之前就在託兒所工作的婦女留下來看孩子,其他人都要出一份力。
瞅了瞅懷裏的大兒子。
咋整吧,這時候要求得有覺悟。
張同芳一看她的樣子就笑:「放心吧,我帶孩子有經驗。」
郭鳳娟也插話:「張妹子帶孩子最細心,咱家屬院出了名的喜歡孩子。」
「那就麻煩張嫂子了,我家這個還不會走路,可得夠你受累的。」柳青青隻能順勢道謝。
自家孩子交到別人手裏,無論如何都是不放心的。
她有點能體會送孩子上幼兒園的場景——一個裏麵哭,一個外麵哭。
「嬸子,我和哥哥會看好向陽的。」小雪是看著向陽弟弟從丁點大到現在會爬會「啊啊」的,她作為小姐姐,拍著小胸脯子保證。
眾人被她捶胸口的動作逗得直笑。
小丫頭瞬間有點下不來台,尷尬的往哥哥身後躲去。
「小雪可真棒,能幫嬸子照顧弟弟了,等嬸子迴來給你們帶糖塊做獎勵。」柳青青連忙安撫。
張同芳家三個女兒兩個兒子一聽有糖,也紛紛睜大眼睛學著小雪剛剛的樣子拍胸脯。
柳青青一一做了保證,就看到七個孩子不錯眼珠的守到宋向陽床鋪周圍。
生怕看不好孩子,得不著糖。
柳青青抿嘴笑了笑,這心裏踏實不少。
這時候的孩子都比較頂事,特別是姚俊國,平時穩重的不得了,還能幫家裏幹活,照顧妹妹。
很有小男子漢的樣子。
沒在屋裏待上多久,眾人就被分配到各個地方。
有的去整理運過來的物資,有的去食堂。
柳青青被安排到門口接引一波又一波的老鄉。
其實大部分村民捨不得家裏的一畝三分地,貪戀屋中的盆盆罐罐,不願意跟著部隊安排轉移。
有些撤離過來的群眾,也是行動遲緩,嘴裏抱怨著,吵鬧著。
可能他們心裏還是抱著幻想,認為雨很快就能停,到時候他們還得趕緊搶收莊稼。
這麽些年都沒發過大水,根本不需要這麽興師動眾的。
接待這活兒,真不算好幹。
柳青青對於明白事理出言詢問的,會迴答上兩句。
至於那些抱怨的,隻能當做聽不見。
把人帶到地方就算完。
再次送完一波人,迴到大門口,發現汽車還沒開走。
「這是怎麽了?」
司機答了一句,繼續埋頭:「啟動不了了。」
第175章 運老鄉
司機撓了撓頭,他是去年託了家裏關係,剛進運輸隊的,也就能上路的水平,至於修車,他還真不怎麽會。
柳青青眼睛一亮,這不就專業對口了?
修車她會啊!
看看,就沒有白學的技能。
「要不,我試試?」
司機側過頭打量了她兩眼:「你會?」
濃濃的懷疑。
「嗐,沒來隨軍以前,我是我們當地供銷社的採購員,修車這技術是和專業師父學過的,在我們那兒都能排得上名號。」柳青青胡謅了兩句,就和司機換了位置。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