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頁
被繼母逼嫁後,錦鯉嬌妻旺全家 作者:易煙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吳貴妃揚著流著鮮血的唇角,緩緩閉上眼睛,「你過來,我告訴你,她在哪兒?」
皇帝大喜,連忙湊過去聽。
吳貴妃臉色越來越慘白,她微顫著染血的唇,緩緩道:「她就在.......就在.......」
皇帝抱緊她,仔細聽著。
然而,吳貴妃還沒將話說完,便閉上眼,咽了氣。
她從頭到尾就沒打算將周大娘的去處告訴他,用著自己最後一口氣故意吊著皇帝。
和皇帝在一起的這些年,她是有過情的。
可惜她現在一敗塗地,她知道自己殺不了皇帝,但是她有辦法讓皇帝後悔。
皇帝抱著咽氣的吳貴妃的確是後悔了,他後悔自己不該這麽早殺她,應該把她嘴裏的話問出了才動手。
這時太醫來了。
皇帝連忙站起身,厲色道:「來人,不管用什麽都要給朕把她救活!」
太醫們蜂擁上前,把m.l.z.l.脈的把脈,止血的止血,急救的急救。
一炷香的時間之後,為首太醫低著頭,朝皇帝行禮道:「皇上,娘娘她被匕首正中心脈,我等已無力迴天。」
皇帝眉頭緊皺,額頭隱隱浮現出一抹冷汗。
他雙手微顫,不由自主緊握住了拳頭,心中充滿了不甘和懊悔。
差一點,差一點他就能從吳貴妃口中得知了皇後下落。
就差那麽一點。
皇帝沒有為難太醫,讓太醫們退下後,吩咐侍從將吳貴妃帶出去丟到亂葬崗,不能給她立碑,更不能有人祭拜。
吳貴妃這般做的確是讓皇帝一輩子都忘不了她,但是同時也讓皇帝多添了一些恨意。
吳貴妃行刺皇上,她的母族也因此受到了牽連。
這些吳貴妃動手之前都想清楚,過去她正值聖寵的時候,她的母族跟著她一飛沖天,後來她被打入冷宮,她的母族卻置之不理。
憑什麽享受榮耀的時候他們一個個蜂擁上前,等到她有難的時候,他們卻又將她拋去。
既然是一家人,那就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他們享受她帶來的富貴,也應該承擔她所帶來的罪孽。
皇帝早就想除吳家了,之前還不夠徹底,這次直接將吳家上上下下,就算已經逃離京城的吳家子嗣一併都會抓了迴來。
當初陸家是如何被誅九族的,他們吳家便是如何同樣被誅九族。
這次皇帝被恨迷昏了頭腦,下手太過狠厲,看似做事不拖泥帶水,但是卻寒了一批過去和吳家同陣營的官員們的心。
不知不覺,這些人漸漸也有了異心。
漸漸的京城內有個傳言,傳言說當年皇上和段太妃有姦情,一同謀害了吳貴妃的孩子,再汙衊皇後。
吳貴妃得知此事後,對皇上痛恨不已,不顧被誅九族的風險刺殺皇上。
因為有了吳貴妃刺殺,這樣的傳言,傳著傳著,百姓們漸漸深信不疑,對這個連自己親骨肉都會動手的皇帝頗有異議。
而皇帝因為吳貴妃最後那幾句話,開始變得茶飯不思,每日都想著她話中的意思。
她說過自己曾經派過刺客去行刺皇後。
他想了許久,開始將吳貴妃身邊所有的人都喚到自己宮裏來。
可是詢問了一遍之後,什麽消息都沒有問出來。
第517章 小清兒來了
皇帝開始變得惶惶不安,吳貴妃行刺皇後,皇後躲過了她的行刺,那是不是說明宮中許多事情她都知曉。
她不是一個躲在某處無人地方的逃犯。
她就站在不遠處看著他。
看著他後悔,看著他發怒,看著他重病。
皇帝慌了,他身為九五之尊,他不能在皇後跟前這般丟臉。
漸漸的,皇帝不像過去那般沉迷後宮,仿佛洗心革麵了一般,開始好好治病,好好處理政務。
就連麗妃他也很少再去。
麗妃倒也沒再來求見過他,好似兩個人的緣分就這麽斷了。
皇帝老實下來後,七皇子沒有再被懷疑,他老老實實在宮裏做著皇子。
周瑞淵也老老實實做著自己的刑部尚書。
在京城為官不比在成安縣。
成安縣的事務要輕鬆許多。
周瑞淵自從來京城之後就沒有好好歇息過。
好在有杜挽春安撫他,幫著他,他在刑部也越來越順利,再加上有鄭大人的引薦,他在朝中漸漸有了人脈。
皇帝的消沉,讓他們平靜了數月。
這天杜挽春剛剛將小斐斐哄睡好,便收到了從成安縣的來信。
信中說周大娘生了,生了個女娃娃,雖然有些早產,但是身子骨不錯。
杜挽春高興不已,連忙拿著這封信來到了周楓的宅子。
韓雁兒剛要出門,見著杜挽春笑吟吟來到門口,連忙上前問道:「嫂嫂,你怎麽來了?」
杜挽春將信中的事告訴了韓雁兒。
韓雁兒也大喜,連忙彎著杜挽春進屋,「正巧我前幾日跟著阿楓買了一些孩子用的衣裳,到時候一同派人給娘送去。」
杜挽春笑著應道:「嗯,正巧我也給孩子做了幾雙鞋。」
周大娘現在在成安縣有三王爺陪著,自然是不缺衣服和鞋子,不過是她們二人的心意罷了。
二人進屋之後,將那封信又看了看。
看完之後,杜挽春將信燒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皇帝大喜,連忙湊過去聽。
吳貴妃臉色越來越慘白,她微顫著染血的唇,緩緩道:「她就在.......就在.......」
皇帝抱緊她,仔細聽著。
然而,吳貴妃還沒將話說完,便閉上眼,咽了氣。
她從頭到尾就沒打算將周大娘的去處告訴他,用著自己最後一口氣故意吊著皇帝。
和皇帝在一起的這些年,她是有過情的。
可惜她現在一敗塗地,她知道自己殺不了皇帝,但是她有辦法讓皇帝後悔。
皇帝抱著咽氣的吳貴妃的確是後悔了,他後悔自己不該這麽早殺她,應該把她嘴裏的話問出了才動手。
這時太醫來了。
皇帝連忙站起身,厲色道:「來人,不管用什麽都要給朕把她救活!」
太醫們蜂擁上前,把m.l.z.l.脈的把脈,止血的止血,急救的急救。
一炷香的時間之後,為首太醫低著頭,朝皇帝行禮道:「皇上,娘娘她被匕首正中心脈,我等已無力迴天。」
皇帝眉頭緊皺,額頭隱隱浮現出一抹冷汗。
他雙手微顫,不由自主緊握住了拳頭,心中充滿了不甘和懊悔。
差一點,差一點他就能從吳貴妃口中得知了皇後下落。
就差那麽一點。
皇帝沒有為難太醫,讓太醫們退下後,吩咐侍從將吳貴妃帶出去丟到亂葬崗,不能給她立碑,更不能有人祭拜。
吳貴妃這般做的確是讓皇帝一輩子都忘不了她,但是同時也讓皇帝多添了一些恨意。
吳貴妃行刺皇上,她的母族也因此受到了牽連。
這些吳貴妃動手之前都想清楚,過去她正值聖寵的時候,她的母族跟著她一飛沖天,後來她被打入冷宮,她的母族卻置之不理。
憑什麽享受榮耀的時候他們一個個蜂擁上前,等到她有難的時候,他們卻又將她拋去。
既然是一家人,那就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他們享受她帶來的富貴,也應該承擔她所帶來的罪孽。
皇帝早就想除吳家了,之前還不夠徹底,這次直接將吳家上上下下,就算已經逃離京城的吳家子嗣一併都會抓了迴來。
當初陸家是如何被誅九族的,他們吳家便是如何同樣被誅九族。
這次皇帝被恨迷昏了頭腦,下手太過狠厲,看似做事不拖泥帶水,但是卻寒了一批過去和吳家同陣營的官員們的心。
不知不覺,這些人漸漸也有了異心。
漸漸的京城內有個傳言,傳言說當年皇上和段太妃有姦情,一同謀害了吳貴妃的孩子,再汙衊皇後。
吳貴妃得知此事後,對皇上痛恨不已,不顧被誅九族的風險刺殺皇上。
因為有了吳貴妃刺殺,這樣的傳言,傳著傳著,百姓們漸漸深信不疑,對這個連自己親骨肉都會動手的皇帝頗有異議。
而皇帝因為吳貴妃最後那幾句話,開始變得茶飯不思,每日都想著她話中的意思。
她說過自己曾經派過刺客去行刺皇後。
他想了許久,開始將吳貴妃身邊所有的人都喚到自己宮裏來。
可是詢問了一遍之後,什麽消息都沒有問出來。
第517章 小清兒來了
皇帝開始變得惶惶不安,吳貴妃行刺皇後,皇後躲過了她的行刺,那是不是說明宮中許多事情她都知曉。
她不是一個躲在某處無人地方的逃犯。
她就站在不遠處看著他。
看著他後悔,看著他發怒,看著他重病。
皇帝慌了,他身為九五之尊,他不能在皇後跟前這般丟臉。
漸漸的,皇帝不像過去那般沉迷後宮,仿佛洗心革麵了一般,開始好好治病,好好處理政務。
就連麗妃他也很少再去。
麗妃倒也沒再來求見過他,好似兩個人的緣分就這麽斷了。
皇帝老實下來後,七皇子沒有再被懷疑,他老老實實在宮裏做著皇子。
周瑞淵也老老實實做著自己的刑部尚書。
在京城為官不比在成安縣。
成安縣的事務要輕鬆許多。
周瑞淵自從來京城之後就沒有好好歇息過。
好在有杜挽春安撫他,幫著他,他在刑部也越來越順利,再加上有鄭大人的引薦,他在朝中漸漸有了人脈。
皇帝的消沉,讓他們平靜了數月。
這天杜挽春剛剛將小斐斐哄睡好,便收到了從成安縣的來信。
信中說周大娘生了,生了個女娃娃,雖然有些早產,但是身子骨不錯。
杜挽春高興不已,連忙拿著這封信來到了周楓的宅子。
韓雁兒剛要出門,見著杜挽春笑吟吟來到門口,連忙上前問道:「嫂嫂,你怎麽來了?」
杜挽春將信中的事告訴了韓雁兒。
韓雁兒也大喜,連忙彎著杜挽春進屋,「正巧我前幾日跟著阿楓買了一些孩子用的衣裳,到時候一同派人給娘送去。」
杜挽春笑著應道:「嗯,正巧我也給孩子做了幾雙鞋。」
周大娘現在在成安縣有三王爺陪著,自然是不缺衣服和鞋子,不過是她們二人的心意罷了。
二人進屋之後,將那封信又看了看。
看完之後,杜挽春將信燒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