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樂宮西廂房此刻來了一位連皇後也不敢怠慢的客人——大吳的長公主霍婷,以及她的女兒尹國華。
李甜心中十分清楚,自己能走到今天這步,與這位當朝皇上的姐姐有著巨大的關係。她常常在心裏慶幸,倘若當初景姬與長公主就霍庸與尹國華的婚姻達成默契,那麽今天“娘娘宮”的主人就是景姬。
從內心講,李甜對這位皇姐的做派十分厭惡。但她也很清楚,至少眼下,她必須與這位長公主搞好關係。因此,當長公主的車駕停在娘娘宮門口時,她早已等候多時了。
“姐姐到了,快請到殿中體息。”李甜臉上笑得很燦爛,話語間的熱情讓長公主十分舒服。
“妾身參見皇後。”畢竟不同往昔,長公主很有分寸地例行了宮廷禮節。
李甜連忙上前扶住長公主的肩膀,那手就很自然、很親密地與長公主的手牽在一起,“姐姐這是幹什麽?折殺妹妹了。再說大典還沒有舉行呢?”
“嗬嗬!詔書都頒了,大典隻是個儀式,就是皇後現在搬到娘娘宮殿,後宮也”沒有誰敢說個下是!”
李甜並不辨解,隻說了一句讓長公主十分開心的話:“妹妹能有今日,不能忘了姐姐。”
兩個女人就這樣在相互禮讓的氛圍中開始了她們鐓妙的利益和情感交換。
雖說是春寒未去,但是長樂宮中奢華的暖爐給這座後宮主人的居室帶來了融融春意。長公主一進大殿,就聞到了醉人的蘭香。她抬眼望去,便在大廳的一角看到了一盆盛開的蘭花,它正張開著誘人的笑靨。
蘭花旁是一石頭做的盆景,花工精心的照料給石峰間增添了茵茵綠意,石頭周圍清盈的水中,有一叢碧綠的水仙,綻開著一簇簇潔白的花。但最引人注目的還是大殿中央的一盆紅梅,枝虯花盛,生機盎然,顯然是紅過多年栽培和養育,才能如此大氣融融,可見主人的情趣也盡在此中了。
長公主在梅花前久久地端詳著,李甜在一旁看著,不用猜就知道了長公主的心思。她輕聲笑道:“姐姐要是喜歡這花,待會兒帶走便是了。”
長公主不好意思地迴以溫暖的笑容,推卻道:“娘娘心愛之物,妾身怎好掠人之美呢?”
李甜忙拉著長公主的手臂道:“姐姐有恩於妹妹,不要說是一盆花木,就是這殿中所有擺設,姐姐喜歡什麽,妹妹差人送到府上就是。”長公主聞此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忙喚尹國華前來覲見。
尹國華已經十三歲了,與五年前相比,不僅出落得更加漂亮,而且也懂事多了。聽到母親的唿喚,她忙上前彬彬有禮道:“尹國華拜見皇後娘娘!”
李甜忙拉起尹國華疼愛地說道:“外麵這麽冷,快別拆騰了,外甥女看起來越來越招人喜歡了。”
三人說著話進了殿門,長公主眼前又是一亮。迎麵牆上,鑲嵌了一隻碩大的朱雀浮雕,刀功遒勁,線條流暢。那朱雀雙翅展開,翩翩欲飛,周圍祥雲繚繞,氣象崢嶸,烘托出大殿主人諸事得意的心境。長公主明白,這一切肯定都是出自皇上的意思。她自己也常常納悶,同樣都是女人,李甜是憑什麽就係住了皇上的心呢?
賓主坐定,早有宮娥端上了熱茶、果品。李甜道:“也沒有什麽好東西招待姐姐。待哪日有空了,妹妹擺上了一桌酒,專門款待姐姐。”她又從果盤中拿起荔枝,遞到尹國華的手中,國華忙道:“謝皇後娘娘。”
李甜笑道:“這孩子越來越會說話了。”
“快別誇她了,整個一瘋丫頭,都是妾身給慣壞了。倒是慧兒,年初到西關洛陽把那麽大一個案子辦得幹淨利落,滿朝文武都讚不絕口呢!”
“姐姐見笑了,他一個孩子能幹什麽?還不是李緯和周至宰相前後張羅。皇上讓他出去,也不過是讓他長長見識罷了。”
“古人說年不在年高,慧兒一看就是當皇上的枓。”長公主的目光在殿內環顧了一周,問道:“慧兒昵?”
“他如今做了太子,就不能由著性子了。這會兒,正在思賢廳中聽周太傅講書呢!聽說姐姐要來,妹妹已差人去傳了。”
話音剛落,就聽見門外傳來霍武的聲音:“國華妹妹在哪呢?國華妹妹在哪呢?”
說話間,他人已經進了大殿。李甜剛才還笑吟吟的臉色頓時嚴肅起來:“做了太子,舉止還這樣沒有規矩,還不見過長公主?”
霍武忙上前作揖道:“慧兒見過姑母。”
尹國華在一旁吃著荔枝,卻被霍武畢恭畢敬的樣子逗得“吃吃”直笑。
霍武行過禮,在尹國華的上首坐上,他悄悄地用胳膊肘推了推尹國華,小聲道:“笑什麽笑?像個傻子。”
尹國華吃著荔枝,還是笑道:“看太子剛才那樣子,那才叫傻呢!”
霍武舉起手,做出要打人的樣子:“再說!再說我就打你。”
尹國華並不害怕,不服氣道:“真動起手來,還指不定誰打誰呢?”
長公主看著兩個孩子在那裏鬥嘴,喜上眉梢,想順勢將此行的目的說出來。但她並不直接道出內心的打算,而是先批評起女兒:“胡說什麽?慧兒如今是當朝太子,按理說見了太子是要行大禮,都是為娘平日把你給慣壞了。”
尹國華噘著嘴道:“太子怎麽了?做了太子就沒有哥妹的情分了?他過去沒有做太子,是我的哥哥,如今做了太子,還是我的哥哥。難道因為做了太子,就可以不叫妹妹了?”
“這孩子……”長公主歎道。
李甜眼色流轉,接過長公主的話道:“尹國華這話也沒有什麽錯。他們無拘無束,說明之間沒有芥蒂。倘若見了麵就別別扭扭的,倒生分了不是?”
長公主掩口把一顆荔枝核吐在小缽裏:“還是皇後娘娘說得對。看他哥妹如此親密,妾身真是打心眼裏高興。”接著她把目光投向霍武,笑道:“慧兒,你說說,與國華妹妹在一起高興麽?”
“高興!”
“尹國華妹妹好不好呢?”
“好!”
“什麽地方呢?”
霍武吃著甘甜的荔枝,嘴裏“咕嚕咕嚕”地說道:“人長得好看嘛!”
長公主被霍武的率直逗得拊掌大笑:“太子說話倒是不掩不藏的。”說著,她又看了李甜一眼,半是玩笑,半是認真地問道:“這樣說,太子是喜歡國華妹妹了?”
“當然了!”
“那麽,如果讓國華做太子妃好不好呢?”
霍武早已吃完荔枝,他頑皮的眼睛在姑母身上打量著,覺得姑母的話很好玩、很有意思,於是他就拉著國華的小手,輕輕撫著,裝出一本正經的樣子。
“如果國華做了太子妃,侄兒就要造一座金屋讓她住。”
長公主笑得前仰後合,眼角都溢出了淚花:“這孩子說話真有意思,這不是‘金屋藏國華,國華升太妃’麽?”
話音剛落,旁邊一個少年立即上前大聲道:“恭喜太子!賀喜太子!”
長公主看這少年,生得眉清目秀,頗是儒雅,便問他是誰家的孩子。李甜說他是誰家的孩子。李甜說他是弓高侯華工之孫,名叫華碩。因為生的聰明伶俐,被選到宮中做太子陪讀。長公主立即換上了一副笑臉讚道:“娘娘慧眼,不但身邊的宮娥們個個嬌豔非常,就連太子的陪讀也如此玉樹臨風。”
其實,長公主今天來的目的,從她進後宮的那一刻起,李甜就已經心知肚明了。平常的女人都不放過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何況是經曆了與景姬較量如今又登上了皇後寶座的李甜呢?就算長公主不提尹國華與霍武的事情,李甜在心中也盤許久。
在長公主的笑聲中,李甜說話了:“慧兒,果子也吃了,話也說了。尹國華妹妹好不容易來一次,你們就到棋坊中玩去吧!”
霍武最受不了拘束,聽母親這樣說,自是分外高興,他拉起尹國華妹妹便向外跑,女俾們一步不落地跟在身後。
長公主的目光一直追隨著兩個孩子的身影,言出於心道:“真是天造的一對啊!”
李甜的身體很自然地往長公主跟前靠了靠,顯得很親昵的樣子,“這事在妹妹這裏自是沒說的,隻是……”
“有什麽擔憂盡管說。”
“他是太子,今日的太子妃就是將來的皇後,因此這事還得皇上和母後允許才是。”
長公主笑道:“這個不用皇後娘娘操心,妾身自會稟明皇上和母後。再說,皇後娘娘總住在這裏也不是長久之計。後宮的‘娘娘宮’空了許多時日了,依妾身看來,也早該舉行大典才是,這樣皇後就可以名正言順地搬過去了。都是那個不曉事理的洛陽王霍勇給鬧的,妾身明日就跟母後說去。”
兩個女人都覺得今日的見麵很值得,話說到這裏就可以了。於是,長公主起身告辭,而皇後在熱情的挽留之後,也送長公主出了殿門。但是,當她們搜尋著自己孩子的身影時,卻在琴房中看到了很有意思的畫麵。
尹國華妹妹喊著要霍武為自己找一匹馬騎,霍武十分為難。尹國華妹妹不依,撒著嬌拉著霍武胳膊道:“不嘛!我就要騎車嘛!”
霍武無奈,於是對華碩道:“你能不能為表姐找匹馬來。”
華碩的臉上頓時堆滿了笑容,說道:“太子何須舍近求遠,華碩為翁主當一迴馬得了。”說完他就伏下身體,讓尹國華騎了上去。
華碩繞著棋桌轉圈,尹國華將拂塵當作馬鞭,在華碩的屁股上邊打邊吆喝道:“馬兒馬兒快快跑,快送國華去見太子殿下。”
霍武在一旁暗暗發笑。
見此情景,長公主的心中再度充滿愉悅,隨口道:“看看!真是天作一對啊!”
李甜並不多搭話,心裏想,他們現在隻是孩子,未來說不定還有什麽變數,就算皇上和太後允許了這門親事,也不能保證慧兒登上皇位後,不會發生移情別戀的事情,這一切都要看他們的造化了。隻不過在眼下,這門親事能鞏固我皇後的地位。
李甜忽然想起應該給長公主的夫君帶個好,於是便問道:“侯爺最近好麽?”
“好什麽”長公主剛才洋溢在臉上的喜悅蕩然無存,眼圈說著說著就紅了,“整日病懨懨的,妾身過的不知是什麽日子。”
李甜忙在一旁勸慰道:“長公主也不要太傷心,多找太醫看看,興許就會好的。”長公主此刻的心境李甜怎能不理解呢?一個女人,如果沒有男人的滋養,很快會變老的,唉……
巳酉,長樂宮東闕大火。
太史令司如談在當日的宗室錄上沉重地記下了一筆,他的手由於發抖而把字寫得歪歪扭扭。走出太常宮時,他迴望被大火燒為灰燼的長樂宮東闕,心裏煩亂極了。
好好一座宮闞,怎麽會被大火焚毀了呢?據公公長善說,大火是淩晨子時從天而降的。這意味著什麽?司如談不敢多想。
早朝時,他在塾門遇見了王太後的二弟——李寧,李寧建議他在當日的宗室錄中隱去關於災象的記錄,但他認為作為太史令就應該秉筆直書,不可因為非祥瑞之兆就不可記載。
兩座宮闕燒毀了一座,遠遠看去,長樂宮東闕就像折了翅的蒼鷹顯得很不協調了,而鐫刻在西闕上的玄武在暮雲下成了孤單的身影。司如談在東闕的廢墟旁站了許多,才拖著疲憊的身體迴去了。
在吳朝的官製中,太史令並不是什麽顯赫的位置,品秩不過六百石。但他的作用卻是不可忽視的,不但掌天時、星曆,而且負責記錄朝廷發生的重大事件。
自從父親那裏承襲了這個職位以後,他就有了一個十分龐大的計劃,他要寫一部上自三代下迄當朝的著作。這樣他就忙碌了許多,他不但要全力地搜尋能夠找到的所有史籍,而且每年還要去遊曆名山大川,做實地勘查。
前些日子,他剛從西關洛陽州迴來,在那裏他遇見了司馬如,書生意氣使他們很快便以同族兄弟相稱。他們走遍了西關洛陽州兩岸,司馬如的才情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司馬如當前還特別說到了太子赴西關洛陽州督辦“行刺朝廷大臣案”時的睿智。他對此行的收獲很滿意,誰知剛剛迴來,就遇到了這樣一場火災。
司如談的宅院在朝陽路深處的一個小巷裏,這段路並不長,可他卻用了比平常多了一倍的時間才走到家門口。當他叩開宅門的時候,女仆把一個喜人的消息告訴了他。
“老爺!夫人生了!”
“生了?”司如談一路上的沉悶頓時淡了許多,“男童還是女童?”他一邊問話一邊加快步子向後院跑去。
夫人剛剛分娩,臉上還留著疲倦的痕跡,但那在眼角的喜悅讓她看上去比平日更有魅力。看見司如談進來,她忙要坐起來。
司如談忙伸出雙臂托著夫人的肩膀,當女仆把酣睡的男孩送到他懷中時,司如談笑了:“司馬家又多了一個大史令啊!”
看著司如談笨拙地抱著兒子親昵,享受著初為人父的喜悅,夫人輕歎一口嗔怪道:“老爺就記著太史令了,咱們的兒子就不能幹點別的?”
“嗯!我還指望他寫完史書呢!”司如談把兒子遞給女仆,坐在床頭與夫人說話。
“老爺!給孩子起個名字吧。”
司如談搓著雙手陷入了沉思。
他在房中踱起步來,思緒在曆史的瀚海中穿梭,眼前再度浮現出遊曆名山大川時豐富多彩的畫麵。司如談眉宇漸開,左手在右手的掌心輕輕敲出節奏,大聲道:“就叫遷吧!《上古》記載說,出自幽穀,遷於喬木。他長大後與我一樣,遊遍名山大川,窮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
“好,遷兒。”夫人從女仆手中接過兒子,臉緊緊地貼著兒子粉嘟嘟的兩頰,“遷兒,娘的兒啊!”因為司如談的夫人為西府王氏。
月亮也從窗外悄悄地投進銀色的光,撫摸著王遷寬闊的額頭。
這孩子偏偏在長樂宮大火的日子降生,這意味著……司如談看著夫人懷中的兒子,不敢再往下想。
……
早朝一結束,霍剛就把周至、李緯、景凡和周建等人傳到宣政殿,詢門西關洛陽州一案的結果,周至和景凡都分別陳奏了案件的審理情況。
霍剛臉上顯出幾分不悅:“既是審理清楚,為何今日早朝不奏?”
周至道:“啟奏陛下,臣有難言之隱,不便在朝堂上陳奏。”
“有何難言之隱,莫非朕冤枉了洛陽王不成?”
“陛下聖明!臣等日夜審理,刺客對所犯罪行全部招認。隻是……”周至說到這裏,打住話頭。
霍剛不免更加著急,蹙著眉頭道:“宰相在戰場上叱吒風雲,如今說起話來怎麽吞吞吐吐的,這是要急死朕幺?”
周至正要再說下去,霍剛擺了擺手,向李緯問道:“看來宰相也學會了明哲保身了。國舅,你說到底是怎麽一迴事?”
“宰相的難言之隱,也正是陛下所憂慮的。眾賊供認,行刺之事確係洛陽王指使。因此臣等在迴京的路上,遵照太子之命,已將所有獄詞都焚為灰燼了。”
一聽李緯說完,景凡立即伏地而跪:“焚毀獄詞,皆臣所為,陛下要治臣罪,臣死而無憾。”
霍剛大驚道:“你是說太子要這樣做的?”
他沒想到,一個孩子竟會自作主張地做出如此決斷。當初,他答應霍武督辦此事,不過是想讓他長長見識罷了,孰料他卻當真了。要是放在別的案件倒也罷了,可這是何等重要之案?是十幾位大臣死於非命的大案,是針對朝廷廢立太子的血案,能如此草率行事麽?這事要是放在霍庸身上,他決然沒有如此膽量的。
眼前的局麵讓他想起昨晚李甜的枕邊話來。李甜也覺得此案宜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莫非慧兒早已和皇後通了氣?他無法將自己複雜的內心袒露在大臣們麵前,他選擇以斥責大臣們的方式來發泄自己的憤懣。
“你等難道不知道此事關係重大嗎?怎能聽任太子隨興而為呢?”
“還有你!朕讓你做太傅,你就該盡師道之責,可你……卻在一個孩子麵前唯唯諾諾。當年吳征為太傅時,何曾如何?你是想說話嗎?你不要說,朕知道你要說什麽,無非是為太子辯護。吳征呢?”霍剛的目光在殿內搜索,“吳征呢?”
周至急忙答道:“吳大人他……”
哦!吳征已經成了刺客刀下的冤魂,他永遠也聽不到吳征那慷慨激昂的辯論、思路清晰的奏疏和力排眾議的諫言了,再也看不到他匆匆忙忙的身影了。要是吳征在,他一定會冷靜地處理好這一切。一想到倒在血泊中的吳征,霍剛眼睛就模糊了,對西關洛陽州案的結果就越發不滿了。
“還有你!”他又把矛頭指向了李緯,“你身為太子舅父,不思為國盡力,整天在皇後麵前遞送各種消息,蠱惑人心。”
霍剛把大臣們斥責過之後,氣猶未盡,又轉臉向伺候在一旁的嚴力問道:“太子呢?這會兒躲到哪裏去了?”
嚴力哪裏知道太子的行蹤呢?他欲言又止的樣子,惹得霍剛揮起衣袖,“嘩”的將麵前的筆墨、奏章掃下禦案。
“你還站在那裏幹什麽?去呀!快去把太子找來,朕倒要問他長了幾顆腦袋?”
嚴力不敢怠慢,戰戰兢兢地出了宣政殿,身邊的衛士欲拾起地上的東西,被霍剛大聲喝住了。殿內空氣極度壓抑,大臣們一個個垂首肅立,誰也不敢出列辯解。
霍剛發泄過後,頹然地閉目埋頭座中,歎息道:“你們哪!真是讓朕傷心透了。”
這時候司如談慌慌張張地進來了,他顧不得與跪在地上的大臣打招唿,就直接陳奏道:“皇上,大事不好了。”
霍剛正在氣頭上,抬起頭就劈頭蓋臉地訓斥起來:“如此驚慌失措,哪像個大臣的樣子?”
司如談低下頭小聲道:“天火燒毀了長樂宮東闕。”
“啊!”霍剛一個激靈,眼晴睜得老大,“你再說一遍?”
聽完司如談奏明後,霍剛呆了,半天才從胸腔中發出一聲長嘯:“蒼天啊!如此懲罰朕麽?”
他很快將宮闕被焚同霍武焚毀獄詞聯係了起來,一定是先帝對霍武的所為頗多氣憤,才有了這災異之兆,這些事情都把霍剛對太子的憤怒推到了爆發點。
“哼!”霍剛不無自嘲地想著,朕剛剛廢掉了一個太子,今日就再殺一個去求得列祖列宗的寬帶恕。但話到口邊,卻變成了對司如談的怒吼,“你還在這裏幹什麽?你要朕砍了你的腦袋麽?”
司如談不敢再延宕盤桓,心驚膽戰地離開了宣政殿。
李甜心中十分清楚,自己能走到今天這步,與這位當朝皇上的姐姐有著巨大的關係。她常常在心裏慶幸,倘若當初景姬與長公主就霍庸與尹國華的婚姻達成默契,那麽今天“娘娘宮”的主人就是景姬。
從內心講,李甜對這位皇姐的做派十分厭惡。但她也很清楚,至少眼下,她必須與這位長公主搞好關係。因此,當長公主的車駕停在娘娘宮門口時,她早已等候多時了。
“姐姐到了,快請到殿中體息。”李甜臉上笑得很燦爛,話語間的熱情讓長公主十分舒服。
“妾身參見皇後。”畢竟不同往昔,長公主很有分寸地例行了宮廷禮節。
李甜連忙上前扶住長公主的肩膀,那手就很自然、很親密地與長公主的手牽在一起,“姐姐這是幹什麽?折殺妹妹了。再說大典還沒有舉行呢?”
“嗬嗬!詔書都頒了,大典隻是個儀式,就是皇後現在搬到娘娘宮殿,後宮也”沒有誰敢說個下是!”
李甜並不辨解,隻說了一句讓長公主十分開心的話:“妹妹能有今日,不能忘了姐姐。”
兩個女人就這樣在相互禮讓的氛圍中開始了她們鐓妙的利益和情感交換。
雖說是春寒未去,但是長樂宮中奢華的暖爐給這座後宮主人的居室帶來了融融春意。長公主一進大殿,就聞到了醉人的蘭香。她抬眼望去,便在大廳的一角看到了一盆盛開的蘭花,它正張開著誘人的笑靨。
蘭花旁是一石頭做的盆景,花工精心的照料給石峰間增添了茵茵綠意,石頭周圍清盈的水中,有一叢碧綠的水仙,綻開著一簇簇潔白的花。但最引人注目的還是大殿中央的一盆紅梅,枝虯花盛,生機盎然,顯然是紅過多年栽培和養育,才能如此大氣融融,可見主人的情趣也盡在此中了。
長公主在梅花前久久地端詳著,李甜在一旁看著,不用猜就知道了長公主的心思。她輕聲笑道:“姐姐要是喜歡這花,待會兒帶走便是了。”
長公主不好意思地迴以溫暖的笑容,推卻道:“娘娘心愛之物,妾身怎好掠人之美呢?”
李甜忙拉著長公主的手臂道:“姐姐有恩於妹妹,不要說是一盆花木,就是這殿中所有擺設,姐姐喜歡什麽,妹妹差人送到府上就是。”長公主聞此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忙喚尹國華前來覲見。
尹國華已經十三歲了,與五年前相比,不僅出落得更加漂亮,而且也懂事多了。聽到母親的唿喚,她忙上前彬彬有禮道:“尹國華拜見皇後娘娘!”
李甜忙拉起尹國華疼愛地說道:“外麵這麽冷,快別拆騰了,外甥女看起來越來越招人喜歡了。”
三人說著話進了殿門,長公主眼前又是一亮。迎麵牆上,鑲嵌了一隻碩大的朱雀浮雕,刀功遒勁,線條流暢。那朱雀雙翅展開,翩翩欲飛,周圍祥雲繚繞,氣象崢嶸,烘托出大殿主人諸事得意的心境。長公主明白,這一切肯定都是出自皇上的意思。她自己也常常納悶,同樣都是女人,李甜是憑什麽就係住了皇上的心呢?
賓主坐定,早有宮娥端上了熱茶、果品。李甜道:“也沒有什麽好東西招待姐姐。待哪日有空了,妹妹擺上了一桌酒,專門款待姐姐。”她又從果盤中拿起荔枝,遞到尹國華的手中,國華忙道:“謝皇後娘娘。”
李甜笑道:“這孩子越來越會說話了。”
“快別誇她了,整個一瘋丫頭,都是妾身給慣壞了。倒是慧兒,年初到西關洛陽把那麽大一個案子辦得幹淨利落,滿朝文武都讚不絕口呢!”
“姐姐見笑了,他一個孩子能幹什麽?還不是李緯和周至宰相前後張羅。皇上讓他出去,也不過是讓他長長見識罷了。”
“古人說年不在年高,慧兒一看就是當皇上的枓。”長公主的目光在殿內環顧了一周,問道:“慧兒昵?”
“他如今做了太子,就不能由著性子了。這會兒,正在思賢廳中聽周太傅講書呢!聽說姐姐要來,妹妹已差人去傳了。”
話音剛落,就聽見門外傳來霍武的聲音:“國華妹妹在哪呢?國華妹妹在哪呢?”
說話間,他人已經進了大殿。李甜剛才還笑吟吟的臉色頓時嚴肅起來:“做了太子,舉止還這樣沒有規矩,還不見過長公主?”
霍武忙上前作揖道:“慧兒見過姑母。”
尹國華在一旁吃著荔枝,卻被霍武畢恭畢敬的樣子逗得“吃吃”直笑。
霍武行過禮,在尹國華的上首坐上,他悄悄地用胳膊肘推了推尹國華,小聲道:“笑什麽笑?像個傻子。”
尹國華吃著荔枝,還是笑道:“看太子剛才那樣子,那才叫傻呢!”
霍武舉起手,做出要打人的樣子:“再說!再說我就打你。”
尹國華並不害怕,不服氣道:“真動起手來,還指不定誰打誰呢?”
長公主看著兩個孩子在那裏鬥嘴,喜上眉梢,想順勢將此行的目的說出來。但她並不直接道出內心的打算,而是先批評起女兒:“胡說什麽?慧兒如今是當朝太子,按理說見了太子是要行大禮,都是為娘平日把你給慣壞了。”
尹國華噘著嘴道:“太子怎麽了?做了太子就沒有哥妹的情分了?他過去沒有做太子,是我的哥哥,如今做了太子,還是我的哥哥。難道因為做了太子,就可以不叫妹妹了?”
“這孩子……”長公主歎道。
李甜眼色流轉,接過長公主的話道:“尹國華這話也沒有什麽錯。他們無拘無束,說明之間沒有芥蒂。倘若見了麵就別別扭扭的,倒生分了不是?”
長公主掩口把一顆荔枝核吐在小缽裏:“還是皇後娘娘說得對。看他哥妹如此親密,妾身真是打心眼裏高興。”接著她把目光投向霍武,笑道:“慧兒,你說說,與國華妹妹在一起高興麽?”
“高興!”
“尹國華妹妹好不好呢?”
“好!”
“什麽地方呢?”
霍武吃著甘甜的荔枝,嘴裏“咕嚕咕嚕”地說道:“人長得好看嘛!”
長公主被霍武的率直逗得拊掌大笑:“太子說話倒是不掩不藏的。”說著,她又看了李甜一眼,半是玩笑,半是認真地問道:“這樣說,太子是喜歡國華妹妹了?”
“當然了!”
“那麽,如果讓國華做太子妃好不好呢?”
霍武早已吃完荔枝,他頑皮的眼睛在姑母身上打量著,覺得姑母的話很好玩、很有意思,於是他就拉著國華的小手,輕輕撫著,裝出一本正經的樣子。
“如果國華做了太子妃,侄兒就要造一座金屋讓她住。”
長公主笑得前仰後合,眼角都溢出了淚花:“這孩子說話真有意思,這不是‘金屋藏國華,國華升太妃’麽?”
話音剛落,旁邊一個少年立即上前大聲道:“恭喜太子!賀喜太子!”
長公主看這少年,生得眉清目秀,頗是儒雅,便問他是誰家的孩子。李甜說他是誰家的孩子。李甜說他是弓高侯華工之孫,名叫華碩。因為生的聰明伶俐,被選到宮中做太子陪讀。長公主立即換上了一副笑臉讚道:“娘娘慧眼,不但身邊的宮娥們個個嬌豔非常,就連太子的陪讀也如此玉樹臨風。”
其實,長公主今天來的目的,從她進後宮的那一刻起,李甜就已經心知肚明了。平常的女人都不放過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何況是經曆了與景姬較量如今又登上了皇後寶座的李甜呢?就算長公主不提尹國華與霍武的事情,李甜在心中也盤許久。
在長公主的笑聲中,李甜說話了:“慧兒,果子也吃了,話也說了。尹國華妹妹好不容易來一次,你們就到棋坊中玩去吧!”
霍武最受不了拘束,聽母親這樣說,自是分外高興,他拉起尹國華妹妹便向外跑,女俾們一步不落地跟在身後。
長公主的目光一直追隨著兩個孩子的身影,言出於心道:“真是天造的一對啊!”
李甜的身體很自然地往長公主跟前靠了靠,顯得很親昵的樣子,“這事在妹妹這裏自是沒說的,隻是……”
“有什麽擔憂盡管說。”
“他是太子,今日的太子妃就是將來的皇後,因此這事還得皇上和母後允許才是。”
長公主笑道:“這個不用皇後娘娘操心,妾身自會稟明皇上和母後。再說,皇後娘娘總住在這裏也不是長久之計。後宮的‘娘娘宮’空了許多時日了,依妾身看來,也早該舉行大典才是,這樣皇後就可以名正言順地搬過去了。都是那個不曉事理的洛陽王霍勇給鬧的,妾身明日就跟母後說去。”
兩個女人都覺得今日的見麵很值得,話說到這裏就可以了。於是,長公主起身告辭,而皇後在熱情的挽留之後,也送長公主出了殿門。但是,當她們搜尋著自己孩子的身影時,卻在琴房中看到了很有意思的畫麵。
尹國華妹妹喊著要霍武為自己找一匹馬騎,霍武十分為難。尹國華妹妹不依,撒著嬌拉著霍武胳膊道:“不嘛!我就要騎車嘛!”
霍武無奈,於是對華碩道:“你能不能為表姐找匹馬來。”
華碩的臉上頓時堆滿了笑容,說道:“太子何須舍近求遠,華碩為翁主當一迴馬得了。”說完他就伏下身體,讓尹國華騎了上去。
華碩繞著棋桌轉圈,尹國華將拂塵當作馬鞭,在華碩的屁股上邊打邊吆喝道:“馬兒馬兒快快跑,快送國華去見太子殿下。”
霍武在一旁暗暗發笑。
見此情景,長公主的心中再度充滿愉悅,隨口道:“看看!真是天作一對啊!”
李甜並不多搭話,心裏想,他們現在隻是孩子,未來說不定還有什麽變數,就算皇上和太後允許了這門親事,也不能保證慧兒登上皇位後,不會發生移情別戀的事情,這一切都要看他們的造化了。隻不過在眼下,這門親事能鞏固我皇後的地位。
李甜忽然想起應該給長公主的夫君帶個好,於是便問道:“侯爺最近好麽?”
“好什麽”長公主剛才洋溢在臉上的喜悅蕩然無存,眼圈說著說著就紅了,“整日病懨懨的,妾身過的不知是什麽日子。”
李甜忙在一旁勸慰道:“長公主也不要太傷心,多找太醫看看,興許就會好的。”長公主此刻的心境李甜怎能不理解呢?一個女人,如果沒有男人的滋養,很快會變老的,唉……
巳酉,長樂宮東闕大火。
太史令司如談在當日的宗室錄上沉重地記下了一筆,他的手由於發抖而把字寫得歪歪扭扭。走出太常宮時,他迴望被大火燒為灰燼的長樂宮東闕,心裏煩亂極了。
好好一座宮闞,怎麽會被大火焚毀了呢?據公公長善說,大火是淩晨子時從天而降的。這意味著什麽?司如談不敢多想。
早朝時,他在塾門遇見了王太後的二弟——李寧,李寧建議他在當日的宗室錄中隱去關於災象的記錄,但他認為作為太史令就應該秉筆直書,不可因為非祥瑞之兆就不可記載。
兩座宮闕燒毀了一座,遠遠看去,長樂宮東闕就像折了翅的蒼鷹顯得很不協調了,而鐫刻在西闕上的玄武在暮雲下成了孤單的身影。司如談在東闕的廢墟旁站了許多,才拖著疲憊的身體迴去了。
在吳朝的官製中,太史令並不是什麽顯赫的位置,品秩不過六百石。但他的作用卻是不可忽視的,不但掌天時、星曆,而且負責記錄朝廷發生的重大事件。
自從父親那裏承襲了這個職位以後,他就有了一個十分龐大的計劃,他要寫一部上自三代下迄當朝的著作。這樣他就忙碌了許多,他不但要全力地搜尋能夠找到的所有史籍,而且每年還要去遊曆名山大川,做實地勘查。
前些日子,他剛從西關洛陽州迴來,在那裏他遇見了司馬如,書生意氣使他們很快便以同族兄弟相稱。他們走遍了西關洛陽州兩岸,司馬如的才情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司馬如當前還特別說到了太子赴西關洛陽州督辦“行刺朝廷大臣案”時的睿智。他對此行的收獲很滿意,誰知剛剛迴來,就遇到了這樣一場火災。
司如談的宅院在朝陽路深處的一個小巷裏,這段路並不長,可他卻用了比平常多了一倍的時間才走到家門口。當他叩開宅門的時候,女仆把一個喜人的消息告訴了他。
“老爺!夫人生了!”
“生了?”司如談一路上的沉悶頓時淡了許多,“男童還是女童?”他一邊問話一邊加快步子向後院跑去。
夫人剛剛分娩,臉上還留著疲倦的痕跡,但那在眼角的喜悅讓她看上去比平日更有魅力。看見司如談進來,她忙要坐起來。
司如談忙伸出雙臂托著夫人的肩膀,當女仆把酣睡的男孩送到他懷中時,司如談笑了:“司馬家又多了一個大史令啊!”
看著司如談笨拙地抱著兒子親昵,享受著初為人父的喜悅,夫人輕歎一口嗔怪道:“老爺就記著太史令了,咱們的兒子就不能幹點別的?”
“嗯!我還指望他寫完史書呢!”司如談把兒子遞給女仆,坐在床頭與夫人說話。
“老爺!給孩子起個名字吧。”
司如談搓著雙手陷入了沉思。
他在房中踱起步來,思緒在曆史的瀚海中穿梭,眼前再度浮現出遊曆名山大川時豐富多彩的畫麵。司如談眉宇漸開,左手在右手的掌心輕輕敲出節奏,大聲道:“就叫遷吧!《上古》記載說,出自幽穀,遷於喬木。他長大後與我一樣,遊遍名山大川,窮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
“好,遷兒。”夫人從女仆手中接過兒子,臉緊緊地貼著兒子粉嘟嘟的兩頰,“遷兒,娘的兒啊!”因為司如談的夫人為西府王氏。
月亮也從窗外悄悄地投進銀色的光,撫摸著王遷寬闊的額頭。
這孩子偏偏在長樂宮大火的日子降生,這意味著……司如談看著夫人懷中的兒子,不敢再往下想。
……
早朝一結束,霍剛就把周至、李緯、景凡和周建等人傳到宣政殿,詢門西關洛陽州一案的結果,周至和景凡都分別陳奏了案件的審理情況。
霍剛臉上顯出幾分不悅:“既是審理清楚,為何今日早朝不奏?”
周至道:“啟奏陛下,臣有難言之隱,不便在朝堂上陳奏。”
“有何難言之隱,莫非朕冤枉了洛陽王不成?”
“陛下聖明!臣等日夜審理,刺客對所犯罪行全部招認。隻是……”周至說到這裏,打住話頭。
霍剛不免更加著急,蹙著眉頭道:“宰相在戰場上叱吒風雲,如今說起話來怎麽吞吞吐吐的,這是要急死朕幺?”
周至正要再說下去,霍剛擺了擺手,向李緯問道:“看來宰相也學會了明哲保身了。國舅,你說到底是怎麽一迴事?”
“宰相的難言之隱,也正是陛下所憂慮的。眾賊供認,行刺之事確係洛陽王指使。因此臣等在迴京的路上,遵照太子之命,已將所有獄詞都焚為灰燼了。”
一聽李緯說完,景凡立即伏地而跪:“焚毀獄詞,皆臣所為,陛下要治臣罪,臣死而無憾。”
霍剛大驚道:“你是說太子要這樣做的?”
他沒想到,一個孩子竟會自作主張地做出如此決斷。當初,他答應霍武督辦此事,不過是想讓他長長見識罷了,孰料他卻當真了。要是放在別的案件倒也罷了,可這是何等重要之案?是十幾位大臣死於非命的大案,是針對朝廷廢立太子的血案,能如此草率行事麽?這事要是放在霍庸身上,他決然沒有如此膽量的。
眼前的局麵讓他想起昨晚李甜的枕邊話來。李甜也覺得此案宜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莫非慧兒早已和皇後通了氣?他無法將自己複雜的內心袒露在大臣們麵前,他選擇以斥責大臣們的方式來發泄自己的憤懣。
“你等難道不知道此事關係重大嗎?怎能聽任太子隨興而為呢?”
“還有你!朕讓你做太傅,你就該盡師道之責,可你……卻在一個孩子麵前唯唯諾諾。當年吳征為太傅時,何曾如何?你是想說話嗎?你不要說,朕知道你要說什麽,無非是為太子辯護。吳征呢?”霍剛的目光在殿內搜索,“吳征呢?”
周至急忙答道:“吳大人他……”
哦!吳征已經成了刺客刀下的冤魂,他永遠也聽不到吳征那慷慨激昂的辯論、思路清晰的奏疏和力排眾議的諫言了,再也看不到他匆匆忙忙的身影了。要是吳征在,他一定會冷靜地處理好這一切。一想到倒在血泊中的吳征,霍剛眼睛就模糊了,對西關洛陽州案的結果就越發不滿了。
“還有你!”他又把矛頭指向了李緯,“你身為太子舅父,不思為國盡力,整天在皇後麵前遞送各種消息,蠱惑人心。”
霍剛把大臣們斥責過之後,氣猶未盡,又轉臉向伺候在一旁的嚴力問道:“太子呢?這會兒躲到哪裏去了?”
嚴力哪裏知道太子的行蹤呢?他欲言又止的樣子,惹得霍剛揮起衣袖,“嘩”的將麵前的筆墨、奏章掃下禦案。
“你還站在那裏幹什麽?去呀!快去把太子找來,朕倒要問他長了幾顆腦袋?”
嚴力不敢怠慢,戰戰兢兢地出了宣政殿,身邊的衛士欲拾起地上的東西,被霍剛大聲喝住了。殿內空氣極度壓抑,大臣們一個個垂首肅立,誰也不敢出列辯解。
霍剛發泄過後,頹然地閉目埋頭座中,歎息道:“你們哪!真是讓朕傷心透了。”
這時候司如談慌慌張張地進來了,他顧不得與跪在地上的大臣打招唿,就直接陳奏道:“皇上,大事不好了。”
霍剛正在氣頭上,抬起頭就劈頭蓋臉地訓斥起來:“如此驚慌失措,哪像個大臣的樣子?”
司如談低下頭小聲道:“天火燒毀了長樂宮東闕。”
“啊!”霍剛一個激靈,眼晴睜得老大,“你再說一遍?”
聽完司如談奏明後,霍剛呆了,半天才從胸腔中發出一聲長嘯:“蒼天啊!如此懲罰朕麽?”
他很快將宮闕被焚同霍武焚毀獄詞聯係了起來,一定是先帝對霍武的所為頗多氣憤,才有了這災異之兆,這些事情都把霍剛對太子的憤怒推到了爆發點。
“哼!”霍剛不無自嘲地想著,朕剛剛廢掉了一個太子,今日就再殺一個去求得列祖列宗的寬帶恕。但話到口邊,卻變成了對司如談的怒吼,“你還在這裏幹什麽?你要朕砍了你的腦袋麽?”
司如談不敢再延宕盤桓,心驚膽戰地離開了宣政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