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冬來的早,時間也長。
今冬已經下了好幾場雪,每下一場雪,天氣就更冷上幾分。
深冬時分,顧家炭的用量激增,采買上隔幾天就要買上一車炭。
富貴人家屋裏擺著炭盆或者熏爐,窮人家可用不起炭,好多人家都是燒柴取暖。
京中人多,冬日裏每天都才蒙蒙的。
燒柴燒炭讓整個京城上空都籠了什麽,就是晴天的時候,天也看著不那麽藍。
這日早朝過後,齊恆叫住顧青君。
“跟朕出去走走。”
齊恆換了常服,又讓王忠也拿了一身衣服叫顧青君換上。
顧青君換了一件圓領長衫,束了玉束,王忠又拿了白狐披風給她。
她穿戴好了,齊恆打量幾眼:“這披風隻你穿了好,走吧。”
顧青君笑了笑跟上去。
出門坐了馬車,一路朝南駛去。
京中東貴西富,城北住的是尋常人家,城南住的多是貧窮人家。
城南地勢低,碰著澇年,很多人家會泡在水裏,便是尋常年份,夏日裏也是陰潮的很,到了冬天更是陰冷非常。
馬車駛過寬闊平整的朱雀大街,越是往南走,越是感覺到變化之大。
才開始的時候還能看到很多光鮮的鋪子,兩旁的宅子也多是青磚瓦房,走上一段路,磚瓦房中就夾雜了泥坯房,到了城南,多數都是泥坯茅草房。
這種房子本就不太保暖,門窗不嚴實的情況下,外頭刮大風,屋內刮小風,一下雪真能凍死個人。
城南不隻房子低矮,路也坑窪不平。
路兩側堆了垃圾,路旁還有不知道誰的便溺,因著路中間的雪化了,路上全都是泥。
齊恆下了馬車,伸手欲要去扶顧青君。
顧青君沒搭他的手,直接就跳了下來。
這樣又髒又亂又難走的地方,顧青君看上幾眼,麵上十分平淡,似乎是司空見慣。
“文白以前來過?”
齊恆舉目四顧,滿目皆是髒亂差。
顧青君笑笑:“是來過,幾年前曾在這裏借住過。”
“哦?”齊恆有些不明白。
幾年前顧青君還在宮中呢,怎麽會到過這裏?
顧青君不想多說,齊恆也沒追問。
兩個人一前一後踩著泥水往裏走。
路很窄,路基都是土做的,雪將化未化,雪水伴著泥,走上沒幾步,雪緞的鞋子就變成了黃色,隻怕是要不得了。
“文白小心點。”齊恆有點擔心,生怕顧青君滑倒,時不時伸手想扶她。
但顧青君走的很穩當,腳下沒一次打滑。
“齊兄來城南做甚?”她一邊走一邊問。
齊恆停下腳步,看著路兩邊的民宅,每家每戶都顯的灰禿禿的,院牆很低矮,門也很小,大門都是用廢舊的木板釘成,透過木門的縫隙,能夠看到院內的樣子。
“前兒雪下的大了些,聽說城南有幾家房子叫雪壓塌了,還有幾位老人凍死,就想過來看看。”
“齊兄對這裏若是不熟,就由我帶路吧。”顧青君知道齊恆想要體察民情,就往前走了幾步,越過齊恆在前帶路。
齊恆沒反對,笑著跟在顧青君身後。
路上濕滑,踩上一腳一個泥坑。
顧青君在前頭走,齊恆就踩著她的腳印走。
兩個人走過的地方,隻留下兩行明顯的腳印。
走了約摸有五六十米,再拐個彎,顧青君停在一戶門前。
這戶人家院牆高些,門齊整些,門還是黑油漆門,再看房子,雖牆是土坯的,但頂上是瓦片,可見比別人家的日子要好過許多。
顧青君上前幾步伸手敲門。
她拉著門環啪啪敲了幾下,就聽到一個蒼老的聲音:“來了,來了。”
等了片刻,大門被拉開,一個穿著粗布衣裙的老婦探頭出來:“誰啊……”
等她看到顧青君的時候滿臉的驚訝:“顧,顧公子,您可是稀客啊,快,快進來……”
顧青君笑著拱拱手:“於婆婆,我和友人經過此處,走的有些渴了,想來討口水喝。”
於婆婆滿臉的笑:“說什麽討水,顧公子還和我們客氣,來了這裏就當自己家,快些進來暖和一下,我這就叫人去燒水泡茶。”
顧青君拉了齊恆一下,齊恆跟著拱了拱手:“打擾了。”
一行人進去,便見這家院中很齊整,等進了屋,頓覺一絲暖意。
堂屋裏擺了一張八仙桌,又有長條的凳子,另外便是放了一些生活中常用的物件。
屋子靠北邊的地方擺了炭盆,兩個紮著辮子的女娘圍著火盆正在做針線。
看到有客人進來,兩位女娘嚇了一跳,起身時看到顧青君和齊恆的長相,頓時羞紅了臉。
於婆婆擺擺手:“家裏來客人了,先把活放一放,去廚下燒些水。”
兩位女娘答應一聲就往外走,於婆婆又道一聲:“尋些果子點心來。”
等坐下之後,顧青君就笑著問:“您也坐,這幾年家裏日子怎麽樣了?”
於婆婆小心的坐下,臉上的皺紋都堆在了一起:“好,好著呢,自打當初公子幫了我們,又送了銀子,又教我那不成器的兒子鹵肉的方子,我家的日子是一年比一年好,前兩年還把屋頂換成了瓦片,今年天冷,家裏也能成日裏燒上炭火了,我老了老了,倒是享了福,不必挨凍。”
“瞧您身子硬朗的緊呢。”顧青君打量四周,便見屋裏的牆用石灰塗過,地麵也鋪了青磚,灑掃的十分幹淨:“今年天氣冷,咱們這邊別人家的日子能不能過?”
她一問,於婆婆就歎了口氣。
“唉,說起來……這日子一天比一天難啊,今冬冷,和我們家隔著一條街的孫家婆婆凍死了,另一條街的張家公公一宿也沒了,王家才生的小孫女……唉,作孽啊。”
齊恆認真的聽著,聽到這裏就問:“怎麽沒燒炭火,便是燒不起炭火,晚上也該燒些柴啊。”
“柴貴啊。”於婆婆眼中閃過一絲愁苦:“天冷,用柴就多,本來為了多燒炭,山上的樹木砍伐的就多,柴就比往年更不好砍,這用的多了,價錢也就長上去了,別說是燒柴取暖,這邊窮些的人家燒柴做飯都難。”
一句難字,道盡了南城百姓的艱辛。
齊恆臉色微變,輕聲詢問了柴和炭的價格,又問了米糧的價錢。
問過之後,齊恆心頭沉甸甸的。
不隻柴炭價格同,米糧也長了不少啊。
百姓的冬天恐難過去。
今冬已經下了好幾場雪,每下一場雪,天氣就更冷上幾分。
深冬時分,顧家炭的用量激增,采買上隔幾天就要買上一車炭。
富貴人家屋裏擺著炭盆或者熏爐,窮人家可用不起炭,好多人家都是燒柴取暖。
京中人多,冬日裏每天都才蒙蒙的。
燒柴燒炭讓整個京城上空都籠了什麽,就是晴天的時候,天也看著不那麽藍。
這日早朝過後,齊恆叫住顧青君。
“跟朕出去走走。”
齊恆換了常服,又讓王忠也拿了一身衣服叫顧青君換上。
顧青君換了一件圓領長衫,束了玉束,王忠又拿了白狐披風給她。
她穿戴好了,齊恆打量幾眼:“這披風隻你穿了好,走吧。”
顧青君笑了笑跟上去。
出門坐了馬車,一路朝南駛去。
京中東貴西富,城北住的是尋常人家,城南住的多是貧窮人家。
城南地勢低,碰著澇年,很多人家會泡在水裏,便是尋常年份,夏日裏也是陰潮的很,到了冬天更是陰冷非常。
馬車駛過寬闊平整的朱雀大街,越是往南走,越是感覺到變化之大。
才開始的時候還能看到很多光鮮的鋪子,兩旁的宅子也多是青磚瓦房,走上一段路,磚瓦房中就夾雜了泥坯房,到了城南,多數都是泥坯茅草房。
這種房子本就不太保暖,門窗不嚴實的情況下,外頭刮大風,屋內刮小風,一下雪真能凍死個人。
城南不隻房子低矮,路也坑窪不平。
路兩側堆了垃圾,路旁還有不知道誰的便溺,因著路中間的雪化了,路上全都是泥。
齊恆下了馬車,伸手欲要去扶顧青君。
顧青君沒搭他的手,直接就跳了下來。
這樣又髒又亂又難走的地方,顧青君看上幾眼,麵上十分平淡,似乎是司空見慣。
“文白以前來過?”
齊恆舉目四顧,滿目皆是髒亂差。
顧青君笑笑:“是來過,幾年前曾在這裏借住過。”
“哦?”齊恆有些不明白。
幾年前顧青君還在宮中呢,怎麽會到過這裏?
顧青君不想多說,齊恆也沒追問。
兩個人一前一後踩著泥水往裏走。
路很窄,路基都是土做的,雪將化未化,雪水伴著泥,走上沒幾步,雪緞的鞋子就變成了黃色,隻怕是要不得了。
“文白小心點。”齊恆有點擔心,生怕顧青君滑倒,時不時伸手想扶她。
但顧青君走的很穩當,腳下沒一次打滑。
“齊兄來城南做甚?”她一邊走一邊問。
齊恆停下腳步,看著路兩邊的民宅,每家每戶都顯的灰禿禿的,院牆很低矮,門也很小,大門都是用廢舊的木板釘成,透過木門的縫隙,能夠看到院內的樣子。
“前兒雪下的大了些,聽說城南有幾家房子叫雪壓塌了,還有幾位老人凍死,就想過來看看。”
“齊兄對這裏若是不熟,就由我帶路吧。”顧青君知道齊恆想要體察民情,就往前走了幾步,越過齊恆在前帶路。
齊恆沒反對,笑著跟在顧青君身後。
路上濕滑,踩上一腳一個泥坑。
顧青君在前頭走,齊恆就踩著她的腳印走。
兩個人走過的地方,隻留下兩行明顯的腳印。
走了約摸有五六十米,再拐個彎,顧青君停在一戶門前。
這戶人家院牆高些,門齊整些,門還是黑油漆門,再看房子,雖牆是土坯的,但頂上是瓦片,可見比別人家的日子要好過許多。
顧青君上前幾步伸手敲門。
她拉著門環啪啪敲了幾下,就聽到一個蒼老的聲音:“來了,來了。”
等了片刻,大門被拉開,一個穿著粗布衣裙的老婦探頭出來:“誰啊……”
等她看到顧青君的時候滿臉的驚訝:“顧,顧公子,您可是稀客啊,快,快進來……”
顧青君笑著拱拱手:“於婆婆,我和友人經過此處,走的有些渴了,想來討口水喝。”
於婆婆滿臉的笑:“說什麽討水,顧公子還和我們客氣,來了這裏就當自己家,快些進來暖和一下,我這就叫人去燒水泡茶。”
顧青君拉了齊恆一下,齊恆跟著拱了拱手:“打擾了。”
一行人進去,便見這家院中很齊整,等進了屋,頓覺一絲暖意。
堂屋裏擺了一張八仙桌,又有長條的凳子,另外便是放了一些生活中常用的物件。
屋子靠北邊的地方擺了炭盆,兩個紮著辮子的女娘圍著火盆正在做針線。
看到有客人進來,兩位女娘嚇了一跳,起身時看到顧青君和齊恆的長相,頓時羞紅了臉。
於婆婆擺擺手:“家裏來客人了,先把活放一放,去廚下燒些水。”
兩位女娘答應一聲就往外走,於婆婆又道一聲:“尋些果子點心來。”
等坐下之後,顧青君就笑著問:“您也坐,這幾年家裏日子怎麽樣了?”
於婆婆小心的坐下,臉上的皺紋都堆在了一起:“好,好著呢,自打當初公子幫了我們,又送了銀子,又教我那不成器的兒子鹵肉的方子,我家的日子是一年比一年好,前兩年還把屋頂換成了瓦片,今年天冷,家裏也能成日裏燒上炭火了,我老了老了,倒是享了福,不必挨凍。”
“瞧您身子硬朗的緊呢。”顧青君打量四周,便見屋裏的牆用石灰塗過,地麵也鋪了青磚,灑掃的十分幹淨:“今年天氣冷,咱們這邊別人家的日子能不能過?”
她一問,於婆婆就歎了口氣。
“唉,說起來……這日子一天比一天難啊,今冬冷,和我們家隔著一條街的孫家婆婆凍死了,另一條街的張家公公一宿也沒了,王家才生的小孫女……唉,作孽啊。”
齊恆認真的聽著,聽到這裏就問:“怎麽沒燒炭火,便是燒不起炭火,晚上也該燒些柴啊。”
“柴貴啊。”於婆婆眼中閃過一絲愁苦:“天冷,用柴就多,本來為了多燒炭,山上的樹木砍伐的就多,柴就比往年更不好砍,這用的多了,價錢也就長上去了,別說是燒柴取暖,這邊窮些的人家燒柴做飯都難。”
一句難字,道盡了南城百姓的艱辛。
齊恆臉色微變,輕聲詢問了柴和炭的價格,又問了米糧的價錢。
問過之後,齊恆心頭沉甸甸的。
不隻柴炭價格同,米糧也長了不少啊。
百姓的冬天恐難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