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庭的想法落實的很快,還讓他對當官的心態有了新的認知。
比如馮道和韓延徽,這兩人都算是幽州本地的小地主,小商戶。
所以聽到用這個方式收商稅的時候都是一愣,但是計算完整個幽州一年的收入以後,最初的猶豫立刻煙消雲散。
為什麽?因為自己家交的這一點壓根就少到看不見為止。
這種行為開始都讓王彥庭看不懂,難道拿出去的不多就不是錢嗎?這個賬怎麽算的?
最後在李振的分析下他才明白,兩人掏的錢都不多,但是王彥庭會看到兩人犧牲自己,配合府衙創造了巨大的收益。
用最少的代價換取這麽大的政治資本,這個投資,值!
王彥庭感慨,別欺負人家是古代的,這些當官的,沒有一個簡單的。
反過來,要一個人大公無私是真的不可能的,你隻有用合理的製度去約束,提高他的違法成本。
至於李振,王彥庭根本不擔心。
他當初是光棍一個找到幽州的,這件事他完全無所謂,還能站在一邊以旁觀者的角度分析,放鬆的很。
花了三天時間,定下了大概的方向。
第一批實施的,就是幽州這一片的二十三個州,包括成德、義武這些地區。
接下來就是緊鑼密鼓的人員篩選和培訓。
王彥庭這時候才發現,雖然節度使府衙辦了幾年的學,但是實際產出的依舊是遠遠不夠的。
每年幾百個學生,而且學的在他看來大部分是沒有用的。
當初自己隻是提了設想,事情完全是交給劉瓚他們辦的。
你說他們不用心吧,也很努力。
但是本身儒家這一套就是理論花架子多,而且從瑞州到幽州確實沒有太多好老師。
即便自己從國子監搞來的岑長卿等人,也是遠遠不夠的。
現在需要選拔能夠用於征稅的人員,居然發現精通術算的人少的可憐。
王彥庭想了想,自己是在情報司的前幾批人員培訓時教過現代數學的,因為他們要編密碼,還有用糧草、軍械分析兵力的時候都要數學。
現在看起來,情報司的人比這幫讀書人還好使呢。
沒有辦法,他隻有從情報司調了人過來做教官從頭培訓,先學阿拉伯數字開始,當然,現在叫安東數字。
這讓他決定在接下來的這段時間,好好整理一下政務的規劃。
前麵十幾年,這一塊他就是不碰的,一來沒有精力,第二他自己認為也不懂。
現在想起來,要實現自己的規劃,還真的不能脫手。
看別的小說裏穿越的人怎麽就這麽簡單,什麽都井井有條,放到自己手裏簡直就是災難。
想想也是,一個射箭運動員,要做小半個國家的領袖,真的忙的蛋疼。
轉眼過年了,王彥庭家裏迎來了一件大事,兩個夫人又有喜了。
這讓王家兩個老人欣喜若狂。
這些年,王彥庭基本都是晃悠在外麵,實在是讓他們太發愁了。
打下了這麽多的家業,偏偏老人心裏最基本的開枝散葉的工作沒有做好,能不愁嗎?
現在好了,總算又能添丁進口了。
另外一件事,是安東和成德兩個鎮的大事。
大年初五,二十三個州每個州的府衙旁邊,開設了一個新的衙門,隸屬於燕軍,統一的名字:幽州商保。
剛開始,大家對此並不熟悉,但是幾天以後,隨著大量的商保傳單被燕軍士兵發放到每個商行、店鋪手裏,大家算是看明白了。
不管誰做的買賣,也不管是幽州內部二十三個州之間還是和其他地方的商人做買賣,隻要你去按照交易額的半成,就是二十分之一去繳納保費,如果生意出現任何問題,幽州商保都會全額賠付你的錢,然後再找毀約的一方收賬。
這個消息一出,大家一片嘩然。
這是燕軍出麵幫大家作保的意思嗎?
所以以後出現問題,可以直接找幽州商保要錢,然後就是燕軍和別人的事了。
需要這樣嗎?
真的要。
這幾年,隨著安東、成德等地的日益發展,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商家進入燕軍的地盤交易了。
這中間,各類毀約、詐騙的行為屢見不鮮。
最主要的原因,是從司馬懿開始,道德體係已經出現了係統性的崩塌了。
一開始,中國人還是很有信用,承諾性非常強的。
你看看春秋時那些所謂的刺客豫讓、要離,那真的一諾千金。
要離刺殺了慶忌,人家都放你走了,依舊自殺,因為羞恥感太強了,這樣的人絕對的不壞。
那個掘地見母的鄭莊公,因為母親寵愛弟弟,發誓不到黃泉不見母親。慢慢的後悔了,想見母親這樣的善行,還要真的挖到地下,見到泉水然後才和母親相見。
這樣的信用體係下,大家都是遵守遊戲規則的。
結果到了司馬懿,高平陵之變中指著洛水發誓會放過曹爽一家。
那可不是曹爽愚蠢,當時連蔣濟這樣的聰明人都信了的,按照之前的道德標準,發了誓是一定要兌現的。
因為一百多年前,光武帝劉秀也是指著洛水發誓,給殺兄仇人朱鮪封官授爵的,誰知道司馬懿會耍流氓賴賬呢?
這一賴,賴出了一個兩晉政權,收益太高了。
反之,誰再講信用就變傻瓜了,沒看到曹爽被滅族了嗎?
所以幽州商保設立沒有幾天,第一單生意就上門了。
然後,第二單、第三單...陸陸續續開始有生意可做。
大家發現,這是買了一個大大的心安啊。
過去很多時候,大家簽好了商契,臨時反悔的不少。
就連幽州的官商都被毀約過。
那時候去南方買糧食,前麵說的好好的,後麵就是不給了,除非漲價。
那時候王彥庭實力不夠,也沒有辦法。
現在不一樣了,他估計,沒有幾個人敢招惹自己的。
這也是那天和獨孤損的對話提醒了自己,沒有自己的保證和有自己的保證確實不一樣。
這玩意,看起來有點像後世的財產險,但是作為金融產品,天生和稅收有點像。
不過現在的管理水平,顯然做不到核算成本,隻能按照營業額計算了。
從王彥庭開始,商保衙門的大小官員提心吊膽地過了半個月,除了幾單小打小鬧的糾紛,居然啥事都沒有。
這不由地讓大家放下了心來。
畢竟對外說是商保,衙門內部是清楚的,這就是商稅,如果收稅都能收虧了,那就搞笑了。
結果剛剛鬆了一口氣,事情來了,還很特殊。
幽州一家做木材的商行,從賀州(今廣西賀州市)這邊采購了一批白蠟木,在經過武安君節度使馬殷的衡州(今湖南衡陽)時,居然被守將楊思遠截了。
這件事,性質很不一樣。
首先,白蠟木是用來製作槍杆、矛杆的主要材料,算是軍用物資。
其次,這不屬於商家違約,兩邊都沒有錯,錯的是第三方勢力。
管不管?
管!
王彥庭斬釘截鐵!
如果幽州商保隻能管境內的商家、還隻是管商戶間的契約糾紛,那對於商人來說有多少必要的?
如此一來,還能推行下去嗎?
在王彥庭的計劃裏,這可不是後世的保險,而是稅收。
隻是換了一種操作而已。
那就不是有風險就交,沒風險就不交的事,而是要保證每一筆都讓商人心甘情願地交上來。
現在機會不就來了嗎?
次日,兩份信函用八百裏加急送出,直奔洪州(今江西南昌市)和潭州(今湖南長沙市)。
同時,幽州商保在二十三個州發布通告,這一次衡州的事,商保衙門接了。
臥槽!
這真的是一語驚天下。
所有人都覺得,這件事和商保的內容完全沒有什麽關係。
當初上告的商人,都是碰碰運氣的心理,反正能夠拿迴多少就多少,不賠付也認了。
畢竟這個事的性質就和遇到強盜沒有什麽區別,就不是商業糾紛的事。
萬萬沒有想到,燕軍居然就這麽大大咧咧的認下來了,而且保證一個月之內解決不了問題直接賠付錢款。
一時間,很多人心裏開始合計了。
原來這商保不光是保證商業上的問題,甚至有點鏢行的意思。
要知道,對於這個時代的物流來說,最大的開支就是安全支出了。
財大氣粗的就自己養護衛,負責保證商隊的安全。
小老板就委托鏢局,為某單貨物保鏢運送。
最小的散戶,就加入別人的商隊,出一點保護費,但是那是要等人家湊滿一定的貨物才能出發的。
現在看來,這個幽州商保是把這一塊都包含進去了,等於是給大家貼了一張護身符啊。
一時間,所有人都睜大了眼睛,要看看這件事到底是怎麽解決的。
比如馮道和韓延徽,這兩人都算是幽州本地的小地主,小商戶。
所以聽到用這個方式收商稅的時候都是一愣,但是計算完整個幽州一年的收入以後,最初的猶豫立刻煙消雲散。
為什麽?因為自己家交的這一點壓根就少到看不見為止。
這種行為開始都讓王彥庭看不懂,難道拿出去的不多就不是錢嗎?這個賬怎麽算的?
最後在李振的分析下他才明白,兩人掏的錢都不多,但是王彥庭會看到兩人犧牲自己,配合府衙創造了巨大的收益。
用最少的代價換取這麽大的政治資本,這個投資,值!
王彥庭感慨,別欺負人家是古代的,這些當官的,沒有一個簡單的。
反過來,要一個人大公無私是真的不可能的,你隻有用合理的製度去約束,提高他的違法成本。
至於李振,王彥庭根本不擔心。
他當初是光棍一個找到幽州的,這件事他完全無所謂,還能站在一邊以旁觀者的角度分析,放鬆的很。
花了三天時間,定下了大概的方向。
第一批實施的,就是幽州這一片的二十三個州,包括成德、義武這些地區。
接下來就是緊鑼密鼓的人員篩選和培訓。
王彥庭這時候才發現,雖然節度使府衙辦了幾年的學,但是實際產出的依舊是遠遠不夠的。
每年幾百個學生,而且學的在他看來大部分是沒有用的。
當初自己隻是提了設想,事情完全是交給劉瓚他們辦的。
你說他們不用心吧,也很努力。
但是本身儒家這一套就是理論花架子多,而且從瑞州到幽州確實沒有太多好老師。
即便自己從國子監搞來的岑長卿等人,也是遠遠不夠的。
現在需要選拔能夠用於征稅的人員,居然發現精通術算的人少的可憐。
王彥庭想了想,自己是在情報司的前幾批人員培訓時教過現代數學的,因為他們要編密碼,還有用糧草、軍械分析兵力的時候都要數學。
現在看起來,情報司的人比這幫讀書人還好使呢。
沒有辦法,他隻有從情報司調了人過來做教官從頭培訓,先學阿拉伯數字開始,當然,現在叫安東數字。
這讓他決定在接下來的這段時間,好好整理一下政務的規劃。
前麵十幾年,這一塊他就是不碰的,一來沒有精力,第二他自己認為也不懂。
現在想起來,要實現自己的規劃,還真的不能脫手。
看別的小說裏穿越的人怎麽就這麽簡單,什麽都井井有條,放到自己手裏簡直就是災難。
想想也是,一個射箭運動員,要做小半個國家的領袖,真的忙的蛋疼。
轉眼過年了,王彥庭家裏迎來了一件大事,兩個夫人又有喜了。
這讓王家兩個老人欣喜若狂。
這些年,王彥庭基本都是晃悠在外麵,實在是讓他們太發愁了。
打下了這麽多的家業,偏偏老人心裏最基本的開枝散葉的工作沒有做好,能不愁嗎?
現在好了,總算又能添丁進口了。
另外一件事,是安東和成德兩個鎮的大事。
大年初五,二十三個州每個州的府衙旁邊,開設了一個新的衙門,隸屬於燕軍,統一的名字:幽州商保。
剛開始,大家對此並不熟悉,但是幾天以後,隨著大量的商保傳單被燕軍士兵發放到每個商行、店鋪手裏,大家算是看明白了。
不管誰做的買賣,也不管是幽州內部二十三個州之間還是和其他地方的商人做買賣,隻要你去按照交易額的半成,就是二十分之一去繳納保費,如果生意出現任何問題,幽州商保都會全額賠付你的錢,然後再找毀約的一方收賬。
這個消息一出,大家一片嘩然。
這是燕軍出麵幫大家作保的意思嗎?
所以以後出現問題,可以直接找幽州商保要錢,然後就是燕軍和別人的事了。
需要這樣嗎?
真的要。
這幾年,隨著安東、成德等地的日益發展,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商家進入燕軍的地盤交易了。
這中間,各類毀約、詐騙的行為屢見不鮮。
最主要的原因,是從司馬懿開始,道德體係已經出現了係統性的崩塌了。
一開始,中國人還是很有信用,承諾性非常強的。
你看看春秋時那些所謂的刺客豫讓、要離,那真的一諾千金。
要離刺殺了慶忌,人家都放你走了,依舊自殺,因為羞恥感太強了,這樣的人絕對的不壞。
那個掘地見母的鄭莊公,因為母親寵愛弟弟,發誓不到黃泉不見母親。慢慢的後悔了,想見母親這樣的善行,還要真的挖到地下,見到泉水然後才和母親相見。
這樣的信用體係下,大家都是遵守遊戲規則的。
結果到了司馬懿,高平陵之變中指著洛水發誓會放過曹爽一家。
那可不是曹爽愚蠢,當時連蔣濟這樣的聰明人都信了的,按照之前的道德標準,發了誓是一定要兌現的。
因為一百多年前,光武帝劉秀也是指著洛水發誓,給殺兄仇人朱鮪封官授爵的,誰知道司馬懿會耍流氓賴賬呢?
這一賴,賴出了一個兩晉政權,收益太高了。
反之,誰再講信用就變傻瓜了,沒看到曹爽被滅族了嗎?
所以幽州商保設立沒有幾天,第一單生意就上門了。
然後,第二單、第三單...陸陸續續開始有生意可做。
大家發現,這是買了一個大大的心安啊。
過去很多時候,大家簽好了商契,臨時反悔的不少。
就連幽州的官商都被毀約過。
那時候去南方買糧食,前麵說的好好的,後麵就是不給了,除非漲價。
那時候王彥庭實力不夠,也沒有辦法。
現在不一樣了,他估計,沒有幾個人敢招惹自己的。
這也是那天和獨孤損的對話提醒了自己,沒有自己的保證和有自己的保證確實不一樣。
這玩意,看起來有點像後世的財產險,但是作為金融產品,天生和稅收有點像。
不過現在的管理水平,顯然做不到核算成本,隻能按照營業額計算了。
從王彥庭開始,商保衙門的大小官員提心吊膽地過了半個月,除了幾單小打小鬧的糾紛,居然啥事都沒有。
這不由地讓大家放下了心來。
畢竟對外說是商保,衙門內部是清楚的,這就是商稅,如果收稅都能收虧了,那就搞笑了。
結果剛剛鬆了一口氣,事情來了,還很特殊。
幽州一家做木材的商行,從賀州(今廣西賀州市)這邊采購了一批白蠟木,在經過武安君節度使馬殷的衡州(今湖南衡陽)時,居然被守將楊思遠截了。
這件事,性質很不一樣。
首先,白蠟木是用來製作槍杆、矛杆的主要材料,算是軍用物資。
其次,這不屬於商家違約,兩邊都沒有錯,錯的是第三方勢力。
管不管?
管!
王彥庭斬釘截鐵!
如果幽州商保隻能管境內的商家、還隻是管商戶間的契約糾紛,那對於商人來說有多少必要的?
如此一來,還能推行下去嗎?
在王彥庭的計劃裏,這可不是後世的保險,而是稅收。
隻是換了一種操作而已。
那就不是有風險就交,沒風險就不交的事,而是要保證每一筆都讓商人心甘情願地交上來。
現在機會不就來了嗎?
次日,兩份信函用八百裏加急送出,直奔洪州(今江西南昌市)和潭州(今湖南長沙市)。
同時,幽州商保在二十三個州發布通告,這一次衡州的事,商保衙門接了。
臥槽!
這真的是一語驚天下。
所有人都覺得,這件事和商保的內容完全沒有什麽關係。
當初上告的商人,都是碰碰運氣的心理,反正能夠拿迴多少就多少,不賠付也認了。
畢竟這個事的性質就和遇到強盜沒有什麽區別,就不是商業糾紛的事。
萬萬沒有想到,燕軍居然就這麽大大咧咧的認下來了,而且保證一個月之內解決不了問題直接賠付錢款。
一時間,很多人心裏開始合計了。
原來這商保不光是保證商業上的問題,甚至有點鏢行的意思。
要知道,對於這個時代的物流來說,最大的開支就是安全支出了。
財大氣粗的就自己養護衛,負責保證商隊的安全。
小老板就委托鏢局,為某單貨物保鏢運送。
最小的散戶,就加入別人的商隊,出一點保護費,但是那是要等人家湊滿一定的貨物才能出發的。
現在看來,這個幽州商保是把這一塊都包含進去了,等於是給大家貼了一張護身符啊。
一時間,所有人都睜大了眼睛,要看看這件事到底是怎麽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