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日的進了定芳樓,清歡本以為會看到一幅冷冷清清的場景,出乎意料的,大堂裏已經有客人了,可能此時時候尚早,人不多,也就十多個的樣子。
看見老鴇子引著清歡進來,他們也隻瞥了一眼,就轉開了視線,一幅司空見慣了的神情。
清歡心中詫異,想了想才反應過來,自己這是被後世的記憶誤導了,大昌到了晚上有宵禁,所有的商鋪宵禁以後都要關門,青樓也不例外,所以大家如果不想在青樓留宿,可不是得早早的來,早早的迴麽。
大堂內的景象與清歡印象中的青樓也不一樣。
堂內搭了高台,有女子在靜靜的彈著古琴,大堂內侍候的婢女雖打扮的嬌豔,動作語氣並不俗媚。
大堂裏的客人以書生打扮的居多,談話的內容也多是些詩詞歌賦之類的。
乍一眼看去,這定芳樓的大堂倒好似個摻雜了男女的文人聚會一般。
老鴇子帶著清歡穿過了大堂,大堂後有一個小庭院,種了各類花草,庭院後有數座小樓,小樓間又有庭院花牆隔開。
小樓屋簷下都掛著許多赤色方形燈籠,配著青磚黛瓦,花窗木梁成了一幅別樣的風景。
老鴇子帶著清歡向著其中一棟小樓走去,到了小樓下方,又有一個眉目清秀的婢女等著。
老鴇子笑著和清歡說道。
“公子,這裏就是海蓮姑娘的住處了,公子隻管上去便好。”
清歡謝過了老鴇,又在老鴇子的注視裏,跟著婢女踏著樓梯,向著二樓走去。
先路過的一間房,房門關著,門左側掛著一個方牌,方牌上刻著,“蘭露”二字。
過了這一間房,又往裏走了很長一段,才又看見了另一間掛著方牌的房門,這次那方牌上刻著的是“海蓮”二字。
到了此處,前麵領路的婢女果然停下了腳步,輕敲了三聲房門。
房內很快傳出了一聲,嬌滴滴的聲音。
“請進。”
那婢女,這才從外推開了房門,做了個請的動作,讓清歡進去。
許是從未逛過青樓,隨著房門打開,清歡站在門口,居然緊張了一下,深吸了一口氣,才側臉對著引路的女子笑了笑,邁步走了進去。
屋內,還分了內外兩間,中間用一景牆隔開。
內間熏著香,掛著帳幔,最裏麵有一張架子床,房中有一張桌,桌上擺著吃食糕點。
陳子萊就坐在那桌旁,在他前麵不遠處,有一坐著的身段婀娜,麵目姣好的女子,她的身側放著一把琵琶,想來在清歡進來前不久,那女子剛彈奏過。
看見清歡進來,陳子萊同那女子站了起來。
陳子萊臉上帶著笑,先引了清歡坐下,又與她介紹了屋內的女子,那女子果然便是海蓮。
清歡進入這屋子前還有些緊張,等真進了房間,反倒放開了,在那海蓮姑娘笑著同她打招唿的侍候,她也笑著迴應了幾句。
清歡坐下後,有婢女來添了茶,海蓮姑娘是個挑動氣氛的高手,有她在氣氛很快活絡起來。
三人對坐著,插科打諢的說了許久的話,陳子萊卻隻字不提邀約清歡前來所謂何事。
清歡向來隨性,陳子萊不說,她也不問,茶水喝了三巡,陳子萊才忍不住開口道。
“顧公子,可聽說過前戶部尚書史明耀,史尚書?”
陳子萊這話,雖用的是問句,那語氣卻是一副陳述的語氣,就仿似覺得清歡應該知道這個人一般。
這還是清歡坐下來以後,陳子萊第一次主動挑起話題。
不過史明耀是誰?這與陳子萊尋自己又有何關係?無端端為何又說起這個人?
以前的華小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根本不認識這號人物,現在的清歡是穿過來的,平日接觸的人不多,也不認識這號人物。
清歡老實的答。
“未曾聽說過。”
陳子萊正含笑看著他,隻等清歡說出,“知道”二字,便要接著說後麵的話。
誰知,得到的卻是這個答案,陳子萊一時噎住,有些驚訝的看著清歡,後者卻一臉坦蕩的迴望著他,陳子萊又扭頭看了看海蓮姑娘。
海蓮姑娘正撚著顆瓜子要往嘴裏送,聽見清歡的話,又看到陳子萊的目光,不由愣了愣旋即婉兒一笑。
“史老尚書已經羽化五年,顧公子誠心讀書,不知道也正常。”
說著,海蓮姑娘看了一眼陳子萊,陳子萊手裏端起了茶碗,抿了一口,似乎並不打算接話,清歡則拿眼看著海蓮姑娘,一副洗耳恭聽的模樣。
海蓮姑娘,默了默,輕輕放下了手中的瓜子,緩緩與清歡說了一段陳年往事。
原來,史明耀史老尚書,在武朝時便是先帝舊交,先帝起事,他是第一個響應的,後又曾跟隨先帝南征北戰,為大昌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
史老尚書一生有三兒兩女,大兒子史仁君在一次敵襲中,為掩護先帝撤離而死。
二兒子史春國在一次戰役裏被敵軍,當時的反王淮南王寸定所俘。
當時兩軍在淮水對峙,戰況膠著,淮南王綁了史春國想要借此要挾當時身為監軍的史老尚書,讓其作出讓步,史老尚書為了大軍不被掣肘,親自下令讓弓箭手射殺了自己的二兒子。
因著老尚書的決絕,那場在後來看來足以扭轉戰局的戰鬥,終於取得了勝利。
至大昌建立,史明耀因功被拜為戶部尚書。
彼時史老尚書,昏昏老矣,家中之事皆由自己的三兒子執掌。
到了和平年間,史老尚書的三兒子史再鎖,自覺自家功勳卓著,又念著熬過了那樣艱苦的歲月,可不就為著如今的地位繁華。
於是,史三郎驕奢**,私占他人田地,收受賄賂之類的事情,沒有少做。
彼時太祖在位,念其一家的功勳,對史三郎的作為睜隻眼閉隻眼,權當未見。
當今天子登基後,景和二年,史三郎的事才經由方禦史彈劾,鬧將開來。
方禦史洋洋灑灑,羅列史三郎經年作惡,收受賄賂等等罪行,共十八條近萬言。
天子震怒,判了史三郎秋斬,因史家功勳未曾禍及子孫,已是法外施恩。
但是此時,史家其實隻餘史三郎一個男丁,不知因何故,史三郎娶妻納妾無數,卻隻得了兩個女兒,除外再無所出。
史明耀老尚書,腆著老臉求到天子麵前,想保住兒子性命,天子避而不見,老尚書反遭禦史一頓嘲笑,羞惱,氣急之下,老尚書當場昏死過去。
內監將其抬迴府後,挺了三天,老尚書終於撒手人寰,老尚書夫人也在一月內病死,到秋斬那日,史三郎的妻子又自縊家中。
說道這裏,海蓮姑娘幽幽歎了口氣。
“當年此事,鬧得整個大昌沸沸揚揚,至此,史家一門,算是絕了後。”
看見老鴇子引著清歡進來,他們也隻瞥了一眼,就轉開了視線,一幅司空見慣了的神情。
清歡心中詫異,想了想才反應過來,自己這是被後世的記憶誤導了,大昌到了晚上有宵禁,所有的商鋪宵禁以後都要關門,青樓也不例外,所以大家如果不想在青樓留宿,可不是得早早的來,早早的迴麽。
大堂內的景象與清歡印象中的青樓也不一樣。
堂內搭了高台,有女子在靜靜的彈著古琴,大堂內侍候的婢女雖打扮的嬌豔,動作語氣並不俗媚。
大堂裏的客人以書生打扮的居多,談話的內容也多是些詩詞歌賦之類的。
乍一眼看去,這定芳樓的大堂倒好似個摻雜了男女的文人聚會一般。
老鴇子帶著清歡穿過了大堂,大堂後有一個小庭院,種了各類花草,庭院後有數座小樓,小樓間又有庭院花牆隔開。
小樓屋簷下都掛著許多赤色方形燈籠,配著青磚黛瓦,花窗木梁成了一幅別樣的風景。
老鴇子帶著清歡向著其中一棟小樓走去,到了小樓下方,又有一個眉目清秀的婢女等著。
老鴇子笑著和清歡說道。
“公子,這裏就是海蓮姑娘的住處了,公子隻管上去便好。”
清歡謝過了老鴇,又在老鴇子的注視裏,跟著婢女踏著樓梯,向著二樓走去。
先路過的一間房,房門關著,門左側掛著一個方牌,方牌上刻著,“蘭露”二字。
過了這一間房,又往裏走了很長一段,才又看見了另一間掛著方牌的房門,這次那方牌上刻著的是“海蓮”二字。
到了此處,前麵領路的婢女果然停下了腳步,輕敲了三聲房門。
房內很快傳出了一聲,嬌滴滴的聲音。
“請進。”
那婢女,這才從外推開了房門,做了個請的動作,讓清歡進去。
許是從未逛過青樓,隨著房門打開,清歡站在門口,居然緊張了一下,深吸了一口氣,才側臉對著引路的女子笑了笑,邁步走了進去。
屋內,還分了內外兩間,中間用一景牆隔開。
內間熏著香,掛著帳幔,最裏麵有一張架子床,房中有一張桌,桌上擺著吃食糕點。
陳子萊就坐在那桌旁,在他前麵不遠處,有一坐著的身段婀娜,麵目姣好的女子,她的身側放著一把琵琶,想來在清歡進來前不久,那女子剛彈奏過。
看見清歡進來,陳子萊同那女子站了起來。
陳子萊臉上帶著笑,先引了清歡坐下,又與她介紹了屋內的女子,那女子果然便是海蓮。
清歡進入這屋子前還有些緊張,等真進了房間,反倒放開了,在那海蓮姑娘笑著同她打招唿的侍候,她也笑著迴應了幾句。
清歡坐下後,有婢女來添了茶,海蓮姑娘是個挑動氣氛的高手,有她在氣氛很快活絡起來。
三人對坐著,插科打諢的說了許久的話,陳子萊卻隻字不提邀約清歡前來所謂何事。
清歡向來隨性,陳子萊不說,她也不問,茶水喝了三巡,陳子萊才忍不住開口道。
“顧公子,可聽說過前戶部尚書史明耀,史尚書?”
陳子萊這話,雖用的是問句,那語氣卻是一副陳述的語氣,就仿似覺得清歡應該知道這個人一般。
這還是清歡坐下來以後,陳子萊第一次主動挑起話題。
不過史明耀是誰?這與陳子萊尋自己又有何關係?無端端為何又說起這個人?
以前的華小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根本不認識這號人物,現在的清歡是穿過來的,平日接觸的人不多,也不認識這號人物。
清歡老實的答。
“未曾聽說過。”
陳子萊正含笑看著他,隻等清歡說出,“知道”二字,便要接著說後麵的話。
誰知,得到的卻是這個答案,陳子萊一時噎住,有些驚訝的看著清歡,後者卻一臉坦蕩的迴望著他,陳子萊又扭頭看了看海蓮姑娘。
海蓮姑娘正撚著顆瓜子要往嘴裏送,聽見清歡的話,又看到陳子萊的目光,不由愣了愣旋即婉兒一笑。
“史老尚書已經羽化五年,顧公子誠心讀書,不知道也正常。”
說著,海蓮姑娘看了一眼陳子萊,陳子萊手裏端起了茶碗,抿了一口,似乎並不打算接話,清歡則拿眼看著海蓮姑娘,一副洗耳恭聽的模樣。
海蓮姑娘,默了默,輕輕放下了手中的瓜子,緩緩與清歡說了一段陳年往事。
原來,史明耀史老尚書,在武朝時便是先帝舊交,先帝起事,他是第一個響應的,後又曾跟隨先帝南征北戰,為大昌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
史老尚書一生有三兒兩女,大兒子史仁君在一次敵襲中,為掩護先帝撤離而死。
二兒子史春國在一次戰役裏被敵軍,當時的反王淮南王寸定所俘。
當時兩軍在淮水對峙,戰況膠著,淮南王綁了史春國想要借此要挾當時身為監軍的史老尚書,讓其作出讓步,史老尚書為了大軍不被掣肘,親自下令讓弓箭手射殺了自己的二兒子。
因著老尚書的決絕,那場在後來看來足以扭轉戰局的戰鬥,終於取得了勝利。
至大昌建立,史明耀因功被拜為戶部尚書。
彼時史老尚書,昏昏老矣,家中之事皆由自己的三兒子執掌。
到了和平年間,史老尚書的三兒子史再鎖,自覺自家功勳卓著,又念著熬過了那樣艱苦的歲月,可不就為著如今的地位繁華。
於是,史三郎驕奢**,私占他人田地,收受賄賂之類的事情,沒有少做。
彼時太祖在位,念其一家的功勳,對史三郎的作為睜隻眼閉隻眼,權當未見。
當今天子登基後,景和二年,史三郎的事才經由方禦史彈劾,鬧將開來。
方禦史洋洋灑灑,羅列史三郎經年作惡,收受賄賂等等罪行,共十八條近萬言。
天子震怒,判了史三郎秋斬,因史家功勳未曾禍及子孫,已是法外施恩。
但是此時,史家其實隻餘史三郎一個男丁,不知因何故,史三郎娶妻納妾無數,卻隻得了兩個女兒,除外再無所出。
史明耀老尚書,腆著老臉求到天子麵前,想保住兒子性命,天子避而不見,老尚書反遭禦史一頓嘲笑,羞惱,氣急之下,老尚書當場昏死過去。
內監將其抬迴府後,挺了三天,老尚書終於撒手人寰,老尚書夫人也在一月內病死,到秋斬那日,史三郎的妻子又自縊家中。
說道這裏,海蓮姑娘幽幽歎了口氣。
“當年此事,鬧得整個大昌沸沸揚揚,至此,史家一門,算是絕了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