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城的權貴們,也對上官修文的聲名鵲起感到嫉妒和恐懼。在那一座座奢華的府邸中,於昏暗的燭光下,他們秘密集會。廳內彌漫著凝重的氣氛,權貴們交頭接耳,心懷叵測地謀劃著如何進一步抹黑上官修文,以削弱他的影響力。


    “這上官修文在邊疆屢立戰功,如今聲名遠揚,百姓皆對他稱讚有加,這可如何是好?”一位權貴皺著眉頭,憂心忡忡地說道,那臉上的皺紋因焦慮而顯得愈發深刻,額頭上的汗珠如豆般滾落,在燭光的映照下閃爍著不安的光芒。他不停地搓著雙手,仿佛這樣就能搓掉上官修文帶給他的威脅。


    “哼!他不過是一時運氣好罷了,若不是我們在朝中為他周旋,他能有今日?”另一位權貴憤憤不平,他的語氣中充滿了怨懟和嫉妒,手中的折扇被緊緊握住,指節發白,仿佛那是上官修文的脖頸,恨不得立刻將其掐斷。他的眼神中燃燒著怒火,咬牙切齒地說道:“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家夥,竟敢搶了我們的風頭!”


    “沒錯!他的戰功讓百姓都隻知有他上官修文,不知有我們這些朝中重臣。長此以往,我們在朝中的地位豈不是岌岌可危?”又一位權貴附和著,他的聲音顫抖,透露出內心的恐懼。他不安地在廳內踱步,華貴的衣衫隨著他的動作擺動,卻無法掩蓋他的慌張。


    這些權貴們平日裏養尊處優,此刻卻因上官修文的功績而坐立不安,他們害怕上官修文的威望會動搖他們在朝中的地位和利益。


    但在邊疆的戰場上,上官修文和葉知秋並不知道京城的風雲變幻。他們在這邊關大地,建立起的一支百人隊神機營,那都是貨真價實的清一色的自動步槍。隻是受限於當時的生產力,若不是原材料稀缺、工匠短缺以及製造工藝的複雜,相信神機營的隊伍遠不止這個規模。


    “上官兄,如今咱們雖有這利器,可後方的支持卻越來越少,這可如何是好?”葉知秋麵露憂慮,他望著遠方,眼神中透露出對未來的迷茫,那目光仿佛穿透了重重迷霧,卻始終找不到清晰的方向。


    上官修文目光堅定,迴道:“莫要擔心,咱們隻要能保家衛國,問心無愧便好。”他的聲音沉穩有力,仿佛能給人無盡的信心,猶如洪鍾大呂,在空曠的邊疆迴蕩。


    他們依然憑借著精湛的槍械技術和無畏的勇氣,一次次擊退敵軍。那每一次的射擊,都仿佛是命運的裁決,準確無誤地擊中敵人的要害。每一聲槍響,都如同是對敵人的審判,讓敵軍聞風喪膽。子彈唿嘯而出,帶著熾熱的怒火,將敵人的防線撕開一道道口子。


    時間總是過得很快,冬天在不知不覺中已經悄然過去,城外的河水已經有化凍的跡象,按照當地百姓的說法,河流化凍後馬匹再想過河就不容易了,所以這時候怕是會有金狗偷襲,大家都在緊張地做著防禦。士兵們加固城牆,搬運箭矢和石塊,準備迎接可能到來的戰鬥。他們的汗水灑在土地上,每一滴都飽含著對家園的守護之情。那汗水濕透了他們的衣衫,卻沒有人有絲毫的懈怠。


    這天清晨,大霧彌漫,整個世界仿佛被一層厚重的白紗所籠罩。敵軍以為這是偷襲的絕佳時機,悄悄地集結行軍,試圖對大周軍隊進行包圍。他們躡手躡腳,自以為行動隱秘,卻不知他們的一舉一動早已被上官修文察覺。


    “知秋,你看,這群金狗還想玩這把戲。”上官修文嘴角上揚,露出一絲不屑,他的眼神中充滿了對敵軍的輕蔑,仿佛敵軍在他眼中不過是一群跳梁小醜。


    葉知秋應道:“那就讓他們有來無迴!”他的話語中充滿了決心和鬥誌,聲音洪亮,猶如戰鼓敲響。


    上官修文和葉知秋帶著一隊精兵,悄悄地埋伏在一處高地。在瞄準鏡中,敵軍將領那模糊的身影逐漸清晰起來。


    上官修文目光如炬,緊緊盯著目標,果斷扣動扳機。隻聽一聲巨響,敵軍將領瞬間倒下,鮮血在霧中綻放出一朵詭異的花。


    敵軍頓時大亂,他們驚慌失措,失去了指揮的核心。而大周軍隊趁機如猛虎下山般出擊,士兵們高喊著衝鋒的口號,揮舞著刀劍,打得金兵丟盔棄甲,哭爹喊娘。


    戰場上的喊殺聲震耳欲聾,大周士兵們的勇氣和決心讓敵軍膽寒。那喊殺聲衝破雲霄,仿佛要將天空都撕裂開來。


    在無數次這樣的戰鬥中,上官修文和葉知秋的配合愈發默契。他們仿佛心有靈犀,一個眼神、一個手勢就能明白彼此的意圖。他們的狙擊行動成為了金兵心中永遠的噩夢,讓金兵們每當聽到槍聲就膽戰心驚,雙腿發軟。


    大周的軍隊在他們的助力下,勢如破竹,不斷擴大著領土。所到之處,大周的旗幟高高飄揚,那旗幟在風中舞動,象征著勝利與榮耀。而上官修文和葉知秋的名字,也成為了傳說,甚至上官修文還被人們稱頌為“草原王”。


    在京城的皇宮中,皇帝也對上官修文的崛起心生忌憚。


    “這上官修文戰功赫赫,如今在民間的聲望如日中天,朕不得不防啊。”皇帝坐在龍椅上,眉頭緊鎖,那皇冠上的珠簾微微晃動,顯示著他內心的不安,他的眼神遊移不定,透露出深深的憂慮。


    “陛下,此人確實功高震主,若不加以遏製,恐生變故。”一位大臣進言道,他弓著身子,臉上滿是諂媚與擔憂,那卑微的姿態仿佛在迎合皇帝的每一絲情緒。


    “可如今金人未退,若對上官修文打壓過甚,萬一前線潰敗,如何是好?”另一位大臣提出擔憂,他抬起頭,目光中帶著一絲猶豫,額頭上的青筋微微跳動。


    皇帝陷入沉思,權衡利弊,最終決定采取一些限製措施。


    “傳朕旨意,削減上官修文的糧草軍備供應,命他速速班師迴朝。”皇帝下令,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決絕,卻又隱藏著幾分猶豫,那語氣仿佛在艱難地做出一個危險的抉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山高我為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問玄小居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問玄小居士並收藏山高我為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