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風山高聳入雲的山峰之間,隱藏著一個宛如仙境般美麗的清音穀。這裏山巒環繞,綠樹成蔭,溪水潺潺流淌,仿佛世外桃源一般寧靜祥和。而在這片山穀之中,最為引人注目的便是那座宏偉莊嚴的三清大殿。


    此刻,師父就已經外出訪友,三清大殿前空無一人,唯有上官修文獨自一人趴在地上,滿臉惶恐之色。


    他低著頭,不敢有絲毫動彈,靜靜地等待著聖旨的宣讀。心中暗自揣測著,這次皇上傳旨召見究竟所為何事?難道真的是因為自己上次托張大人呈上去的那張紙惹得龍顏大怒,所以才要降罪於他嗎?


    一想到此處,上官修文的心頭便湧起一股強烈的恐懼和不安。他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稍有不慎便可能招來殺身之禍。然而此刻的他卻無從得知皇上的真實意圖,隻能默默地跪在這裏,任憑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


    隨著時間的推移,上官修文的心情愈發緊張起來。他忍不住開始迴憶起自己最近的所作所為,試圖從中找到一些端倪。但越是思考,他心中的疑惑就越多,對於即將到來的命運也越發感到迷茫和無助。


    終於,一陣悠揚的鍾聲打破了四周的寂靜。緊接著,一群身著華麗服飾的宮廷使者緩緩走進了三清大殿。他們手持聖旨,神情嚴肅莊重。上官修文見狀,連忙磕頭行禮,表示迎接。


    其中一名老者走上前來,展開手中的聖旨,高聲宣讀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朕觀天下之治,賞罰乃明君之柄;國家之盛,恩威並施乃王道之基。今有賢士上官修文,慧心妙手,才華橫溢,忠誠勤政,德行高潔。值國難之時,爾以智巧創水泥之法,修繕水利,疏浚河道,固守堤岸,挽狂瀾於既倒,拯黎民於水火之中。爾又慷慨解囊,賑濟災民,修築橋梁,鋪設道路,興建學堂,廣布仁風,功德無量,深得民心。


    朕聞之,甚慰於心,此子真乃國之瑰寶。特封上官修文為忠義郎,授以錦衣衛總旗之職。升格華新莊園為華新衛,直隸於朕,不受他司節製。賜金帛百匹,良田百畝,以表其功,以啟後進。願卿砥礪前行,矢誌不渝,成為國家之支柱,百姓之楷模。另賜封夷陵縣男,許私兵百人,以護爾研發之路,亦為國之重器守護,繼續為國為民造福。


    欽此。


    大周洪文件三年夏七月七日\"


    沒想到聖旨接下來的內容如同驚雷般在上官修文耳邊炸響,讓他的身體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


    “小子,還愣著幹嘛呢?趕快上前領旨謝恩啊!”此次前來宣讀聖旨之人居然又是吏部尚書,隻見他正麵帶笑容地看著跪在地上、仍有些茫然無措的上官修文。


    “啊?哦!學生上官修文領旨,謝陛下龍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上官修文終於迴過神來,意識到眼前發生的一切都是真實存在的——自己如今真的擁有了官職身份,在這個世界裏,也算得上是略有資本了!


    “呃,張大人,您這是咋迴事兒呀?怎會如此清閑,連公公們的活兒都要爭搶著去幹......”上官修文和張尚書算是相熟已久,此刻他人尚未完全從地上站立起身,便已開始調侃這位堂堂尚書大人竟做起了傳旨太監所負責之事。


    “哼,真是個不知天高地厚的臭小子,別以為得了男爵,就可以這般愈發地沒大沒小了!若不是老夫在皇上麵前代你們翁婿二人美言幾句,豈能有你今日所得之封賞?”張尚書佯裝出些許惱怒模樣說道。


    “對對對,我翁婿二人能有今天多虧……呃,您老的意思,是不是說我嶽父也有好事啊……”上官修文太過高興,有些後知後覺,話說到一半才發現另有含義。


    “哈哈哈,你這小子倒也不算太蠢。以工代賑的事之前就鬧得不小,後來經過你的那篇《鴻鵠歎》,才讓陛下堅定了想法!不錯,你嶽父確有好事,他即將調任湖廣布政使司,主管一省民政啦!”張尚書撫須笑道。


    上官修文聽後,喜出望外,連忙再次跪地麵北叩頭謝恩。唉,在古代就是這點點不好,動不動就是要給人下跪,給自己下跪的卻打不出幾個來……


    張尚書連忙伸手將他扶起,一臉嚴肅且語重心長地說道:“此番皇上可是對你寄予厚望啊,日後定要勤勉做事,萬萬不可辜負聖恩呐!”


    上官修文聽後立即鄭重點頭迴應道:“那是自然,承蒙君父如此看重和期許,我又豈能有一絲一毫的懈怠和馬虎呢!走走走,張老,今日發生了這麽大的喜事,我必須趕緊迴家跟家人們共同分享這份喜悅,那就先暫時失陪啦!今晚由我做東,請您到天香樓小聚,聊以感激您一直以來對我的知遇之恩以及幫扶之情,還望您到時千萬不要推脫才好呀。”


    說完這些話之後,上官修文在心裏暗暗發誓,日後自己必定會竭盡全力,趁著現在這個良好的時機,一鼓作氣讓自身不斷強大起來。至於是否能夠報答聖恩一事,還是等以後再慢慢考慮吧!


    “天香樓嗎?哈哈,不錯不錯,正巧老夫最近也有點嘴饞了呢!不過老夫這邊也還有一些事情需要親自去處理一下,你就先去忙你自己的事情吧。如果有什麽事情的話,咱們晚上到了天香樓之後再詳談!”張大人心裏很清楚,上官修文剛剛得到皇帝的封賞賞賜,肯定會有很多事情等著他去處理安排,因此也就不再過多地耽擱他的時間,跟他囉嗦廢話了。


    “呃……等下,剛剛這聖旨可說了,還給了我不少的賞賜呢。我這一個人也沒法帶走啊?”上官修文突然想起了聖旨裏提到過的“金帛百匹”,不禁感到有些為難。畢竟這些賞賜數量眾多且十分沉重,如果僅憑他一人之力根本無法全部攜帶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山高我為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問玄小居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問玄小居士並收藏山高我為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