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包辦
敢賣我女兒,反手撕婆婆全家! 作者:一個馬小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周有才之前在學堂待過,也確實有一點學習的天賦。
隻是經曆了之前的事情,讓周大友覺得心裏有些不安。
學堂除了教習學生知識之外,也要教做人的道理。
如果腦子裏隻有錢的話,那以後就算有所成就,也會把家裏頭的人拋得一幹二淨,甚至比周濟才做的還要過分。
周大友長長的歎了一口氣,語氣中帶著無奈:
“大壯娘,不瞞你說。
我也想過把有才送到學堂讀書,隻是種種原因拖到了現在。”
林綰綰想了想,好像附近並沒有比較好的學堂了,於是便問道:
“叔,鎮子上的修德學院不錯,不知道你有沒有考慮過?”
修德學院的文風很正,裏麵的夫子為人正派,學子們都是以學業為重,沒有玩樂混日子的,是一個靜心修學的好地方。
“哎,我也聽鎮子上的人說,修德學院的確是一個好地方。
隻是每天都要來往鎮子上,的確有些不太方便。
若真是去修德學院上學,每天來往的路費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綜合幾個因素,周大友決定還是讓有才暫時幫家裏幹些農活。
學習的事情等以後再說吧。
現在家裏沒有條件,很多東西不能強求。
林綰綰淡淡一笑,接過了話頭。
“其實這件事情並不難。
既然有才是塊學習的料子,那還不如送到鎮子上的學堂。
隻要他努力學習,未來一定會有一片好的光明。”
屋子裏的周有才向外麵看了一眼,眼神中充滿了渴望。
相比於在家種田,他還是希望去學堂上學。
識一些字的周有才清楚的知道,在田裏刨食幾乎是沒有出路的,隻有去學堂學習,去參加科舉,未來才有一線希望。
隻是現在家裏的條件擺在那裏,他也無法改變。
說實話,現在的周有才很羨慕周石頭的。
周石頭從一個玩泥巴的小屁孩轉眼成為了修德學院的一名學子,並參加了這一次縣試。
不知道周石頭有沒有機會通過縣試,成為一個童生。
那以後兩個人的差距就越來越大了。
周有才歎了一口氣,沒想到同人不同命,隻怕以後兩個人的生活軌跡也沒有交叉的地方了。
桌子裏是被包的很好的書本,也不知道有沒有機會拿出來了。
周有才的心裏很亂,雖然現在家裏的條件比以前好了不少,但昂貴的束修費並不是他家裏能夠撐起來的。
“叔,我是這樣想的。”
林綰綰將心中的想法說了出來。
“我們鎮子上的宅子還有些空房間,如果有才願意去鎮子上的修德學院上學,就可以住在我那邊。
至於束修費也不用擔心。
前期的束修費都由我來,還有一切吃穿用度也不用你們擔心。
我們吃什麽,有才也吃什麽,可不會怠慢他的。
如果以後有才能夠在科舉之路上走,那我這也算是對他前期的投資了,相信他會給我一個很好的迴報。”
“什麽?”
周大友有些不敢相信了。
連著束修費可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若是林綰綰全部包下來,這個恩情也太大了一點吧。
“大壯娘……”
周大友的聲音帶著一絲哽咽。
他是一個男人,今天卻也被感動到了。
“嬸嬸!”
周有才從屋子裏衝了出來,直接跪在了地上。
“您對我家的大恩大德,有才莫齒難忘,將來一定報答嬸嬸。”
“嬸嬸?”
林綰綰噗嗤笑了出來,趕緊把周有才拉了起來。
“以後可別這麽見外了。
你可不能叫我嬸嬸,論上輩分,你得叫我一聲姐。
以後見麵就叫我林姐吧。”
雖然周有才和周石頭的年紀差不多,但是輩分卻與林綰綰是一輩的。
周有才有些搞不清楚狀況,但還是叫了一聲“林姐”。
又在周大友家裏閑聊了一會兒,林綰綰和周大壯兩人才離開。
臨別的時候,林綰綰讓周有才收拾一下東西。
等到他們迴鎮子上的時候,把周有才一並帶上。
看著林綰綰離去的背影,周大友一時感慨萬千。
“三娘,我們欠大壯娘一家的恩情越來越多了,以後可怎麽辦?”
農家人最怕欠著別人東西了。
現在連周有才學習的問題都解決了,周大友不知道自己該怎麽報答林綰綰了。
唐三娘想了一會兒,便說道:
“大友,我看大壯這小子會留在我們荷花村。
我們沒有機會報答林綰綰,但有機會保護好大壯。
你想想看,林綰綰這次來是幹什麽的?
她是要給周大壯一個依托。”
唐三娘拍了拍自己的胸脯,繼續說道:
“既然林綰綰對我們這麽好,我們自然要以真心換真心。
如果小翠她娘家還要過來吵,那便將她們擋在村子外麵,省的擾了清淨。
另外,幹活的這些人裏頭肯定有滑頭在,要是大壯不好說,你來開這個口。
我們總不能什麽都不做,這樣可對不起人家的一番心意。”
唐三娘雖然不識字,但有的道理還是比較清楚的。
總想著占別人的好處而不知道付出,天底下哪有這樣的好事兒?
周大友輕輕的拍了拍桌子,點了點頭說道:
“媳婦兒,你說的對。
以後林綰綰家的事兒就是我們的事。
出了荷花村,我周大友可能說不上話。
但在這荷花村裏麵頭,要是有人膽敢對林綰綰家使壞心思,就別怪我不客氣啦。”
屋子裏麵,周有才激動的將書本拿了出來。
這些書本是他之前在學堂上學的時候抄錄下來的。
這一筆一劃都是出自周有才的手,他格外的珍惜。
這次能重新迴到學堂,周有才自然高興的很。
周有才暗暗發誓,以後進了學堂一定要認真學習,這樣才能夠報答林綰綰的恩情。
路上,周大壯有些不太明白了。
家裏頭本來就和村長一家走的挺近,何必再認個親戚呢?
周大壯對親戚並沒有什麽好感。
除了家裏的那些叔叔伯伯,還有自己的丈母娘一家。
隻是有的東西斷不了,血濃於水,無法分割開來。
也不知道娘是怎麽想的?
隻是經曆了之前的事情,讓周大友覺得心裏有些不安。
學堂除了教習學生知識之外,也要教做人的道理。
如果腦子裏隻有錢的話,那以後就算有所成就,也會把家裏頭的人拋得一幹二淨,甚至比周濟才做的還要過分。
周大友長長的歎了一口氣,語氣中帶著無奈:
“大壯娘,不瞞你說。
我也想過把有才送到學堂讀書,隻是種種原因拖到了現在。”
林綰綰想了想,好像附近並沒有比較好的學堂了,於是便問道:
“叔,鎮子上的修德學院不錯,不知道你有沒有考慮過?”
修德學院的文風很正,裏麵的夫子為人正派,學子們都是以學業為重,沒有玩樂混日子的,是一個靜心修學的好地方。
“哎,我也聽鎮子上的人說,修德學院的確是一個好地方。
隻是每天都要來往鎮子上,的確有些不太方便。
若真是去修德學院上學,每天來往的路費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綜合幾個因素,周大友決定還是讓有才暫時幫家裏幹些農活。
學習的事情等以後再說吧。
現在家裏沒有條件,很多東西不能強求。
林綰綰淡淡一笑,接過了話頭。
“其實這件事情並不難。
既然有才是塊學習的料子,那還不如送到鎮子上的學堂。
隻要他努力學習,未來一定會有一片好的光明。”
屋子裏的周有才向外麵看了一眼,眼神中充滿了渴望。
相比於在家種田,他還是希望去學堂上學。
識一些字的周有才清楚的知道,在田裏刨食幾乎是沒有出路的,隻有去學堂學習,去參加科舉,未來才有一線希望。
隻是現在家裏的條件擺在那裏,他也無法改變。
說實話,現在的周有才很羨慕周石頭的。
周石頭從一個玩泥巴的小屁孩轉眼成為了修德學院的一名學子,並參加了這一次縣試。
不知道周石頭有沒有機會通過縣試,成為一個童生。
那以後兩個人的差距就越來越大了。
周有才歎了一口氣,沒想到同人不同命,隻怕以後兩個人的生活軌跡也沒有交叉的地方了。
桌子裏是被包的很好的書本,也不知道有沒有機會拿出來了。
周有才的心裏很亂,雖然現在家裏的條件比以前好了不少,但昂貴的束修費並不是他家裏能夠撐起來的。
“叔,我是這樣想的。”
林綰綰將心中的想法說了出來。
“我們鎮子上的宅子還有些空房間,如果有才願意去鎮子上的修德學院上學,就可以住在我那邊。
至於束修費也不用擔心。
前期的束修費都由我來,還有一切吃穿用度也不用你們擔心。
我們吃什麽,有才也吃什麽,可不會怠慢他的。
如果以後有才能夠在科舉之路上走,那我這也算是對他前期的投資了,相信他會給我一個很好的迴報。”
“什麽?”
周大友有些不敢相信了。
連著束修費可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若是林綰綰全部包下來,這個恩情也太大了一點吧。
“大壯娘……”
周大友的聲音帶著一絲哽咽。
他是一個男人,今天卻也被感動到了。
“嬸嬸!”
周有才從屋子裏衝了出來,直接跪在了地上。
“您對我家的大恩大德,有才莫齒難忘,將來一定報答嬸嬸。”
“嬸嬸?”
林綰綰噗嗤笑了出來,趕緊把周有才拉了起來。
“以後可別這麽見外了。
你可不能叫我嬸嬸,論上輩分,你得叫我一聲姐。
以後見麵就叫我林姐吧。”
雖然周有才和周石頭的年紀差不多,但是輩分卻與林綰綰是一輩的。
周有才有些搞不清楚狀況,但還是叫了一聲“林姐”。
又在周大友家裏閑聊了一會兒,林綰綰和周大壯兩人才離開。
臨別的時候,林綰綰讓周有才收拾一下東西。
等到他們迴鎮子上的時候,把周有才一並帶上。
看著林綰綰離去的背影,周大友一時感慨萬千。
“三娘,我們欠大壯娘一家的恩情越來越多了,以後可怎麽辦?”
農家人最怕欠著別人東西了。
現在連周有才學習的問題都解決了,周大友不知道自己該怎麽報答林綰綰了。
唐三娘想了一會兒,便說道:
“大友,我看大壯這小子會留在我們荷花村。
我們沒有機會報答林綰綰,但有機會保護好大壯。
你想想看,林綰綰這次來是幹什麽的?
她是要給周大壯一個依托。”
唐三娘拍了拍自己的胸脯,繼續說道:
“既然林綰綰對我們這麽好,我們自然要以真心換真心。
如果小翠她娘家還要過來吵,那便將她們擋在村子外麵,省的擾了清淨。
另外,幹活的這些人裏頭肯定有滑頭在,要是大壯不好說,你來開這個口。
我們總不能什麽都不做,這樣可對不起人家的一番心意。”
唐三娘雖然不識字,但有的道理還是比較清楚的。
總想著占別人的好處而不知道付出,天底下哪有這樣的好事兒?
周大友輕輕的拍了拍桌子,點了點頭說道:
“媳婦兒,你說的對。
以後林綰綰家的事兒就是我們的事。
出了荷花村,我周大友可能說不上話。
但在這荷花村裏麵頭,要是有人膽敢對林綰綰家使壞心思,就別怪我不客氣啦。”
屋子裏麵,周有才激動的將書本拿了出來。
這些書本是他之前在學堂上學的時候抄錄下來的。
這一筆一劃都是出自周有才的手,他格外的珍惜。
這次能重新迴到學堂,周有才自然高興的很。
周有才暗暗發誓,以後進了學堂一定要認真學習,這樣才能夠報答林綰綰的恩情。
路上,周大壯有些不太明白了。
家裏頭本來就和村長一家走的挺近,何必再認個親戚呢?
周大壯對親戚並沒有什麽好感。
除了家裏的那些叔叔伯伯,還有自己的丈母娘一家。
隻是有的東西斷不了,血濃於水,無法分割開來。
也不知道娘是怎麽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