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村民們來了
敢賣我女兒,反手撕婆婆全家! 作者:一個馬小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林綰綰沒有停頓,繼續往前走。
前麵是一片用木柵欄圍起的茶樹林。
如今的茶樹葉已經有點老了,也不太適合采摘下來了。
一個年輕人正蹲在地上修剪樹葉。
茶樹葉一年需要修剪兩次,一次是茶季結束之後,一次是下霜之前。
由於茶葉並不急著用,所以采摘茶葉也不及時。
嫩葉子老葉子都混雜在一起了,到時候對采摘有一定影響。
林大山有些尷尬,他怕林綰綰看到這人心裏麵不舒服,隻能輕聲開口:
“綰綰,我們要不要去另一邊看看。”
“這是……”
林綰綰說話的時候,年輕人也站了起來,居然是她的小叔子周濟民。
周濟民是周大壯叫過來的。
周濟民之前對周家有報信之恩,周大壯自然不會忘記。
同時周大壯也理解娘親。
被周家人害成這樣,輕易就去諒解,根本就不可能。
“嫂,嫂子。”
周濟民嘴唇微動,還是開了口。
不過他臉上的笑容有些勉強,看上去就像硬擠出來的。
林綰綰隻是輕輕的點了點頭,便繼續往前走。
林大山過去連忙揮了揮手,小聲的說道:
“濟民,好好幹,我們不會虧待你的。”
周濟民連忙應聲,便繼續蹲在地上修剪茶樹。
現在周家的結構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除了老二周濟良這一支之外,其他兩隻單薄的很。
這一切的源頭都是一個“貪”字。
經曆了人生的起落,周濟民身上囂張跋扈的那股子勁,早已經消失不見了。
若不是周家還給他一口飯吃,或許此刻的他早已隨著爹娘去了。
“這山上也有不少菌菇,但我們老兩口也隻是采著自己吃,不拿出去賣。”
現在荷花村靠著菌菇多了一份收入,林大山自然不會跟他們爭搶。
“爹,得空了可以養一些兔子。
兔子一胎生的多,懷孕的周期又短,加之紅燒的味道也不錯,倒是可以嚐試一下。”
林綰綰提出了一個建議。
“好,你說啥是啥。
一會兒我得記一下,不然過兩天準忘了。”
林大山拍了拍腦門,笑著說道。
女兒的點子就是多,也不知道像誰一樣。
不過林大山可以確定的是,女兒這腦子肯定不像他,不然的話,肯定愚笨的很。
往山下走的時候就聽見下麵吵吵嚷嚷的聲音,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兒。
“哎呀呀,芋孺人迴來了。
現在芋孺人去了鎮子上,我們真的很少看見。”
“芋孺人可是朝廷命婦,怎麽可能跟我們這些泥腿子一樣呢?”
“這門口停了好幾輛車,尋常人家哪有這個派頭。”
“我以前就說林大山這個老漢有福氣,你看看,我說的對不對?
我這張嘴可是在大佛寺開過光的,一說一個準。”
(林大山:我認識你嗎?)
……
村長周大友帶著眾人一陣溜須拍馬,把周大壯說的隻能低著頭。
“村長,各位叔叔嬸嬸,我娘去了山上,我估摸著就要下來了。
你們稍微等一會兒,我先去裏麵忙了。”
周大壯丟下一句話,連忙低著頭往裏麵走去。
這種場麵讓他尷尬的無以複加。
幾個嬸子剛想拉住周大壯,卻聽見一個熟悉的聲音。
“村長叔,各位大哥大嫂,好久不見了。”
林綰綰還是一如既往的客氣。
“哎呀,芋孺人,你好歹是朝廷命婦了,現在還跟我們這麽客氣。
我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周大友笑著說道。
現在周大友和唐三娘雖然不再為周家送柴火和草木灰,但有了菌孢的營生,所以說生活沒什麽太大的變化。
由於蟲災,大夥的麥子基本算是沒有收上來,但有了紅薯的補充,生活的吃喝算是過得去。
“各位大哥大嫂,其實我這次迴來是要請大家來幫忙的。”
林綰綰把周大壯叫了出來。
雖然她現在這麽安排了,到時候具體由周大壯和林大山幾人幫著照看。
林綰綰不可能精確到某一天做某一件事兒,隻能說一個大概的方向。
聽著要幫忙,有活幹了,一眾村民們喜上眉梢。
明明是林綰綰招工,聽著卻像求著別人一樣。
難怪林綰綰能成為芋孺人,果然是有些不一樣的。
周大友第一個拍著胸脯,聲音洪亮的說道:
“芋孺人,隻要你開口,我們大夥兒沒有不幫的理。”
“對對對,誰要是幫忙的時候懈怠了,我張嬸子第一個不放過她。”
……
眾人都是豪言壯誌,恨不得此刻就成為周家的狗腿子。
林綰綰輕輕的擺了擺手,臉上的笑意未曾褪去:
“各位大哥大嫂,若是和我再這麽生分,別怪我生氣了。
隻要我迴到村子裏,你們都叫我大壯娘吧。”
看著林綰綰沒有一點的架子,眾人放心了不少。
這段時間有人也往鎮子上跑,自然聽到林綰綰的一些事跡。
“德善堂快餐店”,“林家果鋪”,“女人心事”。
在很短的時間裏就開了三個鋪子。
一個鋪子是為了方便學子,一個鋪子的分銷商是縣太爺,而最後一個鋪子,成了大姑娘小小姐的追捧。
可以說沒有一個是簡單的。
作為女人,能達到這樣的層次,真的讓人無法仰望。
隻是沒想到林綰綰還是之前的林綰綰,一點都沒有變。
“各位大哥大嫂,我們一邊走一邊說。”
林綰綰想帶著大家實地看一看,這樣才能做到心中有數。
“好。”
眾人齊齊答應。
“村長叔,你對茶葉了解一些,到時候得幫著多移植一些茶樹來。”
林綰綰吩咐道。
周大友連連點頭,
“大壯娘,你就放心吧。
我一定去挑些品質好的茶樹來,到時候茶樹園我親自來看護,保證不會出什麽差錯。”
“那便最好了。”
林綰綰一家的根在這裏,所以必須將根牢牢的紮在荷花村這一片土地裏。
“三娘,奶牛棚你得幫著看好,我可有大用處的。
至於人手的調配,你得好好把把關。”
林綰綰對唐三娘很是信任。
唐三娘自不會辜負這份信任。
夫妻兩人相望一眼,眼中都是滿滿的感激。
前麵是一片用木柵欄圍起的茶樹林。
如今的茶樹葉已經有點老了,也不太適合采摘下來了。
一個年輕人正蹲在地上修剪樹葉。
茶樹葉一年需要修剪兩次,一次是茶季結束之後,一次是下霜之前。
由於茶葉並不急著用,所以采摘茶葉也不及時。
嫩葉子老葉子都混雜在一起了,到時候對采摘有一定影響。
林大山有些尷尬,他怕林綰綰看到這人心裏麵不舒服,隻能輕聲開口:
“綰綰,我們要不要去另一邊看看。”
“這是……”
林綰綰說話的時候,年輕人也站了起來,居然是她的小叔子周濟民。
周濟民是周大壯叫過來的。
周濟民之前對周家有報信之恩,周大壯自然不會忘記。
同時周大壯也理解娘親。
被周家人害成這樣,輕易就去諒解,根本就不可能。
“嫂,嫂子。”
周濟民嘴唇微動,還是開了口。
不過他臉上的笑容有些勉強,看上去就像硬擠出來的。
林綰綰隻是輕輕的點了點頭,便繼續往前走。
林大山過去連忙揮了揮手,小聲的說道:
“濟民,好好幹,我們不會虧待你的。”
周濟民連忙應聲,便繼續蹲在地上修剪茶樹。
現在周家的結構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除了老二周濟良這一支之外,其他兩隻單薄的很。
這一切的源頭都是一個“貪”字。
經曆了人生的起落,周濟民身上囂張跋扈的那股子勁,早已經消失不見了。
若不是周家還給他一口飯吃,或許此刻的他早已隨著爹娘去了。
“這山上也有不少菌菇,但我們老兩口也隻是采著自己吃,不拿出去賣。”
現在荷花村靠著菌菇多了一份收入,林大山自然不會跟他們爭搶。
“爹,得空了可以養一些兔子。
兔子一胎生的多,懷孕的周期又短,加之紅燒的味道也不錯,倒是可以嚐試一下。”
林綰綰提出了一個建議。
“好,你說啥是啥。
一會兒我得記一下,不然過兩天準忘了。”
林大山拍了拍腦門,笑著說道。
女兒的點子就是多,也不知道像誰一樣。
不過林大山可以確定的是,女兒這腦子肯定不像他,不然的話,肯定愚笨的很。
往山下走的時候就聽見下麵吵吵嚷嚷的聲音,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兒。
“哎呀呀,芋孺人迴來了。
現在芋孺人去了鎮子上,我們真的很少看見。”
“芋孺人可是朝廷命婦,怎麽可能跟我們這些泥腿子一樣呢?”
“這門口停了好幾輛車,尋常人家哪有這個派頭。”
“我以前就說林大山這個老漢有福氣,你看看,我說的對不對?
我這張嘴可是在大佛寺開過光的,一說一個準。”
(林大山:我認識你嗎?)
……
村長周大友帶著眾人一陣溜須拍馬,把周大壯說的隻能低著頭。
“村長,各位叔叔嬸嬸,我娘去了山上,我估摸著就要下來了。
你們稍微等一會兒,我先去裏麵忙了。”
周大壯丟下一句話,連忙低著頭往裏麵走去。
這種場麵讓他尷尬的無以複加。
幾個嬸子剛想拉住周大壯,卻聽見一個熟悉的聲音。
“村長叔,各位大哥大嫂,好久不見了。”
林綰綰還是一如既往的客氣。
“哎呀,芋孺人,你好歹是朝廷命婦了,現在還跟我們這麽客氣。
我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周大友笑著說道。
現在周大友和唐三娘雖然不再為周家送柴火和草木灰,但有了菌孢的營生,所以說生活沒什麽太大的變化。
由於蟲災,大夥的麥子基本算是沒有收上來,但有了紅薯的補充,生活的吃喝算是過得去。
“各位大哥大嫂,其實我這次迴來是要請大家來幫忙的。”
林綰綰把周大壯叫了出來。
雖然她現在這麽安排了,到時候具體由周大壯和林大山幾人幫著照看。
林綰綰不可能精確到某一天做某一件事兒,隻能說一個大概的方向。
聽著要幫忙,有活幹了,一眾村民們喜上眉梢。
明明是林綰綰招工,聽著卻像求著別人一樣。
難怪林綰綰能成為芋孺人,果然是有些不一樣的。
周大友第一個拍著胸脯,聲音洪亮的說道:
“芋孺人,隻要你開口,我們大夥兒沒有不幫的理。”
“對對對,誰要是幫忙的時候懈怠了,我張嬸子第一個不放過她。”
……
眾人都是豪言壯誌,恨不得此刻就成為周家的狗腿子。
林綰綰輕輕的擺了擺手,臉上的笑意未曾褪去:
“各位大哥大嫂,若是和我再這麽生分,別怪我生氣了。
隻要我迴到村子裏,你們都叫我大壯娘吧。”
看著林綰綰沒有一點的架子,眾人放心了不少。
這段時間有人也往鎮子上跑,自然聽到林綰綰的一些事跡。
“德善堂快餐店”,“林家果鋪”,“女人心事”。
在很短的時間裏就開了三個鋪子。
一個鋪子是為了方便學子,一個鋪子的分銷商是縣太爺,而最後一個鋪子,成了大姑娘小小姐的追捧。
可以說沒有一個是簡單的。
作為女人,能達到這樣的層次,真的讓人無法仰望。
隻是沒想到林綰綰還是之前的林綰綰,一點都沒有變。
“各位大哥大嫂,我們一邊走一邊說。”
林綰綰想帶著大家實地看一看,這樣才能做到心中有數。
“好。”
眾人齊齊答應。
“村長叔,你對茶葉了解一些,到時候得幫著多移植一些茶樹來。”
林綰綰吩咐道。
周大友連連點頭,
“大壯娘,你就放心吧。
我一定去挑些品質好的茶樹來,到時候茶樹園我親自來看護,保證不會出什麽差錯。”
“那便最好了。”
林綰綰一家的根在這裏,所以必須將根牢牢的紮在荷花村這一片土地裏。
“三娘,奶牛棚你得幫著看好,我可有大用處的。
至於人手的調配,你得好好把把關。”
林綰綰對唐三娘很是信任。
唐三娘自不會辜負這份信任。
夫妻兩人相望一眼,眼中都是滿滿的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