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寧兒淺淺一笑,道:「問這個我就不糊塗了,剛才聽秦公子搖鈴,曲子雖然不識得,但曲意悠長遼闊,倒有些像那些塞外騎馬牧羊的歌聲。」
秦似海道:「正是。這腕鈴的樂曲的確來自一首蒙古短歌,僅有五句,名叫《望雁歸》。當年有位通曉韻律的匠人花費了數年的時間,為他的蒙古主人打造了五對腕鈴,按順序搖晃,就能奏出一曲短歌,五個蒙古少女搖晃手腕,隨樂曲翩翩起舞,當年可是出名得很。不過那位蒙古貴公心性殘忍,得了如此巧奪天工的珍品,就不想其他人再得到,於是把那位匠人殺了。這五對腕鈴成為了世間僅有的孤品。
「我手中的這對,隻是其中之一。三十年前,魏國公的父親徐達率兵北伐,攻破了大都,那位擁有腕鈴的蒙古貴族隨軍隊迴撤漠北,到達大寧時再次被明軍擊潰,這五對腕鈴從此下落不知。吳姑娘,這些事你不會一無所知吧?」
吳寧兒搖頭道:「這些事都比我年齡大很多,我怎麽會知道。」
秦似海道:「姑娘不說,那就由秦某來說,兩位聽聽是不是真相。我大明有位名醫,名叫劉純,兩位可曾聽說?」
二人一起搖頭。
秦似海道:「劉純便是江岸春的授業恩師,江大夫在徐公爺家做幕僚,醫術不凡,很是受器重,但他的醫術卻遠遠不及劉純的成就,這位劉純不僅醫術精湛,而且著作淵博,他年輕時曾經隨太祖皇帝征戰南北,與徐公爺的父親徐達是至交好友。洪武二十八年,劉太醫年紀老邁,定居甘州去養老,留下了江岸春和幾十年所有的筆記和藥方給徐家。江岸春因為是劉純的親傳弟子,徐公爺特準江大夫可以翻閱整理劉純留下的筆記藥方。」
吳寧兒問道:「秦公子,你知道的真多,但這和我有什麽關係呢?」
秦似海道:「這些事和你有大大的幹係,你手上的腕鈴,就是你的主人為了在江岸春麵前證明你的身份,專門給你的信物。」
吳寧兒忽然打了一個戰,連連擺手道:「不是,不是,我的確私下裏找過江大夫,我找他是因為……因為女孩子……需要調理一下。」
秦似海冷笑一聲,道:「姑娘一直對腕鈴的事避而不談,不如在下直接給你說明白吧。你找到江岸春,用腕鈴證明你的身份,無非是要從劉純當年的藥方筆記中找出某一件證物,迴去你的主人交代罷了。」
吳寧兒道:「秦公子,我是一個青樓女子,身無自由,被人賣來賣去的,我怎麽會有主人呢?」
第十六章 辯
秦似海道:「你當然有主人,而且還是一個大人物,你和江岸春都是這個大人物的暗樁,江岸春一直潛伏在魏國公府,任務就是從徐家打探各種朝廷秘事和訊息,因為江岸春取得徐公爺信任萬分不易,而且要一直潛伏下去,不能輕易露相,所以必須靠一個人萬分信任又不容易惹人起疑的人替他傳遞出訊息,這個人就是姑娘你了。至於你的主人,就是寧王!這就是你身上擔負的大秘密!」
吳寧兒愣了一會,道:「寧王?什麽寧王?」
秦似海道:「太祖皇帝的十六子朱權,年輕有為,受封大寧邊境,節製沿邊兵馬,是為寧王。寧王年輕有為,才幹過人,十五歲便能鎮守邊關,放眼整個朱家,算得上首屈一指的人才,他手下的朵顏三衛更是天下無敵的鐵騎,如今太祖皇帝駕崩,卻沒有傳位給他的兒子,而是讓皇孫朱允炆繼位,寧王自然心中大為不滿。」
吳寧兒道:「秦公子,你說的這些皇親國戚的事,和我有什麽關係?」
秦似海再次搖晃手中的腕鈴,道:「當然有!他在大寧受封,自然得到了當年的五對腕鈴,派你來京城取得劉純當年的診療筆記,必定是為興兵奪位收集對朱允炆不利的證據,將來要逼皇帝退位,也算有正當理由。腕鈴兒、吳寧兒,姑娘的名字也來自寧王吧?」
他忽然停下,冷冰的臉上流過一絲黯然,道:「在下起初以為姑娘對柳十郎一片摯誠,如今看來,那柳公子說得也有他的道理,你不過是想利用他為出逃找一個藉口罷了。以我看來,姑娘年齡與寧王相若,對他更是情深意重,甘願身入青樓也要替他做事。」
吳寧兒忽然大聲道:「你胡說!胡說!」
話音一落,她的眼淚流了出來,又道:「秦公子,雖然我沒有喜歡你,但是我從來也沒討厭你,現在我好討厭你!你說的什麽寧王,什麽皇帝,我都不明白,都不認識,也不介意你怎麽說。但是我在不知道柳公子是騙子之前,對他是真心實意的,隻想安安靜靜快快樂樂陪他過一輩子,我沒有利用任何人,我不是騙子……秦公子這樣看待我,又何必要我以後跟你,我若跟了你,不是成天被你冤枉麽?」
丁阿三一直微笑看著二人,這時開口道:「這些婆婆媽媽的小事,姑娘不用哭泣,幫主也不必吃醋。我隻想請教幫主一件事,依你所說,吳姑娘身上擔負著秘密任務,為什麽她一出逃,錦衣衛反應如此之快?你才說了錦衣衛是隻會刑詢逼供的無恥混蛋,吳寧兒又怎麽會那麽輕易就暴露身份了?」
秦似海沉吟了一會,道:「這一節我還沒有完全想通透,隻有猜測,不過這猜測是極為合理的,吳寧兒暴露身份,並非是錦衣衛有什麽能耐,而是因為魏國公府的原因。眾所周知,朱允炆繼位後開始削藩,阻力極大,他麵對最大的威脅並不是寧王,而是燕王。燕王戍守邊關,功勞最大,又與魏國公是姻親,所以勢力也最為雄厚,燕王和寧王一樣,也是早有反意,但燕王年齡大了寧王很多,行事更有分寸,他反與不反,全在於徐家是否支持燕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秦似海道:「正是。這腕鈴的樂曲的確來自一首蒙古短歌,僅有五句,名叫《望雁歸》。當年有位通曉韻律的匠人花費了數年的時間,為他的蒙古主人打造了五對腕鈴,按順序搖晃,就能奏出一曲短歌,五個蒙古少女搖晃手腕,隨樂曲翩翩起舞,當年可是出名得很。不過那位蒙古貴公心性殘忍,得了如此巧奪天工的珍品,就不想其他人再得到,於是把那位匠人殺了。這五對腕鈴成為了世間僅有的孤品。
「我手中的這對,隻是其中之一。三十年前,魏國公的父親徐達率兵北伐,攻破了大都,那位擁有腕鈴的蒙古貴族隨軍隊迴撤漠北,到達大寧時再次被明軍擊潰,這五對腕鈴從此下落不知。吳姑娘,這些事你不會一無所知吧?」
吳寧兒搖頭道:「這些事都比我年齡大很多,我怎麽會知道。」
秦似海道:「姑娘不說,那就由秦某來說,兩位聽聽是不是真相。我大明有位名醫,名叫劉純,兩位可曾聽說?」
二人一起搖頭。
秦似海道:「劉純便是江岸春的授業恩師,江大夫在徐公爺家做幕僚,醫術不凡,很是受器重,但他的醫術卻遠遠不及劉純的成就,這位劉純不僅醫術精湛,而且著作淵博,他年輕時曾經隨太祖皇帝征戰南北,與徐公爺的父親徐達是至交好友。洪武二十八年,劉太醫年紀老邁,定居甘州去養老,留下了江岸春和幾十年所有的筆記和藥方給徐家。江岸春因為是劉純的親傳弟子,徐公爺特準江大夫可以翻閱整理劉純留下的筆記藥方。」
吳寧兒問道:「秦公子,你知道的真多,但這和我有什麽關係呢?」
秦似海道:「這些事和你有大大的幹係,你手上的腕鈴,就是你的主人為了在江岸春麵前證明你的身份,專門給你的信物。」
吳寧兒忽然打了一個戰,連連擺手道:「不是,不是,我的確私下裏找過江大夫,我找他是因為……因為女孩子……需要調理一下。」
秦似海冷笑一聲,道:「姑娘一直對腕鈴的事避而不談,不如在下直接給你說明白吧。你找到江岸春,用腕鈴證明你的身份,無非是要從劉純當年的藥方筆記中找出某一件證物,迴去你的主人交代罷了。」
吳寧兒道:「秦公子,我是一個青樓女子,身無自由,被人賣來賣去的,我怎麽會有主人呢?」
第十六章 辯
秦似海道:「你當然有主人,而且還是一個大人物,你和江岸春都是這個大人物的暗樁,江岸春一直潛伏在魏國公府,任務就是從徐家打探各種朝廷秘事和訊息,因為江岸春取得徐公爺信任萬分不易,而且要一直潛伏下去,不能輕易露相,所以必須靠一個人萬分信任又不容易惹人起疑的人替他傳遞出訊息,這個人就是姑娘你了。至於你的主人,就是寧王!這就是你身上擔負的大秘密!」
吳寧兒愣了一會,道:「寧王?什麽寧王?」
秦似海道:「太祖皇帝的十六子朱權,年輕有為,受封大寧邊境,節製沿邊兵馬,是為寧王。寧王年輕有為,才幹過人,十五歲便能鎮守邊關,放眼整個朱家,算得上首屈一指的人才,他手下的朵顏三衛更是天下無敵的鐵騎,如今太祖皇帝駕崩,卻沒有傳位給他的兒子,而是讓皇孫朱允炆繼位,寧王自然心中大為不滿。」
吳寧兒道:「秦公子,你說的這些皇親國戚的事,和我有什麽關係?」
秦似海再次搖晃手中的腕鈴,道:「當然有!他在大寧受封,自然得到了當年的五對腕鈴,派你來京城取得劉純當年的診療筆記,必定是為興兵奪位收集對朱允炆不利的證據,將來要逼皇帝退位,也算有正當理由。腕鈴兒、吳寧兒,姑娘的名字也來自寧王吧?」
他忽然停下,冷冰的臉上流過一絲黯然,道:「在下起初以為姑娘對柳十郎一片摯誠,如今看來,那柳公子說得也有他的道理,你不過是想利用他為出逃找一個藉口罷了。以我看來,姑娘年齡與寧王相若,對他更是情深意重,甘願身入青樓也要替他做事。」
吳寧兒忽然大聲道:「你胡說!胡說!」
話音一落,她的眼淚流了出來,又道:「秦公子,雖然我沒有喜歡你,但是我從來也沒討厭你,現在我好討厭你!你說的什麽寧王,什麽皇帝,我都不明白,都不認識,也不介意你怎麽說。但是我在不知道柳公子是騙子之前,對他是真心實意的,隻想安安靜靜快快樂樂陪他過一輩子,我沒有利用任何人,我不是騙子……秦公子這樣看待我,又何必要我以後跟你,我若跟了你,不是成天被你冤枉麽?」
丁阿三一直微笑看著二人,這時開口道:「這些婆婆媽媽的小事,姑娘不用哭泣,幫主也不必吃醋。我隻想請教幫主一件事,依你所說,吳姑娘身上擔負著秘密任務,為什麽她一出逃,錦衣衛反應如此之快?你才說了錦衣衛是隻會刑詢逼供的無恥混蛋,吳寧兒又怎麽會那麽輕易就暴露身份了?」
秦似海沉吟了一會,道:「這一節我還沒有完全想通透,隻有猜測,不過這猜測是極為合理的,吳寧兒暴露身份,並非是錦衣衛有什麽能耐,而是因為魏國公府的原因。眾所周知,朱允炆繼位後開始削藩,阻力極大,他麵對最大的威脅並不是寧王,而是燕王。燕王戍守邊關,功勞最大,又與魏國公是姻親,所以勢力也最為雄厚,燕王和寧王一樣,也是早有反意,但燕王年齡大了寧王很多,行事更有分寸,他反與不反,全在於徐家是否支持燕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