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夫睜大眼睛,愣了一下,又立即道:「柳公子……哦,對對對,那位公子爺付了銀子,讓我來接您,二更前出城,明早趕到五十裏外的慈雲寺。這曲子麽,小人不知道叫什麽名兒,是那位公子爺吩咐我,若是聽到腕鈴響起,就這樣吹上幾句,小人就照做了,說實話,小人也隻會吹這幾句,就這幾句,小人還練了大半天呢。嘿嘿。」
吳寧兒瞥了他一眼道:「看你模樣倒還周正,人也不傻,這繁複的曲兒也能一學就會,柳公子可是對原曲作了變調和修音的,難怪我聽上去味兒不那麽正……好啦,說這些你也不懂,那就送我去罷,賞錢自然少不了你的。」
車夫嗬嗬直笑,連連點頭,小心把吳寧兒扶上車,得意洋洋道:「姑娘看看,這紅木的車廂、這花梨木的輪轂、這精鋼打造的護圈、這上好緞子的坐墊……不是小人吹牛,金陵城裏要找一輛更好的馬車,那可難嘍。」
吳寧兒嗯了一聲,這麽優質的馬車固然是柳公子的一番心意,但比起能見到意中人,馬車的優劣一點也不重要。
那車夫仍然笑道:「天黑夜寒,小人特地為姑娘準備了手爐和熱茶,咱們這就啟程。時辰是夠的,路上慢慢走,姑娘可以睡上一覺,包管明兒一早就到慈雲寺。」
馬車順路而行,不多時便出了城,吳寧兒撩開車簾迴望夜色中的金陵城,隻見燈如繁星,忍不住得意地笑了。
從明天起,吳寧兒這個名字將會響徹金陵,會成為秦淮河畔的神奇傳說。
她甚至想像,多年以後的某一天,老邁卻仍然美麗的吳寧兒重遊故地,依然聽到如花少女們、青年才俊們談起這個故事,俗世渺渺,人生茫茫,那是何等的盪氣迴腸、感慨萬千卻又淡定似水。
明月如炬,驛道無人,馬車不疾不徐地向東而去。車夫駕車的本事很是不錯,車走得平平穩穩,人也安安靜靜不多嘴多舌,吳寧兒一路聽著踢踏踢踏的馬蹄聲,想著那張俊俏臉龐,捧著熱乎乎的暖爐,也不知走了多遠,迷迷糊糊地漸漸要入睡。
忽然間馬車停下,吳寧兒猛然醒來,正在問話,那車夫的聲音道:「吳姑娘,咳,小人有句話不得不說。咱們烏漆麻黑的半夜趕路,要是有人問起,你可不能說你是吳姑娘,也不能說你要去慈雲寺。」
吳寧兒道:「這倒是奇怪了,我該怎麽說呢?」
馬車夫道:「瞧您這身衣衫,像是大戶人家的丫鬟,所以姑娘吶,您得說您是前麵十來裏陳家村的人,在城中什麽大官家裏做下人,眼下老娘重病難返,這才著急趕路去見最後一麵。這話聽著不吉利,也看低了姑娘的身份,可也隻得這樣糊弄才會有人信。」
吳寧兒並不相信,淡淡道:「深夜之中,又沒官府的差官,哪裏會有人隨便查問你,你這趕車的別想那麽多,隻管把我送到便是。賞錢自然不會少了你。」
車夫沉默了一會,嘆了口氣道:「那位公子爺已付了銀子,賞錢什麽的,並非小人所想。小人想的便是如何安安穩穩把姑娘送到,姑娘切切記住小人的話,說實話,姑娘實在生得好看,不如把爐裏炭灰抹點在臉上,還是不惹人眼為好。」
他這話音一落,驛道之上已隱約傳來急促的馬蹄聲,吳寧兒心中一跳,拉開車廂後簾,果然看到遠處幾點火光搖晃,明著就是順著驛道疾馳而來,想起車夫剛才的話,心中也有些著慌,便真從手爐中搖了些炭灰出來,和了茶水抹在臉上,把頭髮抓得散亂一點,又用力將眼眶揉得通紅髮痛。
馬蹄聲越來越近,轉瞬已抵達馬車後麵,一聲響亮地馬鞭擊空之響,接著傳來一個男子威嚴的聲音:「趕車的,把車停了!」
吳寧兒偷偷從簾角縫隙向外看去,見五六匹馬已圍住了馬車,馬上乘客都是一襲黑袍,最前那人手執燈籠,另一隻手揮動馬鞭啪啪作響。
車夫停了車,戰戰兢兢跳下來,撲通一聲跪下去,大聲道:「大王饒命,大王饒命,小人就是個趕車的把式……求大王饒命。」
那人道:「什麽大王小王,老子不是劫道的。看你裝模作樣的慫樣,這車上可窩藏了什麽年輕女人?」
車夫連聲道:「有,有,有!有個大戶人家的年輕丫頭趕夜路,大王若要壓寨夫人,搶去……搶去便是,隻求大王饒了小人的賤命。」
那人喜道:「有個年輕丫頭?!」身形一晃便躍下馬背,刀光一閃間,車廂後簾已被挑起,燈籠伸進了車廂之內。
吳寧兒尖叫一聲,縮在車廂一角,本來也打算裝作戰戰兢兢的模樣,沒料到這時心中真的恐懼起來,身子也真的開始顫抖,說話的聲音也在發顫:「我……我……是個丫頭,在魏國公府裏做雜役的小丫頭,我也沒什麽買路錢了,錢都給這車夫大哥僱車啦。還有……我可不能跟你做那個,什麽壓寨夫人!」
那人將晃動燈籠,凝視吳寧兒的麵孔,沉聲道:「哼!金陵城外兩百裏,可沒什麽山大王。」
燈籠照耀之下,那人的麵孔頗為年輕,五官還算清秀,吳寧兒拍拍胸口舒了口氣,她不是沒見過世麵的人,見那青年麵目隻是威嚴,並非兇神惡煞的模樣,心中已有了主意,便皺起眉頭癟著嘴道:「原來不是山大王,真是嚇死我了。那你……必定是深夜追緝歹人的朝廷大人了?」
青年隻冷冷瞧著她,不動聲色。吳寧兒道:「大人,家母重病在身,求大人給個方便,讓小女子能趕迴鄉下見老母最後一麵……」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吳寧兒瞥了他一眼道:「看你模樣倒還周正,人也不傻,這繁複的曲兒也能一學就會,柳公子可是對原曲作了變調和修音的,難怪我聽上去味兒不那麽正……好啦,說這些你也不懂,那就送我去罷,賞錢自然少不了你的。」
車夫嗬嗬直笑,連連點頭,小心把吳寧兒扶上車,得意洋洋道:「姑娘看看,這紅木的車廂、這花梨木的輪轂、這精鋼打造的護圈、這上好緞子的坐墊……不是小人吹牛,金陵城裏要找一輛更好的馬車,那可難嘍。」
吳寧兒嗯了一聲,這麽優質的馬車固然是柳公子的一番心意,但比起能見到意中人,馬車的優劣一點也不重要。
那車夫仍然笑道:「天黑夜寒,小人特地為姑娘準備了手爐和熱茶,咱們這就啟程。時辰是夠的,路上慢慢走,姑娘可以睡上一覺,包管明兒一早就到慈雲寺。」
馬車順路而行,不多時便出了城,吳寧兒撩開車簾迴望夜色中的金陵城,隻見燈如繁星,忍不住得意地笑了。
從明天起,吳寧兒這個名字將會響徹金陵,會成為秦淮河畔的神奇傳說。
她甚至想像,多年以後的某一天,老邁卻仍然美麗的吳寧兒重遊故地,依然聽到如花少女們、青年才俊們談起這個故事,俗世渺渺,人生茫茫,那是何等的盪氣迴腸、感慨萬千卻又淡定似水。
明月如炬,驛道無人,馬車不疾不徐地向東而去。車夫駕車的本事很是不錯,車走得平平穩穩,人也安安靜靜不多嘴多舌,吳寧兒一路聽著踢踏踢踏的馬蹄聲,想著那張俊俏臉龐,捧著熱乎乎的暖爐,也不知走了多遠,迷迷糊糊地漸漸要入睡。
忽然間馬車停下,吳寧兒猛然醒來,正在問話,那車夫的聲音道:「吳姑娘,咳,小人有句話不得不說。咱們烏漆麻黑的半夜趕路,要是有人問起,你可不能說你是吳姑娘,也不能說你要去慈雲寺。」
吳寧兒道:「這倒是奇怪了,我該怎麽說呢?」
馬車夫道:「瞧您這身衣衫,像是大戶人家的丫鬟,所以姑娘吶,您得說您是前麵十來裏陳家村的人,在城中什麽大官家裏做下人,眼下老娘重病難返,這才著急趕路去見最後一麵。這話聽著不吉利,也看低了姑娘的身份,可也隻得這樣糊弄才會有人信。」
吳寧兒並不相信,淡淡道:「深夜之中,又沒官府的差官,哪裏會有人隨便查問你,你這趕車的別想那麽多,隻管把我送到便是。賞錢自然不會少了你。」
車夫沉默了一會,嘆了口氣道:「那位公子爺已付了銀子,賞錢什麽的,並非小人所想。小人想的便是如何安安穩穩把姑娘送到,姑娘切切記住小人的話,說實話,姑娘實在生得好看,不如把爐裏炭灰抹點在臉上,還是不惹人眼為好。」
他這話音一落,驛道之上已隱約傳來急促的馬蹄聲,吳寧兒心中一跳,拉開車廂後簾,果然看到遠處幾點火光搖晃,明著就是順著驛道疾馳而來,想起車夫剛才的話,心中也有些著慌,便真從手爐中搖了些炭灰出來,和了茶水抹在臉上,把頭髮抓得散亂一點,又用力將眼眶揉得通紅髮痛。
馬蹄聲越來越近,轉瞬已抵達馬車後麵,一聲響亮地馬鞭擊空之響,接著傳來一個男子威嚴的聲音:「趕車的,把車停了!」
吳寧兒偷偷從簾角縫隙向外看去,見五六匹馬已圍住了馬車,馬上乘客都是一襲黑袍,最前那人手執燈籠,另一隻手揮動馬鞭啪啪作響。
車夫停了車,戰戰兢兢跳下來,撲通一聲跪下去,大聲道:「大王饒命,大王饒命,小人就是個趕車的把式……求大王饒命。」
那人道:「什麽大王小王,老子不是劫道的。看你裝模作樣的慫樣,這車上可窩藏了什麽年輕女人?」
車夫連聲道:「有,有,有!有個大戶人家的年輕丫頭趕夜路,大王若要壓寨夫人,搶去……搶去便是,隻求大王饒了小人的賤命。」
那人喜道:「有個年輕丫頭?!」身形一晃便躍下馬背,刀光一閃間,車廂後簾已被挑起,燈籠伸進了車廂之內。
吳寧兒尖叫一聲,縮在車廂一角,本來也打算裝作戰戰兢兢的模樣,沒料到這時心中真的恐懼起來,身子也真的開始顫抖,說話的聲音也在發顫:「我……我……是個丫頭,在魏國公府裏做雜役的小丫頭,我也沒什麽買路錢了,錢都給這車夫大哥僱車啦。還有……我可不能跟你做那個,什麽壓寨夫人!」
那人將晃動燈籠,凝視吳寧兒的麵孔,沉聲道:「哼!金陵城外兩百裏,可沒什麽山大王。」
燈籠照耀之下,那人的麵孔頗為年輕,五官還算清秀,吳寧兒拍拍胸口舒了口氣,她不是沒見過世麵的人,見那青年麵目隻是威嚴,並非兇神惡煞的模樣,心中已有了主意,便皺起眉頭癟著嘴道:「原來不是山大王,真是嚇死我了。那你……必定是深夜追緝歹人的朝廷大人了?」
青年隻冷冷瞧著她,不動聲色。吳寧兒道:「大人,家母重病在身,求大人給個方便,讓小女子能趕迴鄉下見老母最後一麵……」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