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
清穿之寵妃上位記[快穿] 作者:紫色背光鍵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今日他本沒想來的,隻是半路遇到汗阿瑪和佟母妃。佟母妃一問,汗阿瑪自然就提議要來,汗阿瑪的話,他能不聽嗎?
可額娘卻問都不問一句,便將此事逕自怪罪到了他身上。
四阿哥垂頭想了片刻,最後隻能把求助的目光投給了自己的汗阿瑪。
皇帝被幾個人盯著,倒也麵色不改,神態自若地吩咐宮人:「把方才的蘇氏叫進來吧。」
德妃笑容依舊保持不變,心中氣悶。
第二章
烏嬤嬤是德妃身邊的心腹,深知德妃和四阿哥的性子,她出去傳召蘇氏,看著麵前容貌秀美的少女,眼神滿是憐憫。
她心知這蘇氏斤兩,隻怕進去根本討好不了正在氣頭上的娘娘,哪怕在四阿哥力保之下,進了阿哥所,可依她的性子,早晚是個失寵的命。
別的不說,隻說四阿哥一時賭氣選了這麽個鋸嘴葫蘆一般的人,過後看清了,難免後悔自己為了這麽個人和娘娘賭氣。
時舒自是不知這個嬤嬤一語成讖,她正在腦海中反覆思量如何破局。
上輩子,原主失寵隻有一小半是因為性格,大半是因為她無辜捲入了佟妃和德妃的較勁。
她首要解決的難題便是這個。
否則即便改變了原身性格,將來晉位時,德妃一句不喜歡她,四阿哥難道真的可以無視親生額娘的反對嗎?
即便可以,難保未來某一日不會重蹈覆轍。
就像原身上輩子那樣,四阿哥喜歡她時,自然願意為她出頭,若是不喜歡了,今日為了她和德妃爭執,便成了她獲罪的由頭。
時舒反覆迴憶原身上前迴話的那一幕,試圖找出什麽線索。
當著皇帝和妃主的麵,原身那時根本不敢抬頭,哪怕被吩咐抬起臉來,眼睛仍然下垂,連掃一眼他們什麽模樣都沒敢。
隻記得四阿哥聲音略微沙啞,態度很和氣,穿一身石青的袍子,興許也是緊張,手裏不斷摩挲著腰間的荷包。
荷包是很常見的樣式,但也不常見。
原身女紅不錯,心思細膩,入府後,很容易就留意到四阿哥身上的荷包雖然每日都換,但都像是同一個人做的。
不像是福晉和宋氏的手藝,而負責阿哥衣物的繡娘不會隻有一個,那麽隻能是長輩所賜。
時舒再次進入殿內請安後,特意確認了一下,四阿哥身上佩戴的,確實是原身記憶中那枚荷包。
至於四阿哥本人長相,她隻是匆匆一瞥,發現沒有原身記憶中那般肅然,隻是個氣質略好些的十五歲男孩。
四阿哥卻盯著麵前的蘇氏看了片刻,即便盡力掩飾,也能瞧出來他眸中一閃而過的高興。
原身容色不俗,又正在不諳世事的年紀,一雙柔和鈍圓的杏眼,黑白分明,帶著些天真和嬌憨,至於身量倒在其次了。
今年不過十五歲的四阿哥如此想到,雖有些羞赧,但還是在皇帝的暗示下,問出了自己的問題:「你可讀過書?」
麵前的少女睫毛輕顫,肉眼可見的緊張,脆生生道:「奴才略識得幾個字。」
四阿哥饒有興致,幾乎快忘了先前張氏帶給他的不快,以及上首德妃的感受,他繼續問道:「那你便背一首詩出來吧。」
四阿哥忘了德妃和佟妃之間的不和,時舒卻沒忘。
要想在四阿哥府裏步步高升,德妃是萬萬不能得罪的。至於會不會得罪佟妃,那暫且不是她能考慮到的。
上一世,原身背完詩後,佟妃讚嘆不絕,當時原身引以為傲,現在想來,詩好是假,想要刺激德妃母子不和才是真。
否則德妃大可以將三人都賜給四阿哥,為什麽偏偏少了個四阿哥不喜歡的張氏,也許不是德妃不想給,而是四阿哥被佟妃一激,衝動之下沒給自己額娘麵子,堅決不要。
思慮片刻,時舒便開了口:「奴才會背孟郊的《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四阿哥神情錯愕,他抓緊了手中的荷包,下意識抬眸,正好對上了上首德妃遠遠投來的目光。
德妃眼角帶著幾絲疲憊,目光平靜而深邃,這一眼仿佛穿越了數年時光,四阿哥驟然迴憶起曾經每一次在承幹宮偏殿與額娘匆匆會麵的場景。
門外宮女不斷催促著,那時已經是妃位的額娘,卻會因為宮女的幾句話而紅了眼眶,滴滴淚水砸在手背上,濺起微弱無力的水花。
額娘送來的荷包有許多許多,攢了好幾箱子,他在承幹宮時不敢戴,怕傷了皇貴妃額娘的心,總想著,等日後搬出了承幹宮,住進阿哥所,就天天戴著額娘做的荷包去給她請安。
這些年來他日日貼身戴著荷包,可離額娘似乎愈發遙遠了。
片刻後,他若無其事地說:「兒子沒什麽要問的了。」
德妃不禁垂眸,隻有微微起伏的胸口,昭示著她方才的不平靜。
她知道四阿哥身上一直佩戴著她做的荷包,
詩句中的母親縫製衣衫時,是期盼孩子能夠早日平安歸來。
她為孩子們縫製荷包,何嚐不是在祈盼他們能夠如意平安。
如今為著一個秀女惹他不快,橫生怨懟,又是何必呢?
德妃及時醒轉,幽幽看了一旁的佟妃一眼,哪怕這個秀女是佟妃力薦,隻要四阿哥喜歡便是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可額娘卻問都不問一句,便將此事逕自怪罪到了他身上。
四阿哥垂頭想了片刻,最後隻能把求助的目光投給了自己的汗阿瑪。
皇帝被幾個人盯著,倒也麵色不改,神態自若地吩咐宮人:「把方才的蘇氏叫進來吧。」
德妃笑容依舊保持不變,心中氣悶。
第二章
烏嬤嬤是德妃身邊的心腹,深知德妃和四阿哥的性子,她出去傳召蘇氏,看著麵前容貌秀美的少女,眼神滿是憐憫。
她心知這蘇氏斤兩,隻怕進去根本討好不了正在氣頭上的娘娘,哪怕在四阿哥力保之下,進了阿哥所,可依她的性子,早晚是個失寵的命。
別的不說,隻說四阿哥一時賭氣選了這麽個鋸嘴葫蘆一般的人,過後看清了,難免後悔自己為了這麽個人和娘娘賭氣。
時舒自是不知這個嬤嬤一語成讖,她正在腦海中反覆思量如何破局。
上輩子,原主失寵隻有一小半是因為性格,大半是因為她無辜捲入了佟妃和德妃的較勁。
她首要解決的難題便是這個。
否則即便改變了原身性格,將來晉位時,德妃一句不喜歡她,四阿哥難道真的可以無視親生額娘的反對嗎?
即便可以,難保未來某一日不會重蹈覆轍。
就像原身上輩子那樣,四阿哥喜歡她時,自然願意為她出頭,若是不喜歡了,今日為了她和德妃爭執,便成了她獲罪的由頭。
時舒反覆迴憶原身上前迴話的那一幕,試圖找出什麽線索。
當著皇帝和妃主的麵,原身那時根本不敢抬頭,哪怕被吩咐抬起臉來,眼睛仍然下垂,連掃一眼他們什麽模樣都沒敢。
隻記得四阿哥聲音略微沙啞,態度很和氣,穿一身石青的袍子,興許也是緊張,手裏不斷摩挲著腰間的荷包。
荷包是很常見的樣式,但也不常見。
原身女紅不錯,心思細膩,入府後,很容易就留意到四阿哥身上的荷包雖然每日都換,但都像是同一個人做的。
不像是福晉和宋氏的手藝,而負責阿哥衣物的繡娘不會隻有一個,那麽隻能是長輩所賜。
時舒再次進入殿內請安後,特意確認了一下,四阿哥身上佩戴的,確實是原身記憶中那枚荷包。
至於四阿哥本人長相,她隻是匆匆一瞥,發現沒有原身記憶中那般肅然,隻是個氣質略好些的十五歲男孩。
四阿哥卻盯著麵前的蘇氏看了片刻,即便盡力掩飾,也能瞧出來他眸中一閃而過的高興。
原身容色不俗,又正在不諳世事的年紀,一雙柔和鈍圓的杏眼,黑白分明,帶著些天真和嬌憨,至於身量倒在其次了。
今年不過十五歲的四阿哥如此想到,雖有些羞赧,但還是在皇帝的暗示下,問出了自己的問題:「你可讀過書?」
麵前的少女睫毛輕顫,肉眼可見的緊張,脆生生道:「奴才略識得幾個字。」
四阿哥饒有興致,幾乎快忘了先前張氏帶給他的不快,以及上首德妃的感受,他繼續問道:「那你便背一首詩出來吧。」
四阿哥忘了德妃和佟妃之間的不和,時舒卻沒忘。
要想在四阿哥府裏步步高升,德妃是萬萬不能得罪的。至於會不會得罪佟妃,那暫且不是她能考慮到的。
上一世,原身背完詩後,佟妃讚嘆不絕,當時原身引以為傲,現在想來,詩好是假,想要刺激德妃母子不和才是真。
否則德妃大可以將三人都賜給四阿哥,為什麽偏偏少了個四阿哥不喜歡的張氏,也許不是德妃不想給,而是四阿哥被佟妃一激,衝動之下沒給自己額娘麵子,堅決不要。
思慮片刻,時舒便開了口:「奴才會背孟郊的《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四阿哥神情錯愕,他抓緊了手中的荷包,下意識抬眸,正好對上了上首德妃遠遠投來的目光。
德妃眼角帶著幾絲疲憊,目光平靜而深邃,這一眼仿佛穿越了數年時光,四阿哥驟然迴憶起曾經每一次在承幹宮偏殿與額娘匆匆會麵的場景。
門外宮女不斷催促著,那時已經是妃位的額娘,卻會因為宮女的幾句話而紅了眼眶,滴滴淚水砸在手背上,濺起微弱無力的水花。
額娘送來的荷包有許多許多,攢了好幾箱子,他在承幹宮時不敢戴,怕傷了皇貴妃額娘的心,總想著,等日後搬出了承幹宮,住進阿哥所,就天天戴著額娘做的荷包去給她請安。
這些年來他日日貼身戴著荷包,可離額娘似乎愈發遙遠了。
片刻後,他若無其事地說:「兒子沒什麽要問的了。」
德妃不禁垂眸,隻有微微起伏的胸口,昭示著她方才的不平靜。
她知道四阿哥身上一直佩戴著她做的荷包,
詩句中的母親縫製衣衫時,是期盼孩子能夠早日平安歸來。
她為孩子們縫製荷包,何嚐不是在祈盼他們能夠如意平安。
如今為著一個秀女惹他不快,橫生怨懟,又是何必呢?
德妃及時醒轉,幽幽看了一旁的佟妃一眼,哪怕這個秀女是佟妃力薦,隻要四阿哥喜歡便是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