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雲壓頂,暴雨如注。
上遊千山萬壑的山洪如狂龍般傾瀉而下,匯入新安江的河流。山洪澎湃而來,水勢洶湧,無情地向前衝刷著一切。
袁煥非派人去大營調了一千兵連夜來堤口搶險。
天色黯淡,大地在暴雨和雷鳴中顫抖。一行人騎著快馬匆匆趕往大堤。
到時,下了一天一夜的暴雨終於止住。
堤壩上燃起無數火把,照亮了黑暗的天空,映照著洶湧的洪水。火光在濤聲中搖曳,仿佛在無聲地呐喊,無助而又無奈。
火光下,袁煥非與軍中將士站在岸堤上指揮。張安仁也跟著到了前線。
堰口,閘門兩邊的決堤口越來越寬,還在洪水的衝刷下增加了新的口子。看著有源源不斷,堵不盡的架勢。
將士與百姓扔下去的沙包,就像投入湯水中的鹽,頃刻間就消失不見。
“堵不住!”
“根本堵不住!”
……
上前搶險的士卒與百姓時不時就被被無情的洪水帶走一排,她們的哭泣唿喊淹沒在洪水的轟鳴中。
看著這些杯水車薪毫無作用的沙袋,袁煥非麵色是前所未有的凝重。
洶湧的江水繼續向堤壩衝擊,那些今年剛加高的河堤就如紙糊的一般,洪水在衝刷出的甬道或縫隙中衝擊,洶湧地撲向大堤後的農田和農舍。
現場慘絕人寰,洶湧的洪流不斷吞噬著兵卒,但她們仍然背著沙包跟下餃子一樣前仆後繼地衝上去。
前邊的被衝走,後邊的又繼續補上。
這時,親兵緩緩湊到總督耳邊,她瞟了眼一旁的張安仁壓低聲音,
“大人。有結果了。”
袁煥非挪步走遠一些,親兵對著她耳語,
“那修堤的磚石,是沙土烤製並不是山上采的條石或青磚。洪水一衝就融在泥水中,看不出端倪。”
“磚塊之間也沒有鐵錠互閂,糯米澆汁。”
袁煥非臉色不變,但胸膛起伏不定。看著一個個不斷跳下去的士兵,
她吩咐道:“不必搶險了。”
“抓緊疏散百姓吧。”
“那些被衝走的士兵都記住名字了嗎?”
“要重恤她們的家人。”
……
巡撫衙門,
袁煥非神形憔悴地坐在高堂。布政使何由,按察使董汝昌,還有管著河道監管的江南製造局管事劉韻奇在坐在堂下。
何由臉色慘白,董汝昌靜坐,劉韻奇隔著紗簾坐在外間,閉目養神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
一室沉默,無人出聲。
何由有些坐立不安,她輕聲喚了一句:“部堂大人……”
袁煥非置若罔聞,眼皮都沒抬一下。
主管一省民政的何由不得不說話,她緩緩站起,走到堂前,
“部堂大人,屬下聽到災情之後,立刻去了義倉,統算一番,義倉也不足兩萬石糧。”
“受災的百姓多達二十多萬,倉裏的糧全賑了,隻夠她們吃上十天半月。”
袁煥非冷冷的目光投來,“浙江乃稅收重地,義倉的糧隻有這麽點?那藩庫裏的銀子有多少?”
何由頭上冒了些汗,他垂下頭瞟了眼外間的劉韻奇,劉女史依舊閉眼端坐,仿佛未曾聽到裏邊尖利的質問。
何由咽了口口水,她避重就輕道:“若要買糧,這麽多災民藩庫裏存銀也不夠了。我們必須向朝廷報災,請中央撥糧賑災。”
袁煥非嗤笑一聲,“報什麽災?”
盛夏酷熱,今日巡撫衙門也沒有放冰鑒降溫,何由穿著官服身上熱汗不止。
她擦掉腦門上的汗,
“自…然是天災。”
“是天災嗎?朝廷來人經得住查嗎?”
袁煥非一字一句拉長聲調詢問,她銳利的目光仿佛看穿了一切。
何由硬著頭皮,“是天災。今年發了百年難遇的山洪。”
見何由這時還厚顏文飾,袁煥非失望非常。
何由經常在內閣和宮中兩股勢力中周旋,兩方盯著一個浙江當錢袋子,恨不得將汁都榨幹淨。
上方有令,不敢不聽,有時候話都不用說明,隻是微微暗示一下,都得乖乖主動將東西交上去。
袁煥非也知道何由不容易,往常許多賬走的不明不白,錢消失的無緣無故她也不多過問。
這布政使雖然當的不易,但袁煥非也以為何由有些本領和底線,至少這幾年還沒在省內捅出過簍子,各方衙門也能開張。
沒想到現在居然出了這種紕漏!是什麽錢都可以貪都可以送的嗎?!
袁煥非不耐煩地將手中的筆向何由扔了過去,語氣冷硬,
“既然布政使這樣說,來這道奏疏你來草擬上奏吧。”
“請糧賑災是吧?請寫!”
何由不敢躲,任那支筆打到了身上,她看了眼一旁默不作聲的董汝昌還有在外間恍若無事的劉韻奇,心中忿忿不平。
嗬嗬,她提心吊膽隻掙個辛苦錢,卻什麽鍋都要背。早就不想當這什麽官了,她有八個腦袋都不夠砍的!
可是她就是個純純壞人想做這傷天害理的事?她也騎虎難下啊!
那河道可是她布政使衙門修的?可不是宮裏那河道監管接手去做的,何由賣宮裏麵子便全權放手,結果出了這紕漏這劉女史反倒一副與她無關的樣子。
袁煥非一通問責,何由咬緊後槽牙,“大人,這奏疏我可以寫。但是最後還得您領銜上奏。”
聽見這話袁煥非冷笑連連,“要我奏,我可就不報天災了。這新安江堤壩今年新修,是我我就報河道衙門與河道監管貪墨公款。”
“引發天災,天怒人怨。”
此話一出,滿堂震驚。外間的劉韻奇也緩緩睜開了眼睛。
何由一臉虛汗,她看向外間那人。
袁煥非慢慢開口,“出了這麽大的事。那麽多張嘴等著我們向朝廷要糧。你們說查出出來的有關人員有哪些?”
霎時房間中的唿吸聲沉重起來,一時無人應話。半晌,董汝昌緩緩發聲打破沉默,
“那當然是奏河道衙門的官員。”
袁煥非看向何由,“你說說,管新安江河道的官員是哪些人?”
何由把頭埋下,報了一串人名。
袁煥非點頭,“河道衙門自然難逃其咎,協辦的委員也同罪。把那建德的縣令也報上去。”
上遊千山萬壑的山洪如狂龍般傾瀉而下,匯入新安江的河流。山洪澎湃而來,水勢洶湧,無情地向前衝刷著一切。
袁煥非派人去大營調了一千兵連夜來堤口搶險。
天色黯淡,大地在暴雨和雷鳴中顫抖。一行人騎著快馬匆匆趕往大堤。
到時,下了一天一夜的暴雨終於止住。
堤壩上燃起無數火把,照亮了黑暗的天空,映照著洶湧的洪水。火光在濤聲中搖曳,仿佛在無聲地呐喊,無助而又無奈。
火光下,袁煥非與軍中將士站在岸堤上指揮。張安仁也跟著到了前線。
堰口,閘門兩邊的決堤口越來越寬,還在洪水的衝刷下增加了新的口子。看著有源源不斷,堵不盡的架勢。
將士與百姓扔下去的沙包,就像投入湯水中的鹽,頃刻間就消失不見。
“堵不住!”
“根本堵不住!”
……
上前搶險的士卒與百姓時不時就被被無情的洪水帶走一排,她們的哭泣唿喊淹沒在洪水的轟鳴中。
看著這些杯水車薪毫無作用的沙袋,袁煥非麵色是前所未有的凝重。
洶湧的江水繼續向堤壩衝擊,那些今年剛加高的河堤就如紙糊的一般,洪水在衝刷出的甬道或縫隙中衝擊,洶湧地撲向大堤後的農田和農舍。
現場慘絕人寰,洶湧的洪流不斷吞噬著兵卒,但她們仍然背著沙包跟下餃子一樣前仆後繼地衝上去。
前邊的被衝走,後邊的又繼續補上。
這時,親兵緩緩湊到總督耳邊,她瞟了眼一旁的張安仁壓低聲音,
“大人。有結果了。”
袁煥非挪步走遠一些,親兵對著她耳語,
“那修堤的磚石,是沙土烤製並不是山上采的條石或青磚。洪水一衝就融在泥水中,看不出端倪。”
“磚塊之間也沒有鐵錠互閂,糯米澆汁。”
袁煥非臉色不變,但胸膛起伏不定。看著一個個不斷跳下去的士兵,
她吩咐道:“不必搶險了。”
“抓緊疏散百姓吧。”
“那些被衝走的士兵都記住名字了嗎?”
“要重恤她們的家人。”
……
巡撫衙門,
袁煥非神形憔悴地坐在高堂。布政使何由,按察使董汝昌,還有管著河道監管的江南製造局管事劉韻奇在坐在堂下。
何由臉色慘白,董汝昌靜坐,劉韻奇隔著紗簾坐在外間,閉目養神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
一室沉默,無人出聲。
何由有些坐立不安,她輕聲喚了一句:“部堂大人……”
袁煥非置若罔聞,眼皮都沒抬一下。
主管一省民政的何由不得不說話,她緩緩站起,走到堂前,
“部堂大人,屬下聽到災情之後,立刻去了義倉,統算一番,義倉也不足兩萬石糧。”
“受災的百姓多達二十多萬,倉裏的糧全賑了,隻夠她們吃上十天半月。”
袁煥非冷冷的目光投來,“浙江乃稅收重地,義倉的糧隻有這麽點?那藩庫裏的銀子有多少?”
何由頭上冒了些汗,他垂下頭瞟了眼外間的劉韻奇,劉女史依舊閉眼端坐,仿佛未曾聽到裏邊尖利的質問。
何由咽了口口水,她避重就輕道:“若要買糧,這麽多災民藩庫裏存銀也不夠了。我們必須向朝廷報災,請中央撥糧賑災。”
袁煥非嗤笑一聲,“報什麽災?”
盛夏酷熱,今日巡撫衙門也沒有放冰鑒降溫,何由穿著官服身上熱汗不止。
她擦掉腦門上的汗,
“自…然是天災。”
“是天災嗎?朝廷來人經得住查嗎?”
袁煥非一字一句拉長聲調詢問,她銳利的目光仿佛看穿了一切。
何由硬著頭皮,“是天災。今年發了百年難遇的山洪。”
見何由這時還厚顏文飾,袁煥非失望非常。
何由經常在內閣和宮中兩股勢力中周旋,兩方盯著一個浙江當錢袋子,恨不得將汁都榨幹淨。
上方有令,不敢不聽,有時候話都不用說明,隻是微微暗示一下,都得乖乖主動將東西交上去。
袁煥非也知道何由不容易,往常許多賬走的不明不白,錢消失的無緣無故她也不多過問。
這布政使雖然當的不易,但袁煥非也以為何由有些本領和底線,至少這幾年還沒在省內捅出過簍子,各方衙門也能開張。
沒想到現在居然出了這種紕漏!是什麽錢都可以貪都可以送的嗎?!
袁煥非不耐煩地將手中的筆向何由扔了過去,語氣冷硬,
“既然布政使這樣說,來這道奏疏你來草擬上奏吧。”
“請糧賑災是吧?請寫!”
何由不敢躲,任那支筆打到了身上,她看了眼一旁默不作聲的董汝昌還有在外間恍若無事的劉韻奇,心中忿忿不平。
嗬嗬,她提心吊膽隻掙個辛苦錢,卻什麽鍋都要背。早就不想當這什麽官了,她有八個腦袋都不夠砍的!
可是她就是個純純壞人想做這傷天害理的事?她也騎虎難下啊!
那河道可是她布政使衙門修的?可不是宮裏那河道監管接手去做的,何由賣宮裏麵子便全權放手,結果出了這紕漏這劉女史反倒一副與她無關的樣子。
袁煥非一通問責,何由咬緊後槽牙,“大人,這奏疏我可以寫。但是最後還得您領銜上奏。”
聽見這話袁煥非冷笑連連,“要我奏,我可就不報天災了。這新安江堤壩今年新修,是我我就報河道衙門與河道監管貪墨公款。”
“引發天災,天怒人怨。”
此話一出,滿堂震驚。外間的劉韻奇也緩緩睜開了眼睛。
何由一臉虛汗,她看向外間那人。
袁煥非慢慢開口,“出了這麽大的事。那麽多張嘴等著我們向朝廷要糧。你們說查出出來的有關人員有哪些?”
霎時房間中的唿吸聲沉重起來,一時無人應話。半晌,董汝昌緩緩發聲打破沉默,
“那當然是奏河道衙門的官員。”
袁煥非看向何由,“你說說,管新安江河道的官員是哪些人?”
何由把頭埋下,報了一串人名。
袁煥非點頭,“河道衙門自然難逃其咎,協辦的委員也同罪。把那建德的縣令也報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