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理成章的,韓錦在拜訪的末尾悄悄提了提鄭氏。
鄭勝覺得這哪裏是兩家要聯姻,細作接頭都沒這麽刺激。
“我已經托了韓錦以韓氏的名義繼續照看那邊。克吳,你覺得接下來該怎麽辦呢?”
鄭勝點頭:“這件事慢慢來吧,而且,遠水救不了近火。兄長,眼下的麻煩,我們很難辦啊!”
……
“現在,我們各地的商鋪雖然大多尚能運行,但都出現了很多問題。比如外地的早鋪、醉香居,清油的儲備將要耗盡,催促的信件快堆滿了桌子……”
“木坊、鐵坊生產的家具、農具滯銷。已經是農耕時節,各地集市催促的信件也絡繹不絕……”
“酒坊按照世子的方法又做了一批新酒。但世子還是不太滿意,需要調撥一批糧食繼續做……”
鄭汶聽著主事們,不,經理們的再一次月半報告,有些頭大,他看了坐在一旁悠哉悠哉喝茶的鄭勝一眼:“克吳,我離開前不是說,一切具體事務暫由你拿主意嗎?怎麽積堆了這麽多事?”
鄭勝放下茶:“我們的商路被人堵住了。正月裏南下荊州、西溯漢水,東去豫州的幾次都被黃絹賊堵了迴來。我們的貨物運不出去,能怎麽辦呢?”
鄭汶想了想,咬咬牙道:“在外麵重設商坊,把工匠們帶出去,繞開石崇!”
“兄長,這辦法也處理不了眼下的麻煩啊?”鄭勝皺眉,鄭氏建在十七裏丘的鐵坊這兩年是真的聲名大噪起來。
主要得益於鄭勝一直強迫著鐵匠們改進冶鐵工藝的努力,再加上李柏國等的工匠的進步,鄭氏鐵坊生產的各式農具不僅質量好、而且價格適中,於是開始逐漸占領荊州、豫州的農具市場。
每年春天,都是農具的銷售旺季。但今年,情況不一樣了。
不僅是農具,醉香居需要的清油,拍賣行的自家拍賣品等凡是鄭氏家族的貨物,全然被堵在了荊州之內,甚至在新野、南陽一些地方,也會被賊人襲擾。
自從正月石銅來過一趟,兩方不歡而散後,鄭氏的處境便一直處在了這樣極端殘酷的情況中。
在鄭汶去江夏的這一個多月時間裏,鄭勝便一直苦苦支撐著這樣的局麵。
可是,他明白不能一直這樣下去。石崇能拖下去,鄭氏可不能。
單說十七裏丘商坊,便有數百工作在各個工坊的工人,這些人都是要給他們支付工資的,而他們生產出來的貨物運不出去,外麵也會有更多的人失業。
鄭氏現在是一整天條的產業鏈。石崇根本不知道他的做法損失了數百上千戶、上萬的百姓的利益。
然而世人都覺得,這些都是他鄭氏的雇人,雇人吃不起飯了,怪得了刺史?
就連自家雇人們恐怕也不會怪罪刺史,隻會埋怨主家吧?
然後,鄭勝在半個月前還尋思著要不要來場萬人遊行,讓人們去堵刺史州府的大門。
這異想天開的想法自然被三泉堂裏的眾人一致否決。
鄭勝事後想想,覺得這樣幹了,石崇一個“民亂”、“造反”的帽子栽下去,他肯定玩完!
作為在前不久得知自己已經成為了擁有了數百工人的工廠主,還沾沾自喜的鄭勝,現在感覺到了這個時代對他的深深惡意。
好好混下去,難啊!
鄭汶建議到外地去開“分廠”,自然是很恰當的一步棋,可對於在這個春天急需農具耕作的農民來說,不啻於是救不了近火的遠水。
鄭汶當然明白:“我們既然要堅持下去,一些農人的損失也在所難免。我們又不是天上的神仙,能做好所有的事。盡力而為就好。”
“滯銷的產品,我想半價賣給萬泉鄉、以及曾經參與挖寨南湖的農戶。寨南湖還不夠大,今年、明年肯定還得繼續挖。給了挖湖村民福利,會有更多人參與進來的!”鄭勝提議。
鄭汶想了片刻,竟然出乎眾經理們意料地點頭了,他同意了鄭勝的安排。
經理這名字自然是鄭勝力爭的結果——這也是他最近“換名大計”的成果。
換名不是鄭勝一個人能決定的。這一個多月來,鄭勝、鄭汶兩人不斷通過飛鴿傳書,商量這件事。
最後兩人達成了統一的結果。
比如主事人的稱唿,主要是經理,有負責理一項具體事物的大經理,如負責醉香居的任據。也有一郡之經理,稱謂是理事,如宛城醉香居理事鄭廣選。而縣城裏、鄉間的主事人稱唿為掌櫃。
經理們離開了。
鄭汶緩了片刻,才問:“司馬暢不肯幫忙?”
這是他去江夏前,和鄭勝商量過的,石崇如此欺淩弱小,身為鄭氏“靠山”的司馬暢該出馬扛事了!
“我算是看清了。這位大王就是個貪財怕死、欺軟怕硬的貨色!”鄭勝撇撇嘴,“他給我的迴答竟然是:隻要拍賣行垮不了,每年給他應得的分紅就好,他不在乎多少!哼!上次談話時,他還爭得一點不退讓。”
司馬暢畏懼了石崇?鄭勝也不知道他們在私底下又發生了什麽。一個郡王竟然畏懼一個刺史?
鄭勝隻能在心裏保留住這個疑問。
司馬暢不中用,鄭勝隻能依靠自己的力量。
但他也深感迴天乏術。就算他能“變”出世上少有的寶物來,但麵對一個作為上百萬人口的父母官,這又有什麽用?
鄭汶去忙著準備到許昌建“分廠”了。
留下鄭勝一個人默默發呆。最後,很是無聊的他走出門,走過走廊,到了一片朗朗讀書聲的小學校。
不同於在丹陰聚那邊地窄少田,北溪兩岸地勢開闊,自然用不了建兩層的木樓,而是兩排漂亮、整齊劃一的青磚瓦房,這便是教學區了。
鄭勝腳步慢了下來,突然在想:這青竹書院有意義嗎?
亂世將至,這些農人的孩子學了知識又有什麽用?胡人的屠刀又不是以知識多少來區分這人殺還是不殺的?
胡思亂想的他不禁更加心煩意亂起來。
“鐺鐺鐺——”下課鍾聲響起。
一旁的教室裏頓時竄出來一個個活蹦亂跳的孩子,他們自然一眼便認出了鄭勝。
“世子好。”
“世子好。”
孩子一個個跳過來對他打招唿。
“你好。”鄭勝一個個迴應過去。不一會兒,頓感口幹舌燥。
“調戲”完世子的孩子們跑去了前麵的操場。
鄭勝不禁想起了前世他的學校、他的學校生涯,那幾乎是他關於前世的大半記憶。
那時候,他也是如此,下了課,跑去操場上玩耍。
這是他之所以會一開始給幾個夥伴上課、之後又有了南山裏的青竹書院,最後整出來了一個學校的緣故。
鄭勝心裏倍感親切。
鄭勝覺得這哪裏是兩家要聯姻,細作接頭都沒這麽刺激。
“我已經托了韓錦以韓氏的名義繼續照看那邊。克吳,你覺得接下來該怎麽辦呢?”
鄭勝點頭:“這件事慢慢來吧,而且,遠水救不了近火。兄長,眼下的麻煩,我們很難辦啊!”
……
“現在,我們各地的商鋪雖然大多尚能運行,但都出現了很多問題。比如外地的早鋪、醉香居,清油的儲備將要耗盡,催促的信件快堆滿了桌子……”
“木坊、鐵坊生產的家具、農具滯銷。已經是農耕時節,各地集市催促的信件也絡繹不絕……”
“酒坊按照世子的方法又做了一批新酒。但世子還是不太滿意,需要調撥一批糧食繼續做……”
鄭汶聽著主事們,不,經理們的再一次月半報告,有些頭大,他看了坐在一旁悠哉悠哉喝茶的鄭勝一眼:“克吳,我離開前不是說,一切具體事務暫由你拿主意嗎?怎麽積堆了這麽多事?”
鄭勝放下茶:“我們的商路被人堵住了。正月裏南下荊州、西溯漢水,東去豫州的幾次都被黃絹賊堵了迴來。我們的貨物運不出去,能怎麽辦呢?”
鄭汶想了想,咬咬牙道:“在外麵重設商坊,把工匠們帶出去,繞開石崇!”
“兄長,這辦法也處理不了眼下的麻煩啊?”鄭勝皺眉,鄭氏建在十七裏丘的鐵坊這兩年是真的聲名大噪起來。
主要得益於鄭勝一直強迫著鐵匠們改進冶鐵工藝的努力,再加上李柏國等的工匠的進步,鄭氏鐵坊生產的各式農具不僅質量好、而且價格適中,於是開始逐漸占領荊州、豫州的農具市場。
每年春天,都是農具的銷售旺季。但今年,情況不一樣了。
不僅是農具,醉香居需要的清油,拍賣行的自家拍賣品等凡是鄭氏家族的貨物,全然被堵在了荊州之內,甚至在新野、南陽一些地方,也會被賊人襲擾。
自從正月石銅來過一趟,兩方不歡而散後,鄭氏的處境便一直處在了這樣極端殘酷的情況中。
在鄭汶去江夏的這一個多月時間裏,鄭勝便一直苦苦支撐著這樣的局麵。
可是,他明白不能一直這樣下去。石崇能拖下去,鄭氏可不能。
單說十七裏丘商坊,便有數百工作在各個工坊的工人,這些人都是要給他們支付工資的,而他們生產出來的貨物運不出去,外麵也會有更多的人失業。
鄭氏現在是一整天條的產業鏈。石崇根本不知道他的做法損失了數百上千戶、上萬的百姓的利益。
然而世人都覺得,這些都是他鄭氏的雇人,雇人吃不起飯了,怪得了刺史?
就連自家雇人們恐怕也不會怪罪刺史,隻會埋怨主家吧?
然後,鄭勝在半個月前還尋思著要不要來場萬人遊行,讓人們去堵刺史州府的大門。
這異想天開的想法自然被三泉堂裏的眾人一致否決。
鄭勝事後想想,覺得這樣幹了,石崇一個“民亂”、“造反”的帽子栽下去,他肯定玩完!
作為在前不久得知自己已經成為了擁有了數百工人的工廠主,還沾沾自喜的鄭勝,現在感覺到了這個時代對他的深深惡意。
好好混下去,難啊!
鄭汶建議到外地去開“分廠”,自然是很恰當的一步棋,可對於在這個春天急需農具耕作的農民來說,不啻於是救不了近火的遠水。
鄭汶當然明白:“我們既然要堅持下去,一些農人的損失也在所難免。我們又不是天上的神仙,能做好所有的事。盡力而為就好。”
“滯銷的產品,我想半價賣給萬泉鄉、以及曾經參與挖寨南湖的農戶。寨南湖還不夠大,今年、明年肯定還得繼續挖。給了挖湖村民福利,會有更多人參與進來的!”鄭勝提議。
鄭汶想了片刻,竟然出乎眾經理們意料地點頭了,他同意了鄭勝的安排。
經理這名字自然是鄭勝力爭的結果——這也是他最近“換名大計”的成果。
換名不是鄭勝一個人能決定的。這一個多月來,鄭勝、鄭汶兩人不斷通過飛鴿傳書,商量這件事。
最後兩人達成了統一的結果。
比如主事人的稱唿,主要是經理,有負責理一項具體事物的大經理,如負責醉香居的任據。也有一郡之經理,稱謂是理事,如宛城醉香居理事鄭廣選。而縣城裏、鄉間的主事人稱唿為掌櫃。
經理們離開了。
鄭汶緩了片刻,才問:“司馬暢不肯幫忙?”
這是他去江夏前,和鄭勝商量過的,石崇如此欺淩弱小,身為鄭氏“靠山”的司馬暢該出馬扛事了!
“我算是看清了。這位大王就是個貪財怕死、欺軟怕硬的貨色!”鄭勝撇撇嘴,“他給我的迴答竟然是:隻要拍賣行垮不了,每年給他應得的分紅就好,他不在乎多少!哼!上次談話時,他還爭得一點不退讓。”
司馬暢畏懼了石崇?鄭勝也不知道他們在私底下又發生了什麽。一個郡王竟然畏懼一個刺史?
鄭勝隻能在心裏保留住這個疑問。
司馬暢不中用,鄭勝隻能依靠自己的力量。
但他也深感迴天乏術。就算他能“變”出世上少有的寶物來,但麵對一個作為上百萬人口的父母官,這又有什麽用?
鄭汶去忙著準備到許昌建“分廠”了。
留下鄭勝一個人默默發呆。最後,很是無聊的他走出門,走過走廊,到了一片朗朗讀書聲的小學校。
不同於在丹陰聚那邊地窄少田,北溪兩岸地勢開闊,自然用不了建兩層的木樓,而是兩排漂亮、整齊劃一的青磚瓦房,這便是教學區了。
鄭勝腳步慢了下來,突然在想:這青竹書院有意義嗎?
亂世將至,這些農人的孩子學了知識又有什麽用?胡人的屠刀又不是以知識多少來區分這人殺還是不殺的?
胡思亂想的他不禁更加心煩意亂起來。
“鐺鐺鐺——”下課鍾聲響起。
一旁的教室裏頓時竄出來一個個活蹦亂跳的孩子,他們自然一眼便認出了鄭勝。
“世子好。”
“世子好。”
孩子一個個跳過來對他打招唿。
“你好。”鄭勝一個個迴應過去。不一會兒,頓感口幹舌燥。
“調戲”完世子的孩子們跑去了前麵的操場。
鄭勝不禁想起了前世他的學校、他的學校生涯,那幾乎是他關於前世的大半記憶。
那時候,他也是如此,下了課,跑去操場上玩耍。
這是他之所以會一開始給幾個夥伴上課、之後又有了南山裏的青竹書院,最後整出來了一個學校的緣故。
鄭勝心裏倍感親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