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勝心裏暗暗歎氣,幕後主使是石崇,這是連自己都不願承認的事實,和石氏相比,他現在太弱小了。要和這樣的家族交惡,可不是他想遇到的事情。


    “是。他們殺了人。這件事,連我都想要迴避。”鄭勝緩緩開口,他看著大家,環視著每一張臉。


    所有人沉默了。


    許久,鄭勝突然開口:“王烈,你說呢?”


    “世子,這要看您的意思。您想怎麽做?”王烈道。


    鄭勝看著他,示意他繼續說下去。鄭勝想從他那裏得到更深層的答案,但王烈低頭不語。


    王阮剛想開口,再替堂弟補補漏,另一旁的王鈞說話了:“世子,從孫家邑漢水河口到萬泉鎮百裏有餘,到宛城近二百裏,今夜大雪,宛城那邊恐怕到明早天明都得不到消息。”


    “信鴿,把在家裏所有的信鴿都派出去,盡早和宛城聯係。”鄭勝明白他的意思,“剩下的,馬上派一支隊伍去孫家邑,把大家……接迴來。”


    會議結束,年輕人們懷著各自不同的思緒散去。


    鄭勝坐在座位上,自言自語:“石崇,到底想幹什麽?”


    “別人怎麽想的,我們怎麽知道?可是,既然他做出了敵對的選擇,我們隻能麵對。而且,世子你發現了嗎?在你說了要盡快派人去孫家邑後,大家的臉色都變得輕鬆了許多。”


    鄭勝勉強笑了笑:“是嗎?”


    劉嗅兒肯定的點點頭。


    於是,鄭勝相信了她說的話不隻是在安慰他。


    她是整個會議的記錄者、觀察者。她有能力看到大家的所有作為和神態。


    其實,在三泉堂的最初始時期,她隻是負責倒倒茶之類的雜事。但後來鄭勝發現,她能把會上所有人說的話記住。所以,鄭勝幹脆的給了她個職務“記事”,也就是做做會議記錄什麽的。當然,她最主要的任務是,當鄭勝想了解某次會議誰說了什麽時,劉嗅兒為他解答。


    她做的很好。


    此時,聽了她的話,鄭勝突然領悟到了什麽,亦或如是在打某種遊戲時,突然解鎖了什麽新技能,但鄭勝可沒有技能麵板,那一閃而過的思緒並沒有轉換成具體的文字。


    他還需要更多次的經曆才能掌握人生體悟。


    去鄧縣孫家邑的隊伍連夜準備妥當。為了安全起見,鄭勝還早早去見了王綏——借兵。


    對於鄭勝的來意,王綏很是驚訝:“借兵?你要做什麽?”


    鄭勝也不瞞著,把事情簡單提了提:“鄭氏的一支商隊在孫家邑被黃絹賊劫了去,借侯府的軍馬壯壯膽。”


    “是黃絹賊啊。”王綏嘟囔了句,“好,我讓馬範帶人跟你走一趟。”


    “多謝。”。


    “不必客氣。對了,這件事我去告訴侯爺?”


    鄭勝想了想:“侯爺還在孝期,這件事不必刻意去打擾他。等下次我見他時,親自和他說。王兄隻要把動用兵馬記錄在案就好。”


    “好。”王綏歎了口氣,道。


    王綏是司馬歆的近侍,他掌控著一支人數在五十人上下的騎兵隊——這是司馬歆繼承自他父親的遺產,是一支久經沙場的軍馬。


    而馬範統領著這支騎兵的一半,有二十多人。


    這已經足夠。


    鄭勝看著打馬而來的馬範,在這寒冬裏,他隻穿了身深青色的勁裝,但那股令人不寒而栗的殺氣撲麵而來,令鄭勝仿佛置身於對戰步伯的壓力中,他不得不全神貫注的警惕起來。


    “辛苦馬將軍了。”鄭勝拱手道。


    “世子客氣,這寒風大雪的冷天,縮在家裏倒不如出門跑馬暢快。還多謝世子給了這趟事。”


    “有勞了。”鄭勝和馬範說完話,轉身看向身後的自家騎隊。


    清晨,雪已經停了。但積雪厚處深過一尺,馬範他們在這種路麵上能不能跑馬不得而知,他訓練的騎兵能上馬去鄧縣的也就騎術最精湛的寥寥十多人。


    不過他們都是“保鏢”,來保護能處理局勢的人到孫家邑去。而這樣的人選,很少。鄭勝看著麵前的兩人:“兩位,出發吧。”


    王阮、鄭雪致對視一眼,異口同聲道:“必不辱使命!”


    馬兒們駝著人們艱難的上路。


    上百匹的馬隊漸漸消失在冰雪覆蓋的天際,留下一片雜亂的蹄印。


    剩下的,隻有等待。


    到傍晚時,鴿子飛迴來了。是鄭垣的迴信,信上說:鄭汶已經出發前往孫家邑,同時要求他留在萬泉鎮,不得亂跑。


    鄭勝哭笑不得,在鄭垣眼裏,他是這種衝動、毫不理智的人嗎?在這種情況下,他怎麽敢以身犯險?他懂得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的道理。


    所以,他隻好又迴了封信,解釋了自己的處理方法。


    白天放晴的天色,到了晚上竟再次布滿了陰雲。鄭勝擔心雪再次飄飄灑灑地下起來。可這一夜,鄭勝聽著屋外“唿嗚——”不斷、如人大聲泣訴的風聲,無法安眠。


    到了第二天,鄭勝起床後才知道昨夜的風刮得有多大。


    “學校前院道路兩側,那學子們新栽小樹被吹折損失近三成,附近樹木被毀的也不在少數。所幸,住宿的學子沒有違紀外出者,所以沒有人員受傷的情況。”


    “附近村鎮有不少茅草鋪頂的簡舊房子被大風掀去屋頂。”


    “北溪、明泉各地,部分水車也被大風吹毀……”


    鄭勝聽著一連串的損失報告,心裏亂糟糟的,“真是屋漏連逢連陰雨啊。”他默默感慨。


    最後聽到連水車也被吹壞,鄭勝不禁皺起了眉頭,這些水車是他托了司馬暢的人脈,所找到的最新式的水車。


    這些水車名叫“翻車”,是前朝博士扶風人馬鈞發明的。


    這是個鄭勝沒聽說過的大牛人,得到翻車後,鄭勝好奇之下,又陸陸續續了解了馬鈞更多的發明,比如他改良的織布機、他改良設計的連弩、攻城車,以及一種十分巧妙的玩具“水轉百戲圖”。


    鄭勝對馬鈞的發明起了興趣,便想辦法找到了馬鈞的後人,得到了許多東西。


    水車,是他利用最廣的。在萬泉鎮,在鄭清開墾的張李鄉、碧波鎮,乃至整個順陽,都開始推廣使用翻車。


    鄭勝的翻車是自家木匠們製作的,他們保證過質量絕不會有問題。雖然,昨天的風很大,但為什麽隻有部分翻車壞了呢?


    鄭勝決定出去轉轉,看看那些損壞的翻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始於太康七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章無不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章無不可並收藏始於太康七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