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康三年底,荊州的冬天再次洋洋灑灑地飄起了雪花。
荊州西北部,在通往萬泉鄉的道路上,一輛馬車正不疾不徐地向前走著。
車上,一隻幹枯精瘦的手掀開簾,露出一張花白胡須、枯蠟臉龐的麵容,仿佛久在病中的模樣。他是一個年近六旬的老者,望著漫天如飛絮般的雪,陷入沉思。風雪甚急,他花白的胡須上很快便沾滿了冰涼的雪花,可過了許久,他才猛然驚覺。
雖然在下雪,但馬車走得很穩,這是因為車輪底下是條硬土夯實的寬敞路麵。他稍加思考,判斷出這條路該是那鄭氏子修的。
而這條路的質量,卻堪比尋常的州郡主道,這讓他心裏暗暗驚歎。隨即他想起了這位鄭世子的各種傳聞,頓感這條路也不足為奇。
從鄭子紙到桃花源記,從獨步居到拍賣會,還有那修身書店和引發了一場不小風波的藏書館。
不過,雖然他對此童也頗有興趣。但這一次,他並不是專為他而來,他身負使命。要見鄭勝,也隻能放在那件事完成後再提。
“侍郎,再往前就是萬泉鄉境內了。”車廂外,身披大裘的車夫突然說了一句。
老人應答了一聲,“哦?好啊。”透過車窗,外麵已是一片白茫茫的世界。馬車依舊走在平坦的田野間,但雪越下越大,這裏也越發寂靜。除了雪花飄落地麵簌簌聲和冷厲風聲,隻有他的這輛馬車行路的聲音。
“到底還是鄉野偏僻之地!”他感概著。
可是在不久後,等他再望向外麵時,他發覺道路兩旁新出現的大片田地顯然都被鄉民們精心平整過的,那齊整的田壟、筆直的田間小路,顯得很是井然有序。而在田道之間,還間或分布著些小水渠。在遠處的河邊,還有高立著一座座的水車……雖然,它們現在被披上了一層銀裝。但老人明白這樣的田地意味著什麽,這也應證了這片土地實際的“主人”,並非徒有盛名。
他再次陷入沉思。
馬車轉向北行後。車外的世界仿佛突然去到了夏季,變得十分熱鬧起來,似有無數的人唿喝聲、驢牛馬等畜生唿哧聲、車輪軋過石板路麵的聲音,源源不斷地透過車簾,傳進了他的耳朵。
他從沉思裏驚醒,“這是什麽地方,竟然如此熱鬧?”他詫異地問。
“這是十七裏商鎮,今天應該正是紙坊出紙的日子。所以才會如此熱鬧!不過平日裏,這裏同樣很熱鬧。鐵坊、書店那些地方,總是會有很多生意的……”
老人神情肅穆地隔著窗看著車外的景象。
在車夫的喋喋不休中,馬車很快穿過了熱鬧的商鎮,然後重新迴到了那個寂靜飛雪的冬日,馬車沿著芳菊溪溯流而上,又走了好一段路,終於抵達了目的地。
老人下了車,披上裘袍,他對車夫囑咐了一二後,轉身望向原本候在一旁,看到他之後馬上快步走來的中年男子。
“羊侍郎。在下新野公長史衛到。侍郎,今日天寒地凍,您老冒雪而來,不如……”
“衛長史,你應該知道我來這裏是為了什麽。我身負皇命,不得耽擱。”
“是,請。”衛到欲言又止,最後隻好躬身道,“請隨我來。縣公,在菊穀……請。”
衛到在前引路,羊侍郎摸了摸袖口的中旨,心中一陣安定。
雪還在飄著,此時的菊穀自然也沒有春秋季節的絢麗,然而雪景亦別有風趣。可走在雪中的兩人,一人滿懷憂愁,一人想著使命,沒有一點的閑情逸致來觀賞它。
衛到領著他,走過菊潭木橋,跨過崎嶇的山路,來到了位在荒林間的兩間寒酸簡陋的木房。
“請侍郎稍候。”衛到對羊侍郎說道,他上前幾步,輕敲了敲門。不久,一個一身素裝的女子打開門,看到來客是他,輕聲道:“長史大人。”
“孫娘,朝廷派來的羊侍郎到了。縣公他……”
孫文萱看了眼靜立在雪中的老人,蒼白的臉上露出笑容,“縣公知曉侍郎要來,已等候多時了。請容婢子傳報。”
她對不遠外的羊侍郎又行了一禮,匆匆迴了屋子。很快,她再次打開了門,“怠慢兩位大人,縣公請侍郎大人進去。”
羊侍郎邁步走到屋簷下,他在孫娘的幫助下脫了裘衣。期間,他若有所思地想了刹那,似明白了些什麽,神色稍輕鬆了點。
走進木屋,他一眼便看到了依舊端坐在椅上的男子。一個不修邊幅、不理須發,身著喪服的司馬歆。
對此,羊侍郎毫不介意,他從袖口掏出帛書,“縣公,請接旨。”
司馬歆抬起頭,神色自若地看著他,一旁的衛到有些緊張的小聲提醒他:“縣公,請接旨啊!”
司馬歆默默地起身,拱手行禮。
羊侍郎打開旨書,“皇帝製曰:新野縣公歆守孝期滿……特征為散騎常侍。”羊侍郎讀完旨,等著司馬歆接旨收工。但等了許久,隻聽司馬歆開口嗓音嘶啞、緩慢地說:“我,不會…接受這道恩旨。請天使恕罪。”
羊侍郎驚異道:“縣公,這是為何?”
“三年孝期未滿,不敢從命。”司馬歆坦然道,“據三年期滿,還差……九個月。”
羊侍郎仔細算了算,“按禮製,三年二十七月之期已畢,何故多出九個月的時間呢?”他們吏部可不是吃幹飯的,會算不清時間:司馬歆孝期前後的表現令天下人讚歎,所以才會在他孝期結束時,由他親自來荊州召他入朝。
“三年,該是三十六月,而非二十七。”
羊侍郎明白了,但他卻很是為難,司馬歆不應詔,他該怎樣迴稟呢?
“我長兄順陽王會上書天子,替我說明此事。一定不會讓天使為難。”司馬歆繼續解釋道。
羊侍郎緩緩點頭,“縣公真孝子也,此乃國家之幸。”
“侍郎過譽了,我還在孝期,不能久留大人了。文萱,替我送客。”
出了菊穀,羊侍郎與衛到繼續寒暄著。
羊侍郎推辭了他的邀請,“公事已了,老夫還有樁私事去辦。”
“哦?”
“嗬嗬,我泰山羊氏向南陽鄭氏的天下藏書館贈了一十四本甲等書。而且,這次我可是特意帶了玉牌來的荊州。”
衛到恍然大悟,他既感慨又欣羨地說:“原來如此,那我就不耽擱大人的時間了。大人請便。”
荊州西北部,在通往萬泉鄉的道路上,一輛馬車正不疾不徐地向前走著。
車上,一隻幹枯精瘦的手掀開簾,露出一張花白胡須、枯蠟臉龐的麵容,仿佛久在病中的模樣。他是一個年近六旬的老者,望著漫天如飛絮般的雪,陷入沉思。風雪甚急,他花白的胡須上很快便沾滿了冰涼的雪花,可過了許久,他才猛然驚覺。
雖然在下雪,但馬車走得很穩,這是因為車輪底下是條硬土夯實的寬敞路麵。他稍加思考,判斷出這條路該是那鄭氏子修的。
而這條路的質量,卻堪比尋常的州郡主道,這讓他心裏暗暗驚歎。隨即他想起了這位鄭世子的各種傳聞,頓感這條路也不足為奇。
從鄭子紙到桃花源記,從獨步居到拍賣會,還有那修身書店和引發了一場不小風波的藏書館。
不過,雖然他對此童也頗有興趣。但這一次,他並不是專為他而來,他身負使命。要見鄭勝,也隻能放在那件事完成後再提。
“侍郎,再往前就是萬泉鄉境內了。”車廂外,身披大裘的車夫突然說了一句。
老人應答了一聲,“哦?好啊。”透過車窗,外麵已是一片白茫茫的世界。馬車依舊走在平坦的田野間,但雪越下越大,這裏也越發寂靜。除了雪花飄落地麵簌簌聲和冷厲風聲,隻有他的這輛馬車行路的聲音。
“到底還是鄉野偏僻之地!”他感概著。
可是在不久後,等他再望向外麵時,他發覺道路兩旁新出現的大片田地顯然都被鄉民們精心平整過的,那齊整的田壟、筆直的田間小路,顯得很是井然有序。而在田道之間,還間或分布著些小水渠。在遠處的河邊,還有高立著一座座的水車……雖然,它們現在被披上了一層銀裝。但老人明白這樣的田地意味著什麽,這也應證了這片土地實際的“主人”,並非徒有盛名。
他再次陷入沉思。
馬車轉向北行後。車外的世界仿佛突然去到了夏季,變得十分熱鬧起來,似有無數的人唿喝聲、驢牛馬等畜生唿哧聲、車輪軋過石板路麵的聲音,源源不斷地透過車簾,傳進了他的耳朵。
他從沉思裏驚醒,“這是什麽地方,竟然如此熱鬧?”他詫異地問。
“這是十七裏商鎮,今天應該正是紙坊出紙的日子。所以才會如此熱鬧!不過平日裏,這裏同樣很熱鬧。鐵坊、書店那些地方,總是會有很多生意的……”
老人神情肅穆地隔著窗看著車外的景象。
在車夫的喋喋不休中,馬車很快穿過了熱鬧的商鎮,然後重新迴到了那個寂靜飛雪的冬日,馬車沿著芳菊溪溯流而上,又走了好一段路,終於抵達了目的地。
老人下了車,披上裘袍,他對車夫囑咐了一二後,轉身望向原本候在一旁,看到他之後馬上快步走來的中年男子。
“羊侍郎。在下新野公長史衛到。侍郎,今日天寒地凍,您老冒雪而來,不如……”
“衛長史,你應該知道我來這裏是為了什麽。我身負皇命,不得耽擱。”
“是,請。”衛到欲言又止,最後隻好躬身道,“請隨我來。縣公,在菊穀……請。”
衛到在前引路,羊侍郎摸了摸袖口的中旨,心中一陣安定。
雪還在飄著,此時的菊穀自然也沒有春秋季節的絢麗,然而雪景亦別有風趣。可走在雪中的兩人,一人滿懷憂愁,一人想著使命,沒有一點的閑情逸致來觀賞它。
衛到領著他,走過菊潭木橋,跨過崎嶇的山路,來到了位在荒林間的兩間寒酸簡陋的木房。
“請侍郎稍候。”衛到對羊侍郎說道,他上前幾步,輕敲了敲門。不久,一個一身素裝的女子打開門,看到來客是他,輕聲道:“長史大人。”
“孫娘,朝廷派來的羊侍郎到了。縣公他……”
孫文萱看了眼靜立在雪中的老人,蒼白的臉上露出笑容,“縣公知曉侍郎要來,已等候多時了。請容婢子傳報。”
她對不遠外的羊侍郎又行了一禮,匆匆迴了屋子。很快,她再次打開了門,“怠慢兩位大人,縣公請侍郎大人進去。”
羊侍郎邁步走到屋簷下,他在孫娘的幫助下脫了裘衣。期間,他若有所思地想了刹那,似明白了些什麽,神色稍輕鬆了點。
走進木屋,他一眼便看到了依舊端坐在椅上的男子。一個不修邊幅、不理須發,身著喪服的司馬歆。
對此,羊侍郎毫不介意,他從袖口掏出帛書,“縣公,請接旨。”
司馬歆抬起頭,神色自若地看著他,一旁的衛到有些緊張的小聲提醒他:“縣公,請接旨啊!”
司馬歆默默地起身,拱手行禮。
羊侍郎打開旨書,“皇帝製曰:新野縣公歆守孝期滿……特征為散騎常侍。”羊侍郎讀完旨,等著司馬歆接旨收工。但等了許久,隻聽司馬歆開口嗓音嘶啞、緩慢地說:“我,不會…接受這道恩旨。請天使恕罪。”
羊侍郎驚異道:“縣公,這是為何?”
“三年孝期未滿,不敢從命。”司馬歆坦然道,“據三年期滿,還差……九個月。”
羊侍郎仔細算了算,“按禮製,三年二十七月之期已畢,何故多出九個月的時間呢?”他們吏部可不是吃幹飯的,會算不清時間:司馬歆孝期前後的表現令天下人讚歎,所以才會在他孝期結束時,由他親自來荊州召他入朝。
“三年,該是三十六月,而非二十七。”
羊侍郎明白了,但他卻很是為難,司馬歆不應詔,他該怎樣迴稟呢?
“我長兄順陽王會上書天子,替我說明此事。一定不會讓天使為難。”司馬歆繼續解釋道。
羊侍郎緩緩點頭,“縣公真孝子也,此乃國家之幸。”
“侍郎過譽了,我還在孝期,不能久留大人了。文萱,替我送客。”
出了菊穀,羊侍郎與衛到繼續寒暄著。
羊侍郎推辭了他的邀請,“公事已了,老夫還有樁私事去辦。”
“哦?”
“嗬嗬,我泰山羊氏向南陽鄭氏的天下藏書館贈了一十四本甲等書。而且,這次我可是特意帶了玉牌來的荊州。”
衛到恍然大悟,他既感慨又欣羨地說:“原來如此,那我就不耽擱大人的時間了。大人請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