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船,鄭勝迴到莊園。


    早先,聽聞兒子被刺殺的事,王夫人差點跑去析縣。後來又聽說了鄭勝沒事兒,王夫人才沒動身北上。


    不過就在鄭勝在析縣反思自己時,王夫人向宛城發難了。她寫了一封信去質疑鄭垣。


    “我兒子被十個流民差點傷到,鄭氏的護衛就這樣差嗎?”


    鄭垣很大度的接受了批評,然後他撤掉了負責鄭氏護衛管理的管事黃聰仁和鄭氏的護衛統領鄭立義——這兩人都是鄭泯的親信。


    “原本打算,就是把這兩個位置丟出去平息怒火的。但事情沒做完,這怎麽辦?”鄭泯抬頭問道。


    “有人在幫助鄭勝、鄭尚脫身。謝意理在查這人是誰了。”


    “此外,鄭勝突然改道,謝意理他們沒來得及改變布置。”


    “是嗎?這不是失敗的理由。沒做成,就是沒做成。養兵千日用在一時。他是不是忘了,他那九百求活的性命都在我的手中。”


    “謝意理說,內部出了點問題,他會給少爺交代的。”


    “那我拭目以待。”


    鄭勝迴了家,心情卻沒有放鬆。他辭別王夫人,迴了別院。


    他準備開始實施想了一路的計劃。


    不過迴到小院,他麵臨的第一個問題是青兒。鄭勝近兩個月沒迴來,青兒差點覺得鄭勝不要她了。


    安撫完青兒。鄭勝得知西側的房屋已經建好了。不過,鄭勝已經有了新的計劃。西側的房子也隻能暫時先用著。


    韓夫人和王如一見如故,留在了莊園。而鄭尚則被鄭勝帶迴了別院。


    迴來的第二天,鄭勝召集鄭尚、鄭整、李安建、王鈞和宋持開會。


    鄭勝有些憂慮,人太少了。


    不過人數並不影響製定計劃。


    “那天,我們被幾個流民打得潰敗,你們慚愧嗎?”


    王鈞、宋持默然,鄭整漲紅了臉,“世子,我們是小孩子,他們是大人。”


    “是,我們是小孩,他們是大人。但大人打小孩,會跟你講道理嗎?”


    鄭整搖頭。


    “我用弩射了幾個人,嗅兒更是射死了那個齊麻子。這說明小孩也是能對付大人的。”


    “可我們沒有弩啊。”鄭整繼續道。


    “弩會有的。但弩畢竟是外力。沒有了弩,我們還是很弱。所以,為了擊敗敵人,我們需要加強鍛煉。”


    鄭整哭喪著臉:“原來是加強訓練啊。”


    “你還想被人砍倒,趴在地上,差點流血死掉嗎?”鄭勝突然問。“以前我覺得我安安穩穩,好好地活著就行啦。可是十個流民就差點殺了我們。我們必須居安思危,現在鍛煉已經不行了,鍛煉隻是強身。我們要習武。”


    “現在我們人太少了。我們還要招人。”


    “學習知識也不能停。不過,以後我們的重點是習武。”


    “為了不再被欺負!為了保護我們自己!大家努力吧!”


    鄭勝這兩天一直在想著怎樣建立一支合格的軍隊。


    既然最長遠的目標是成為亂世中一支能打硬仗、忠誠可靠的軍隊,鄭勝現在的訓練自然就不能像之前那樣隨意了。


    他也要給他們灌輸一些新潮思想。


    鄭勝發現,這時候的軍隊最注重的是個人的勇武。基層的軍隊長官,能站穩腳跟、取得士兵們的信任靠的就是高出普通士卒的勇武。


    比如說鄭老爹,他就是從管十個人的什長靠著自己勇力,慢慢升上去的。


    至於為什麽晉國現在掌控著一州甚至數州軍權的都督們都是皇族,這就是晉國以皇族掌兵權這一國策的結果了。甚至軍隊的中上層現在也大多是由氏族、大將後輩充當。但勇武之輩,依然是軍隊的核心力量。


    但,鄭勝準備灌輸團隊的思想。


    團結的力量是無窮的。現在他想建立一支能夠擊敗遊牧民族騎兵的軍隊,靠個人勇武是不太現實的。胡人個人的武力普遍要強過漢人,尤其是以騎兵來去如風的特性,漢人的步兵往往難以抵擋。


    但,也不是沒有辦法。漢族步兵團結起來,結成緊密的大陣,克服恐懼,用弩弓遠射,槍刀近戰,想騎兵也不敢輕舉妄動。


    此外,還有指揮和服從。


    鄭勝不知道古時候的軍隊是如何進行指揮的,他身邊的人對這些也不熟悉。但現近代的他熟悉,做好命令和指揮,一支軍隊才能上下協調運作,士兵們對命令的絕對服從,才能讓他們無畏前路的生死。他覺得這些都可以進行嚐試。


    最後,最重要的是他要建立一支什麽樣的軍隊。鄭勝想到很多,腦海裏湧現很多幾乎被他遺忘的影視畫麵:輕騎兵?沒馬,南陽馬瘦小、耐力差,用不了。弓弩、長槍、刀盾這些似乎都可以進行嚐試。


    不過,這些都太遙遠了。


    他現在隻有四個人,該拿什麽武器?統一的?並不合適。


    還是讓大家選順手的吧!


    然後鄭勝又想到,武器?哪有武器?就算木製的兵器他們都還沒有。


    一切都要從零開始。


    鄭勝讓眾人報上想用的武器。鄭整寫的是長槍,李安建是刀,鄭尚、王鈞是劍,宋持是弓。


    “你用弓?”鄭勝看向宋持。


    “我家原先是獵戶。”宋持解釋。


    “我隻能用劍了,其他的武器恐怕揮舞不動。”王鈞苦笑。鄭勝看著他的身板確實不像拿武器的材料,“你應該多吃點肉。”


    鄭尚想了想,說:“我喜歡劍。”這理由很強大。


    李安建:“我看東穀劈柴劈的很好,也想學。”真沒出息!就想學劈柴嗎?


    鄭整:“槍長啊!”


    鄭勝很無語,但無論如何,這支隊伍最初的組成就是他們幾個了。鄭勝委托李家村的李木匠給他們做武器,兩把木槍、一把木刀、兩把木劍。李木匠欣然答應,他會在後天將做好的東西送來。至於弓,宋持說他自己會做獵弓,自己做的才是最合適的。鄭勝隻好隨他的意。


    然後,鄭勝下定了決心。


    這天夜裏,鄭勝走進步伯的房間。老人已經上床睡覺。


    他站在步伯床頭幾步之外,恭恭敬敬的行禮:“步伯,我想好了。”


    等了很久,床上一道嘶啞低沉的聲音傳來:“當初……我答應……鄭平之三件事,已經做完兩件。第三件,他轉交給夫人王氏,王氏又轉給你。”步伯會說話,他隻是一直沒有說話而已。今天開口,他的聲音一開始還斷斷續續,不很流暢。但說了兩句,他的聲音越來越洪亮,變的和常人無異。


    步伯坐起來,渾濁的眼球看向鄭勝:“說吧,你想讓我做什麽?”


    鄭勝再行禮:“我想學武!請步伯教我。”


    步伯沉默了一會兒,開口道:“好。我教你。不過,我的武功是軍隊戰技,是廝殺之術。你要做好準備。”


    “多謝師父。”鄭勝再行禮。


    “不必叫我師父,我隻是完成承諾而已。”步伯躺下,不再理會他。


    鄭勝靜悄悄地走出去,舒了一口氣。


    他迴了房間,心情難掩激動。


    步伯是戰技高手!


    這是鄭勝今年離開莊園時,王如告訴他的。王夫人再傻再笨,也不會放心到把七歲的兒子和兩個同齡的孩子扔到十幾裏外的村子裏不管不顧。步伯就是他的保鏢。


    這位曾經戰場上的悍卒是鄭老爹的舊識。有多厲害,王夫人也不知道。然後他不知道什麽緣故,被鄭老爹留在身邊。後來跟隨他去了巴郡,又到了南陽。鄭坦去了幽州,把他留給王夫人作為護衛。


    至於步伯為什麽會承諾為鄭老爹做三件事,王如不清楚,鄭勝也不知道。


    但現在,最後的一個承諾就要被鄭勝用掉了,步伯要教導鄭勝習武,修習戰場殺人之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始於太康七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章無不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章無不可並收藏始於太康七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