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聲“不行”可真把沈靈毓給嚇到了,因為說這話的不是別人,正是盛嘉元的爺爺盛華明。
為什麽沈靈毓會嚇一跳呢,因為在她的記憶裏,上一世的記憶裏,盛老爺子很喜歡她,總是帶著她和盛嘉元一起出門,她喜歡吃什麽玩什麽對方也從不吝嗇。有時候就算她不在,沒開口,對方也會買給她,讓盛嘉元給她送過來。
盛爺爺生前總喜歡纏著她爺爺提什麽娃娃親,說她和盛嘉元青梅竹馬,兩個人自小感情就好,訂個娃娃親好了。
要不是沈老爺子一直不同意,一直推脫說兩個孩子年紀還小,能有啥感情,別亂點鴛鴦譜,而且現在也不是封建時代了,整什麽娃娃親,妥妥的包辦婚姻,不行,說什麽都不同意。
再加上盛嘉元的母親一直看不上沈靈毓及她的家人,說什麽都不同意盛老爺子的決定。於是這件事就這麽被晾在一邊了。
而自從兩位老爺子相繼離開,兩家的大人就全當沒這迴事,雖是鄰居平日裏卻也沒什麽往來。
沈靈毓壓根就不知道她喜歡的盛爺爺曾想讓她成為他家的孫媳婦,和他最喜歡的孫子在一起。還是後來盛嘉元告訴她,她才知道有這麽一迴事。
沈靈毓當時聽的是目瞪口呆,驚愣了好長一段時間才迴過神來。迴過神來的她自然明白盛嘉元為什麽提起這件事了。
因為那時的他們即使心裏都有對方,卻因為盛母的反對隻能偷偷地接觸。因為一旦讓盛母發現他們在一起,倒黴的隻能是沈靈毓。
畢竟在盛母看來,她的兒子千好萬好,是那麽的優秀與完美,而沈靈毓呢,她在她身上找不到任何優點。
那時沈靈毓有想過放棄這段感情,太累了,而且她不想盛母把怒火撒在她爸媽身上,不想讓她爸媽從盛母嘴裏聽到有關自己的不好的言論,會很傷她爸媽的心。
就像盛母覺得她的兒子是最優秀最完美的,對於沈靈毓的爸媽而言,他們的女兒沈靈毓同樣是非常好的孩子,哪怕她不像別的小孩那般優秀,卻也是他們最寶貝的孩子。
所以,他們怎麽可能忍受的了盛母對他們女兒的輕視與汙辱呢。
沈靈毓從盛嘉元嘴裏得知娃娃親的事情後就在思考一件事:若是盛爺爺當年真的給她和盛嘉元訂了親,那他們現在還能跟現在一樣好,還會不顧盛母的反對堅決要在一起嗎?會不會已經分道揚鑣,各尋所愛了?
沒辦法,有些時候就是這樣,越是有人要阻止你們在一起,你們越是不肯分,寧可私奔殉情也要在一起。可一旦這阻力沒了,或者所有人都在撮合你們,很可能這感情就會淡了,最後落寞收場。
輕易得到的東西,從來不會被珍惜、愛護;等到失去了,才追悔莫及,以至於終生遺憾。
這便是“潘朵拉效應”,亦稱“禁果效應”,不禁不為,愈禁愈為。當某樣事物或行為被禁止或限製時,人們可能會更加渴望或關注它。
而之所以會這樣,實質是好奇心與逆反心理在起作用。
沈靈毓知道盛嘉元把這事透露給她是想告訴她,就連早已作古多年的盛爺爺都看出他倆之間是有緣分的,是支持他們在一起的,早已認定她是盛家的孫媳婦了,想鼓勵她別放棄他,放棄自己,更別放棄他們之間的感情。
可明白是一迴事,自己心裏怎麽想的又是另一迴事了。
自從沈靈毓接到那個電話,從書桌裏找到那份文件後,她是真沒什麽信心了,再也不敢拍著胸脯跟盛嘉元保證,說總有一天會讓盛母接受自己之類的話了。
可以說,那通電話,讓沈靈毓對她和盛嘉元的未來再也樂觀不起來了。
沈靈毓不知道盛爺爺這一世的想法是否有變動,但她想要先下手為強,在盛爺爺提及娃娃親之前先稱盛嘉元為哥哥。
雖然對於別人,尤其是後來的人而言,認個哥哥妹妹什麽的壓根就不影響雙方談戀愛。可對於沈靈毓,她的家人而言,一旦定下了這個哥哥的稱唿,那盛嘉元以後就是她的異姓哥哥了。
無論管不管用,今後會不會失效,可沈靈毓已經準備在最開始,也就是這一世她與盛嘉元初見的這一天定下她與對方的角色位置了。
可沒想到沈靈毓才喊了一聲就被盛老爺子給叫停了。
沈靈毓心裏有些慌,她寧可盛爺爺是因為不喜歡她,不想他的寶貝孫子與自己有什麽牽扯,所以才阻止她叫盛嘉元哥哥的,也不想聽到那個她不想聽的答案。
唉,終歸是沈靈毓多想了。
盛老爺子怎麽可能不喜歡沈靈毓呢,要是不喜歡他怎麽會將他的孫子盛嘉元一起帶過來見麵。要知道他現在已經安然到地方了,已經不需要孫子陪著他了!
結果……他聽到了什麽?!這沈家小孫女竟然要叫他家孫子哥哥!!這怎麽可以?!
所以,盛老爺子想都不想就打斷了。
等到打斷後,瞧見沈家小孫女一副受了委屈,可憐巴巴的模樣才意識到,好像他剛才叫停的聲音有點響哦~
該不會嚇到這小孫女了吧?!若這小孫女真被嚇到了,會不會怕他們祖孫倆呀?!
沈靈毓嚇是的確被嚇到了,但並不是盛老爺子所想的那個嚇到,而她之所以擺出這個模樣,隻不過是想賣個慘,借這由頭害怕一下,然後避開這祖孫倆,反正能少跟盛嘉元接觸就少接觸!
沈靈毓紅著眼眶,癟著嘴道:“爺爺,爺爺,我、我剛才是不是說錯話了呀?”
沈老爺子邊從口袋裏掏出手帕給孫女擦眼淚,邊狠狠瞪了站他邊上的盛老頭:你個糟老頭子,打他乖孫女的主意也就算了,竟然還敢吼他孫女!哼!你這如意算盤我是說什麽都不會讓你打成功的!
沈老爺子:“阿毓乖,阿毓不哭啊~是這個爺爺的腦子有問題,嗓門更有問題。你看這個爺爺自從來了咱家,那聲音響得跟村裏大喇叭差不多了,特別煩特別吵!咱不用聽他的,你愛怎麽稱唿嘉元就怎麽稱唿好了。”
為什麽沈靈毓會嚇一跳呢,因為在她的記憶裏,上一世的記憶裏,盛老爺子很喜歡她,總是帶著她和盛嘉元一起出門,她喜歡吃什麽玩什麽對方也從不吝嗇。有時候就算她不在,沒開口,對方也會買給她,讓盛嘉元給她送過來。
盛爺爺生前總喜歡纏著她爺爺提什麽娃娃親,說她和盛嘉元青梅竹馬,兩個人自小感情就好,訂個娃娃親好了。
要不是沈老爺子一直不同意,一直推脫說兩個孩子年紀還小,能有啥感情,別亂點鴛鴦譜,而且現在也不是封建時代了,整什麽娃娃親,妥妥的包辦婚姻,不行,說什麽都不同意。
再加上盛嘉元的母親一直看不上沈靈毓及她的家人,說什麽都不同意盛老爺子的決定。於是這件事就這麽被晾在一邊了。
而自從兩位老爺子相繼離開,兩家的大人就全當沒這迴事,雖是鄰居平日裏卻也沒什麽往來。
沈靈毓壓根就不知道她喜歡的盛爺爺曾想讓她成為他家的孫媳婦,和他最喜歡的孫子在一起。還是後來盛嘉元告訴她,她才知道有這麽一迴事。
沈靈毓當時聽的是目瞪口呆,驚愣了好長一段時間才迴過神來。迴過神來的她自然明白盛嘉元為什麽提起這件事了。
因為那時的他們即使心裏都有對方,卻因為盛母的反對隻能偷偷地接觸。因為一旦讓盛母發現他們在一起,倒黴的隻能是沈靈毓。
畢竟在盛母看來,她的兒子千好萬好,是那麽的優秀與完美,而沈靈毓呢,她在她身上找不到任何優點。
那時沈靈毓有想過放棄這段感情,太累了,而且她不想盛母把怒火撒在她爸媽身上,不想讓她爸媽從盛母嘴裏聽到有關自己的不好的言論,會很傷她爸媽的心。
就像盛母覺得她的兒子是最優秀最完美的,對於沈靈毓的爸媽而言,他們的女兒沈靈毓同樣是非常好的孩子,哪怕她不像別的小孩那般優秀,卻也是他們最寶貝的孩子。
所以,他們怎麽可能忍受的了盛母對他們女兒的輕視與汙辱呢。
沈靈毓從盛嘉元嘴裏得知娃娃親的事情後就在思考一件事:若是盛爺爺當年真的給她和盛嘉元訂了親,那他們現在還能跟現在一樣好,還會不顧盛母的反對堅決要在一起嗎?會不會已經分道揚鑣,各尋所愛了?
沒辦法,有些時候就是這樣,越是有人要阻止你們在一起,你們越是不肯分,寧可私奔殉情也要在一起。可一旦這阻力沒了,或者所有人都在撮合你們,很可能這感情就會淡了,最後落寞收場。
輕易得到的東西,從來不會被珍惜、愛護;等到失去了,才追悔莫及,以至於終生遺憾。
這便是“潘朵拉效應”,亦稱“禁果效應”,不禁不為,愈禁愈為。當某樣事物或行為被禁止或限製時,人們可能會更加渴望或關注它。
而之所以會這樣,實質是好奇心與逆反心理在起作用。
沈靈毓知道盛嘉元把這事透露給她是想告訴她,就連早已作古多年的盛爺爺都看出他倆之間是有緣分的,是支持他們在一起的,早已認定她是盛家的孫媳婦了,想鼓勵她別放棄他,放棄自己,更別放棄他們之間的感情。
可明白是一迴事,自己心裏怎麽想的又是另一迴事了。
自從沈靈毓接到那個電話,從書桌裏找到那份文件後,她是真沒什麽信心了,再也不敢拍著胸脯跟盛嘉元保證,說總有一天會讓盛母接受自己之類的話了。
可以說,那通電話,讓沈靈毓對她和盛嘉元的未來再也樂觀不起來了。
沈靈毓不知道盛爺爺這一世的想法是否有變動,但她想要先下手為強,在盛爺爺提及娃娃親之前先稱盛嘉元為哥哥。
雖然對於別人,尤其是後來的人而言,認個哥哥妹妹什麽的壓根就不影響雙方談戀愛。可對於沈靈毓,她的家人而言,一旦定下了這個哥哥的稱唿,那盛嘉元以後就是她的異姓哥哥了。
無論管不管用,今後會不會失效,可沈靈毓已經準備在最開始,也就是這一世她與盛嘉元初見的這一天定下她與對方的角色位置了。
可沒想到沈靈毓才喊了一聲就被盛老爺子給叫停了。
沈靈毓心裏有些慌,她寧可盛爺爺是因為不喜歡她,不想他的寶貝孫子與自己有什麽牽扯,所以才阻止她叫盛嘉元哥哥的,也不想聽到那個她不想聽的答案。
唉,終歸是沈靈毓多想了。
盛老爺子怎麽可能不喜歡沈靈毓呢,要是不喜歡他怎麽會將他的孫子盛嘉元一起帶過來見麵。要知道他現在已經安然到地方了,已經不需要孫子陪著他了!
結果……他聽到了什麽?!這沈家小孫女竟然要叫他家孫子哥哥!!這怎麽可以?!
所以,盛老爺子想都不想就打斷了。
等到打斷後,瞧見沈家小孫女一副受了委屈,可憐巴巴的模樣才意識到,好像他剛才叫停的聲音有點響哦~
該不會嚇到這小孫女了吧?!若這小孫女真被嚇到了,會不會怕他們祖孫倆呀?!
沈靈毓嚇是的確被嚇到了,但並不是盛老爺子所想的那個嚇到,而她之所以擺出這個模樣,隻不過是想賣個慘,借這由頭害怕一下,然後避開這祖孫倆,反正能少跟盛嘉元接觸就少接觸!
沈靈毓紅著眼眶,癟著嘴道:“爺爺,爺爺,我、我剛才是不是說錯話了呀?”
沈老爺子邊從口袋裏掏出手帕給孫女擦眼淚,邊狠狠瞪了站他邊上的盛老頭:你個糟老頭子,打他乖孫女的主意也就算了,竟然還敢吼他孫女!哼!你這如意算盤我是說什麽都不會讓你打成功的!
沈老爺子:“阿毓乖,阿毓不哭啊~是這個爺爺的腦子有問題,嗓門更有問題。你看這個爺爺自從來了咱家,那聲音響得跟村裏大喇叭差不多了,特別煩特別吵!咱不用聽他的,你愛怎麽稱唿嘉元就怎麽稱唿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