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當沈家人得知高麗芬生的是個女孩後不是不失望的。尤其是沈永堂,從護士手裏接過女兒時臉上一點笑都沒有。
沈永堂的這個神情,令剛出產房的高麗芬的心髒突然“咯噔”了一下,她惶恐又無助,她害怕丈夫不喜歡女兒,不喜歡這個孩子。
高麗芬一直很清楚沈家人想要她生個兒子出來。她呢,也想。
結婚前,高麗芬的母親與姐姐就再三叮囑她一定要為沈家生個兒子出來,隻有生了兒子,她的腰杆子就硬了,她才真的成了沈家的人。
更別說沈永堂的兄弟姐妹的膝下都有兒子,有的甚至還不止一個,所以她一定要生一個兒子,要不然她丈夫這一脈就成絕戶了。
沈家人重男輕女嗎?說沒有,那肯定是在撒謊騙人。若說有,偏沈家待女兒又很好,甚至兒子女兒在這個家裏並無多少區別,疼兒子寵女兒,一碗水端得還算平,就連分家的時候,兒子得多少,女兒也會分多少。
既然在沈家兒子女兒的待遇差不多,那為什麽高麗芬生了女兒後沈家人會失望呢?
無他,他們就是想讓沈永堂能有個兒子,傳宗接代都先不提,至少家裏多個男人,能幫著沈永堂減輕一些擔子,共同撐起這個家。哪怕這個念頭要想實現還得等上好幾年。
倒不是他們覺得女孩不行,立不起來,撐不起家門,無奈女孩終歸是要嫁人的,若是一輩子不嫁留在娘家,會被人戳著脊梁骨罵到死的。至於招上門女婿,誰也不知道這招進來的人品性如何,誰能確保這人不會吃絕戶呢?
畢竟無論何時何地,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這上門女婿都是一些自身沒啥本事的人。要是真有本事,誰不是自己頂門立戶。哪個男人願意在女方家低眉順眼的過日子,還要被人笑是靠女人吃飯的軟骨頭,沒了嶽家他啥也不是。
若是這個男人天天聽這樣那樣的譏笑之言,心理一點問題都沒有才有問題吧。
更何況,沈家人所待的這個村鎮,招了上門女婿後,不單是生下的孩子要跟女方姓,就連當了上門女婿的男人也得改姓,跟女方姓。
所以說,這招上門女婿一事是真不靠譜,全憑運氣。
因此,沈老爺子這一支都是將女孩嫁出去,上門女婿什麽的從來不考慮。在他們看來,寧願給家中的女孩找一個有能力的男人,把她嫁出去讓對方護著,也不想將女孩留在家中,不想她受頂門立戶之苦時,還要費心護著那個上門女婿,甚至有時還得小心對方背刺她。
這也正是為什麽說沈家也重男輕女的原因吧。
沈家人的確待女孩們很好,從不像別的人家那樣打罵女孩,不把女孩當人看,當作牛馬來奴役。卻也不曾重視過她們,頂門立戶的重擔從來不會讓她們背負,打著“為她們好、為她們著想”的名義。
沒有人去問過、或者在意那些女孩的真實想法,也許其中一兩個真的不想嫁人,寧願頂著罵聲也要留在家裏呢?或許比起嫁人後為夫家傳宗接代,她們更想自立門戶,為自己頂起一片天呢?
的確,有很多人會跟隨大眾,去做一些別人覺得對的事情;但也有些人,她就是特立獨行,比起盲目的跟從附和,她更想走一條自己想走的路。
或許,以前的沈家能做到這一點。但,沈家現在已經破敗了,人走的走,錢散的散,留在申元村的沈家已成了地地道道的農家人。
唔,話題扯遠了。就是沈家人雖然接受了高麗芬生下了一個女兒的事實,卻還是難免失望的。
畢竟在生產之前,他們都以為高麗芬會生一個兒子,要知道沈家四兄弟除了老三都是兒子,老大家還是兩個兒子。
更何況在高麗芬生產前幾天,沈永堂做了胎夢,夢裏見到了送子觀音與沈家祖先,祖先們讓他抱住第二個孩子趕緊跑,千萬別迴頭,也千萬別停下。
沈家老兩口聽了自家老三講的這個胎夢後,就更以為老三媳婦懷的是男孩子了。若不是男孩,那祖先們為什麽會出現,還叮囑老三抱哪個孩子,讓他抱上就跑呢?
結果,希望有多大,最後就有多後悔。
本來嘛,生了一個女兒也沒什麽,好好養著就是了。等高麗芬身體恢複,孩子也斷奶了,到時候可以再生一個,沈家人不用一副如喪考妣、啊呸!說錯了,無精打采的模樣,還有機會的不是嗎?
可偏偏那個時候正趕上計劃生育,戶口管的緊。當然了,因為沈永堂夫妻倆都是農民,若生的第一胎是個女孩,他們可以生第二胎。要是第二胎還是女孩,他們也可以再生,但要交足超生罰款,隻是戶口一事就無法保證了。
怎麽說呢,隻要想生孩子,就總有辦法解決。問題是高麗芬要生幾胎才能生出兒子來,若是一直生不出兒子來怎麽辦?
那那些為了生兒子生下來的女孩子們怎麽辦,沈永堂能拿的出這麽多錢來養孩子嗎?
嘖,這可是一項不知要投資到何時的虧本項目哪。
如此賠本的買賣,沈家人隻要沒失智,就能分清此事的利弊得失,然後做出最正確的決定。
沈家老兩口再重男輕女,想要自家老三沈永堂能有個兒子傳宗接代、頂門立戶,卻也不是那種兒媳婦沒生出孫子就逼著兒子離婚、或者逼著兒媳婦一次又一次的懷孕,把孫女們的名字改成什麽“來弟、盼弟、招弟”,直到生出孫子為止的腦殘。
還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情,誰都不能確保高麗芬接著生下來的孩子也是健康的,沒有基因缺陷的,不會遺傳到不該有的病症。
老兩口之所以想讓老三夫妻倆有個兒子,也不過是想這一家子以後的日子好過一些,心疼兒子要一個人養家糊口罷了。
若這個想法會讓老三一家人拉入無盡深淵,那還是算了吧。
父母的心思,當兒子的沈永堂又怎麽可能會不知道呢。他也的確很想要一個兒子,他原先還幻想著等兒子長大後,父子倆有商有量,自己身上的擔子也會輕一些,這一家子將來肯定會越過越好的。
唉,幻想終歸是幻想,成不了現實。麵對現實,所有人能做的就是接受並適應它。除非你有能力改變它,要不然還是乖乖受著吧。
沈永堂的這個神情,令剛出產房的高麗芬的心髒突然“咯噔”了一下,她惶恐又無助,她害怕丈夫不喜歡女兒,不喜歡這個孩子。
高麗芬一直很清楚沈家人想要她生個兒子出來。她呢,也想。
結婚前,高麗芬的母親與姐姐就再三叮囑她一定要為沈家生個兒子出來,隻有生了兒子,她的腰杆子就硬了,她才真的成了沈家的人。
更別說沈永堂的兄弟姐妹的膝下都有兒子,有的甚至還不止一個,所以她一定要生一個兒子,要不然她丈夫這一脈就成絕戶了。
沈家人重男輕女嗎?說沒有,那肯定是在撒謊騙人。若說有,偏沈家待女兒又很好,甚至兒子女兒在這個家裏並無多少區別,疼兒子寵女兒,一碗水端得還算平,就連分家的時候,兒子得多少,女兒也會分多少。
既然在沈家兒子女兒的待遇差不多,那為什麽高麗芬生了女兒後沈家人會失望呢?
無他,他們就是想讓沈永堂能有個兒子,傳宗接代都先不提,至少家裏多個男人,能幫著沈永堂減輕一些擔子,共同撐起這個家。哪怕這個念頭要想實現還得等上好幾年。
倒不是他們覺得女孩不行,立不起來,撐不起家門,無奈女孩終歸是要嫁人的,若是一輩子不嫁留在娘家,會被人戳著脊梁骨罵到死的。至於招上門女婿,誰也不知道這招進來的人品性如何,誰能確保這人不會吃絕戶呢?
畢竟無論何時何地,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這上門女婿都是一些自身沒啥本事的人。要是真有本事,誰不是自己頂門立戶。哪個男人願意在女方家低眉順眼的過日子,還要被人笑是靠女人吃飯的軟骨頭,沒了嶽家他啥也不是。
若是這個男人天天聽這樣那樣的譏笑之言,心理一點問題都沒有才有問題吧。
更何況,沈家人所待的這個村鎮,招了上門女婿後,不單是生下的孩子要跟女方姓,就連當了上門女婿的男人也得改姓,跟女方姓。
所以說,這招上門女婿一事是真不靠譜,全憑運氣。
因此,沈老爺子這一支都是將女孩嫁出去,上門女婿什麽的從來不考慮。在他們看來,寧願給家中的女孩找一個有能力的男人,把她嫁出去讓對方護著,也不想將女孩留在家中,不想她受頂門立戶之苦時,還要費心護著那個上門女婿,甚至有時還得小心對方背刺她。
這也正是為什麽說沈家也重男輕女的原因吧。
沈家人的確待女孩們很好,從不像別的人家那樣打罵女孩,不把女孩當人看,當作牛馬來奴役。卻也不曾重視過她們,頂門立戶的重擔從來不會讓她們背負,打著“為她們好、為她們著想”的名義。
沒有人去問過、或者在意那些女孩的真實想法,也許其中一兩個真的不想嫁人,寧願頂著罵聲也要留在家裏呢?或許比起嫁人後為夫家傳宗接代,她們更想自立門戶,為自己頂起一片天呢?
的確,有很多人會跟隨大眾,去做一些別人覺得對的事情;但也有些人,她就是特立獨行,比起盲目的跟從附和,她更想走一條自己想走的路。
或許,以前的沈家能做到這一點。但,沈家現在已經破敗了,人走的走,錢散的散,留在申元村的沈家已成了地地道道的農家人。
唔,話題扯遠了。就是沈家人雖然接受了高麗芬生下了一個女兒的事實,卻還是難免失望的。
畢竟在生產之前,他們都以為高麗芬會生一個兒子,要知道沈家四兄弟除了老三都是兒子,老大家還是兩個兒子。
更何況在高麗芬生產前幾天,沈永堂做了胎夢,夢裏見到了送子觀音與沈家祖先,祖先們讓他抱住第二個孩子趕緊跑,千萬別迴頭,也千萬別停下。
沈家老兩口聽了自家老三講的這個胎夢後,就更以為老三媳婦懷的是男孩子了。若不是男孩,那祖先們為什麽會出現,還叮囑老三抱哪個孩子,讓他抱上就跑呢?
結果,希望有多大,最後就有多後悔。
本來嘛,生了一個女兒也沒什麽,好好養著就是了。等高麗芬身體恢複,孩子也斷奶了,到時候可以再生一個,沈家人不用一副如喪考妣、啊呸!說錯了,無精打采的模樣,還有機會的不是嗎?
可偏偏那個時候正趕上計劃生育,戶口管的緊。當然了,因為沈永堂夫妻倆都是農民,若生的第一胎是個女孩,他們可以生第二胎。要是第二胎還是女孩,他們也可以再生,但要交足超生罰款,隻是戶口一事就無法保證了。
怎麽說呢,隻要想生孩子,就總有辦法解決。問題是高麗芬要生幾胎才能生出兒子來,若是一直生不出兒子來怎麽辦?
那那些為了生兒子生下來的女孩子們怎麽辦,沈永堂能拿的出這麽多錢來養孩子嗎?
嘖,這可是一項不知要投資到何時的虧本項目哪。
如此賠本的買賣,沈家人隻要沒失智,就能分清此事的利弊得失,然後做出最正確的決定。
沈家老兩口再重男輕女,想要自家老三沈永堂能有個兒子傳宗接代、頂門立戶,卻也不是那種兒媳婦沒生出孫子就逼著兒子離婚、或者逼著兒媳婦一次又一次的懷孕,把孫女們的名字改成什麽“來弟、盼弟、招弟”,直到生出孫子為止的腦殘。
還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情,誰都不能確保高麗芬接著生下來的孩子也是健康的,沒有基因缺陷的,不會遺傳到不該有的病症。
老兩口之所以想讓老三夫妻倆有個兒子,也不過是想這一家子以後的日子好過一些,心疼兒子要一個人養家糊口罷了。
若這個想法會讓老三一家人拉入無盡深淵,那還是算了吧。
父母的心思,當兒子的沈永堂又怎麽可能會不知道呢。他也的確很想要一個兒子,他原先還幻想著等兒子長大後,父子倆有商有量,自己身上的擔子也會輕一些,這一家子將來肯定會越過越好的。
唉,幻想終歸是幻想,成不了現實。麵對現實,所有人能做的就是接受並適應它。除非你有能力改變它,要不然還是乖乖受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