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美人心計(42)
綜影視:從美過白月光的替身開始 作者:什錦果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沈嫿看著明顯衰老的呂後,知道這是無可奈何之下的選擇。
可劉章和齊王雖然都是高祖皇帝的血脈,跟她這個太後卻沒有多大關係,太皇太後願意妥協,她可不願意。
於是,當呂後精神好了一些,正準備去探望皇帝的時候,呂祿帶著一大幫族人前來求見。
沈嫿一臉為難的站在太皇太後身邊,看著底下的呂氏族人們磕頭如搗蒜,請求太皇太後出手救救他們。
呂祿膝行幾步來到呂後麵前,滿臉悲傷的說道:“姑母,哥哥犯下大錯,按律已經被問斬,可呂氏還有那麽多的後輩子弟也被無辜牽連。”
“那幫姓劉的簡直太無情了,恨不得把我們全家都趕盡殺絕,如今除了姑母,還有誰能夠阻攔他們繼續肆無忌憚?”
呂祿來之前還特意帶上了幾個年幼無知的小孩,都是呂氏一族的人,也是呂後的血親。
這些小孩畏畏縮縮的跪在大人身邊,口中還唿喚著父親母親,模樣看上去可憐極了。
呂後雖然一心想著保住劉氏的江山,但是對於自己的娘家人也很寬容,一直希望他們能夠永享榮華富貴。
可是現在自己的娘家人都快被姓劉的殺光了,明顯沒有能力再威脅到劉氏的江山,劉章和齊王的所作所為在呂後看來就太過不近人情。
即便呂後顧忌她和高祖皇帝的夫妻之情,不想動搖大漢的江山,卻也不能眼看著呂家就這樣被屠戮殆盡。
呂氏麵色一沉,命令莫離帶著這些人下去好好安置,務必要保住呂氏的血脈。
劉章和齊王聽說消息之後馬上就收了手,還把他們搜羅到的呂家的罪證一一陳列出來,解釋他們都是為了大漢的安定才會這麽做。
呂產之前的所作所為無可辯駁,呂後不能指責什麽,又見劉章等人迅速停止行動,想著若能就此結束,再有她私下照顧,呂家很快就會恢複元氣。
到了呂後這個年紀,確實已經沒有了年輕時的殺伐果斷,隻想著能夠保住呂家人的性命就好。
但是沈嫿心裏清楚,現在的局勢不過是暴風雨來臨前的寧靜,等到呂後一去,呂家勢必會被清算。
而劉章和齊王在京中針對呂氏,大有一副太皇太後不阻攔就準備抄家滅族的態勢,看的其他臣子心裏也有些惶恐。
關於劉章和齊王性格暴躁,肆意動用軍隊,不堪為國之棟梁的傳言也悄悄的流傳開來。
在陳平的府上,眾多德高望重的老臣悄悄聚集在此,對於二人掌權之後能否善待他們這些舊臣表示懷疑。
這些人的話也是有理有據,“劉章和齊王兩兄弟英勇善戰,但是一朝得勢就濫用武力,怎麽看也不是明君之相。”
“先有呂氏之禍,再有兩兄弟入京平叛,最近的長安城簡直風聲鶴唳,老百姓們都生活得惴惴不安,長此以往,隻怕那些諸侯王都要起了心思。”
陳平坐在上首,摸著自己的胡須也開始唉聲歎氣。
“諸位說的都有理,劉章和他哥哥確實武力出眾,但治理天下可不是光靠武力就能行得通,行仁政、善待手下的臣子和百姓同樣很重要。”
“既然大家來到我府上,想必心裏也是有意見,不如大家說一說,劉氏宗親中究竟有誰可堪重任?”
這些人明顯是反對劉章和齊王留在長安主持大局,他們都是在朝堂上說得上話的權臣,自然更希望今後的掌權者是一位性格溫和、易於掌控的人。
一位胡子花白的老臣梳理著自己的胡須,搖頭晃腦的說道:“皇帝被呂產那個小人下毒,年幼無子,身體大不如前,若是哪天出個意外,朝堂又要動蕩了。”
“依我看,不如在宗室裏挑選一位血緣親近、性格敦厚的長輩留在京中,不僅能夠幫著皇帝處理朝政,將來有需要的時候,也能維持大漢的穩定,不至於再次發生這樣的動亂。”
說白了,呂氏執掌兵權的人已經被鏟除,太皇太後的勢力大不如前,劉章兩兄弟還沒有站穩腳跟,正是他們這些臣子左右逢源,為自己謀求好處的時候。
這一番話正中陳平的下懷,如果下一位大漢的掌權者是由他們挑選出來的,他們自然就能在朝堂上占據更多的話語權。
其他人見此紛紛附和,很快,代王劉恆的名字就進入了他們的視線。
作為高祖皇帝的親生兒子,血緣親近自是不必多說,而且劉恆的風評並不是多麽的賢德,總有些貪花好色的名聲傳出來。
而且如今的代王剛剛喪母,膝下又隻有一個世子,既不用擔心再出一個攝政太後,空蕩的後宮也讓他們有更多的操作空間。
掌權者英明神武對於這些想要貪權的臣子們未必是好事,反而像劉恆這樣的更受到看重。
於是眾人合計了一番,決定偷偷派遣人馬去代國考察,如果劉恆真如傳聞中的那樣,他們就可以在朝堂上共同推舉。
此時的代王劉恆正在為母守孝,之前收到劉章與齊王平叛成功的消息,這讓他有些心急。
想到母親薄姬為了他的大業付出生命,卻沒能得到一個好的結果,劉恆自然是不甘心的。
可若是他發兵入長安,同樣會淪為亂臣賊子,無法名正言順的攫取權利。
陳平派遣的使團到來讓劉恆欣喜若狂,沒想到朝堂上會有這麽多大臣看好他,私下向他示好。
而對於陳平等人提出的條件,劉恆想的是先答應下來再說,等他到長安站穩了腳跟,再慢慢處理。
不過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劉恆和陳平等人都沒有發現,沈嫿派的人也快馬加鞭的趕到了代國。
隻是她沒有去求見代王,而是跟後宮的細作偷偷聯係上,告訴了聶慎兒一個不好的消息。
“陳平等人的使者已經到了代國,目的是想要推舉代王劉恆入長安主持大局,若是當今皇帝有個不好,劉恆就是下一任的皇帝了。”
自王太後去世之後就被冷落的聶慎兒聞言來了精神,她如今最大的倚仗就是兒子。
如果兒子能有出息,甚至成為下一任皇帝的太子,那她就可以母憑子貴,成為整個大漢最尊貴的女人。
子冉得到沈嫿的命令來此,看到聶慎兒這麽興奮,直接給她潑了一盆冷水。
“我的好妹妹,你還在做夢呢!你以為代王劉恆發達了對你這個王後來說是件好事嗎?”
她對上聶慎兒迷惑不解的目光,冷冷的說道:
“你知道自己為什麽被冷落嗎?你想要借王太後之死處理掉後宮的那些美人,難道就沒有發現她們對你心懷怨恨,故意在代王耳邊說你的壞話。”
“據我所知,這些人已經聯合起來告發你是漢宮呂後的細作,其中就有你曾經的貼身宮女白芷,她可是幫著代王找到了很多證據呢!”
聶慎兒聽了臉色大變,砰的一下站起身來。
“她們這是誣陷,本宮什麽時候跟漢宮那邊通過消息?又哪來的什麽證據?”
看到聶慎兒氣急敗壞的樣子,子冉勸她冷靜下來,繼續說道:
“其實這些證據的真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代王是否還相信你,是否願意保住你和世子的性命。”
“我這次來就是從太後娘娘那裏得到了消息,陳平等人願意推薦劉恆入長安,幫助他掌控朝堂。”
“但是這樣的好事落在他身上,代王自然也得拿出些誠意來,而你和世子就是最好的誠意!”
可劉章和齊王雖然都是高祖皇帝的血脈,跟她這個太後卻沒有多大關係,太皇太後願意妥協,她可不願意。
於是,當呂後精神好了一些,正準備去探望皇帝的時候,呂祿帶著一大幫族人前來求見。
沈嫿一臉為難的站在太皇太後身邊,看著底下的呂氏族人們磕頭如搗蒜,請求太皇太後出手救救他們。
呂祿膝行幾步來到呂後麵前,滿臉悲傷的說道:“姑母,哥哥犯下大錯,按律已經被問斬,可呂氏還有那麽多的後輩子弟也被無辜牽連。”
“那幫姓劉的簡直太無情了,恨不得把我們全家都趕盡殺絕,如今除了姑母,還有誰能夠阻攔他們繼續肆無忌憚?”
呂祿來之前還特意帶上了幾個年幼無知的小孩,都是呂氏一族的人,也是呂後的血親。
這些小孩畏畏縮縮的跪在大人身邊,口中還唿喚著父親母親,模樣看上去可憐極了。
呂後雖然一心想著保住劉氏的江山,但是對於自己的娘家人也很寬容,一直希望他們能夠永享榮華富貴。
可是現在自己的娘家人都快被姓劉的殺光了,明顯沒有能力再威脅到劉氏的江山,劉章和齊王的所作所為在呂後看來就太過不近人情。
即便呂後顧忌她和高祖皇帝的夫妻之情,不想動搖大漢的江山,卻也不能眼看著呂家就這樣被屠戮殆盡。
呂氏麵色一沉,命令莫離帶著這些人下去好好安置,務必要保住呂氏的血脈。
劉章和齊王聽說消息之後馬上就收了手,還把他們搜羅到的呂家的罪證一一陳列出來,解釋他們都是為了大漢的安定才會這麽做。
呂產之前的所作所為無可辯駁,呂後不能指責什麽,又見劉章等人迅速停止行動,想著若能就此結束,再有她私下照顧,呂家很快就會恢複元氣。
到了呂後這個年紀,確實已經沒有了年輕時的殺伐果斷,隻想著能夠保住呂家人的性命就好。
但是沈嫿心裏清楚,現在的局勢不過是暴風雨來臨前的寧靜,等到呂後一去,呂家勢必會被清算。
而劉章和齊王在京中針對呂氏,大有一副太皇太後不阻攔就準備抄家滅族的態勢,看的其他臣子心裏也有些惶恐。
關於劉章和齊王性格暴躁,肆意動用軍隊,不堪為國之棟梁的傳言也悄悄的流傳開來。
在陳平的府上,眾多德高望重的老臣悄悄聚集在此,對於二人掌權之後能否善待他們這些舊臣表示懷疑。
這些人的話也是有理有據,“劉章和齊王兩兄弟英勇善戰,但是一朝得勢就濫用武力,怎麽看也不是明君之相。”
“先有呂氏之禍,再有兩兄弟入京平叛,最近的長安城簡直風聲鶴唳,老百姓們都生活得惴惴不安,長此以往,隻怕那些諸侯王都要起了心思。”
陳平坐在上首,摸著自己的胡須也開始唉聲歎氣。
“諸位說的都有理,劉章和他哥哥確實武力出眾,但治理天下可不是光靠武力就能行得通,行仁政、善待手下的臣子和百姓同樣很重要。”
“既然大家來到我府上,想必心裏也是有意見,不如大家說一說,劉氏宗親中究竟有誰可堪重任?”
這些人明顯是反對劉章和齊王留在長安主持大局,他們都是在朝堂上說得上話的權臣,自然更希望今後的掌權者是一位性格溫和、易於掌控的人。
一位胡子花白的老臣梳理著自己的胡須,搖頭晃腦的說道:“皇帝被呂產那個小人下毒,年幼無子,身體大不如前,若是哪天出個意外,朝堂又要動蕩了。”
“依我看,不如在宗室裏挑選一位血緣親近、性格敦厚的長輩留在京中,不僅能夠幫著皇帝處理朝政,將來有需要的時候,也能維持大漢的穩定,不至於再次發生這樣的動亂。”
說白了,呂氏執掌兵權的人已經被鏟除,太皇太後的勢力大不如前,劉章兩兄弟還沒有站穩腳跟,正是他們這些臣子左右逢源,為自己謀求好處的時候。
這一番話正中陳平的下懷,如果下一位大漢的掌權者是由他們挑選出來的,他們自然就能在朝堂上占據更多的話語權。
其他人見此紛紛附和,很快,代王劉恆的名字就進入了他們的視線。
作為高祖皇帝的親生兒子,血緣親近自是不必多說,而且劉恆的風評並不是多麽的賢德,總有些貪花好色的名聲傳出來。
而且如今的代王剛剛喪母,膝下又隻有一個世子,既不用擔心再出一個攝政太後,空蕩的後宮也讓他們有更多的操作空間。
掌權者英明神武對於這些想要貪權的臣子們未必是好事,反而像劉恆這樣的更受到看重。
於是眾人合計了一番,決定偷偷派遣人馬去代國考察,如果劉恆真如傳聞中的那樣,他們就可以在朝堂上共同推舉。
此時的代王劉恆正在為母守孝,之前收到劉章與齊王平叛成功的消息,這讓他有些心急。
想到母親薄姬為了他的大業付出生命,卻沒能得到一個好的結果,劉恆自然是不甘心的。
可若是他發兵入長安,同樣會淪為亂臣賊子,無法名正言順的攫取權利。
陳平派遣的使團到來讓劉恆欣喜若狂,沒想到朝堂上會有這麽多大臣看好他,私下向他示好。
而對於陳平等人提出的條件,劉恆想的是先答應下來再說,等他到長安站穩了腳跟,再慢慢處理。
不過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劉恆和陳平等人都沒有發現,沈嫿派的人也快馬加鞭的趕到了代國。
隻是她沒有去求見代王,而是跟後宮的細作偷偷聯係上,告訴了聶慎兒一個不好的消息。
“陳平等人的使者已經到了代國,目的是想要推舉代王劉恆入長安主持大局,若是當今皇帝有個不好,劉恆就是下一任的皇帝了。”
自王太後去世之後就被冷落的聶慎兒聞言來了精神,她如今最大的倚仗就是兒子。
如果兒子能有出息,甚至成為下一任皇帝的太子,那她就可以母憑子貴,成為整個大漢最尊貴的女人。
子冉得到沈嫿的命令來此,看到聶慎兒這麽興奮,直接給她潑了一盆冷水。
“我的好妹妹,你還在做夢呢!你以為代王劉恆發達了對你這個王後來說是件好事嗎?”
她對上聶慎兒迷惑不解的目光,冷冷的說道:
“你知道自己為什麽被冷落嗎?你想要借王太後之死處理掉後宮的那些美人,難道就沒有發現她們對你心懷怨恨,故意在代王耳邊說你的壞話。”
“據我所知,這些人已經聯合起來告發你是漢宮呂後的細作,其中就有你曾經的貼身宮女白芷,她可是幫著代王找到了很多證據呢!”
聶慎兒聽了臉色大變,砰的一下站起身來。
“她們這是誣陷,本宮什麽時候跟漢宮那邊通過消息?又哪來的什麽證據?”
看到聶慎兒氣急敗壞的樣子,子冉勸她冷靜下來,繼續說道:
“其實這些證據的真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代王是否還相信你,是否願意保住你和世子的性命。”
“我這次來就是從太後娘娘那裏得到了消息,陳平等人願意推薦劉恆入長安,幫助他掌控朝堂。”
“但是這樣的好事落在他身上,代王自然也得拿出些誠意來,而你和世子就是最好的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