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如懿傳(48)
綜影視:從美過白月光的替身開始 作者:什錦果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魏燕婉在自己宮裏老實待著,她這一趟出巡,得到了無子封妃的榮耀,也害怕有人像玫嬪那樣嫉妒她,對她下手。
不過隨著玫嬪草草下葬,沒有人對她做什麽,但魏燕婉反而更慌了,因為她發現自己好像徹底的失寵了。
自從迴宮,皇帝就再也沒有來過永壽宮,冊封典禮仿佛還在昨天,魏燕婉還記得當時她滿心歡喜,但現實是永壽宮已然門庭冷落。
被皇帝無視了這麽久,魏燕婉終於迴過味兒來,想明白了玫嬪為何會死,慶嬪為何會被下藥再也生不出孩子。
宮裏能做這種事還不被追究的,除了皇上皇後就是太後了。
她們是太後的人,而皇後身懷有孕,精力都放在保護自己和龍胎上,會做這件事的就隻有皇帝了。
魏燕婉此時無比的後悔,太後雖然是整個大清最尊貴的女人,但在尊貴的同時卻也招人忌憚。
連皇帝這個親生兒子都顧及太後,給她們晉位,卻又不滿她們是太後的人,暗地裏下手除掉了兩個。
魏燕婉幸運的躲過了被下藥,皇帝幹脆直接冷落她,失去聖意的下場也不比慶嬪強到哪裏去。
魏燕婉來找沈嫿訴苦,“臣妾背後沒有家族可以依靠,能仰仗的無非就是皇上的寵愛,如今連這個也失去了,臣妾真不知該如何是好?”
沈嫿知道太後胃口漸大,但是沒想到太後如此不智,魏燕婉和玫嬪本來是隱藏在暗中的棋子。
皇帝之前並不知道她們是太後的人,但是經過太後這一安排,皇帝再不明白豈不成傻子了。
皇帝最恨別人愚弄他,太後卻不滿足於棋子數量少,想讓最近得寵的慶嬪帶著魏燕婉和玫嬪一起,得到皇帝的寵愛。
結果就是弄巧成拙,陸沐萍辛辛苦苦的整理紀念孝賢皇後的詩文,好不容易在皇帝那裏得了些寵愛,沒想到被拖下水,不僅失了寵還失去了生育能力。
玫嬪自從失子就失了寵,但是憑借著皇帝對她的一點憐憫,日子還能過下去,現在直接連命都沒了。
魏燕婉如今是打定主意聽皇後的,本來她覺得太後身份尊貴,皇上又十分孝順,所以她每次去慈寧宮請安都很勤快。
現在卻覺得太後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就算能得了一時的庇護,沒有皇帝的寵愛,也談不上什麽將來,不過是跟壽康宮裏那些太妃們一樣熬日子罷了。
“求娘娘給臣妾出個主意,臣妾不敢有什麽野心,隻想求得一個孩子傍身,讓臣妾下半輩子不至於過得太淒涼。”
沈嫿能看出現在的魏燕婉說這話是真心的,被皇帝冷落了許久,還知道皇帝不待見她,魏燕婉是真的害怕了。
想到太後手中的棋子被廢的差不多了,魏燕婉倒還有些用處,沈嫿想了想,還是給她支了個招。
“皇上在宮裏歇不了多久,又要去準備木蘭秋獮,聽說這次隻點了幾個蒙古出身的嬪妃隨行,本宮倒是可以想辦法安排你也去。”
“隻是皇上沒有指你的名字,若是本宮特別推薦,皇上雖然會同意,就怕心裏對你的成見更深,更難得到皇上的寵愛了。”
“反正皇上已經認為你是太後的人了,還不如將錯就錯,借太後的名義偷偷前往圍場,本宮在暗中為你打掩護,想來成功的可能還高一些。”
魏燕婉感激涕零,直直的走到後位前跪下,“皇後娘娘的恩德,臣妾銘感於心,日後娘娘有任何差遣,臣妾必拚死以報!”
沈嫿露出了一個淺笑,“後宮爭寵而已,又不是讓你上戰場打仗,哪裏就需要你拚命了。”
“你若真能重得皇上寵愛,想必太後也會更看重你,若有什麽消息,你私下知道了來告訴本宮,對本宮也是有所助益的。”
眼見魏燕婉還要行大禮,沈嫿直接伸手將她扶了起來,
“本宮雖然有心幫你,但終究還要你自己想辦法,讓皇上減少疑心,若皇上堅持認為你是太後的心腹,那本宮說什麽也是不管用的。”
在木蘭秋獮之前,沈嫿平安的生下了一位公主,剛一出生就被封為固倫和寧公主,各項封賞都盡顯皇後嫡女的尊貴。
沈嫿卻有些不太滿意,“皇上給咱們的女兒取名為璟媗,這個名字挑的是不是太敷衍了?”
“雖然是親兄妹,臣妾不信皇上選不出更好的字,為何要選與“瑄”同音的“媗”字?皇上莫不是重男輕女,隻喜歡皇子,不喜歡咱們的小公主?”
乾隆連忙解釋道:“媗字表尊貴,又指儀態優雅,朕是看重公主才特意選了這個字,更是一出生就封為固倫公主。”
“皇後看看,公主跟你長得多像,天生麗質,朕喜歡還來不及呢,哪裏就敷衍了?”
不過提起十阿哥這個兒子,乾隆確實是滿心的歡喜。
“永瑄是咱們的孩子,也是身份最尊貴的皇子,朕對他寄予厚望,有這樣一位兄長照撫,璟姮一輩子都隻需要做一個快快樂樂的小公主就可以了。”
沈嫿心裏無語,說來說去還不就是重男輕女,但是在封建社會跟一位皇帝講平等是件挺可笑的事,沒必要在口頭上爭論對錯。
沈嫿隻是撒嬌一樣的說道:“皇上金口玉言,既然說了喜歡,那就要多花些時間來陪女兒,免得等她懂事了,說你這個父皇淨拿話哄人。”
乾隆抱著公主怎麽都看不夠,剛出生的小公主粉粉嫩嫩的,他愛的不行,自然滿口就答應了下來。
等公主滿月,也到了木蘭秋獮的日子,這種活動幾年就會辦一次,皇帝想的話,年年都辦也不是什麽難事,所以沈嫿這次沒有隨行。
後宮的嬪妃迴宮時間也不長,除了蒙古嬪妃想家了,積極的跟去圍場,其他嬪妃大多不善射獵,對此也沒興趣。
皇帝出發的時候,身邊隻帶了穎嬪和恪嬪兩位嬪妃。
倒是年長的三阿哥四阿哥這一次也去了,乾隆有心讓皇子們在蒙古王公麵前露臉,早已吩咐下去,讓皇子們勤加習練箭術和馬術。
除了常年病弱的五阿哥,乾隆對他沒有什麽太高的要求,三阿哥永璋和四阿哥永珹最近都在靶場上勤奮練習,等待著一鳴驚人的時刻。
不過隨著玫嬪草草下葬,沒有人對她做什麽,但魏燕婉反而更慌了,因為她發現自己好像徹底的失寵了。
自從迴宮,皇帝就再也沒有來過永壽宮,冊封典禮仿佛還在昨天,魏燕婉還記得當時她滿心歡喜,但現實是永壽宮已然門庭冷落。
被皇帝無視了這麽久,魏燕婉終於迴過味兒來,想明白了玫嬪為何會死,慶嬪為何會被下藥再也生不出孩子。
宮裏能做這種事還不被追究的,除了皇上皇後就是太後了。
她們是太後的人,而皇後身懷有孕,精力都放在保護自己和龍胎上,會做這件事的就隻有皇帝了。
魏燕婉此時無比的後悔,太後雖然是整個大清最尊貴的女人,但在尊貴的同時卻也招人忌憚。
連皇帝這個親生兒子都顧及太後,給她們晉位,卻又不滿她們是太後的人,暗地裏下手除掉了兩個。
魏燕婉幸運的躲過了被下藥,皇帝幹脆直接冷落她,失去聖意的下場也不比慶嬪強到哪裏去。
魏燕婉來找沈嫿訴苦,“臣妾背後沒有家族可以依靠,能仰仗的無非就是皇上的寵愛,如今連這個也失去了,臣妾真不知該如何是好?”
沈嫿知道太後胃口漸大,但是沒想到太後如此不智,魏燕婉和玫嬪本來是隱藏在暗中的棋子。
皇帝之前並不知道她們是太後的人,但是經過太後這一安排,皇帝再不明白豈不成傻子了。
皇帝最恨別人愚弄他,太後卻不滿足於棋子數量少,想讓最近得寵的慶嬪帶著魏燕婉和玫嬪一起,得到皇帝的寵愛。
結果就是弄巧成拙,陸沐萍辛辛苦苦的整理紀念孝賢皇後的詩文,好不容易在皇帝那裏得了些寵愛,沒想到被拖下水,不僅失了寵還失去了生育能力。
玫嬪自從失子就失了寵,但是憑借著皇帝對她的一點憐憫,日子還能過下去,現在直接連命都沒了。
魏燕婉如今是打定主意聽皇後的,本來她覺得太後身份尊貴,皇上又十分孝順,所以她每次去慈寧宮請安都很勤快。
現在卻覺得太後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就算能得了一時的庇護,沒有皇帝的寵愛,也談不上什麽將來,不過是跟壽康宮裏那些太妃們一樣熬日子罷了。
“求娘娘給臣妾出個主意,臣妾不敢有什麽野心,隻想求得一個孩子傍身,讓臣妾下半輩子不至於過得太淒涼。”
沈嫿能看出現在的魏燕婉說這話是真心的,被皇帝冷落了許久,還知道皇帝不待見她,魏燕婉是真的害怕了。
想到太後手中的棋子被廢的差不多了,魏燕婉倒還有些用處,沈嫿想了想,還是給她支了個招。
“皇上在宮裏歇不了多久,又要去準備木蘭秋獮,聽說這次隻點了幾個蒙古出身的嬪妃隨行,本宮倒是可以想辦法安排你也去。”
“隻是皇上沒有指你的名字,若是本宮特別推薦,皇上雖然會同意,就怕心裏對你的成見更深,更難得到皇上的寵愛了。”
“反正皇上已經認為你是太後的人了,還不如將錯就錯,借太後的名義偷偷前往圍場,本宮在暗中為你打掩護,想來成功的可能還高一些。”
魏燕婉感激涕零,直直的走到後位前跪下,“皇後娘娘的恩德,臣妾銘感於心,日後娘娘有任何差遣,臣妾必拚死以報!”
沈嫿露出了一個淺笑,“後宮爭寵而已,又不是讓你上戰場打仗,哪裏就需要你拚命了。”
“你若真能重得皇上寵愛,想必太後也會更看重你,若有什麽消息,你私下知道了來告訴本宮,對本宮也是有所助益的。”
眼見魏燕婉還要行大禮,沈嫿直接伸手將她扶了起來,
“本宮雖然有心幫你,但終究還要你自己想辦法,讓皇上減少疑心,若皇上堅持認為你是太後的心腹,那本宮說什麽也是不管用的。”
在木蘭秋獮之前,沈嫿平安的生下了一位公主,剛一出生就被封為固倫和寧公主,各項封賞都盡顯皇後嫡女的尊貴。
沈嫿卻有些不太滿意,“皇上給咱們的女兒取名為璟媗,這個名字挑的是不是太敷衍了?”
“雖然是親兄妹,臣妾不信皇上選不出更好的字,為何要選與“瑄”同音的“媗”字?皇上莫不是重男輕女,隻喜歡皇子,不喜歡咱們的小公主?”
乾隆連忙解釋道:“媗字表尊貴,又指儀態優雅,朕是看重公主才特意選了這個字,更是一出生就封為固倫公主。”
“皇後看看,公主跟你長得多像,天生麗質,朕喜歡還來不及呢,哪裏就敷衍了?”
不過提起十阿哥這個兒子,乾隆確實是滿心的歡喜。
“永瑄是咱們的孩子,也是身份最尊貴的皇子,朕對他寄予厚望,有這樣一位兄長照撫,璟姮一輩子都隻需要做一個快快樂樂的小公主就可以了。”
沈嫿心裏無語,說來說去還不就是重男輕女,但是在封建社會跟一位皇帝講平等是件挺可笑的事,沒必要在口頭上爭論對錯。
沈嫿隻是撒嬌一樣的說道:“皇上金口玉言,既然說了喜歡,那就要多花些時間來陪女兒,免得等她懂事了,說你這個父皇淨拿話哄人。”
乾隆抱著公主怎麽都看不夠,剛出生的小公主粉粉嫩嫩的,他愛的不行,自然滿口就答應了下來。
等公主滿月,也到了木蘭秋獮的日子,這種活動幾年就會辦一次,皇帝想的話,年年都辦也不是什麽難事,所以沈嫿這次沒有隨行。
後宮的嬪妃迴宮時間也不長,除了蒙古嬪妃想家了,積極的跟去圍場,其他嬪妃大多不善射獵,對此也沒興趣。
皇帝出發的時候,身邊隻帶了穎嬪和恪嬪兩位嬪妃。
倒是年長的三阿哥四阿哥這一次也去了,乾隆有心讓皇子們在蒙古王公麵前露臉,早已吩咐下去,讓皇子們勤加習練箭術和馬術。
除了常年病弱的五阿哥,乾隆對他沒有什麽太高的要求,三阿哥永璋和四阿哥永珹最近都在靶場上勤奮練習,等待著一鳴驚人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