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如懿傳(46)
綜影視:從美過白月光的替身開始 作者:什錦果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乾隆與沈嫿聽聞這個消息的時候,兩個人正在養心殿,被押進慎刑司的那個刺客已經招供了。
經過一番嚴刑拷打,刺客承認他是玉氏派出來的人,按金答應的命令潛入儲秀宮,然後製造出一副皇後與大師私會的情形。
他招供出來的話都在意料之中,所以乾隆看過之後就丟在了一邊。
“金玉妍是第一位進入大清後宮的玉氏貴女,朕為表看重,封其為貴妃,沒想到她不僅不思感恩,還放刺客入宮,惹的宮裏人心惶惶。”
“金玉妍說隻是為了誣陷皇後,可是朕想想還是覺得後怕,這刺客武藝高強,若是衝著朕來,出其不意還真有可能得手。”
沈嫿安慰著皇帝,“皇上乃是真龍天子,有福澤相隨,那些人不敢的!“
乾隆卻還是滿臉陰沉的樣子,“金氏不修德行,連累了腹中的十一阿哥,生下來就夭折,如此看來,朕昨天對她的懲罰還是太輕了。”
沈嫿給乾隆倒了一杯茶,讓他消消氣,一臉擔憂的說道:
“金答應自作孽,有什麽後果也是她自己受著,怨不了旁人。”
“隻是可憐了四阿哥和七阿哥,今日消息已經傳開了,兩位阿哥在擷芳殿坐立不安,一直想要來給皇上和臣妾請安,皇上是否準許他們的請求?”
乾隆擺了擺手,“朕現在不想見他們,就是見了,他們也隻會說些為生母求情的話,朕不想聽!”
沈嫿從善如流,“那臣妾也就先不見他們了,擷芳殿裏伺候的人多,想來能夠照顧好兩位阿哥,等皇上氣消了再見他們吧!”
等乾隆去了前朝處理政事,沈嫿特意吩咐人去擷芳殿告訴一聲,讓那些下人不許苛待了兩位皇子。
然後又讓人去內務府,讓他們送去啟祥宮的東西不許偷工減料。
金玉妍失寵於皇帝,內務府的人都是看人下菜碟,若不專門交代一聲,給她送去的東西肯定不會有好的。
她剛剛難產,身體大受損傷,若是再沒有些好東西補養一下身體,很有可能撐不過去。
但是沈嫿不願意她死了,畢竟四阿哥和七阿哥還好好的,需要有這樣一位生母立在那裏。
如果金玉妍沒了,皇帝即便討厭兩位皇子,也不可能完全撒手不管。
萬一想起來給兩位皇子找一位身份尊貴的養母,反而不好,還不如讓金玉妍長長久久的活著。
皇帝每次去擷芳殿探望幾位皇子,看到四阿哥和七阿哥就會想到金玉妍,心裏對這兩個兒子恐怕也喜歡不起來。
若是給他們換一位母親,皇帝愛屋及烏之下,說不定兩位皇子的前途還有希望。
乾隆聽說了沈嫿的行事,心裏還感歎,皇後為人果然是寬和,對待金玉妍這樣一個陷害過她的人也能原諒。
而且對她的兩個兒子也沒有成見,還吩咐下人不許苛待,中宮嫡母能做到這個份上不能更好了。
乾隆再一次感歎自己眼光高,選中的皇後人品極佳。
隻是沈嫿有心想保住金玉妍,她自己卻非要作死。
玉氏王爺受押入京,遭到了乾隆的當麵斥責,隻是戰事緊張,乾隆沒有把玉氏王爺怎麽樣。
一行人來去匆匆,很快就踏上了返程的路。
金玉妍知道自己又夭折了一位阿哥,心中對於皇帝的恩寵已經不抱希望,以後能守著兩位皇子過日子就算不錯了。
所以得知玉氏王爺馬上就要走,她不顧一切的跑了出來,二人深情對望、依依不舍。
而這個場麵發生在大庭廣眾之下,隨後就被有心人傳到了乾隆與沈嫿的耳中。
也就是那位王爺走的比較快,否則皇帝真有些想要把人留下,或者幹脆弄死算了。
玉氏知道他們得罪了皇帝,在接下來的戰事中屢立戰功,乾隆念在他們幫助朝廷打贏了戰爭,最終還是沒有追究玉氏王爺的罪過。
金玉妍則是自作自受,拖著產後受損的身體跑出來吹冷風,迴去就病的起不來了。
乾隆看到她病入膏肓的樣子,沒有更多的懲罰,放任她在啟祥宮裏自生自滅。
金玉妍沒能活太久,似乎是得了皇帝的暗示,太醫對她的病不上心。
身邊親近的侍女都因為她降位被遣散,貼身侍女貞淑更是被趕迴了玉氏。
她病的厲害又無人細心照顧,熬了些日子,結果還是去了。
乾隆看在戰事勝利的份上讓她以貴妃的名義下葬,葬禮卻非常潦草,匆匆的就辦完了。
沒有人關注金玉妍的死,包括她的兩個兒子也要參加大阿哥永璜的喪儀,不能為母親披麻戴孝。
戰爭勝利的好消息隻讓乾隆開心了很短的一段時間,然後他就陷入了長子去世的悲痛之中。
皇帝忙於前朝政事,連後宮都很久沒去了,對兒子們更是缺乏關心。
乾隆如今對沈嫿放心的很,因為她對皇子們在衣食住行各方麵都照顧得十分周到,就沒有人說不好的。
可是大阿哥永璜早已成婚開府,居住在宮外,宮裏的人想照顧也是鞭長莫及。
自從乾隆在孝賢皇後的喪儀上斥責了大阿哥,他就被禁足在了自己的府裏,乾隆命他靜思己過,結果戰事的爆發讓乾隆直接忘了這個兒子。
等乾隆再聽到長子的消息,就是他因病去世的事。
太醫匯報說,大阿哥永璜是心病難醫,抑鬱而死,乾隆聽了把自己關在養心殿裏好多天。
沈嫿親自去養心殿安慰皇帝,看到乾隆是真的很難過,因為他連長子的最後一麵都沒有見到,人就沒了,隻留下了無盡的遺憾。
看著因為長子去世而父愛大爆發的乾隆,沈嫿就知道其他阿哥們的好日子來了。
果不其然,受金玉妍牽連,被冷落許久的的四阿哥和七阿哥又重新得到了皇帝的關懷。
而且金玉妍已死,皇帝憐惜兩位皇子年幼失恃,反而對他們多了一些愛護。
因為後位之爭而失寵的純貴妃也因禍得福,沒了養子大阿哥,換來了皇帝關心她親生的兩個兒子,她看起來倒是挺高興的。
經過一番嚴刑拷打,刺客承認他是玉氏派出來的人,按金答應的命令潛入儲秀宮,然後製造出一副皇後與大師私會的情形。
他招供出來的話都在意料之中,所以乾隆看過之後就丟在了一邊。
“金玉妍是第一位進入大清後宮的玉氏貴女,朕為表看重,封其為貴妃,沒想到她不僅不思感恩,還放刺客入宮,惹的宮裏人心惶惶。”
“金玉妍說隻是為了誣陷皇後,可是朕想想還是覺得後怕,這刺客武藝高強,若是衝著朕來,出其不意還真有可能得手。”
沈嫿安慰著皇帝,“皇上乃是真龍天子,有福澤相隨,那些人不敢的!“
乾隆卻還是滿臉陰沉的樣子,“金氏不修德行,連累了腹中的十一阿哥,生下來就夭折,如此看來,朕昨天對她的懲罰還是太輕了。”
沈嫿給乾隆倒了一杯茶,讓他消消氣,一臉擔憂的說道:
“金答應自作孽,有什麽後果也是她自己受著,怨不了旁人。”
“隻是可憐了四阿哥和七阿哥,今日消息已經傳開了,兩位阿哥在擷芳殿坐立不安,一直想要來給皇上和臣妾請安,皇上是否準許他們的請求?”
乾隆擺了擺手,“朕現在不想見他們,就是見了,他們也隻會說些為生母求情的話,朕不想聽!”
沈嫿從善如流,“那臣妾也就先不見他們了,擷芳殿裏伺候的人多,想來能夠照顧好兩位阿哥,等皇上氣消了再見他們吧!”
等乾隆去了前朝處理政事,沈嫿特意吩咐人去擷芳殿告訴一聲,讓那些下人不許苛待了兩位皇子。
然後又讓人去內務府,讓他們送去啟祥宮的東西不許偷工減料。
金玉妍失寵於皇帝,內務府的人都是看人下菜碟,若不專門交代一聲,給她送去的東西肯定不會有好的。
她剛剛難產,身體大受損傷,若是再沒有些好東西補養一下身體,很有可能撐不過去。
但是沈嫿不願意她死了,畢竟四阿哥和七阿哥還好好的,需要有這樣一位生母立在那裏。
如果金玉妍沒了,皇帝即便討厭兩位皇子,也不可能完全撒手不管。
萬一想起來給兩位皇子找一位身份尊貴的養母,反而不好,還不如讓金玉妍長長久久的活著。
皇帝每次去擷芳殿探望幾位皇子,看到四阿哥和七阿哥就會想到金玉妍,心裏對這兩個兒子恐怕也喜歡不起來。
若是給他們換一位母親,皇帝愛屋及烏之下,說不定兩位皇子的前途還有希望。
乾隆聽說了沈嫿的行事,心裏還感歎,皇後為人果然是寬和,對待金玉妍這樣一個陷害過她的人也能原諒。
而且對她的兩個兒子也沒有成見,還吩咐下人不許苛待,中宮嫡母能做到這個份上不能更好了。
乾隆再一次感歎自己眼光高,選中的皇後人品極佳。
隻是沈嫿有心想保住金玉妍,她自己卻非要作死。
玉氏王爺受押入京,遭到了乾隆的當麵斥責,隻是戰事緊張,乾隆沒有把玉氏王爺怎麽樣。
一行人來去匆匆,很快就踏上了返程的路。
金玉妍知道自己又夭折了一位阿哥,心中對於皇帝的恩寵已經不抱希望,以後能守著兩位皇子過日子就算不錯了。
所以得知玉氏王爺馬上就要走,她不顧一切的跑了出來,二人深情對望、依依不舍。
而這個場麵發生在大庭廣眾之下,隨後就被有心人傳到了乾隆與沈嫿的耳中。
也就是那位王爺走的比較快,否則皇帝真有些想要把人留下,或者幹脆弄死算了。
玉氏知道他們得罪了皇帝,在接下來的戰事中屢立戰功,乾隆念在他們幫助朝廷打贏了戰爭,最終還是沒有追究玉氏王爺的罪過。
金玉妍則是自作自受,拖著產後受損的身體跑出來吹冷風,迴去就病的起不來了。
乾隆看到她病入膏肓的樣子,沒有更多的懲罰,放任她在啟祥宮裏自生自滅。
金玉妍沒能活太久,似乎是得了皇帝的暗示,太醫對她的病不上心。
身邊親近的侍女都因為她降位被遣散,貼身侍女貞淑更是被趕迴了玉氏。
她病的厲害又無人細心照顧,熬了些日子,結果還是去了。
乾隆看在戰事勝利的份上讓她以貴妃的名義下葬,葬禮卻非常潦草,匆匆的就辦完了。
沒有人關注金玉妍的死,包括她的兩個兒子也要參加大阿哥永璜的喪儀,不能為母親披麻戴孝。
戰爭勝利的好消息隻讓乾隆開心了很短的一段時間,然後他就陷入了長子去世的悲痛之中。
皇帝忙於前朝政事,連後宮都很久沒去了,對兒子們更是缺乏關心。
乾隆如今對沈嫿放心的很,因為她對皇子們在衣食住行各方麵都照顧得十分周到,就沒有人說不好的。
可是大阿哥永璜早已成婚開府,居住在宮外,宮裏的人想照顧也是鞭長莫及。
自從乾隆在孝賢皇後的喪儀上斥責了大阿哥,他就被禁足在了自己的府裏,乾隆命他靜思己過,結果戰事的爆發讓乾隆直接忘了這個兒子。
等乾隆再聽到長子的消息,就是他因病去世的事。
太醫匯報說,大阿哥永璜是心病難醫,抑鬱而死,乾隆聽了把自己關在養心殿裏好多天。
沈嫿親自去養心殿安慰皇帝,看到乾隆是真的很難過,因為他連長子的最後一麵都沒有見到,人就沒了,隻留下了無盡的遺憾。
看著因為長子去世而父愛大爆發的乾隆,沈嫿就知道其他阿哥們的好日子來了。
果不其然,受金玉妍牽連,被冷落許久的的四阿哥和七阿哥又重新得到了皇帝的關懷。
而且金玉妍已死,皇帝憐惜兩位皇子年幼失恃,反而對他們多了一些愛護。
因為後位之爭而失寵的純貴妃也因禍得福,沒了養子大阿哥,換來了皇帝關心她親生的兩個兒子,她看起來倒是挺高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