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三寶!”朱懷高聲叫道。


    不久,馬三寶便急匆匆地走了進來,麵色紅潤,似乎剛從外麵迴來的他,身上還帶著一絲寒氣。


    “少爺,您叫我?”馬三寶問道,語氣中透著一絲期待。


    朱懷將信紙攤開,指著上麵寫道:“你可曾聽聞過這件神物?”


    馬三寶湊近一看,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這……這是從海外帶迴來的神物?聽說它能讓植物快速生長,甚至在寒冬中也能開花結果!”


    “不錯。”朱懷點了點頭,目光堅定,“我想讓它在我們的暖棚中試驗,看看是否能在這嚴寒的冬季中種植出蔬菜。”


    “少爺,這可不是小事。”馬三寶皺了皺眉,顯得有些猶豫,“萬一這神物不如傳言中那麽神奇,咱們豈不是白費心思?”


    朱懷微微一笑,眼中透著堅定的信念:“我相信胡青璿不會無的放矢,她提到這神物時,語氣中充滿了信心。而且,皇帝陛下對農業生產的重視正是我們這個時機,若能成功,必定會受到陛下的讚賞。”


    馬三寶思索片刻,最終還是點了點頭:“好吧,少爺,我這就去準備一盆水,將神物放進去,隔兩天換一次水。希望這神物能如傳聞中那般神奇。”


    朱懷滿意地點了點頭,隨後起身走到窗前,望著外麵飄落的雪花,心中充滿了希望。他暗想,若能在這個寒冬中培育出蔬菜,必定能為百姓帶來福音。


    幾日後,馬三寶將神物小心翼翼地放入準備好的水盆中,水麵泛起漣漪,似乎在迴應這神秘的物品。朱懷每天都會來查看,期待著神物的變化。


    “少爺,您看,這水中的神物似乎有些變化。”馬三寶興奮地說道。


    朱懷走近,仔細觀察,隻見神物在水中微微發光,周圍的水似乎也變得清澈透亮,仿佛在孕育著什麽奇跡。


    “繼續觀察,別讓它受了寒。”朱懷叮囑道,心中滿是期待。


    隨著時間的推移,神物的變化愈發明顯,水中的氣泡開始冒出,似乎在釋放著某種能量。朱懷和馬三寶都感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興奮。


    “少爺,我覺得這神物真的有可能是個寶貝!”馬三寶激動地說。


    “我們要為它找到最合適的環境。”朱懷沉思道,“這幾天我會去找人打聽暖棚的事情,看看能否找到更好的方法來培育它。”


    “是,少爺。”馬三寶恭敬地點頭,心中對未來的實驗充滿了憧憬。


    幾天後,朱懷在京城的集市上打聽到了關於暖棚的消息。經過幾番詢問,他找到了一個名叫李老漢的農夫,李老漢在暖棚種植蔬菜方麵頗有經驗。


    “李老漢,聽說您在這方麵頗有心得?”朱懷問道,語氣中帶著一絲懇求。


    李老漢抬起頭,打量了朱懷一番,隨後點了點頭:“小哥,我倒是有些經驗,不過這暖棚的技術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


    “我願意學習,您能否教我?”朱懷懇求道。


    李老漢想了想,最終還是答應了:“好吧,我這就帶你去我的暖棚,你看看如何。”


    朱懷心中一喜,跟隨李老漢一路來到他的暖棚。推開門,裏麵的景象讓朱懷驚歎不已:在這個寒冬中,暖棚內的蔬菜竟然生機勃勃,綠意盎然。


    “這就是暖棚的魅力。”李老漢自豪地說道,“隻要掌握了技巧,就能在嚴寒中種出美味的蔬菜。”


    朱懷認真觀察,心中暗自記下每一個細節。李老漢教導他如何調節溫度、濕度,以及選擇適合的種子。朱懷聽得如癡如醉,心中對未來的計劃愈發堅定。


    “李老漢,若我在這裏種植神物,您覺得能否成功?”朱懷問道。


    “這就要看你如何照顧了。”李老漢笑著說,“若能給它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它一定能給你帶來驚喜。”


    朱懷點了點頭,心中充滿了希望。他決定在暖棚中進行實驗,將神物與蔬菜一同培育。


    幾日後,朱懷在暖棚中忙碌著,馬三寶也在一旁協助。他們小心翼翼地將神物放置在暖棚的一角,周圍則是新鮮的土壤和剛剛播種的蔬菜種子。


    “少爺,您覺得這神物能否真的讓這些蔬菜快速生長?”馬三寶有些疑慮地問道。


    “我相信。”朱懷堅定地說,“隻要我們用心去照顧,必定能看到成果。”


    隨著時間的推移,暖棚中的蔬菜逐漸長大,神物的光芒也愈發明顯。朱懷和馬三寶每天都來觀察,細心嗬護。


    “少爺,您看,這些蔬菜的生長速度似乎比平常快了不少!”馬三寶驚喜地說道。


    朱懷仔細觀察,果然,蔬菜的葉子鮮嫩欲滴,仿佛在向他們訴說著生長的秘密。


    “馬兄,今兒個的天兒真是冷啊!”朱懷順一邊說,一邊將手中的熱茶遞給馬三寶。


    “謝謝朱兄。”馬三寶接過茶杯,感受到一陣溫暖,心中倍感舒適。“我在想,寒冬雖冷,但若能在這冰天雪地中種出些蔬菜,豈不是一件美事?”


    朱懷順微微一笑,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馬兄,正是因為這寒冬,才更需要我們去探索新的種植方法。我聽聞,海外有一些神奇的東西,或許能幫助我們在暖棚中種植蔬菜。”


    “海外的神奇之物?”馬三寶的眼睛亮了起來,充滿了好奇與向往,“你能詳細說說嗎?”


    朱懷順點了點頭,神秘地說道:“聽說在南洋,有一種叫‘溫室’的建築,能夠將陽光引入其中,保持溫暖的氣候。在那樣的環境下,冬天也能種出鮮嫩的蔬菜,甚至水果。”


    “溫室?”馬三寶喃喃自語,心中一陣激動,“如此說來,我們在這個寒冬中,也能吃到新鮮的蔬菜?”


    “正是如此。”朱懷順的語氣中充滿了自信,“我在書中看到過這樣的記載。隻要我們能夠設計出一個合適的溫室,利用陽光的熱量,就能在寒冷的冬季裏種植出豐收的希望。”


    “這真是太好了!”馬三寶的心中燃起了希望的火焰,“但我們該如何著手呢?”


    朱懷順沉吟片刻,眼中閃過一絲決心。“我們可以先在小規模上試驗,找一個地方搭建一個簡易的溫室,看看效果如何。如果成功了,再向朝廷請示,推廣到更大範圍。”


    “好主意!”馬三寶激動地拍了拍大腿,“我這就去找些木材和稻草,咱們盡快動手!”


    “等等,馬兄。”朱懷順拉住了他,“在此之前,我們需要先做一些準備工作,了解溫室的結構和原理。我有一些書籍,裏麵有關於溫室的設計圖紙,我們可以先研究一下。”


    “好!”馬三寶點頭,心中滿是期待。


    兩人迴到朱懷順的書房,朱懷順從書架上取下幾本厚厚的書籍,翻開一頁頁,指著其中的插圖說道:“看,這就是溫室的結構。它的頂部是透明的,可以讓陽光透過來,四周則用木材和稻草搭建,保溫效果極佳。”


    馬三寶認真地看著,心中不斷思索:“這樣的話,溫室的設計需要考慮到通風和排水的問題,不能讓裏麵積水,也不能讓空氣不流通。”


    “正是如此。”朱懷順點頭讚同,“我們可以在溫室的一側設計一個小窗戶,方便通風。至於排水,可以在地麵上稍微傾斜,確保雨水能夠順利排出。”


    “我明白了!”馬三寶興奮地說,“那我們現在就開始準備材料吧!”


    “好,我們先製定一個計劃。”朱懷順翻開紙張,開始在上麵畫出溫室的草圖,“這個溫室的大小要根據我們能找到的材料來決定,最好能容納一些蔬菜的種植。”


    “我這就去找木材和稻草。”馬三寶說完,迅速跑出了書房。


    朱懷順則留在書房,開始查閱更多的資料,尋找關於溫室種植的相關信息。他知道,這項計劃不僅關乎他們的生活,更關乎整個村莊的未來。


    幾個小時後,馬三寶帶著一車木材和稻草迴到了朱懷順的家中,臉上滿是興奮的神情。“朱兄,我找到了這些材料,咱們可以開始搭建溫室了!”


    朱懷順看到滿車的材料,心中暗自欣喜,立即開始規劃搭建的步驟。“馬兄,我們先從基礎開始,搭建一個框架,然後再加上稻草和透明的塑料布。”


    “好!”馬三寶應聲,迅速開始動手。


    兩人齊心協力,忙碌了整整一天,終於在傍晚時分,溫室的框架搭建完成。雖然外麵寒風刺骨,但他們的心中卻充滿了溫暖與希望。


    “朱兄,咱們今天的進展不錯。”馬三寶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滿臉笑容地說道。


    “是啊,明天我們再加上透明的塑料布,就能完成了。”朱懷順也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就在這時,馬三寶的妻子走了過來,關切地問道:“你們兩個在外麵忙了一天,快進來喝點熱湯吧!”


    “謝謝嫂子。”朱懷順微笑著迴應,“我們馬上就進來。”


    “朱懷,怎麽愣著呢?”身後傳來一個溫和的聲音,朱懷迴過神來,轉身一看,是他的好友李明。


    “李兄,我在想驛站的事情。”朱懷皺了皺眉,神情顯得有些沉重。


    “驛站?”李明走上前,靠在窗邊,目光也投向窗外。“你又在思考如何改進驛站的管理了?”


    “正是。”朱懷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堅定,“我覺得驛站不僅僅是傳遞奏折和官員往來的地方,還可以借鑒後世的郵政概念,建立一個官營的郵政係統。”


    李明微微一愣,隨即露出興趣的神情:“你是說,讓驛站成為一個高效的郵遞網絡?這樣一來,百姓的信件也能更快地傳遞到各地?”


    “對!”朱懷興奮地揮了揮手,“想象一下,百姓可以通過驛站寄送信件,甚至是小型的貨物,這不僅能促進商業流通,還能增強朝廷與民間的聯係。”


    李明點頭讚同:“這個主意好極了!但你想過如何實施嗎?”


    “我在想,可以在每個驛站設立專門的郵遞員,負責收發信件和小件物品。同時,建立一個統一的收費標準,確保郵遞的公正與透明。”朱懷說著,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這倒是個不錯的想法。”李明沉吟片刻,補充道,“不過,實施這個計劃可能會遇到阻力,尤其是那些習慣了傳統方式的官員。”


    “我明白,但我相信皇上會支持我的。”朱懷的臉上露出一絲自信,“最近皇上對農業生產和科技發展十分感興趣,我可以將這個郵政係統與農業的推廣結合起來,利用驛站傳遞農業技術和信息。”


    “你真是個聰明人。”李明讚許地說,“不過,首先你得向皇上請示這個計劃,爭取他的支持。”


    “是啊,我準備明天去見皇上。”朱懷微微一笑,心中充滿了期待。


    第二天,朱懷早早地來到了皇宮,經過層層守衛,終於見到了朱元璋。皇帝正在書房中批閱奏折,見朱懷進來,抬頭微笑道:“朱懷,來得正好,朕正想與你談談驛站的事情。”


    “皇上,您想談什麽?”朱懷心中一震,暗自慶幸自己來得及時。


    “最近聽聞各地驛站的管理問題頻出,朕想知道你對此有何看法。”朱元璋放下手中的奏折,目光如炬,注視著朱懷。


    朱懷心中一動,正是時機,他立刻將自己的構想娓娓道來:“皇上,驛站不僅是傳遞奏折的地方,還可以改造成官營的郵政係統,讓百姓的信件和小型貨物也能通過驛站快速傳遞。”


    朱元璋眉頭微皺,似乎在思考這個提議的可行性:“你認為這個係統能帶來什麽好處?”


    “首先,驛站的郵政係統可以促進商業流通,增強朝廷與民間的聯係。其次,百姓可以更方便地寄送信件,表達訴求,朝廷也能及時了解民情。”朱懷越說越興奮,“而且,這個係統可以與農業推廣結合,利用驛站傳遞農業技術和信息,提升全國的農業生產力。”


    朱元璋聽後,臉上露出思索的神情,片刻後,他點了點頭:“你的想法很好,但實施起來恐怕會遇到很多阻力,尤其是那些習慣了舊有製度的官員。”


    “我會盡量說服他們的,皇上。”朱懷堅定地迴答,“我相信,若能讓他們看到這個係統的好處,他們會願意支持。”


    “好,你去試試吧。”朱元璋微微一笑,“朕會在一旁支持你。”


    朱懷感激地向皇帝行了一禮,心中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將這個計劃推行下去。


    接下來的幾天,朱懷開始了他的行動。他首先召集了一些驛站的管理人員,向他們詳細講解了郵政係統的構想。起初,許多人對此表示懷疑,認為這會增加他們的工作負擔。


    “各位,”朱懷站在驛站的大廳裏,聲音洪亮,“我知道大家對這個新係統有很多顧慮,但請相信我,這將是我們驛站發展的新機遇。”


    “我們現在的驛站隻是傳遞官文的地方,若能增加郵政業務,不僅能提升驛站的收入,也能讓我們在民間贏得更多的口碑。”朱懷繼續說道,“試想,若我們能讓百姓的信件更快地到達,那他們會不會更加信任我們?”


    一位年長的驛站管理者猶豫地問道:“可是,朱公子,若是增加了郵政業務,我們的工作量會不會大增?”


    “當然會有一些增加,但我們可以設立專門的郵遞員,負責信件的收發,這樣大家的工作壓力反而會減輕。”朱懷耐心解釋道,“而且,隨著業務的增長,驛站的收入也會相應增加,大家都能受益。”


    經過一番勸說,驛站的管理人員們終於開始接受這個新想法。朱懷的計劃逐漸成形,接下來,他又去拜訪了幾位地方官員,爭取他們的支持。


    “朱公子,聽說你要推行郵政係統?”一位地方官員皺眉道,“這可不是小事,若是推行不當,恐怕會引發民怨。”


    “我明白您的顧慮,張大人。”朱懷微微一笑,語氣誠懇,“但我相信,隻要我們認真對待,做好宣傳,必定能讓百姓理解這個係統的好處。”


    張大人沉吟片刻,終於點頭:“好吧,我會支持你,但希望你能做好準備,避免出現問題。”


    朱懷心中一陣歡喜,終於獲得了地方官員的支持,接下來,他便開始著手實施郵政係統的細節。


    在朱懷的努力下,南京的驛站逐漸開始試點郵政業務。經過幾周的宣傳和準備,第一批郵遞員正式上崗,他們負責收發信件和小型貨物,驛站的運作開始變得繁忙起來。


    “朱懷,你在想什麽?”一聲清脆的女聲打斷了他的思緒。朱懷抬頭,看見他的表妹朱琳走了進來,身上裹著厚厚的狐皮大衣,臉頰因寒風而微微泛紅,顯得格外動人。


    “我在想一些關於農業的事情。”朱懷微微一笑,心中卻隱隱有些不安。


    朱琳坐到他身邊,俯身靠近火爐,感受著溫暖的氣流。“你又在想那些種植的事了?聽說皇帝陛下最近對暖棚種植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是啊。”朱懷歎了口氣,眼神中閃過一絲猶豫,“我也想參與其中,但我擔心……如果我入股,萬一皇帝陛下不高興,那可就麻煩了。”


    朱琳微微一愣,隨即露出一抹微笑:“你真是多慮了,皇帝陛下對新事物一向持開放態度,尤其是農業方麵。他希望能改善民生,難道你不想為百姓做點什麽嗎?”


    “我當然想,但我怕自己在其中的角色太過顯眼。”朱懷搖了搖頭,“我不想成為眾矢之的。”


    “你就這麽自卑嗎?你可是朱家的一員,皇帝陛下也不會對你太苛刻。”朱琳鼓勵道,目光堅定,“而且,正因為你有這樣的想法,才更能幫助到百姓。你應該把握這個機會。”


    朱懷的心中一動,想起了那次在皇宮中偶然聽到的關於暖棚種植的討論。朱元璋對這個項目的熱情讓他感到振奮,但他心中的顧慮卻如影隨形。


    “你說得對,我應該試探一下皇帝陛下的想法。”朱懷終於下定決心,眼中閃爍著希望的光芒。


    “那我們就等下次皇帝陛下來訪時,看看能否借機與他談談。”朱琳微微一笑,仿佛看到了未來的希望。


    就在此時,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隨即,一個侍衛走了進來,恭敬地行禮:“朱懷公子,皇帝陛下要召見您。”


    朱懷心中一震,麵麵相覷,隨即站起身來,整理了一下衣襟:“我這就去見皇帝陛下。”


    朱琳也站了起來,眼中閃過一絲擔憂:“你要小心,切勿說錯話。”


    朱懷走進皇宮,四周的裝飾在寒冬的陽光下顯得格外華麗,然而他心中的緊張感卻愈發加重。穿過層層宮殿,朱懷終於來到了朱元璋的書房。侍衛將他引入,朱元璋正坐在書桌後,手中翻閱著一本書籍,見他進來,抬頭微微一笑。


    “朱懷,快來,坐下。”朱元璋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


    朱懷心中一緊,走上前去,恭敬地行禮:“皇帝陛下,臣來見您。”


    “你最近可好?”朱元璋關切地問道,目光中流露出一絲親切。


    “迴皇帝陛下,臣一切安好。”朱懷心中一暖,緩解了些許緊張。


    “聽說你對農業有些想法?”朱元璋突然問道。


    朱懷心中一驚,難道皇帝陛下早已知道了他的想法?他微微猶豫,隨後鼓起勇氣:“是的,臣聽聞陛下對暖棚種植頗感興趣,臣也有一些見解,願意為此獻策。”


    朱元璋微微一笑,示意他繼續:“說說你的想法。”


    “臣認為,暖棚種植不僅能有效抵禦寒冬,還能提高蔬菜的產量,保證百姓的基本生活需求。”朱懷的聲音逐漸堅定,腦海中閃過自己在書房中思考的種種構想,“如果能夠在各地推廣,必能改善農業生產,增加百姓的收入。”


    朱元璋認真地聽著,眉頭微微皺起,似乎在思索著什麽。他放下手中的書,目光直視朱懷:“你覺得這個項目需要多少資金?以及如何推廣?”


    朱懷心中一陣狂喜,沒想到皇帝陛下如此重視自己的意見。他迅速整理思路,迴答道:“臣認為,首先需要在京城周邊建立幾個試點,資金方麵,臣願意出資一部分,但還需要尋求其他有識之士的支持。”


    朱元璋點了點頭,臉上的笑容愈發明顯:“很好,你有這樣的想法就好。關於資金的問題,我會安排。”


    “多謝皇帝陛下。”朱懷心中感激不已,心中的擔憂漸漸消散。


    “還有,朱懷。”朱元璋忽然收斂了笑容,目光變得嚴肅,“你要謹慎行事,這個項目關係重大,若有失誤,後果不堪設想。”


    幾日後,朱懷與朱琳開始著手準備暖棚種植的試點工作。他們首先選定了京城附近的一塊土地,召集了一些有識之士,共同商討實施方案。


    “朱懷,你覺得我們應該從哪裏入手?”朱琳坐在會議桌旁,手中拿著一份草圖,目光認真。


    “首先,我們需要設計合適的暖棚結構,確保能夠有效保溫。”朱懷認真分析道,“其次,選擇適合的蔬菜品種,最好是生長周期短、產量高的。”


    “那我們可以考慮一些快速生長的綠葉蔬菜,比如菠菜和生菜。”朱琳提議。


    “對,這些蔬菜不僅適合冬季種植,而且市場需求量大。”朱懷點頭讚同,心中逐漸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計劃。


    幾天後,試點的暖棚終於建成,朱懷和朱琳親自參與了種植。寒風刺骨。


    “朱懷,你看這些種子,都是從最優質的品種中挑選出來的。”朱琳一邊播種,一邊興奮地說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寧願被人遺忘的大明皇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火山島祝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火山島祝心並收藏大明:寧願被人遺忘的大明皇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