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吉祥從海上而來
大明:寧願被人遺忘的大明皇孫 作者:火山島祝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趙惠妃看了張美麗一眼,她怎麽會不知道張美麗的心思,她嚴肅地說:“在皇上沒有主動告訴你之前,不要亂問。”張美麗心頭一驚,連忙說道:第583章 “是是,妹妹多嘴了,姐姐饒命。”趙惠妃點點頭,看著大家說:“行了,咱們迴去嚐胡瓜吧。”
張美麗迴到宮裏,她自己的兒子趕緊出來迎接:“娘,沒事吧?父皇叫你過去是為什麽?”說話的是寧王朱權。
張美麗搖了搖頭,看著朱權問道:“兒,你父皇對你朱允炆怎麽樣?”寧王有些好奇:“娘,你怎麽突然問這個?”
停頓了一下,寧王繼續說:“最近好像冷淡了許多,不知道為什麽。”嘶!
居然不是朱允炆?
張美麗的臉色微微變了變,顯得十分驚訝。朱權不解地問:“娘,發生了什麽事?”
張美麗知道,她的兒子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坐上那個位置,所以隻希望兒子以後平平安安的,找個好的主人就行了。因此,她對此事非常上心。
她看著朱權說:“兒啊,娘告訴你,你父皇可能心中已經有了人選。”朱權大吃一驚:“誰?”
張美麗搖頭:“不知道。”朱權:“”
“娘,你這不是話說到一半嘛?”
張美麗拍了拍他的肩膀:“孩子,你很快就要去封地,趁著這段時間,在國子監多用心學習,要知道老人家看重誰,提前做準備,明白嗎?你要為自己將來打算,別讓娘什麽都操心。”
朱權點頭:“哦,孩兒明白了。”
“乖,對了,你父皇給我們送了個胡瓜,我們去吃吧。”
在另一邊,趙惠妃的府邸。“小廢物!”
“朱棟你這混賬!你是不是要死了!”
“這胡瓜是你父皇賞給娘的,你全吃完了?吃完了?連一根毛都沒給你娘留下?小畜生!不孝子!娘打死你!”“啊!娘!別打別打,我好久沒吃胡瓜了,我,我我我去給你買好了。”這話不說還好,一說出來趙惠妃更是生氣!
“你去買你娘個頭!五穀不分的廢鐵!書都讀到狗肚子裏去了!你家大冬天能長出胡瓜!你以為你是你父皇有神仙法術啊?”“給我站住!我打死你!”“娘,別打了,別打了呀!”“嗷嗚嗷嗚!疼,疼!”
寒冬臘月,梅花傲立,吉祥從海上而來。
第二天清晨,晨霧繚繞,天氣刺骨。
吏部、兵部、戶部三位高官早早地就在戶部值廬內集合。三位大人昨晚商量修改驛站改革的事情,一直討論到半夜,今天早上終於確定了實施方案、獎懲措施和監督製度。
每項改革都不是隨便說說的。
即使朱懷提出的建議對國家和人民有利,但正如老爺子所說,如果管控不好,好事最終也會慢慢變得腐朽敗壞。
驛站的小幅改革不算大事,至少沒有對大明的國家體製造成大的創傷,也沒有觸動各個階層的利益。即便如此,還需要大明的權臣們如此謹慎,更不用說其他的改革了。
自古以來,改革沒有小事。
戶部外麵。
戶部郎中黃盛剛來值班,就迎麵碰到了幾個宮女,她們提著一籃胡瓜走來。
胡瓜?
他有些驚訝,聽說是皇帝賞賜的,戶部郎中黃盛趕緊接過籃子,“公公,讓本官來幫忙吧!”沒過多久,他就來到了傅友文的值廬... ...
當傅友文聽說黃盛來了,他並不在意,繼續和他的同伴詹徽、茹太素討論郵票發行的事情。黃盛是傅友文的學生,他急忙行禮,口中說:“學生拜見恩師。”
傅友文聽了,卻顯得有些嚴肅,聲音也變得沉穩:“在這兒,不必稱恩師。”“是,傅大人。”黃盛微笑道:“下官此行,是來報個喜訊。”
“哦?”傅友文抬起眼睛,看見黃盛手裏抱著什麽,但他的官袍袖子太長,遮住了東西,看不清楚是什麽,就問:“何事?”“傅大人請看。”黃盛舉起手中的胡瓜。
突然,這胡瓜像一把重錘,狠狠地撞在傅友文的心口,傅友文的臉色瞬間變了。他驚訝地叫道:“胡瓜?”
不僅是傅友文,旁邊的詹徽和茹太素也都忍不住驚訝地問:“新鮮的?從哪兒來的?”黃盛迴答:“這是皇上賞賜給各位的,說是慰勞各位辛勞。”
嘶!皇上親自種出了胡瓜?
他們都知道老爺子在後宮有兩畝地,平時喜歡耕作,隻是沒想到,寒冬臘月竟然能種出胡瓜。“皇上真是神仙啊!”傅友文忍不住大聲讚歎。
這不是奉承也不是拍馬屁,這是他真心話。
“這,能吃嗎?”茹太素疑惑,隨即覺得自己失言,連忙補充道:“本官並非懷疑皇上,是擔心有奸人迷惑皇上。”“是不是,嚐嚐就知道了?”詹徽最膽大,做了朱元璋一輩子的書吏,生死看慣了,不怕。“我先嚐嚐!”詹徽大口咬下去,哢嚓!
茹太素和傅友文聚精會神地看著。
“不好吃,沒味道,和豬食差不多~~。”詹徽毫不介意地說著。茹太素和傅友文有些失望。
然而,緊接著,他們看到詹徽似乎已經把手伸向另外兩個胡瓜。兩人瞬間明白了:“你別動!這是本官的!”“對!別胡鬧!這是皇上賞賜給本官的!”此刻,他們當然明白詹徽的意思。詹徽尷尬地笑了笑,他知道,他最後的歡樂時光結束了。
在寒冷的冬天,能吃到這麽爽口的胡瓜,真是美妙啊!不過現在,他也有些難以理解,他見識也算廣博,稀奇事聽多了,但親眼所見的少,眼前的這個瓜,真是開了眼界。
茹太素和傅友文也不客氣,大大方方地咬了一口。
香甜可口!
三個人嘖嘖稱讚,他們明白不能在這上麵多花心思。於是接下來就開始繼續分配郵票發行的工作。
等到分配完畢,三人就去找朱元璋。朱元璋正披著奏疏,見到三人,隨口問:“有事找咱?”
三人相視一眼,詹徽直接進入正題:“啟稟皇上,驛站改革的事已通知到民間。”朱元璋深吸一口氣,才停下批閱奏疏的手。他抬起頭:“民間的反應如何?”
詹徽臉上露出喜悅:“剛發布通知,應天府就已經瘋了,不僅是應天府,全國恐怕都瘋了!”“百姓們都仰望皇上您是仁德的君主。”
朱元璋微微一笑,說:“怎麽樣?有人覺得郵票價格過高嗎?”傅友文連忙搖頭:“沒有!一個人也沒有!不僅沒有,很多百姓都說朝廷這是虧本生意,完全是造福百姓,說咱們大明在皇上的領導下,越來越強大,越來越繁榮!”那麽遠的路程,即便讓民間的腳夫傳遞信件,至少也要給幾兩碎銀,但朝廷呢?最高價格不超過十文錢,如果不是朱元璋的恩惠,什麽才是恩惠?
朝廷敢說老爺子一個不字,恐怕別人聽了會立刻撕爛嘴巴!朱元璋笑著說:“哦,這樣就好。”
茹太素抱拳道:“啟稟皇上,郵票的發行時間已經確定,就在今天傍晚,在玄武湖附近,五軍都督府的人馬已經在準備維持秩序了。”朱元璋雙眼一亮,“咱知道了。”
這是洪武朝前所未有的盛況,更何況這些郵票中有幾十張是他朱元璋親手簽名的。他倒想看看,五六十兩銀子一張的郵票,到底會不會有人買。
不止朱元璋,連詹徽和傅友文等人也有點躍躍欲試,畢竟這些郵票中也有幾百張是他們的簽名!“好,都下去吧。”
朱元璋揮揮手,表情有些期待起來。傅友文和詹徽怎麽可能不知道老爺子在想什麽。
這份榮耀,老爺子應該帶著朱懷一起享受,享受萬民的歡唿與讚譽!
兩人很自覺地準備離開。但是總會有人不懂眼色,比如茹太素抱拳行禮說:“皇上,微臣冒昧,請皇上出宮,視察郵票發行情況哎呀!你們拉老夫幹什麽?”“這是禦前失禮!”
“別拉老夫!老夫的褲子被你們拉掉了!不成樣子!不像話!不成體統!”茹太素罵罵咧咧地被詹徽和傅友文拉出了謹身殿。“放開老夫!”
茹太素提著褲子,臉色憤怒,對著傅友文和詹徽咆哮!
空蕩蕩的大殿外,大理石鋪成的廣場上,茹太素氣憤地問:“你們到底想幹什麽?我隻是想讓皇上分享這份喜悅,這難道有錯嗎?”傅友文和詹徽撇撇嘴:“需要你來提醒?還需要你陪著他?你算哪根蔥,老爺子需要你嗎?”啊?
茹太素疑惑地看著他們倆,好像想起了什麽:“不會吧!嘶!”
“你們,你們是不是知道些什麽內幕?告訴老夫,為什麽外麵那個小子這麽受寵?”“哎哎?你們倆什麽意思?幹嘛走得這麽快?這樣很沒禮貌,知不知道?”
國子監。
清晨。
一群還在打哈欠的皇孫們懶洋洋地走來。
朱允炆靜靜地坐在課桌前,把兩根黃瓜擺好。
“哎呀?二十一弟,你們看到了嗎?那是什麽?是黃瓜啊!”
“嗖溜,是的呢!”
“大冬天怎麽會有黃瓜?”
幾個皇孫咽了咽口水,默默地盯著朱允炆桌上的黃瓜。
朱棟無所謂地說:“這是父皇賞的,還賞了一根給我娘,已經被我吃掉了,好吃得很!”這些皇孫的母親,不像趙惠妃那樣深得寵愛,聽了朱棟的話,難免有些羨慕。
“嘁,炫耀什麽呢!”朱棟瞥了朱允炆一眼,一臉不屑。
“哈哈,朱棟你別不服氣,人家有兩根,你才一根,你說父皇寵誰?”“哼!”朱棟吸了吸鼻子,不理那些嘲諷他的皇兄。
寧王朱權坐在後麵,把這一切都看在眼裏。
父皇不是冷落朱允炆了嗎?看起來情況有點變化啊。
娘說,讓我多留點心眼,為自己的未來打算,那要不要去巴結朱允炆呢?
朱權咬咬牙,正要起身,外麵的夫子來了:“今天不上課了,各位迴去吧。”“哇!太棒了!”朱棟大聲歡唿,蹦蹦跳跳地走了,“我要去找表姐和姐夫玩了!”
朱權站起來,打算去找朱允炆隨便聊幾句,但朱(李錢趙)允炆對他似乎沒什麽熱情。
朱權自討沒趣,尷尬地迴了宮。
等國子監的學生都走光了。
孔訥等人這才進來。“齊夫子。”
齊泰拱手道:“孔夫子,各位學士,書法聚會我已經安排好了,在玄武湖,很多文人雅士兩天前就已經通知到了。”孔訥摸著胡須:“好啊,有了這些附庸風雅的文人,想必能吸引更多文人過來,我們的書法帖子就會更受歡迎了!”大家會心一笑,彼此心照不宣。
明明是賺錢的事,但他們口中就是附庸風雅,交流書法,完全不沾銅臭味!
每年都是這樣,每次書法聚會上,他們總能或多或少賺些額外的錢。
朱元璋痛恨貪腐,所以他們不能收受賄賂,而且身為讀書人,他們也瞧不起商人。
因此,如何在合法合規的基礎上賺錢,這就成了一門學問。
原本,孔訥打算開個書院撈錢,但計劃泡湯了。
現在,書法聚會是個撈金的好時機,他當然不會錯過。
“這次推廣書法帖子,也是我們複興隋唐大家的正義之舉,希望各位學士能不吝賜教。”“應該的應該的!”大家微微一笑,表情謙遜又儒雅......
張美麗迴到宮裏,她自己的兒子趕緊出來迎接:“娘,沒事吧?父皇叫你過去是為什麽?”說話的是寧王朱權。
張美麗搖了搖頭,看著朱權問道:“兒,你父皇對你朱允炆怎麽樣?”寧王有些好奇:“娘,你怎麽突然問這個?”
停頓了一下,寧王繼續說:“最近好像冷淡了許多,不知道為什麽。”嘶!
居然不是朱允炆?
張美麗的臉色微微變了變,顯得十分驚訝。朱權不解地問:“娘,發生了什麽事?”
張美麗知道,她的兒子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坐上那個位置,所以隻希望兒子以後平平安安的,找個好的主人就行了。因此,她對此事非常上心。
她看著朱權說:“兒啊,娘告訴你,你父皇可能心中已經有了人選。”朱權大吃一驚:“誰?”
張美麗搖頭:“不知道。”朱權:“”
“娘,你這不是話說到一半嘛?”
張美麗拍了拍他的肩膀:“孩子,你很快就要去封地,趁著這段時間,在國子監多用心學習,要知道老人家看重誰,提前做準備,明白嗎?你要為自己將來打算,別讓娘什麽都操心。”
朱權點頭:“哦,孩兒明白了。”
“乖,對了,你父皇給我們送了個胡瓜,我們去吃吧。”
在另一邊,趙惠妃的府邸。“小廢物!”
“朱棟你這混賬!你是不是要死了!”
“這胡瓜是你父皇賞給娘的,你全吃完了?吃完了?連一根毛都沒給你娘留下?小畜生!不孝子!娘打死你!”“啊!娘!別打別打,我好久沒吃胡瓜了,我,我我我去給你買好了。”這話不說還好,一說出來趙惠妃更是生氣!
“你去買你娘個頭!五穀不分的廢鐵!書都讀到狗肚子裏去了!你家大冬天能長出胡瓜!你以為你是你父皇有神仙法術啊?”“給我站住!我打死你!”“娘,別打了,別打了呀!”“嗷嗚嗷嗚!疼,疼!”
寒冬臘月,梅花傲立,吉祥從海上而來。
第二天清晨,晨霧繚繞,天氣刺骨。
吏部、兵部、戶部三位高官早早地就在戶部值廬內集合。三位大人昨晚商量修改驛站改革的事情,一直討論到半夜,今天早上終於確定了實施方案、獎懲措施和監督製度。
每項改革都不是隨便說說的。
即使朱懷提出的建議對國家和人民有利,但正如老爺子所說,如果管控不好,好事最終也會慢慢變得腐朽敗壞。
驛站的小幅改革不算大事,至少沒有對大明的國家體製造成大的創傷,也沒有觸動各個階層的利益。即便如此,還需要大明的權臣們如此謹慎,更不用說其他的改革了。
自古以來,改革沒有小事。
戶部外麵。
戶部郎中黃盛剛來值班,就迎麵碰到了幾個宮女,她們提著一籃胡瓜走來。
胡瓜?
他有些驚訝,聽說是皇帝賞賜的,戶部郎中黃盛趕緊接過籃子,“公公,讓本官來幫忙吧!”沒過多久,他就來到了傅友文的值廬... ...
當傅友文聽說黃盛來了,他並不在意,繼續和他的同伴詹徽、茹太素討論郵票發行的事情。黃盛是傅友文的學生,他急忙行禮,口中說:“學生拜見恩師。”
傅友文聽了,卻顯得有些嚴肅,聲音也變得沉穩:“在這兒,不必稱恩師。”“是,傅大人。”黃盛微笑道:“下官此行,是來報個喜訊。”
“哦?”傅友文抬起眼睛,看見黃盛手裏抱著什麽,但他的官袍袖子太長,遮住了東西,看不清楚是什麽,就問:“何事?”“傅大人請看。”黃盛舉起手中的胡瓜。
突然,這胡瓜像一把重錘,狠狠地撞在傅友文的心口,傅友文的臉色瞬間變了。他驚訝地叫道:“胡瓜?”
不僅是傅友文,旁邊的詹徽和茹太素也都忍不住驚訝地問:“新鮮的?從哪兒來的?”黃盛迴答:“這是皇上賞賜給各位的,說是慰勞各位辛勞。”
嘶!皇上親自種出了胡瓜?
他們都知道老爺子在後宮有兩畝地,平時喜歡耕作,隻是沒想到,寒冬臘月竟然能種出胡瓜。“皇上真是神仙啊!”傅友文忍不住大聲讚歎。
這不是奉承也不是拍馬屁,這是他真心話。
“這,能吃嗎?”茹太素疑惑,隨即覺得自己失言,連忙補充道:“本官並非懷疑皇上,是擔心有奸人迷惑皇上。”“是不是,嚐嚐就知道了?”詹徽最膽大,做了朱元璋一輩子的書吏,生死看慣了,不怕。“我先嚐嚐!”詹徽大口咬下去,哢嚓!
茹太素和傅友文聚精會神地看著。
“不好吃,沒味道,和豬食差不多~~。”詹徽毫不介意地說著。茹太素和傅友文有些失望。
然而,緊接著,他們看到詹徽似乎已經把手伸向另外兩個胡瓜。兩人瞬間明白了:“你別動!這是本官的!”“對!別胡鬧!這是皇上賞賜給本官的!”此刻,他們當然明白詹徽的意思。詹徽尷尬地笑了笑,他知道,他最後的歡樂時光結束了。
在寒冷的冬天,能吃到這麽爽口的胡瓜,真是美妙啊!不過現在,他也有些難以理解,他見識也算廣博,稀奇事聽多了,但親眼所見的少,眼前的這個瓜,真是開了眼界。
茹太素和傅友文也不客氣,大大方方地咬了一口。
香甜可口!
三個人嘖嘖稱讚,他們明白不能在這上麵多花心思。於是接下來就開始繼續分配郵票發行的工作。
等到分配完畢,三人就去找朱元璋。朱元璋正披著奏疏,見到三人,隨口問:“有事找咱?”
三人相視一眼,詹徽直接進入正題:“啟稟皇上,驛站改革的事已通知到民間。”朱元璋深吸一口氣,才停下批閱奏疏的手。他抬起頭:“民間的反應如何?”
詹徽臉上露出喜悅:“剛發布通知,應天府就已經瘋了,不僅是應天府,全國恐怕都瘋了!”“百姓們都仰望皇上您是仁德的君主。”
朱元璋微微一笑,說:“怎麽樣?有人覺得郵票價格過高嗎?”傅友文連忙搖頭:“沒有!一個人也沒有!不僅沒有,很多百姓都說朝廷這是虧本生意,完全是造福百姓,說咱們大明在皇上的領導下,越來越強大,越來越繁榮!”那麽遠的路程,即便讓民間的腳夫傳遞信件,至少也要給幾兩碎銀,但朝廷呢?最高價格不超過十文錢,如果不是朱元璋的恩惠,什麽才是恩惠?
朝廷敢說老爺子一個不字,恐怕別人聽了會立刻撕爛嘴巴!朱元璋笑著說:“哦,這樣就好。”
茹太素抱拳道:“啟稟皇上,郵票的發行時間已經確定,就在今天傍晚,在玄武湖附近,五軍都督府的人馬已經在準備維持秩序了。”朱元璋雙眼一亮,“咱知道了。”
這是洪武朝前所未有的盛況,更何況這些郵票中有幾十張是他朱元璋親手簽名的。他倒想看看,五六十兩銀子一張的郵票,到底會不會有人買。
不止朱元璋,連詹徽和傅友文等人也有點躍躍欲試,畢竟這些郵票中也有幾百張是他們的簽名!“好,都下去吧。”
朱元璋揮揮手,表情有些期待起來。傅友文和詹徽怎麽可能不知道老爺子在想什麽。
這份榮耀,老爺子應該帶著朱懷一起享受,享受萬民的歡唿與讚譽!
兩人很自覺地準備離開。但是總會有人不懂眼色,比如茹太素抱拳行禮說:“皇上,微臣冒昧,請皇上出宮,視察郵票發行情況哎呀!你們拉老夫幹什麽?”“這是禦前失禮!”
“別拉老夫!老夫的褲子被你們拉掉了!不成樣子!不像話!不成體統!”茹太素罵罵咧咧地被詹徽和傅友文拉出了謹身殿。“放開老夫!”
茹太素提著褲子,臉色憤怒,對著傅友文和詹徽咆哮!
空蕩蕩的大殿外,大理石鋪成的廣場上,茹太素氣憤地問:“你們到底想幹什麽?我隻是想讓皇上分享這份喜悅,這難道有錯嗎?”傅友文和詹徽撇撇嘴:“需要你來提醒?還需要你陪著他?你算哪根蔥,老爺子需要你嗎?”啊?
茹太素疑惑地看著他們倆,好像想起了什麽:“不會吧!嘶!”
“你們,你們是不是知道些什麽內幕?告訴老夫,為什麽外麵那個小子這麽受寵?”“哎哎?你們倆什麽意思?幹嘛走得這麽快?這樣很沒禮貌,知不知道?”
國子監。
清晨。
一群還在打哈欠的皇孫們懶洋洋地走來。
朱允炆靜靜地坐在課桌前,把兩根黃瓜擺好。
“哎呀?二十一弟,你們看到了嗎?那是什麽?是黃瓜啊!”
“嗖溜,是的呢!”
“大冬天怎麽會有黃瓜?”
幾個皇孫咽了咽口水,默默地盯著朱允炆桌上的黃瓜。
朱棟無所謂地說:“這是父皇賞的,還賞了一根給我娘,已經被我吃掉了,好吃得很!”這些皇孫的母親,不像趙惠妃那樣深得寵愛,聽了朱棟的話,難免有些羨慕。
“嘁,炫耀什麽呢!”朱棟瞥了朱允炆一眼,一臉不屑。
“哈哈,朱棟你別不服氣,人家有兩根,你才一根,你說父皇寵誰?”“哼!”朱棟吸了吸鼻子,不理那些嘲諷他的皇兄。
寧王朱權坐在後麵,把這一切都看在眼裏。
父皇不是冷落朱允炆了嗎?看起來情況有點變化啊。
娘說,讓我多留點心眼,為自己的未來打算,那要不要去巴結朱允炆呢?
朱權咬咬牙,正要起身,外麵的夫子來了:“今天不上課了,各位迴去吧。”“哇!太棒了!”朱棟大聲歡唿,蹦蹦跳跳地走了,“我要去找表姐和姐夫玩了!”
朱權站起來,打算去找朱允炆隨便聊幾句,但朱(李錢趙)允炆對他似乎沒什麽熱情。
朱權自討沒趣,尷尬地迴了宮。
等國子監的學生都走光了。
孔訥等人這才進來。“齊夫子。”
齊泰拱手道:“孔夫子,各位學士,書法聚會我已經安排好了,在玄武湖,很多文人雅士兩天前就已經通知到了。”孔訥摸著胡須:“好啊,有了這些附庸風雅的文人,想必能吸引更多文人過來,我們的書法帖子就會更受歡迎了!”大家會心一笑,彼此心照不宣。
明明是賺錢的事,但他們口中就是附庸風雅,交流書法,完全不沾銅臭味!
每年都是這樣,每次書法聚會上,他們總能或多或少賺些額外的錢。
朱元璋痛恨貪腐,所以他們不能收受賄賂,而且身為讀書人,他們也瞧不起商人。
因此,如何在合法合規的基礎上賺錢,這就成了一門學問。
原本,孔訥打算開個書院撈錢,但計劃泡湯了。
現在,書法聚會是個撈金的好時機,他當然不會錯過。
“這次推廣書法帖子,也是我們複興隋唐大家的正義之舉,希望各位學士能不吝賜教。”“應該的應該的!”大家微微一笑,表情謙遜又儒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