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不敢忘本
大明:寧願被人遺忘的大明皇孫 作者:火山島祝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雪已經停了。
一大早,馬三寶正在庭院裏清掃積雪。朱懷早早地起床,坐在大殿裏,欣賞著院子裏的雪景。不久後,家裏的女仆們抱著一大堆透明的布匹迴來了。這些都是朱懷精心挑選的,透光性好,密封性也不錯。
就是價格有點高。不過朱懷現在也不在乎了,因為他們從臥牛山開采的無煙煤昨天在市場上試銷,效果非常好。雖然隻讓家奴賣了幾百斤,但出乎意料的是,無煙煤在一天之內就賣光了,甚至還有一些供不應求的情況。街上有些富商都在催促朱懷早點開始賣下一批。
無煙煤將帶來源源不斷的收入,再加上鹽山的產業,朱懷積累的財富已經無法計數。因此,買這些布匹他並不覺得奢侈。吃過早飯,朱懷來到院子的菜園旁邊。
由於冬天的關係,菜園裏的很多蔬菜都枯萎了,唯一還頑強生存的就是大白菜。朱懷用竹子在菜園兩邊紮成了一個個彎弓。很快,一個溫室的骨架就搭建好了。
就像他的祖父一樣,朱懷平時沒事也喜歡搗鼓農活,樂此不疲。沒過多久,趙檀兒穿著小皮襖走來,她身穿黑色軍裝,看起來像隻大熊。“朱懷,你在幹嘛?”趙檀兒眨眨眼,頭戴著厚實的棉帽,隻有那雙明亮的眼睛露在外麵,顯得十分可愛。朱懷迴答:“在搭溫室,嗯,如果你沒事,也可以過來幫忙。
”趙檀兒點點頭:“哦,我要做什麽?”朱懷指著大廳裏的布匹:“去把它們拿過來,蓋在竹架上。”“啊?”趙檀兒有些不解:“這不是太浪費了嗎?這麽多好布,你用來做這個...呃,你瘋了嗎?錢多了可以給我。”朱懷懶得跟她解釋:“快去拿過來。”
趙檀兒撅起嘴,脫下外麵的絨衣,卷起袖子,就進大廳抱起布匹出來。朱懷踩著木梯,接過趙檀兒送來的布,不斷地蓋在竹架上。正當兩人忙於搭建溫室時,朱元璋笑眯眯地走了過來。
看到這一幕,朱元璋的臉色沉了下來。他指著朱懷和趙檀兒說:“你們這兩個小家夥,跟我來大廳!”老爺子一輩子過得清貧,從小當過農民、和尚,還乞討過,深知百姓生活的艱辛。
即使當上了皇帝,他也嚴格要求後代不能鋪張浪費。現在看到朱懷這個小家夥居然糟蹋布匹,怎麽能高興得起來?他知道這小子靠賣鹽賺了不少錢,難道有錢就開始亂花了嗎?如果不今天好好教育一下這小子,他都不知道自己有多麽不了解百姓的困苦!
趙檀兒的小臉嚇得慘白。她知道老爺子生氣了。確實,換誰都會生氣吧?哪有人這樣糟蹋布匹的!
朱懷無所謂地跟著趙檀兒來到大廳。老爺子板著臉,怒氣衝衝地盯著朱懷和趙檀兒。“太過分了!”朱元璋出身貧寒,即便當了皇帝也不敢忘本。
平時他以身作則,要求後代也要像他一樣節儉。可他教育了這小子這麽久,現在他居然如此浪費?今天不教訓教訓這臭小子,朱元璋心裏這口氣咽不下去!
趙檀兒垂著頭,小聲勸朱元璋:“爺爺別生氣了。”朱元璋看著朱懷吊兒郎當的樣子,更是氣不打一處來,怒斥道:“你這臭小子!你還驕傲了是嗎?”“平時我怎麽教你的?”“隋煬帝是怎麽亡國的都忘了?”“大業六年的東都洛陽絲綢纏樹的故事你也忘了?”“我給你講了多少亡國之君的例子,你都拋到腦後了?
”大業六年是隋煬帝在位的時候,西域和突厥的使者來到東都洛陽,隋煬帝為了展示排場,同時也為了震懾各國,大肆鋪張,甚至讓人用絲綢纏繞在樹上,炫耀大隋的富裕。朱元璋經常用這個故事教育朱懷,讓他學會節儉,不要奢侈。
“大孫子,要學會過日子啊!”朱元璋語重心長地說。“就像這樣,我給你舉個例子,你看這炭木,現在的炭價真是飛漲,一斤竟然漲到了五十多文,真是要命啊。”朱元璋露出痛心的樣子,但隨即又笑了:“既然要持家,就要節省。你看我,既不能讓家人受凍,也不能胡亂花錢。大孫子,你看看這個...”他手指一指,指向地上的火盆。朱懷這才注意到,腳下的火盆正冒著熱氣,燒的不是炭,竟然是煤球。
“這個,你知道是什麽嗎?”朱元璋故作神秘地賣了個關子。朱懷脫口而出:“無煙煤。”“嗯?”朱元璋愣了一下:“哈哈,我的孫子見識廣啊,哈哈,實話告訴你,這無煙煤這兩天才流行起來,賣得很火。
我有幸弄到一百來斤試試,效果非常好,比木炭還要好一些。”朱元璋今天來就是給朱懷送無煙煤的,正好可以借此機會教育一番朱懷。
他歎了口氣說:“孫子啊,你現在感覺溫暖了吧?這無煙煤真是個好東西,不過這不是重點,關鍵在於它便宜,我們費了好大勁才找人買到的。聽說現在隻是試銷,隻供應幾百斤而已。我買了這個給你,是要告訴你一個道理:該花的錢要花,不能讓自己受凍挨餓,但不必要的錢就不必亂花了。”
“你現在懂什麽是過日子了嗎?”
朱懷漲紅了臉,幾次想說話又停下,都被朱元璋無情打斷。
朱元璋覺得自己教誨有效,立刻精神抖擻,興奮地說:
“買東西就得挑物美價廉的,就像你花那麽多錢買布,卻用來裝飾菜園,這樣做就是浪費。如果讓人看見,他們會說我們有錢卻不做好事。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朱元璋滿懷期待地看著朱懷,希望他能領悟。朱懷搖搖頭:“不太明白。”
“還不明白?嘿!你這臭小子!”朱元璋拍了拍大腿,有些著急,還想繼續解釋。朱懷沒等他說完,就搶先說:“但這無煙煤,就是我賣的啊。”
朱元璋大笑起來:“你這小機靈鬼,竟然如此口出狂言?”
他像觸電一樣,突然想起,這無煙煤確實好像是朱懷那天晚上查假賬時提出來的。那一晚他還對朱懷說這種神奇的東西根本不存在。朱元璋瞪大眼睛,難以置信。
此時,朱懷猛地拍了一下桌子,砰的一聲,嚇得朱元璋和趙檀兒心裏一驚。
朱懷咬牙切齒,痛心疾首地說:“這無煙煤的確是臥牛山的,是我花了二百兩銀子買下的產業,老爺子,你敗家啊!”朱元璋:“……”
他無言以對。
朱懷幽幽一歎,繼續教導朱元璋:“這煤在我手上根本不值一文,你還找人花錢買?自家地裏的東西,隨手撿就行了,根本不值錢!你還花錢買?我怎麽會有你這樣的爺爺,幾十文錢就被你糟蹋了,真是浪費,太奢侈了!”
朱元璋的老臉一紅,這番義正言辭的指責他竟覺得有道理,他的教誨似乎失敗了。
但緊接著,朱元璋猛然一震。
不對。
這煤是你小子產的?
“大孫子,你別騙我?”朱元璋結結巴巴地說:“我們不開玩笑。”朱懷淡淡地說:“開什麽玩笑,如果不是這樣,我怎麽知道什麽是無煙煤?”朱元璋身體條件反射般地顫抖了一下。
他摸了摸額頭,覺得有些頭暈。
腦袋昏沉得很。
接著,他的眼睛瞪得像銅鈴一樣,瘋狂地大笑起來:“哈哈哈,祖上有德!我大孫子造福百姓!哈哈哈!”朱元璋激動了!
起初他以為這種煤炭需要提煉,沒想到竟然長在山裏。
那麽,如果找到這些山脈,是不是意味著大明的百姓可以安穩度過這個冬天了?
朱懷有點無語,什麽叫做祖上有德,我們倆根本不是一個祖宗。
什麽造福百姓,我又不是財神,我是個商人好不好!
朱元璋搓著手,激動地問朱懷:“孩子,快告訴我,這真的是山裏長出來的嗎?還有哪些山也是?我去買下它們!全都便宜賣給百姓!哈哈!”
朱懷的思想境界始終和老爺子不同,他站在商人的角度考慮,這些東西應該自己留存起來,用來賺錢。
而朱元璋則站在百姓的角度,他認為這東西應該由朝廷買下,低價賣給百姓,減少人民的死亡。
朱懷歎了口氣:“噢,南直隸沒有了,山脈隻有我一個人有。”
朱元璋搓著手:“那太好了,賣給朝廷吧!”
“不賣!”朱懷搖頭。
朱元璋又要開始教誨,朱懷卻說:“山西那邊很多,趁民間還沒發現,你可以建議皇帝早點把山西那邊的煤礦收歸國有。”
反正山西那邊山高皇帝遠,朱懷沒精力去那邊收山,倒不如賣給朝廷個人情,也讓老爺子不那麽為難。朱懷這算是做出很大讓步了。
朱元璋大笑,激動得老淚縱橫:“好,好啊!我們爺孫同心,同心呐!”
“我看著百姓每天有人死去,心裏很難受,我……”
“好孩子,我剛才批評你錯了,盡情糟蹋吧,布匹隨你糟蹋!糟蹋幾匹布算什麽!我大孫子可是救世主啊!”
朱元璋非常欣慰,感動極了,看著朱懷,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長大了,懂事了!懂得幫爺爺分憂了,好孩子,好孩子啊!”朱懷:
我沒幹什麽啊,關鍵是。
老爺子不必這樣,真的不必,我有些慚愧。
等等!誰告訴你我糟蹋布匹了?算了,不解釋了。
一大早,馬三寶正在庭院裏清掃積雪。朱懷早早地起床,坐在大殿裏,欣賞著院子裏的雪景。不久後,家裏的女仆們抱著一大堆透明的布匹迴來了。這些都是朱懷精心挑選的,透光性好,密封性也不錯。
就是價格有點高。不過朱懷現在也不在乎了,因為他們從臥牛山開采的無煙煤昨天在市場上試銷,效果非常好。雖然隻讓家奴賣了幾百斤,但出乎意料的是,無煙煤在一天之內就賣光了,甚至還有一些供不應求的情況。街上有些富商都在催促朱懷早點開始賣下一批。
無煙煤將帶來源源不斷的收入,再加上鹽山的產業,朱懷積累的財富已經無法計數。因此,買這些布匹他並不覺得奢侈。吃過早飯,朱懷來到院子的菜園旁邊。
由於冬天的關係,菜園裏的很多蔬菜都枯萎了,唯一還頑強生存的就是大白菜。朱懷用竹子在菜園兩邊紮成了一個個彎弓。很快,一個溫室的骨架就搭建好了。
就像他的祖父一樣,朱懷平時沒事也喜歡搗鼓農活,樂此不疲。沒過多久,趙檀兒穿著小皮襖走來,她身穿黑色軍裝,看起來像隻大熊。“朱懷,你在幹嘛?”趙檀兒眨眨眼,頭戴著厚實的棉帽,隻有那雙明亮的眼睛露在外麵,顯得十分可愛。朱懷迴答:“在搭溫室,嗯,如果你沒事,也可以過來幫忙。
”趙檀兒點點頭:“哦,我要做什麽?”朱懷指著大廳裏的布匹:“去把它們拿過來,蓋在竹架上。”“啊?”趙檀兒有些不解:“這不是太浪費了嗎?這麽多好布,你用來做這個...呃,你瘋了嗎?錢多了可以給我。”朱懷懶得跟她解釋:“快去拿過來。”
趙檀兒撅起嘴,脫下外麵的絨衣,卷起袖子,就進大廳抱起布匹出來。朱懷踩著木梯,接過趙檀兒送來的布,不斷地蓋在竹架上。正當兩人忙於搭建溫室時,朱元璋笑眯眯地走了過來。
看到這一幕,朱元璋的臉色沉了下來。他指著朱懷和趙檀兒說:“你們這兩個小家夥,跟我來大廳!”老爺子一輩子過得清貧,從小當過農民、和尚,還乞討過,深知百姓生活的艱辛。
即使當上了皇帝,他也嚴格要求後代不能鋪張浪費。現在看到朱懷這個小家夥居然糟蹋布匹,怎麽能高興得起來?他知道這小子靠賣鹽賺了不少錢,難道有錢就開始亂花了嗎?如果不今天好好教育一下這小子,他都不知道自己有多麽不了解百姓的困苦!
趙檀兒的小臉嚇得慘白。她知道老爺子生氣了。確實,換誰都會生氣吧?哪有人這樣糟蹋布匹的!
朱懷無所謂地跟著趙檀兒來到大廳。老爺子板著臉,怒氣衝衝地盯著朱懷和趙檀兒。“太過分了!”朱元璋出身貧寒,即便當了皇帝也不敢忘本。
平時他以身作則,要求後代也要像他一樣節儉。可他教育了這小子這麽久,現在他居然如此浪費?今天不教訓教訓這臭小子,朱元璋心裏這口氣咽不下去!
趙檀兒垂著頭,小聲勸朱元璋:“爺爺別生氣了。”朱元璋看著朱懷吊兒郎當的樣子,更是氣不打一處來,怒斥道:“你這臭小子!你還驕傲了是嗎?”“平時我怎麽教你的?”“隋煬帝是怎麽亡國的都忘了?”“大業六年的東都洛陽絲綢纏樹的故事你也忘了?”“我給你講了多少亡國之君的例子,你都拋到腦後了?
”大業六年是隋煬帝在位的時候,西域和突厥的使者來到東都洛陽,隋煬帝為了展示排場,同時也為了震懾各國,大肆鋪張,甚至讓人用絲綢纏繞在樹上,炫耀大隋的富裕。朱元璋經常用這個故事教育朱懷,讓他學會節儉,不要奢侈。
“大孫子,要學會過日子啊!”朱元璋語重心長地說。“就像這樣,我給你舉個例子,你看這炭木,現在的炭價真是飛漲,一斤竟然漲到了五十多文,真是要命啊。”朱元璋露出痛心的樣子,但隨即又笑了:“既然要持家,就要節省。你看我,既不能讓家人受凍,也不能胡亂花錢。大孫子,你看看這個...”他手指一指,指向地上的火盆。朱懷這才注意到,腳下的火盆正冒著熱氣,燒的不是炭,竟然是煤球。
“這個,你知道是什麽嗎?”朱元璋故作神秘地賣了個關子。朱懷脫口而出:“無煙煤。”“嗯?”朱元璋愣了一下:“哈哈,我的孫子見識廣啊,哈哈,實話告訴你,這無煙煤這兩天才流行起來,賣得很火。
我有幸弄到一百來斤試試,效果非常好,比木炭還要好一些。”朱元璋今天來就是給朱懷送無煙煤的,正好可以借此機會教育一番朱懷。
他歎了口氣說:“孫子啊,你現在感覺溫暖了吧?這無煙煤真是個好東西,不過這不是重點,關鍵在於它便宜,我們費了好大勁才找人買到的。聽說現在隻是試銷,隻供應幾百斤而已。我買了這個給你,是要告訴你一個道理:該花的錢要花,不能讓自己受凍挨餓,但不必要的錢就不必亂花了。”
“你現在懂什麽是過日子了嗎?”
朱懷漲紅了臉,幾次想說話又停下,都被朱元璋無情打斷。
朱元璋覺得自己教誨有效,立刻精神抖擻,興奮地說:
“買東西就得挑物美價廉的,就像你花那麽多錢買布,卻用來裝飾菜園,這樣做就是浪費。如果讓人看見,他們會說我們有錢卻不做好事。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朱元璋滿懷期待地看著朱懷,希望他能領悟。朱懷搖搖頭:“不太明白。”
“還不明白?嘿!你這臭小子!”朱元璋拍了拍大腿,有些著急,還想繼續解釋。朱懷沒等他說完,就搶先說:“但這無煙煤,就是我賣的啊。”
朱元璋大笑起來:“你這小機靈鬼,竟然如此口出狂言?”
他像觸電一樣,突然想起,這無煙煤確實好像是朱懷那天晚上查假賬時提出來的。那一晚他還對朱懷說這種神奇的東西根本不存在。朱元璋瞪大眼睛,難以置信。
此時,朱懷猛地拍了一下桌子,砰的一聲,嚇得朱元璋和趙檀兒心裏一驚。
朱懷咬牙切齒,痛心疾首地說:“這無煙煤的確是臥牛山的,是我花了二百兩銀子買下的產業,老爺子,你敗家啊!”朱元璋:“……”
他無言以對。
朱懷幽幽一歎,繼續教導朱元璋:“這煤在我手上根本不值一文,你還找人花錢買?自家地裏的東西,隨手撿就行了,根本不值錢!你還花錢買?我怎麽會有你這樣的爺爺,幾十文錢就被你糟蹋了,真是浪費,太奢侈了!”
朱元璋的老臉一紅,這番義正言辭的指責他竟覺得有道理,他的教誨似乎失敗了。
但緊接著,朱元璋猛然一震。
不對。
這煤是你小子產的?
“大孫子,你別騙我?”朱元璋結結巴巴地說:“我們不開玩笑。”朱懷淡淡地說:“開什麽玩笑,如果不是這樣,我怎麽知道什麽是無煙煤?”朱元璋身體條件反射般地顫抖了一下。
他摸了摸額頭,覺得有些頭暈。
腦袋昏沉得很。
接著,他的眼睛瞪得像銅鈴一樣,瘋狂地大笑起來:“哈哈哈,祖上有德!我大孫子造福百姓!哈哈哈!”朱元璋激動了!
起初他以為這種煤炭需要提煉,沒想到竟然長在山裏。
那麽,如果找到這些山脈,是不是意味著大明的百姓可以安穩度過這個冬天了?
朱懷有點無語,什麽叫做祖上有德,我們倆根本不是一個祖宗。
什麽造福百姓,我又不是財神,我是個商人好不好!
朱元璋搓著手,激動地問朱懷:“孩子,快告訴我,這真的是山裏長出來的嗎?還有哪些山也是?我去買下它們!全都便宜賣給百姓!哈哈!”
朱懷的思想境界始終和老爺子不同,他站在商人的角度考慮,這些東西應該自己留存起來,用來賺錢。
而朱元璋則站在百姓的角度,他認為這東西應該由朝廷買下,低價賣給百姓,減少人民的死亡。
朱懷歎了口氣:“噢,南直隸沒有了,山脈隻有我一個人有。”
朱元璋搓著手:“那太好了,賣給朝廷吧!”
“不賣!”朱懷搖頭。
朱元璋又要開始教誨,朱懷卻說:“山西那邊很多,趁民間還沒發現,你可以建議皇帝早點把山西那邊的煤礦收歸國有。”
反正山西那邊山高皇帝遠,朱懷沒精力去那邊收山,倒不如賣給朝廷個人情,也讓老爺子不那麽為難。朱懷這算是做出很大讓步了。
朱元璋大笑,激動得老淚縱橫:“好,好啊!我們爺孫同心,同心呐!”
“我看著百姓每天有人死去,心裏很難受,我……”
“好孩子,我剛才批評你錯了,盡情糟蹋吧,布匹隨你糟蹋!糟蹋幾匹布算什麽!我大孫子可是救世主啊!”
朱元璋非常欣慰,感動極了,看著朱懷,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長大了,懂事了!懂得幫爺爺分憂了,好孩子,好孩子啊!”朱懷:
我沒幹什麽啊,關鍵是。
老爺子不必這樣,真的不必,我有些慚愧。
等等!誰告訴你我糟蹋布匹了?算了,不解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