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辰來到了三層。


    塔分五麵,分別有五個窗戶。


    每個窗戶前分別站著五名男子。


    那五名男子穿著雅致,手拿紙扇,像是文人。


    第三層看樣子是比文采。


    之前二樓的女子也跟了上來,與楚辰一起來到中間。


    那女子介紹道:“這一層比的是詩、詞、文章。這五人是帝都有名的才子,一共三局,殿下贏兩局就可以。”


    “殿下剛才說您不是什麽文人騷客,更不懂什麽風雅。”


    “言語之間對文人有輕視之意。您是儲君,可能是未來的夏皇。大夏以文治國,太子不懂文采怎麽行。”


    楚辰不屑一笑:“姑娘,本宮不是來考科舉的。1”


    女子迴道:“這是上麵大人的意思。他也希望小夜鶯未來的夫君文武全才。同樣,大人一生效忠皇室,不希望未來的君王隻會窮兵黷武。”


    楚辰小聲嘀咕:“這怪老頭,盡玩小孩子的把戲。姑娘,剛才那兩杯茶都有毒,對吧?”


    女子跟著小聲嘀咕:“小女子什麽都沒聽到。”


    這時,五名才子一同對楚辰行禮,同聲道:“參見太子殿下,千歲!”


    其中一名才子對楚辰說道:“殿下,請您先出題吧。什麽都可以,最好是殿下擅長的。”


    楚辰看向那人:“才子,都這麽囂張嗎?”


    那才子行禮,迴道:“謙,美德也,過謙者懷詐。在殿下麵前,吾等無需謙虛。”


    楚辰問道:“無需謙虛,何意?看不起本宮。”


    “非也。殿下荒唐於世人,沉迷於酒色,留戀於煙花,此事天下皆知。”


    “後傳聞殿下韜光養晦。可即使如此,光陰有限,殿下大部分時間用於風花雪月,哪有什麽時間研讀道德文章。”


    “吾等在帝都也算小有名氣,又做客主場,讓殿下出題理所應當。”


    楚辰隻感覺一股酸味,提不起好勝之心,結果竟被人鄙視了。


    不虐他們個滿臉桃花,他們就不知道花兒為什麽這麽紅。


    楚辰甩袖,展露出為君者的高傲:“人,要有骨氣;君,要有傲氣!本宮乃大夏太子,何需別人謙讓。”


    “姑娘,你來出題,三場一並出了。本宮的時間寶貴,不想浪費在這些酸儒書生身上。”


    那女子低頭微微一笑,這太子還真敢說。


    這五人,可不是一般的才子。


    無論是詩詞,還是道德文章,都有很深的造詣。


    在文壇影響力頗大,被譽為“帝都五子”。


    楚辰的話讓這些才子心中不滿,簡直就是侮辱。


    可又能怎樣,太子的身份擺在那。


    他們隻能把這股怨氣放在心裏,用文章說話。


    女子看出這五子的心思,都憋著一股勁。


    可楚辰畢竟是大夏太子,也不能叫他輸得太難看。


    於是,對眾人說道:“既然如此,那就讓本姑娘出題。如今北方大楚大兵壓境,詩、詞的主題‘沙場’,而文章的主題‘國家’。大家可有異議?”


    楚辰看向女子,這分明就是在偏頗自己,誰不知道太子“尚武”。


    女子見帝都五子沒有異議,說道:“時限一個時辰,開始吧。”


    眾人根據主題開始構思,有的已經動筆。


    楚辰對桌上的紙硯感到不屑,直接對著眾人吟了起來。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話音一落,眾人目瞪口呆,有的人直接將筆扔到了一邊。


    一名才子讚歎道:“好一句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壯哉!壯哉!在下輸了。”


    其他四人對楚辰紛紛行禮,第一局輸得心服口服。


    楚辰繼續念叨:“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裏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眾人表情呆滯,時間仿佛在這一刻停止。


    他們靜靜聽著從楚辰口裏發出的一字一句,腦海中浮現出了金戈鐵馬、沙場點兵的壯麗景象。


    就連那名喜怒不形於色的女子,也露出了驚訝,且難以置信的表情。


    一詩一詞,足可堪當千古名句,定然能流芳百世。


    楚辰念完,五名才子再度行禮。


    這迴是彎腰恭禮,比上迴更為莊重。


    楚辰問眾人:“三局兩勝,還需要比嗎?”


    一名才子慚愧道:“殿下大才,吾等心悅誠服。”


    另一名才子接話道:“剛才還大言不慚,輕視了殿下,吾等慚愧。”


    接著又一名才子續道:“能寫出這等豪邁壯闊詩詞的人,定是心懷天下。大夏由此儲君,乃大夏之幸,百姓之福。請殿下再受吾等一拜!”


    五人再次對楚辰行禮,眼中盡是崇敬。


    楚辰不屑於這種套路,這梗別人早就玩爛了。


    如果他真想,大夏第一詩人早就是他的了。


    這時,身邊的女子突然開口,說道:“凡事有始有終,殿下不介意多寫一篇以‘國家’為題的文章吧?”


    楚辰看著這五名才子,他們並非之前所想的酸腐書生,是自己刻板印象化了。


    文人也有他們的傲氣,也有心中的抱負。


    兩首軍旅詩讓這些人甘拜下風,同樣讓他們眼中有了光芒,說明他們心中有這個國家。


    朝中百官,有的人起初何嚐不是意氣風發,心懷治國理想,


    可是,在黨爭的大環境下,有誰能獨善其身,最後忘記了初衷,被名利腐蝕。


    於是,楚辰對眾人說道:“本宮不想寫什麽文章,不妨和各位聊聊本宮對國家的看法,以及最近的所見所聞。”


    五人行禮異口同聲:“聆聽殿下教誨!”


    楚辰環視每一個人,開始講演他對國家的看法。


    “人,無家之國,亦無國之家。”


    “國,乃立足之根本;家,乃乘涼之所。”


    “人不為家,何以為國;人不為國,何以為家?”


    “家、國,二者生生相惜,相互依存。舍其一,唇亡齒寒。”


    這就是國家的概念,以及家、國之間唇亡齒寒的關聯。


    說完,楚辰吸了口氣,投入了感情:“不久之前,本宮離開帝都。看到了千裏土地無人耕種,十幾萬百姓忍饑挨餓,餓死者有之。”


    “當然,這裏有匪患的因素,但不是主因。本宮在這裏希望大家思考一個問題。”


    “為什麽百姓寧願餓死、寧願成為流民當乞丐,也不願意去種土地?”


    “剛才提到國家。如果把國家比喻成大江大河,那百姓就是匯入大江大河的無數支流,如果支流的水幹了,試問江河的水從何而來?”


    說完,楚辰朝著四層走去,把問題留給了這帝都五子。


    楚辰萬萬沒想到,一次小小的比試,兩個問題,會在帝都,乃至全國引起一場關於土地的思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造反我沒興趣,父皇別害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南狂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南狂少並收藏造反我沒興趣,父皇別害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