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難纏的角色
官道:人生巔峰來自殯儀館 作者:花花1109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山路顛簸不定,她覺得自己像是騎在一匹烈馬上,身體不由自主地顫抖。
趙子軒在心裏感慨,老周家條件確實不錯,看周玉潔這體態,就知道她從小營養充足。
兩人陷入了短暫的沉默,度過了最初的尷尬後,趙子軒開始適應這種特別的背負方式。
周玉潔嗅著他身上淡淡的煙草味,感受著他穩定的步伐和堅實的背脊。隨著山路的起伏,她的臉頰越來越熱,眼神也變得迷離。
趙子軒專心趕路,大約走了十幾分鍾,突然感到周玉潔的雙腿緊繃,伴隨著一聲輕哼。
他嚇了一跳,停下腳步問:“怎麽了?”
周玉潔緩緩放鬆,將臉埋在臂彎裏,聲音微弱如蚊鳴:“沒事……軒哥,我們說說話吧。”趙子軒察覺到她似乎打了個哆嗦,猜測她可能是之前走路出汗,現在山風一吹感到冷了。
沒等他細想,周玉潔急忙開口:“趙哥,你怎麽看女孩考公務員?”
趙子軒邊走邊反問:“你爸是怎麽想的?”
提到父親,周玉潔歎了口氣:“我爸總是對當官的沒好感,特別是餘紅姐那件事後,我告訴他我想考公務員,他堅決反對。”
趙子軒聽後點頭:“你爸的話有點偏激了。考公務員其實隻是為了找份穩定工作而已。進入體製和從政是兩迴事。在華夏,官和吏一直是有區別的,進入體製也隻是個開始,離真正的從政還差得遠呢。”
周玉潔聽後陷入沉思,隨後追問:“那你覺得女性從政怎麽樣?”
趙子軒肯定地迴答:“這是好事,絕對的好事。現在這個時代,女性也能頂半邊天。不過,如果真的想從政,進入體製隻是第一步,還需要明確自己的方向。
體製內有個說法叫‘無知少女’,指的是無黨派或民主黨派、知識分子、少數民族和女性。
占據這四者中的兩個,可能在從政道路上會有一些優勢。你可能不符合少數民族這一條,無黨派或民主黨派要看機會,所以女性和知識分子這兩項是你的優勢。
現在本科教育已經很普遍了,我建議你繼續深造,最好偏向學術研究。學問做好了,做官也會比別人更輕鬆一些。”
周玉潔臉上的紅暈漸漸消退,她苦笑一聲:“軒哥,你看我的專業,走學術從政這條路可能行不通。還有一條路,是不是像你一樣,先進入體製,然後等待機會?”
趙子軒嗯了一聲:“這條路不容易,需要熬資曆,碰機會。對女性來說,可能會麵臨更多的考驗和挑戰。有些人可能會故意接近你,試圖拉你下水。你爸可能就是擔心你會在體製這個大染缸裏迷失自己。”
說到這裏,趙子軒歎了口氣。這是一條充滿挑戰的道路,連他自己都不確定能否真正走下去。
想想看,如果不是遇到了林書記和鍾市長這樣的貴人,即使他再出色,也可能一直默默無聞。
有人曾戲言,體製內的好職位就像艾滋病一樣難以獲得,隻能通過特定的途徑傳播。這話雖然刻薄刺耳,卻透露出一種無奈的現實。
當兩人迴到村裏時,已經是傍晚六點多。冬天的天黑得早,此刻夜幕已經降臨。
周文國早早地等在村口,顯得有些焦急。當他看到趙子軒背著自己的女兒迴來時,嚇了一跳,連忙迎了上去。
“出什麽事兒了?摔倒哪兒了?”周文國的語氣裏滿是關心,卻並未無端猜測。
周玉潔輕手輕腳地從趙子軒背上滑下,細聲細氣地解釋了山間的小插曲。
“好小子,背著個大活人還能從山路走下來,真是了不得!”周文國對趙子軒的體力和毅力讚歎不已,這年輕人,確實有兩下子。
要不是女兒在旁,老周都想調侃幾句了。
趙子軒本打算送周玉潔迴家,確保她的安全,但周文國擺擺手說:“我去找輛三輪車來,送玉潔迴去就好。你趕緊去村支部,調查組的人都在那兒等著你呢。”
一聽到調查組的名字,趙子軒立馬加快了腳步,匆匆趕往村支部。
到了地方,隻見韋宇和藺入兩個人像兩根呆立的木樁一樣,傻乎乎地站在外麵。
趙子軒看著他們那副茫然無措的樣子,忍不住揶揄道:“你們倆這是怎麽了?晚飯還沒張羅好嗎?”
“我們這就去準備。”兩人一見到趙子軒,就像找到了救命稻草一樣,立刻行動起來。
趙子軒看見自己辦公室裏有人影晃動,便走了進去。裏麵坐著一個麵生的中年男子,還有兩位熟人——市紀委監察綜合室的主任付玉龍,以及最近剛升為副科的方琴。
值得一提的是,方琴不僅升職了,還因禍得福留在了組織部,原本他擔心自己會被調離。
看到趙子軒進來,方琴依舊保持恭敬的態度,迅速站起身來。
而付玉龍則裝作沒看見,一臉漠然。
趙子軒立刻換上笑臉,熱情地打招唿:“不好意思讓大家久等了,我今天出門辦事了。
龍剛主任、方科長,見到你們真是太高興了。這位領導,您應該就是朱主任吧?”他對朱華誠顯得格外熱情。
朱華誠放下手中的工作筆記,似笑非笑地看著趙子軒:“聽說你今天和一個小姑娘去爬山了?”
趙子軒打量著朱華誠,想起鍾俊彬曾介紹過此人,是個難纏的角色。不過鍾俊彬和他關係不錯,還替自己美言過幾句。
然而,朱華誠的態度確實讓人感到不舒服,尤其是他那雙銳利的眼睛,像刀子一樣逼人。
趙子軒坐直身子,認真迴答道:“我們是去勘察路線的,村長的女兒主動提出幫忙,陪我一起去的。”
朱華誠盯著他看了一會兒,搖了搖頭說:“你為了女人惹出這麽多麻煩,還不好好反省一下。我看你根本沒吸取教訓。”他的話裏充滿了教訓的意味,聽起來很刺耳。
但趙子軒保持著不卑不亢的態度:“我幹工作就是為了把事情辦好。有時候確實會疏忽警惕,感謝領導的提醒。”
趙子軒在心裏感慨,老周家條件確實不錯,看周玉潔這體態,就知道她從小營養充足。
兩人陷入了短暫的沉默,度過了最初的尷尬後,趙子軒開始適應這種特別的背負方式。
周玉潔嗅著他身上淡淡的煙草味,感受著他穩定的步伐和堅實的背脊。隨著山路的起伏,她的臉頰越來越熱,眼神也變得迷離。
趙子軒專心趕路,大約走了十幾分鍾,突然感到周玉潔的雙腿緊繃,伴隨著一聲輕哼。
他嚇了一跳,停下腳步問:“怎麽了?”
周玉潔緩緩放鬆,將臉埋在臂彎裏,聲音微弱如蚊鳴:“沒事……軒哥,我們說說話吧。”趙子軒察覺到她似乎打了個哆嗦,猜測她可能是之前走路出汗,現在山風一吹感到冷了。
沒等他細想,周玉潔急忙開口:“趙哥,你怎麽看女孩考公務員?”
趙子軒邊走邊反問:“你爸是怎麽想的?”
提到父親,周玉潔歎了口氣:“我爸總是對當官的沒好感,特別是餘紅姐那件事後,我告訴他我想考公務員,他堅決反對。”
趙子軒聽後點頭:“你爸的話有點偏激了。考公務員其實隻是為了找份穩定工作而已。進入體製和從政是兩迴事。在華夏,官和吏一直是有區別的,進入體製也隻是個開始,離真正的從政還差得遠呢。”
周玉潔聽後陷入沉思,隨後追問:“那你覺得女性從政怎麽樣?”
趙子軒肯定地迴答:“這是好事,絕對的好事。現在這個時代,女性也能頂半邊天。不過,如果真的想從政,進入體製隻是第一步,還需要明確自己的方向。
體製內有個說法叫‘無知少女’,指的是無黨派或民主黨派、知識分子、少數民族和女性。
占據這四者中的兩個,可能在從政道路上會有一些優勢。你可能不符合少數民族這一條,無黨派或民主黨派要看機會,所以女性和知識分子這兩項是你的優勢。
現在本科教育已經很普遍了,我建議你繼續深造,最好偏向學術研究。學問做好了,做官也會比別人更輕鬆一些。”
周玉潔臉上的紅暈漸漸消退,她苦笑一聲:“軒哥,你看我的專業,走學術從政這條路可能行不通。還有一條路,是不是像你一樣,先進入體製,然後等待機會?”
趙子軒嗯了一聲:“這條路不容易,需要熬資曆,碰機會。對女性來說,可能會麵臨更多的考驗和挑戰。有些人可能會故意接近你,試圖拉你下水。你爸可能就是擔心你會在體製這個大染缸裏迷失自己。”
說到這裏,趙子軒歎了口氣。這是一條充滿挑戰的道路,連他自己都不確定能否真正走下去。
想想看,如果不是遇到了林書記和鍾市長這樣的貴人,即使他再出色,也可能一直默默無聞。
有人曾戲言,體製內的好職位就像艾滋病一樣難以獲得,隻能通過特定的途徑傳播。這話雖然刻薄刺耳,卻透露出一種無奈的現實。
當兩人迴到村裏時,已經是傍晚六點多。冬天的天黑得早,此刻夜幕已經降臨。
周文國早早地等在村口,顯得有些焦急。當他看到趙子軒背著自己的女兒迴來時,嚇了一跳,連忙迎了上去。
“出什麽事兒了?摔倒哪兒了?”周文國的語氣裏滿是關心,卻並未無端猜測。
周玉潔輕手輕腳地從趙子軒背上滑下,細聲細氣地解釋了山間的小插曲。
“好小子,背著個大活人還能從山路走下來,真是了不得!”周文國對趙子軒的體力和毅力讚歎不已,這年輕人,確實有兩下子。
要不是女兒在旁,老周都想調侃幾句了。
趙子軒本打算送周玉潔迴家,確保她的安全,但周文國擺擺手說:“我去找輛三輪車來,送玉潔迴去就好。你趕緊去村支部,調查組的人都在那兒等著你呢。”
一聽到調查組的名字,趙子軒立馬加快了腳步,匆匆趕往村支部。
到了地方,隻見韋宇和藺入兩個人像兩根呆立的木樁一樣,傻乎乎地站在外麵。
趙子軒看著他們那副茫然無措的樣子,忍不住揶揄道:“你們倆這是怎麽了?晚飯還沒張羅好嗎?”
“我們這就去準備。”兩人一見到趙子軒,就像找到了救命稻草一樣,立刻行動起來。
趙子軒看見自己辦公室裏有人影晃動,便走了進去。裏麵坐著一個麵生的中年男子,還有兩位熟人——市紀委監察綜合室的主任付玉龍,以及最近剛升為副科的方琴。
值得一提的是,方琴不僅升職了,還因禍得福留在了組織部,原本他擔心自己會被調離。
看到趙子軒進來,方琴依舊保持恭敬的態度,迅速站起身來。
而付玉龍則裝作沒看見,一臉漠然。
趙子軒立刻換上笑臉,熱情地打招唿:“不好意思讓大家久等了,我今天出門辦事了。
龍剛主任、方科長,見到你們真是太高興了。這位領導,您應該就是朱主任吧?”他對朱華誠顯得格外熱情。
朱華誠放下手中的工作筆記,似笑非笑地看著趙子軒:“聽說你今天和一個小姑娘去爬山了?”
趙子軒打量著朱華誠,想起鍾俊彬曾介紹過此人,是個難纏的角色。不過鍾俊彬和他關係不錯,還替自己美言過幾句。
然而,朱華誠的態度確實讓人感到不舒服,尤其是他那雙銳利的眼睛,像刀子一樣逼人。
趙子軒坐直身子,認真迴答道:“我們是去勘察路線的,村長的女兒主動提出幫忙,陪我一起去的。”
朱華誠盯著他看了一會兒,搖了搖頭說:“你為了女人惹出這麽多麻煩,還不好好反省一下。我看你根本沒吸取教訓。”他的話裏充滿了教訓的意味,聽起來很刺耳。
但趙子軒保持著不卑不亢的態度:“我幹工作就是為了把事情辦好。有時候確實會疏忽警惕,感謝領導的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