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種無形的力量正在壓製著一切,這是我能想象出的唯一解釋,即便在此處,我並未感知到任何陣法的痕跡,也沒有察覺到一絲異常的強大仙力。然而能讓亡魂不得轉世輪迴的原因,似乎唯有此種可能。
“我也搞不清楚具體情況,但從我在這醒來,意識到自己已身死之後,我發現自己的魂魄滯留在人間,我並無任何執著之物,應看盡的人生百態也已釋然,本該離去的一切也都放下了。然而我卻始終無法走出這座山脈,也無法脫離這座孤墳。我曾多次試圖前行,那次為你引路時已是走得最遠的一迴。每次當我即將踏出那束縛之地,眼看就要解脫之時,卻又總是莫名奇妙地返迴原地。”秦秋葉費力迴憶著死後發生的種種離奇之事。
“此事甚是詭異,此地既無陣法禁製,又未感受到任何異域仙氣,究竟何物能封鎖住如此廣大地域的空間呢?況且還是一座巍峨的大山?雖然我一時想不明白緣由,但大人肯定對此有所知曉,才會匆忙前往,至於大人去做什麽,我實在不知,總之大人顯得非常焦急。”
“若是生者受製於某些禁忌或者無法離開尚可理解,然而你既然已經身亡,不再為人,為何仍不能解脫此處束縛呢?更何況這都已經過去了漫長歲月,為何竟無人發現你的存在呢?難不成百年來地府的陰差們都如此懈怠疏忽,以至於連這般顯而易見的靈魂都不來拘拿?”我不禁覺得疑惑,為何秦秋葉的靈魂在世間飄蕩百年,竟沒有引來地府的追捕?
“你問怎麽能發現我?這世間並非人人都如你般,能夠看見我這樣的幽魂。無論是何時,哪怕我直立於人們麵前,他們也無法覺察我的存在。你是多年來首位看見我的人,不過我記得初次相見,你也未能看見我,如今卻又如何能看見了?”說著,秦秋葉也意識到了其中的奇異之處。
“我最初的確看不見你,至於原因我並不清楚,但現在我能看見你,這反而是最正常的情況,畢竟我一直都能看到常人無法察覺的事物,並且看得尤為清晰。否則的話,今日能看到你,我的第一反應應該是逃離此地,而非坐在這裏與你閑談。”話雖如此,我對一個問題仍然困惑不解:為何上次白天的時候,我竟然無法察覺到他的存在呢?雖然那時我確實感到了他的氣息,卻唯獨雙眼無法目睹其身影。
“你竟然一直都能看見這些超乎尋常的存在,之前我也遇到過一個像你這樣的人,他的眼睛同樣可以洞察常人所不能見的事物。起初我以為那是虛妄,現今才知原來一切都是真實存在的。這世上果然充滿著令人匪夷所思之事。”秦秋葉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難以置信的現象的體現……
“你提及的那個先賢是誰?他在修煉典籍中有留下痕跡嗎?若非典籍載錄,我便無法得知其存在,盡管我向來以勤奮研習仙法而自詡,然而書中未載之事,我皆一無所知。”我握緊了手中的辟邪玉符,想起了多年前的一個同道中人,與我一般修煉,探尋大道。
“那是我的恩師,當年我作為護山弟子時,他曾是我修行路上的引路人,後來我晉升為宗門長老,他仍是我敬仰的恩師。爾後之事,我便不得而知了,因我早已羽化登仙,無從知曉恩師之後的命運如何。至於修煉典籍中是否記錄恩師的事跡,更是難以揣測,修真界的英豪輩出,但並非所有人都能在史冊中留名,即使那些聲名遠播的仙者,終究也有被時光遺忘的一天,其中的區別,不過是歲月早晚罷了。”秦秋葉言語間充滿了淡淡的哀愁,但並無絲毫悔意,隻有深深的懷念和寂寥。
“不必過於憂懷過往,你尚未提及那位先賢之名呢?”我對這位神秘人物的身份頗感興趣,而非聽秦秋葉沉湎於歲月的思索。
“方才疏忽了,我恩師姓張,單名一個‘虛’字,於我眼中,恩師確是一位傑出非凡的仙將,其修為境界遠勝於我。如此人物,實在不應被修行界所遺忘。”他語氣中滿含感慨,似乎預見了我未曾聽說過此人的情況。
盡管修真界的古籍並未詳盡記載此人的事跡,但在我們張家的家傳秘籍中卻有所記載,幾乎每一位族人都對其有所了解,無需多言原因,隻因我也姓張,同屬張家一脈。提到此事,不禁想起另一位族人丁宇哲,“我熟知此人,即便古籍鮮少記載,但我曾在家譜中讀到過。我兄長曾對他極為推崇,並渴望成為像他那樣出色的仙將。然如今世道以和諧為主,我兄長的雄心壯誌隻能深藏心中,轉而專攻建築陣法之道,也許他會如何打好修行根基更為精通吧。不過在我看來,丁宇哲或許有朝一日能成為如同恩師一般的傑出人物。”畢竟在我看來,丁宇哲與恩師張虛頗有幾分相似之處。
“丁宇哲?又是什麽人?我並不關心這個。但他絕不可能超越恩師的修為境界,在所有仙將中,無人能出恩師之右。你怎麽會知道恩師的事跡,甚至在你們張家的家譜上有所記載?”秦秋葉滿臉不解,對我的話感到萬分困惑。
“此乃天經地義之事,我便是他的直係後裔,同樣姓張,身為張家子孫,自然熟知張虛前輩的一切,家譜中均有詳細記載,豈能不知?”對此我迴答得理直氣壯,至於丁宇哲的故事,我沒有興趣與一位並不了解丁宇哲的人辯論,畢竟就連我自己的高祖——秦秋葉口中的那位恩師張虛,我也沒有親自見過。
作為張家修真傳人的我,並未表現出對承繼家族血脈有多麽渴求的態度,淡然問道:“你在修真界沉寂了多少個元會,可知張虛前輩又在世間修煉了多少載春秋?你隕落的這一甲子歲月裏,足以讓一位修士完成結丹育子,甚至繁衍出眾多弟子門生,你對此竟全無知覺,真是對時光流轉之理一竅不通啊。”
然而聽聞秦秋葉口中所述如此傳奇之事,身為張家修真後裔的內心不禁泛起一股深深的自豪。隻是關於那位先祖張虛,在曆史上的確鮮有記載,且我亦未曾聽說這位曾祖父究竟擁有何等通天修為。原以為族譜中所記不過是些誇大其詞的傳說,如今看來,其中所載皆非虛言。
“的確,悠悠歲月已逝,然我亡故太久,長久居於幽冥之地,幾乎喪失了對時間流逝的感覺。我已離世八十載,八十載對於凡人而言,或許便是一生,但對於我這亡魂而言,卻如同停滯一般,感知不到時間的脈動與變遷。”
我嚴肅地向秦秋葉許諾:“當年三十載亂世之際,你們確實是人間英豪,不應被世人遺忘。我想,或許將來我能著作一本仙史,記載你的事跡。縱使世人多數忘卻,也要證明在塵世之中,你確是一位真真切切存在的修真英傑!”
秦秋葉震驚地看著我,語氣充滿疑問:“真的嗎?”
我篤定地迴答:“自然是真的,我怎會有此欺騙之舉?”她的眼神仿佛在質疑我是否真是張家修真傳人。
秦秋葉困惑不已:“不是懷疑這個,師尊雖擅長駕馭大軍,但怎能料到您的後人會有涉足文墨之道的傳承?”
我無奈地搖頭:“你退下吧,現在已是何種時代了,哪一個修真者不通文墨,識字修行?你還以為是那動蕩的三十年代嗎?你已經離開了八十年,世間早已滄桑巨變,時代進步不息。如今我們宣揚的是和平理念,無需諸多武將威懾眾生的安全與利益。戰亂的時代已成為過去,即便今日的世界並非盡善盡美,但也足以讓人欣慰。若眾生皆能用心珍視這個世界,那麽它將會更加美好。”
那個動蕩的時代,綿延長久,使得所有人都遺忘了安寧生活本應有的樣貌,因此他們再也無法去設想那份寧靜的美好。
秦秋葉向我闡明道:“你和他的聯係,我從未有過絲毫疑慮,反而始終深信你必定與他有著深遠的淵源。”
我疑惑地追問:“為何這麽說?莫非隻因我替你的靈位清除雜草?你以為我是真心想幫你不成,實則我隻是無事可做四處遊蕩而已!”
“我也搞不清楚具體情況,但從我在這醒來,意識到自己已身死之後,我發現自己的魂魄滯留在人間,我並無任何執著之物,應看盡的人生百態也已釋然,本該離去的一切也都放下了。然而我卻始終無法走出這座山脈,也無法脫離這座孤墳。我曾多次試圖前行,那次為你引路時已是走得最遠的一迴。每次當我即將踏出那束縛之地,眼看就要解脫之時,卻又總是莫名奇妙地返迴原地。”秦秋葉費力迴憶著死後發生的種種離奇之事。
“此事甚是詭異,此地既無陣法禁製,又未感受到任何異域仙氣,究竟何物能封鎖住如此廣大地域的空間呢?況且還是一座巍峨的大山?雖然我一時想不明白緣由,但大人肯定對此有所知曉,才會匆忙前往,至於大人去做什麽,我實在不知,總之大人顯得非常焦急。”
“若是生者受製於某些禁忌或者無法離開尚可理解,然而你既然已經身亡,不再為人,為何仍不能解脫此處束縛呢?更何況這都已經過去了漫長歲月,為何竟無人發現你的存在呢?難不成百年來地府的陰差們都如此懈怠疏忽,以至於連這般顯而易見的靈魂都不來拘拿?”我不禁覺得疑惑,為何秦秋葉的靈魂在世間飄蕩百年,竟沒有引來地府的追捕?
“你問怎麽能發現我?這世間並非人人都如你般,能夠看見我這樣的幽魂。無論是何時,哪怕我直立於人們麵前,他們也無法覺察我的存在。你是多年來首位看見我的人,不過我記得初次相見,你也未能看見我,如今卻又如何能看見了?”說著,秦秋葉也意識到了其中的奇異之處。
“我最初的確看不見你,至於原因我並不清楚,但現在我能看見你,這反而是最正常的情況,畢竟我一直都能看到常人無法察覺的事物,並且看得尤為清晰。否則的話,今日能看到你,我的第一反應應該是逃離此地,而非坐在這裏與你閑談。”話雖如此,我對一個問題仍然困惑不解:為何上次白天的時候,我竟然無法察覺到他的存在呢?雖然那時我確實感到了他的氣息,卻唯獨雙眼無法目睹其身影。
“你竟然一直都能看見這些超乎尋常的存在,之前我也遇到過一個像你這樣的人,他的眼睛同樣可以洞察常人所不能見的事物。起初我以為那是虛妄,現今才知原來一切都是真實存在的。這世上果然充滿著令人匪夷所思之事。”秦秋葉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難以置信的現象的體現……
“你提及的那個先賢是誰?他在修煉典籍中有留下痕跡嗎?若非典籍載錄,我便無法得知其存在,盡管我向來以勤奮研習仙法而自詡,然而書中未載之事,我皆一無所知。”我握緊了手中的辟邪玉符,想起了多年前的一個同道中人,與我一般修煉,探尋大道。
“那是我的恩師,當年我作為護山弟子時,他曾是我修行路上的引路人,後來我晉升為宗門長老,他仍是我敬仰的恩師。爾後之事,我便不得而知了,因我早已羽化登仙,無從知曉恩師之後的命運如何。至於修煉典籍中是否記錄恩師的事跡,更是難以揣測,修真界的英豪輩出,但並非所有人都能在史冊中留名,即使那些聲名遠播的仙者,終究也有被時光遺忘的一天,其中的區別,不過是歲月早晚罷了。”秦秋葉言語間充滿了淡淡的哀愁,但並無絲毫悔意,隻有深深的懷念和寂寥。
“不必過於憂懷過往,你尚未提及那位先賢之名呢?”我對這位神秘人物的身份頗感興趣,而非聽秦秋葉沉湎於歲月的思索。
“方才疏忽了,我恩師姓張,單名一個‘虛’字,於我眼中,恩師確是一位傑出非凡的仙將,其修為境界遠勝於我。如此人物,實在不應被修行界所遺忘。”他語氣中滿含感慨,似乎預見了我未曾聽說過此人的情況。
盡管修真界的古籍並未詳盡記載此人的事跡,但在我們張家的家傳秘籍中卻有所記載,幾乎每一位族人都對其有所了解,無需多言原因,隻因我也姓張,同屬張家一脈。提到此事,不禁想起另一位族人丁宇哲,“我熟知此人,即便古籍鮮少記載,但我曾在家譜中讀到過。我兄長曾對他極為推崇,並渴望成為像他那樣出色的仙將。然如今世道以和諧為主,我兄長的雄心壯誌隻能深藏心中,轉而專攻建築陣法之道,也許他會如何打好修行根基更為精通吧。不過在我看來,丁宇哲或許有朝一日能成為如同恩師一般的傑出人物。”畢竟在我看來,丁宇哲與恩師張虛頗有幾分相似之處。
“丁宇哲?又是什麽人?我並不關心這個。但他絕不可能超越恩師的修為境界,在所有仙將中,無人能出恩師之右。你怎麽會知道恩師的事跡,甚至在你們張家的家譜上有所記載?”秦秋葉滿臉不解,對我的話感到萬分困惑。
“此乃天經地義之事,我便是他的直係後裔,同樣姓張,身為張家子孫,自然熟知張虛前輩的一切,家譜中均有詳細記載,豈能不知?”對此我迴答得理直氣壯,至於丁宇哲的故事,我沒有興趣與一位並不了解丁宇哲的人辯論,畢竟就連我自己的高祖——秦秋葉口中的那位恩師張虛,我也沒有親自見過。
作為張家修真傳人的我,並未表現出對承繼家族血脈有多麽渴求的態度,淡然問道:“你在修真界沉寂了多少個元會,可知張虛前輩又在世間修煉了多少載春秋?你隕落的這一甲子歲月裏,足以讓一位修士完成結丹育子,甚至繁衍出眾多弟子門生,你對此竟全無知覺,真是對時光流轉之理一竅不通啊。”
然而聽聞秦秋葉口中所述如此傳奇之事,身為張家修真後裔的內心不禁泛起一股深深的自豪。隻是關於那位先祖張虛,在曆史上的確鮮有記載,且我亦未曾聽說這位曾祖父究竟擁有何等通天修為。原以為族譜中所記不過是些誇大其詞的傳說,如今看來,其中所載皆非虛言。
“的確,悠悠歲月已逝,然我亡故太久,長久居於幽冥之地,幾乎喪失了對時間流逝的感覺。我已離世八十載,八十載對於凡人而言,或許便是一生,但對於我這亡魂而言,卻如同停滯一般,感知不到時間的脈動與變遷。”
我嚴肅地向秦秋葉許諾:“當年三十載亂世之際,你們確實是人間英豪,不應被世人遺忘。我想,或許將來我能著作一本仙史,記載你的事跡。縱使世人多數忘卻,也要證明在塵世之中,你確是一位真真切切存在的修真英傑!”
秦秋葉震驚地看著我,語氣充滿疑問:“真的嗎?”
我篤定地迴答:“自然是真的,我怎會有此欺騙之舉?”她的眼神仿佛在質疑我是否真是張家修真傳人。
秦秋葉困惑不已:“不是懷疑這個,師尊雖擅長駕馭大軍,但怎能料到您的後人會有涉足文墨之道的傳承?”
我無奈地搖頭:“你退下吧,現在已是何種時代了,哪一個修真者不通文墨,識字修行?你還以為是那動蕩的三十年代嗎?你已經離開了八十年,世間早已滄桑巨變,時代進步不息。如今我們宣揚的是和平理念,無需諸多武將威懾眾生的安全與利益。戰亂的時代已成為過去,即便今日的世界並非盡善盡美,但也足以讓人欣慰。若眾生皆能用心珍視這個世界,那麽它將會更加美好。”
那個動蕩的時代,綿延長久,使得所有人都遺忘了安寧生活本應有的樣貌,因此他們再也無法去設想那份寧靜的美好。
秦秋葉向我闡明道:“你和他的聯係,我從未有過絲毫疑慮,反而始終深信你必定與他有著深遠的淵源。”
我疑惑地追問:“為何這麽說?莫非隻因我替你的靈位清除雜草?你以為我是真心想幫你不成,實則我隻是無事可做四處遊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