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應道:「祖父放心,父皇母後都知曉。」
幾人進入馬車,太子提出晌午有分歧的問題,杜長蘭與他解釋,不知不覺馬車抵達杜府,孩子們給府裏長輩問好,大公主就纏在初初身邊,很是親昵。
杜長蘭帶他們入書房,順勢抽查太子功課,大公主與初初跟著一道兒做,二皇子打著哈欠趴在祖父肩頭,揪著祖父一縷頭髮玩。
杜長蘭拍他小屁股警告,二皇子甜甜一笑,過一會兒扒拉杜長蘭的耳朵。
太子等人默不作聲,這調皮小子,仔細挨祖父的揍。
書房門開合,杜長蘭抱著二皇子離去,大公主擔憂:「祖父可是生氣了?」
「不會。爹爹胸懷似海,不會跟幼兒計較。」初初寬慰大公主,提筆繼續作答。
一盞茶後,書房外傳來歡笑聲,二皇子兩隻小手捧著一碗魚羹,笑眯了眼。
太子和大公主徹底拜服,祖父的性子忒好了。初初忍俊不禁,悄聲道:「你們從前比之二殿下,有過之而無不及。」
太子和大公主驚道:「有嗎?」他們難道不是從小就乖巧懂事嗎?
「篤篤」兩聲,杜長蘭指杵桌案:「太子殿下可是答完了?」
太子神情一凜,忙提筆作答。
二皇子一口魚羹啊啊叫著,幸災樂禍。
太子磨了磨牙,迴頭要彈弟弟腦門兒。
一刻鍾後杜長蘭叫停,他對比三人答卷,略略沉默。
太子上前一看也愣住了,驚訝又有種預料之中之感:「姑姑,你好厲害啊。」
少女莞爾,如湖水平靜柔和:「我年長殿下兩歲,同樣的議題,是我占了便宜。」
「姑姑太過謙虛了。」大公主滿眼崇拜,偷偷觸碰初初的指尖,而後緊緊握住,羞的耳朵都紅了,不敢瞧她。
初初迴握住她的手,大公主嘴角都快咧耳根。
杜長蘭誇獎女兒,又誇太子和大公主有進步,書房內和樂融融,辛菱笑盈盈來喚眾人用飯。
飯後大公主提出留下,太子眼珠子轉了一圈也跟著留下了。
杜長蘭無奈:「殿下,這於禮不合。」
「孫兒在祖父府上歇一覺,哪裏不合了。」太子拉過杜長蘭的手:「祖父,我們對弈一局。」
杜長蘭半推半就應了,餘光瞥見一同迴屋的大公主和初初,斂目低垂。
他確有私心,太子和大公主與初初感情愈深,將來初初以女子身入仕才更容易。
杜長蘭也未忽略其他,他深知生產力的重要性。生產力跟不上,萬事依靠男人的體力,女子便隻能是附庸。
因此,建統十三年,杜長蘭提出出海,朝堂上經過半月爭執,由女史杜荷帶領出發。
杜長蘭根據現代母國的周邊地形繪製輿圖,他交給杜荷時道:「這份輿圖久遠,我也不知還有幾分真實性,出海後一切依靠你和經驗老道船夫判斷,這份輿圖僅做參考。」
話雖如此,杜荷卻妥善收好。她按照輿圖上的標註,在某島尋得銀礦。消息傳迴朝中,滿朝皆驚。自此再無人反對出海。
之後數年,杜荷陸陸續續帶迴高產作物,珍珠寶石香料,以及由杜長蘭提出,在外麵繞了一圈道是海外尋得的技術。
滑輪機和起重器大肆削減青壯的重體力活。
政策上,杜長蘭改革土地分配製度,大力推行實幹之道,大肅官場虛華之風。因而愛他者愛極,恨他者恨極。
杜長蘭從不低估古人,隻要實幹成風,上行下效,一定會有更多能人湧出。
果然不久後冒出改良的織布機,讓女人賺更多銀錢。有能人將桑蠶養的極好,還有人承包果林種植,牲畜養殖等等。
百姓富足,人口大增,此時初初年十九,上門說親者不絕。大承誰人不知杜太師權勢滔天。
然而這一年,杜太師語出驚人,竟提出女子科舉。這簡直是倒反天罡,群臣激烈反對。
但天子與杜太師一條心,又有杜太師的好友鼎力支持,饒是言官揚言撞柱也無法更改。
翻年二月,杜長蘭之女杜清道迴籍貫地參加縣試,可謂萬眾矚目。
一同參加縣試還有十六名女子,她們按照尋常書生的科舉流程,過五關斬六將,四年後杜清道高中探花,名揚天下,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名女探花。
而參加科舉的同行女子中,有三名女子高中進士。自此正式開啟女子入仕的華章。
杜長蘭為女兒保駕護航,待到女兒在朝堂站穩腳跟後激流勇退,與妻子賞山水,體驗人生。
杜長蘭的時代落下,杜清道的時代正式開啟。杜長蘭相信他的女兒能帶來一個更美好的大承。
——正文完——
第249章 番外:稚童記事·一
晨光和煦, 灑落大地,被蒼茂的枝葉分割,碎金耀耀。
私塾內傳來朗朗書聲, 小童們搖頭晃腦, 口中哇啦哇啦一片,崔小寶嘴巴張的老大, 嘴裏卻沒有一絲聲音, 他當初選位置時,特意要的靠窗的座位, 此刻張望門外,沒瞧見西席先生, 於是膽子愈發大了, 將窗戶支開又合上,惹得身邊人戳他。
「小寶, 你別玩了。」
崔小寶不理會, 又忍不住看向他的斜前方,那裏坐著一個身穿雪青色衫裙的小女娃, 是他好喜歡的人。
崔小寶扣著窗戶紙,思索早讀結束後以什麽理由跟人說話。他的小手指鑽啊鑽,把窗戶紙捅破了, 但他不在乎,肉嘟嘟的小手指頭還打了個璿兒,忽然指尖熱乎乎,軟團團。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幾人進入馬車,太子提出晌午有分歧的問題,杜長蘭與他解釋,不知不覺馬車抵達杜府,孩子們給府裏長輩問好,大公主就纏在初初身邊,很是親昵。
杜長蘭帶他們入書房,順勢抽查太子功課,大公主與初初跟著一道兒做,二皇子打著哈欠趴在祖父肩頭,揪著祖父一縷頭髮玩。
杜長蘭拍他小屁股警告,二皇子甜甜一笑,過一會兒扒拉杜長蘭的耳朵。
太子等人默不作聲,這調皮小子,仔細挨祖父的揍。
書房門開合,杜長蘭抱著二皇子離去,大公主擔憂:「祖父可是生氣了?」
「不會。爹爹胸懷似海,不會跟幼兒計較。」初初寬慰大公主,提筆繼續作答。
一盞茶後,書房外傳來歡笑聲,二皇子兩隻小手捧著一碗魚羹,笑眯了眼。
太子和大公主徹底拜服,祖父的性子忒好了。初初忍俊不禁,悄聲道:「你們從前比之二殿下,有過之而無不及。」
太子和大公主驚道:「有嗎?」他們難道不是從小就乖巧懂事嗎?
「篤篤」兩聲,杜長蘭指杵桌案:「太子殿下可是答完了?」
太子神情一凜,忙提筆作答。
二皇子一口魚羹啊啊叫著,幸災樂禍。
太子磨了磨牙,迴頭要彈弟弟腦門兒。
一刻鍾後杜長蘭叫停,他對比三人答卷,略略沉默。
太子上前一看也愣住了,驚訝又有種預料之中之感:「姑姑,你好厲害啊。」
少女莞爾,如湖水平靜柔和:「我年長殿下兩歲,同樣的議題,是我占了便宜。」
「姑姑太過謙虛了。」大公主滿眼崇拜,偷偷觸碰初初的指尖,而後緊緊握住,羞的耳朵都紅了,不敢瞧她。
初初迴握住她的手,大公主嘴角都快咧耳根。
杜長蘭誇獎女兒,又誇太子和大公主有進步,書房內和樂融融,辛菱笑盈盈來喚眾人用飯。
飯後大公主提出留下,太子眼珠子轉了一圈也跟著留下了。
杜長蘭無奈:「殿下,這於禮不合。」
「孫兒在祖父府上歇一覺,哪裏不合了。」太子拉過杜長蘭的手:「祖父,我們對弈一局。」
杜長蘭半推半就應了,餘光瞥見一同迴屋的大公主和初初,斂目低垂。
他確有私心,太子和大公主與初初感情愈深,將來初初以女子身入仕才更容易。
杜長蘭也未忽略其他,他深知生產力的重要性。生產力跟不上,萬事依靠男人的體力,女子便隻能是附庸。
因此,建統十三年,杜長蘭提出出海,朝堂上經過半月爭執,由女史杜荷帶領出發。
杜長蘭根據現代母國的周邊地形繪製輿圖,他交給杜荷時道:「這份輿圖久遠,我也不知還有幾分真實性,出海後一切依靠你和經驗老道船夫判斷,這份輿圖僅做參考。」
話雖如此,杜荷卻妥善收好。她按照輿圖上的標註,在某島尋得銀礦。消息傳迴朝中,滿朝皆驚。自此再無人反對出海。
之後數年,杜荷陸陸續續帶迴高產作物,珍珠寶石香料,以及由杜長蘭提出,在外麵繞了一圈道是海外尋得的技術。
滑輪機和起重器大肆削減青壯的重體力活。
政策上,杜長蘭改革土地分配製度,大力推行實幹之道,大肅官場虛華之風。因而愛他者愛極,恨他者恨極。
杜長蘭從不低估古人,隻要實幹成風,上行下效,一定會有更多能人湧出。
果然不久後冒出改良的織布機,讓女人賺更多銀錢。有能人將桑蠶養的極好,還有人承包果林種植,牲畜養殖等等。
百姓富足,人口大增,此時初初年十九,上門說親者不絕。大承誰人不知杜太師權勢滔天。
然而這一年,杜太師語出驚人,竟提出女子科舉。這簡直是倒反天罡,群臣激烈反對。
但天子與杜太師一條心,又有杜太師的好友鼎力支持,饒是言官揚言撞柱也無法更改。
翻年二月,杜長蘭之女杜清道迴籍貫地參加縣試,可謂萬眾矚目。
一同參加縣試還有十六名女子,她們按照尋常書生的科舉流程,過五關斬六將,四年後杜清道高中探花,名揚天下,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名女探花。
而參加科舉的同行女子中,有三名女子高中進士。自此正式開啟女子入仕的華章。
杜長蘭為女兒保駕護航,待到女兒在朝堂站穩腳跟後激流勇退,與妻子賞山水,體驗人生。
杜長蘭的時代落下,杜清道的時代正式開啟。杜長蘭相信他的女兒能帶來一個更美好的大承。
——正文完——
第249章 番外:稚童記事·一
晨光和煦, 灑落大地,被蒼茂的枝葉分割,碎金耀耀。
私塾內傳來朗朗書聲, 小童們搖頭晃腦, 口中哇啦哇啦一片,崔小寶嘴巴張的老大, 嘴裏卻沒有一絲聲音, 他當初選位置時,特意要的靠窗的座位, 此刻張望門外,沒瞧見西席先生, 於是膽子愈發大了, 將窗戶支開又合上,惹得身邊人戳他。
「小寶, 你別玩了。」
崔小寶不理會, 又忍不住看向他的斜前方,那裏坐著一個身穿雪青色衫裙的小女娃, 是他好喜歡的人。
崔小寶扣著窗戶紙,思索早讀結束後以什麽理由跟人說話。他的小手指鑽啊鑽,把窗戶紙捅破了, 但他不在乎,肉嘟嘟的小手指頭還打了個璿兒,忽然指尖熱乎乎,軟團團。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