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十七點點頭,「大人,我不明白。」
紅塵道人的事,莫十七知曉個五六,如今紅塵道人入宮,於他們大大不利,怎能讓莫十七不擔憂。
杜長蘭拍拍她的手:「那封信是玥兒的左手字。這件事大公主應是也參與其中了。」
至於虞玥怎會知曉此事,信中一筆帶過,還得從五皇子逼宮前夜說起。
杜長蘭聯合三名首輔求得三皇子帶他們進宮,眾人注意力都在宮裏的天子和虞蘊身上,竟叫玥兒扮成小太監混入其中,待眾人退出殿時,他悄悄躲了起來,聽了全程。
之後九皇子五皇子自盡,宮中一亂,虞玥趁亂出宮將聽聞種種悉數告訴母親,也就有了母子二人攔截紅塵道人一事。
馬車輪子滾過凹凸不平的小道,傳來顛簸,二人也跟著搖晃,杜長蘭將叮呤噹啷的茶具收揀,少頃聽見一聲嘆息。
杜長蘭頭也未迴,道:「凡事有因才有果。」
莫十七點點頭:「我曉得。」
嘉帝為一己私慾,枉顧妻兒,焉知大公主不會效仿。幾位皇子與大公主都不親厚,與其如此,何不扶持與自己更親近的侄子。更別說中間還有杜長蘭這一層恩情在。也正因此,虞玥母子才將此等要命之事告知杜長蘭,可見信任。
到底是天家公主,在奪嫡這塊,甩蘊哥兒那個半路出家的小子一條街。
莫十七知曉紅塵道人一事乃是大公主在後謀劃,去了隱憂,起身欲朝外去,被杜長蘭拽住手,「你作甚去?」
莫十七認真道:「騎馬。」
「騎馬多不舒服,天又冷,吹的你臉通紅。」杜長蘭使了個巧勁兒,重新把人帶迴身邊,「在車裏坐著總歸好些。路途乏味,我與你說些故事如何。」
莫十七猶豫的功夫,杜長蘭已經起頭,莫十七就這般被哄著在車裏待了兩日。
直到他們抵達下一個城市,柳統領命人將隊伍裏最後二十幾名青壯的枷鎖也取了,犯人們被叫去搬運貨物,韓家人恍然大悟,更為嘆服。
而每逢關卡時,柳統領又令差役重新給犯人戴上枷鎖,走個過場。
路程行進一半,天上陸陸續續飄起小雨,空中漫起水霧,逐漸迷了人眼。
此雨一起,綿綿不絕。本就坑窪的道路經雨水泡軟更加難行。
好在柳統領給眾人發了蓑衣鬥笠,韓家人與另一家人一同運送一輛貨車,豆大的雨珠敲打萬物,天地間一片濕意,韓箐摸了一把臉上的水汽,繼續推車,忽然旁邊的青年倒下。
韓箐趕緊將人扶住,「譚兄,譚兄?」
韓箐掰過對方的臉,一片通紅。
譚家人也聽見動靜,譚母抱著兒子低泣,連哭聲都得克製,否則引來差役,還不知會如何。
譚大人把住韓箐的手,老淚縱橫:「二公子,我知你與杜大人有舊情,求求你向杜大人討些藥,救救我兒,我譚家隻剩這一條血脈了。求求你,譚家一定謹記你和杜大人的恩情,求求…」他雙膝一彎,竟是跪下相求,被韓箐及時扶住。
「譚大…叔言重,眼下我不敢貿然開口,隻能等隊伍停下再說。」
譚父連連點頭。這一等就是半個時辰,雨勢愈發大了,隊伍難行,隻好原地搭帳休整。
譚家人從未如這一刻感謝大雨,他們看著韓箐賄賂差役傳信,不多時那位莫行首帶著一位上年歲的男子行來。
譚家人立刻上前,莫十七安撫道:「別慌,我們商隊大夫的醫術是極好的。」
除卻犯人受大雨浸邪,高熱昏迷,差役中也有不少人中招。
柳統領正懊惱自己隻顧著貨物,忘了多備些藥材,此時商隊主動送上治風寒的藥材,叫柳統領感激不已。
辛菱為杜長蘭奉上薑湯,看著不遠處與柳統領交談的莫十七,由衷道:「大人,你真是位大善人。」
杜長蘭接過碗,問他:「藥材是十七送的,你怎麽誇我頭上了。」
辛菱打哈哈,「大人和十七是一體的,誇大人也是誇十七嘛。」
杜長蘭哼了一聲,將薑湯一口飲盡,道:「你們等會兒也用些湯,免得著涼。」
辛菱連連應聲,凜冽的寒風暴雨中,他一顆心十分火熱。
辛起看著傻兒子那個勁頭兒,有些無奈,又覺是兒子傻人有傻福。
杜大人太過聰明,心思多的人反而在杜大人身邊留不長。
先時辛起也以為杜大人隻想幫扶韓家人,但這些日子,犯人隊伍的待遇大大提升。辛起以為杜大人心善,卻在同差役閑話中,意外得知這一支隊伍,多是站隊錯誤的官員及其家屬,平日裏風評不錯。
其中譚父曾在禮部任職,春闈舞弊案後,五皇子代為主持複試,雙方有了聯繫,之後幾年來往不斷,因此五皇子倒台後譚家也被牽連,一家流放。
辛起不敢揣測,卻又止不住想,一路上杜大人想方設法活這群犯人的命,甚至耽誤赴任時間,僅是為了韓家?
第211章 如此團聚·一
大雨持續三日, 隊伍被雨水不得前行,天地間一片嘩聲,掩蓋了所有。
柳統領憂心忡忡, 唯恐自己的貨物被雨淋濕, 每日檢查好幾次。犯人們卻慶幸這場大雨,讓他們得以歇息。
隻是這場靜謐在第三日夜晚被打破, 有犯人趁機逃亡, 被差役當場斬殺,柳統領親自提著犯人的頭顱巡過, 厲聲嗬斥:「這就是逃犯下場,本將倒要看看你們有幾個腦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紅塵道人的事,莫十七知曉個五六,如今紅塵道人入宮,於他們大大不利,怎能讓莫十七不擔憂。
杜長蘭拍拍她的手:「那封信是玥兒的左手字。這件事大公主應是也參與其中了。」
至於虞玥怎會知曉此事,信中一筆帶過,還得從五皇子逼宮前夜說起。
杜長蘭聯合三名首輔求得三皇子帶他們進宮,眾人注意力都在宮裏的天子和虞蘊身上,竟叫玥兒扮成小太監混入其中,待眾人退出殿時,他悄悄躲了起來,聽了全程。
之後九皇子五皇子自盡,宮中一亂,虞玥趁亂出宮將聽聞種種悉數告訴母親,也就有了母子二人攔截紅塵道人一事。
馬車輪子滾過凹凸不平的小道,傳來顛簸,二人也跟著搖晃,杜長蘭將叮呤噹啷的茶具收揀,少頃聽見一聲嘆息。
杜長蘭頭也未迴,道:「凡事有因才有果。」
莫十七點點頭:「我曉得。」
嘉帝為一己私慾,枉顧妻兒,焉知大公主不會效仿。幾位皇子與大公主都不親厚,與其如此,何不扶持與自己更親近的侄子。更別說中間還有杜長蘭這一層恩情在。也正因此,虞玥母子才將此等要命之事告知杜長蘭,可見信任。
到底是天家公主,在奪嫡這塊,甩蘊哥兒那個半路出家的小子一條街。
莫十七知曉紅塵道人一事乃是大公主在後謀劃,去了隱憂,起身欲朝外去,被杜長蘭拽住手,「你作甚去?」
莫十七認真道:「騎馬。」
「騎馬多不舒服,天又冷,吹的你臉通紅。」杜長蘭使了個巧勁兒,重新把人帶迴身邊,「在車裏坐著總歸好些。路途乏味,我與你說些故事如何。」
莫十七猶豫的功夫,杜長蘭已經起頭,莫十七就這般被哄著在車裏待了兩日。
直到他們抵達下一個城市,柳統領命人將隊伍裏最後二十幾名青壯的枷鎖也取了,犯人們被叫去搬運貨物,韓家人恍然大悟,更為嘆服。
而每逢關卡時,柳統領又令差役重新給犯人戴上枷鎖,走個過場。
路程行進一半,天上陸陸續續飄起小雨,空中漫起水霧,逐漸迷了人眼。
此雨一起,綿綿不絕。本就坑窪的道路經雨水泡軟更加難行。
好在柳統領給眾人發了蓑衣鬥笠,韓家人與另一家人一同運送一輛貨車,豆大的雨珠敲打萬物,天地間一片濕意,韓箐摸了一把臉上的水汽,繼續推車,忽然旁邊的青年倒下。
韓箐趕緊將人扶住,「譚兄,譚兄?」
韓箐掰過對方的臉,一片通紅。
譚家人也聽見動靜,譚母抱著兒子低泣,連哭聲都得克製,否則引來差役,還不知會如何。
譚大人把住韓箐的手,老淚縱橫:「二公子,我知你與杜大人有舊情,求求你向杜大人討些藥,救救我兒,我譚家隻剩這一條血脈了。求求你,譚家一定謹記你和杜大人的恩情,求求…」他雙膝一彎,竟是跪下相求,被韓箐及時扶住。
「譚大…叔言重,眼下我不敢貿然開口,隻能等隊伍停下再說。」
譚父連連點頭。這一等就是半個時辰,雨勢愈發大了,隊伍難行,隻好原地搭帳休整。
譚家人從未如這一刻感謝大雨,他們看著韓箐賄賂差役傳信,不多時那位莫行首帶著一位上年歲的男子行來。
譚家人立刻上前,莫十七安撫道:「別慌,我們商隊大夫的醫術是極好的。」
除卻犯人受大雨浸邪,高熱昏迷,差役中也有不少人中招。
柳統領正懊惱自己隻顧著貨物,忘了多備些藥材,此時商隊主動送上治風寒的藥材,叫柳統領感激不已。
辛菱為杜長蘭奉上薑湯,看著不遠處與柳統領交談的莫十七,由衷道:「大人,你真是位大善人。」
杜長蘭接過碗,問他:「藥材是十七送的,你怎麽誇我頭上了。」
辛菱打哈哈,「大人和十七是一體的,誇大人也是誇十七嘛。」
杜長蘭哼了一聲,將薑湯一口飲盡,道:「你們等會兒也用些湯,免得著涼。」
辛菱連連應聲,凜冽的寒風暴雨中,他一顆心十分火熱。
辛起看著傻兒子那個勁頭兒,有些無奈,又覺是兒子傻人有傻福。
杜大人太過聰明,心思多的人反而在杜大人身邊留不長。
先時辛起也以為杜大人隻想幫扶韓家人,但這些日子,犯人隊伍的待遇大大提升。辛起以為杜大人心善,卻在同差役閑話中,意外得知這一支隊伍,多是站隊錯誤的官員及其家屬,平日裏風評不錯。
其中譚父曾在禮部任職,春闈舞弊案後,五皇子代為主持複試,雙方有了聯繫,之後幾年來往不斷,因此五皇子倒台後譚家也被牽連,一家流放。
辛起不敢揣測,卻又止不住想,一路上杜大人想方設法活這群犯人的命,甚至耽誤赴任時間,僅是為了韓家?
第211章 如此團聚·一
大雨持續三日, 隊伍被雨水不得前行,天地間一片嘩聲,掩蓋了所有。
柳統領憂心忡忡, 唯恐自己的貨物被雨淋濕, 每日檢查好幾次。犯人們卻慶幸這場大雨,讓他們得以歇息。
隻是這場靜謐在第三日夜晚被打破, 有犯人趁機逃亡, 被差役當場斬殺,柳統領親自提著犯人的頭顱巡過, 厲聲嗬斥:「這就是逃犯下場,本將倒要看看你們有幾個腦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