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老娘暈暈乎乎,她還不太懂「誥命夫人」的含義,隻跟著陪笑。
兩位老人雖活了大半輩子,卻也是頭迴見天使,很是拘謹,神態言語間不免露怯。杜家其他人更甚。
傳旨太監不經意掃過周圍的瓦房,院子角落裏沾泥的鋤頭,廚房外來不及收納的掃帚,又在一身短打的杜家男丁身上繞一圈,最後落在杜老爹和杜老娘身上,意味深長道:「杜大人年輕有為,老太爺老夫人的福氣在後頭。」
傳旨太監又吹捧了杜家人幾句,這才離去,臨走前他再次迴頭看了一眼這個鄉下農家院子,心中感慨不已。
當真是山窩飛出了金鳳凰。
傳旨太監與縣令離去後,杜家院子沒了外人,頓時如水入油鍋般沸騰,齊齊圍著杜老爹,望著杜老爹手中黃澄澄的聖旨。
「我活這麽大,還是第一次見聖旨。」
「不知用什麽做的,瞧著真漂亮……」
杜老爹如夢初醒,趕緊迴屋將聖旨供起,改明兒擇吉日將聖旨供進杜氏祠堂。這可是天家聖旨,十裏八鄉獨一份兒的榮光。
杜老爹將聖旨妥善安置後,眾人也跟著舒了口氣,隨後目光落在杜大郎杜二郎手中那一片閃耀的金輝珠暈上。
黃金百兩,珍珠寶簪若幹。幾乎閃了他們的眼。
杜老三心裏酸的冒泡了,幹巴巴道:「長蘭真是出息啊。」
杜老爹想要謙虛幾句,可連聖旨都在誇獎他的小兒子,實在說不出違心之語,隻能咧著嘴笑,露出一口牙花子。
杜家其他人也好不到哪裏去,眾人注意力都在銀錢寶物上,忽聞杜成禮恍惚的聲音,「奶奶是與小叔同級的誥命夫人,那就是有正經品級,每月有月俸可領了。」
此言一出,熱鬧的堂屋倏地寂靜,而後爆發出更大的喧唿聲。
眾人連連對杜老娘賀喜,與杜老娘年紀相仿的老婦人感慨道:「老姐姐真是有福啊,長蘭給你掙誥命了,你這輩子值了。」
杜老娘連聲應著,她扯唇欲笑,眼淚卻先一步滾落,「那個臭小子,哎喲……」她一拍大腿,嚷嚷喚:「我的心肝兒,我的長蘭呦——」惹得眾人又是一陣鬧笑。
眾人激動的情緒直到黃昏才稍稍緩和,晚上杜家人關上院門,杜成禮提議一家人搬去縣裏住。
「奶奶現在也是有正經品級了,再住在鄉下不適宜,我怕有人會藉此攻訐小叔不孝,苛待雙親。」
杜老娘頓時眉毛一豎,怒道:「誰說長蘭不孝,我的長蘭最是孝順貼心不過了。」
杜老爹拍拍妻子的手,讚賞的望了一眼孫子:「成禮說的有道理。不過咱們在村裏活了大半輩子,就這麽走了,還不捨得。況且貿貿然去縣裏,人生地不熟……」
杜成禮笑道:「爺爺這話叫崔大伯和李小叔聽了,可是會傷心了。」
杜老爹神情一滯,嗔怒瞪了孫子一眼,不說話了。而杜大郎夫婦和杜二郎夫婦更加拿不定主意,最後眾人商議給杜長蘭去信,詢問杜長蘭意見。
在杜家人的信件送至前,杜長蘭先迎來欽差。他很是配合,將鐵礦一幹信息奉上,親自領人去鐵礦處。隨後杜長蘭迴到府衙,繼續忙活公務。
黃通判徹底接手了鄭同知的職務,與此同時,杜長蘭重新扶持了一個人手升上通判,與黃通判互相製衡。
鄭同知受了打擊一病不起,金指揮登門探望,不過半月,鄭家家門掛上白幡。
風鈴私下同杜長蘭念叨,道金指揮是索命閻羅,鄭同知還有救,被金指揮一探望給探死了。說完風鈴在那兒嘎嘎樂,又道自己是胡說八道的。
杜長蘭微微一笑:「怎麽就不能是真的?」
風鈴的笑聲戛然而止,它沒有消失,而是轉移到杜長蘭臉上。
「傻小子。」杜長蘭戳了一下風鈴腦門,大步朝外去。
要命的事,金指揮當然希望知曉的人越少越好。
左右鄭同知手裏不幹淨,不知犯了幾條人命,杜長蘭樂的借刀殺人,為民除害了。
手邊事情順利,杜長蘭琢磨提一提覃州文風,經濟要抓,文化也不能落後。
此時,杜長蘭收到來自老家的飛鴿傳信,比尋常商隊送信快了大半不止。
他飛快瀏覽,隨後樂出了聲。他就說他上供鐵礦一事,老皇帝對他那麽摳,不過七八件珠寶,兩副文房四寶並一些零碎小件兒,原是重頭落在他家人身上,也好,省得他托人迴寄了。
且成禮的提議很是不錯,杜長蘭提筆迴信,令家人前往縣中購買院落居住,正好將村中屋子推倒,重建青磚大瓦房。
家中田地也租賃出去,屆時在縣裏盤兩個鋪子,或是寄賣村中特產,又或是售賣旁的東西,總歸有個生計,每日有進帳,心中不慌,比地裏刨食不知輕鬆凡幾。
杜長蘭洋洋灑灑寫下一大篇,事無巨細交代清楚,甚至連每一筆花費都估算了大概,省得家裏人被坑哄。
隨後杜長蘭又給縣裏的崔李二家去信,麻煩兩家幫忙照看些許。盡管杜長蘭不提這茬,崔李兩家也會照料杜家人,但杜長蘭去信,則表示他知曉這件事,且承兩家的情。
來日崔李兩家有事相求,也才好對杜長蘭開口。
人情往來便是如此,不怕互相麻煩,若是兩不相欠,彼此才走遠了。
第184章 十七治下·一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兩位老人雖活了大半輩子,卻也是頭迴見天使,很是拘謹,神態言語間不免露怯。杜家其他人更甚。
傳旨太監不經意掃過周圍的瓦房,院子角落裏沾泥的鋤頭,廚房外來不及收納的掃帚,又在一身短打的杜家男丁身上繞一圈,最後落在杜老爹和杜老娘身上,意味深長道:「杜大人年輕有為,老太爺老夫人的福氣在後頭。」
傳旨太監又吹捧了杜家人幾句,這才離去,臨走前他再次迴頭看了一眼這個鄉下農家院子,心中感慨不已。
當真是山窩飛出了金鳳凰。
傳旨太監與縣令離去後,杜家院子沒了外人,頓時如水入油鍋般沸騰,齊齊圍著杜老爹,望著杜老爹手中黃澄澄的聖旨。
「我活這麽大,還是第一次見聖旨。」
「不知用什麽做的,瞧著真漂亮……」
杜老爹如夢初醒,趕緊迴屋將聖旨供起,改明兒擇吉日將聖旨供進杜氏祠堂。這可是天家聖旨,十裏八鄉獨一份兒的榮光。
杜老爹將聖旨妥善安置後,眾人也跟著舒了口氣,隨後目光落在杜大郎杜二郎手中那一片閃耀的金輝珠暈上。
黃金百兩,珍珠寶簪若幹。幾乎閃了他們的眼。
杜老三心裏酸的冒泡了,幹巴巴道:「長蘭真是出息啊。」
杜老爹想要謙虛幾句,可連聖旨都在誇獎他的小兒子,實在說不出違心之語,隻能咧著嘴笑,露出一口牙花子。
杜家其他人也好不到哪裏去,眾人注意力都在銀錢寶物上,忽聞杜成禮恍惚的聲音,「奶奶是與小叔同級的誥命夫人,那就是有正經品級,每月有月俸可領了。」
此言一出,熱鬧的堂屋倏地寂靜,而後爆發出更大的喧唿聲。
眾人連連對杜老娘賀喜,與杜老娘年紀相仿的老婦人感慨道:「老姐姐真是有福啊,長蘭給你掙誥命了,你這輩子值了。」
杜老娘連聲應著,她扯唇欲笑,眼淚卻先一步滾落,「那個臭小子,哎喲……」她一拍大腿,嚷嚷喚:「我的心肝兒,我的長蘭呦——」惹得眾人又是一陣鬧笑。
眾人激動的情緒直到黃昏才稍稍緩和,晚上杜家人關上院門,杜成禮提議一家人搬去縣裏住。
「奶奶現在也是有正經品級了,再住在鄉下不適宜,我怕有人會藉此攻訐小叔不孝,苛待雙親。」
杜老娘頓時眉毛一豎,怒道:「誰說長蘭不孝,我的長蘭最是孝順貼心不過了。」
杜老爹拍拍妻子的手,讚賞的望了一眼孫子:「成禮說的有道理。不過咱們在村裏活了大半輩子,就這麽走了,還不捨得。況且貿貿然去縣裏,人生地不熟……」
杜成禮笑道:「爺爺這話叫崔大伯和李小叔聽了,可是會傷心了。」
杜老爹神情一滯,嗔怒瞪了孫子一眼,不說話了。而杜大郎夫婦和杜二郎夫婦更加拿不定主意,最後眾人商議給杜長蘭去信,詢問杜長蘭意見。
在杜家人的信件送至前,杜長蘭先迎來欽差。他很是配合,將鐵礦一幹信息奉上,親自領人去鐵礦處。隨後杜長蘭迴到府衙,繼續忙活公務。
黃通判徹底接手了鄭同知的職務,與此同時,杜長蘭重新扶持了一個人手升上通判,與黃通判互相製衡。
鄭同知受了打擊一病不起,金指揮登門探望,不過半月,鄭家家門掛上白幡。
風鈴私下同杜長蘭念叨,道金指揮是索命閻羅,鄭同知還有救,被金指揮一探望給探死了。說完風鈴在那兒嘎嘎樂,又道自己是胡說八道的。
杜長蘭微微一笑:「怎麽就不能是真的?」
風鈴的笑聲戛然而止,它沒有消失,而是轉移到杜長蘭臉上。
「傻小子。」杜長蘭戳了一下風鈴腦門,大步朝外去。
要命的事,金指揮當然希望知曉的人越少越好。
左右鄭同知手裏不幹淨,不知犯了幾條人命,杜長蘭樂的借刀殺人,為民除害了。
手邊事情順利,杜長蘭琢磨提一提覃州文風,經濟要抓,文化也不能落後。
此時,杜長蘭收到來自老家的飛鴿傳信,比尋常商隊送信快了大半不止。
他飛快瀏覽,隨後樂出了聲。他就說他上供鐵礦一事,老皇帝對他那麽摳,不過七八件珠寶,兩副文房四寶並一些零碎小件兒,原是重頭落在他家人身上,也好,省得他托人迴寄了。
且成禮的提議很是不錯,杜長蘭提筆迴信,令家人前往縣中購買院落居住,正好將村中屋子推倒,重建青磚大瓦房。
家中田地也租賃出去,屆時在縣裏盤兩個鋪子,或是寄賣村中特產,又或是售賣旁的東西,總歸有個生計,每日有進帳,心中不慌,比地裏刨食不知輕鬆凡幾。
杜長蘭洋洋灑灑寫下一大篇,事無巨細交代清楚,甚至連每一筆花費都估算了大概,省得家裏人被坑哄。
隨後杜長蘭又給縣裏的崔李二家去信,麻煩兩家幫忙照看些許。盡管杜長蘭不提這茬,崔李兩家也會照料杜家人,但杜長蘭去信,則表示他知曉這件事,且承兩家的情。
來日崔李兩家有事相求,也才好對杜長蘭開口。
人情往來便是如此,不怕互相麻煩,若是兩不相欠,彼此才走遠了。
第184章 十七治下·一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