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人搖頭笑道:「這你就有所不知,鄭同知背後靠著知府大人呢。你急吼吼投向黃通判和杜知州,別說富貴,小心最後連命都搭進去。」
「可知府三年一任,若非上任知州病逝,他們該同時離任,這這都不在地方,哪裏管得著嘛。」
「老兄,看在咱倆多年交情,你信我這迴罷哈哈哈……」
風鈴又等了一會子,直到徹底沒了聲音,他抱著文書飛奔向內堂。
杜大人,有天大的秘密啊啊啊!!
內堂裏間,杜長蘭道:「此處乃是私人之所,你且放心講。」
「大人,小的冒犯了。」風鈴告罪一聲,湊到杜長蘭身邊,努力踮起腳尖耳語,將他聽來的消息悉數告知。
隨後風鈴退後兩步,鄭重其事點頭:「大人,就是這樣的。」
杜長蘭肅了神色:若要確保知府一直是鄭同知的靠山,那麽後續連任的知府得是一個派係的人。
除了天子,誰能左右朝廷派官?誰的手能伸那麽長,能夠影響官員在何處任職。
杜長蘭負手於後,來迴踱步:若真叫他們成了,試想同一個派係的歷任知府,權柄在手的同知,但凡換個背景平平,性子溫和的官員任覃州知州,恐怕是真要被架空,行政權旁落。
他的腦中有一根極細的線將各種蛛絲馬跡串聯。
杜長蘭吩咐道:「風鈴,去將本地輿圖拿來。」
風鈴立刻朝外去,剛行了幾步又被杜長蘭叫住:「將地方誌也一併帶來。」
大半刻鍾後,風鈴氣喘籲籲捧著文書而來。杜長蘭迅速翻閱,意料之中道:「沒有。」
風鈴疑惑:「大人,沒有什麽?小的這就去找。」
杜長蘭合上文書,意味不明的笑了一聲,「你若是找著了,小命兒就懸了。退下罷。」
風鈴撓了撓腦袋,茫然告退。
杜長蘭在太師椅落座,仰首朝天,當所有證據都指向一個結局,那麽再不可能也是真的。
地方的行政和軍權攏在一處了,還需要什麽?
兵器。
他合上雙目,腦中浮現現代的母國輿圖,大承除了國土麵積比不上杜長蘭的現代母國,但地區特性,氣候卻是相差不大。
杜長蘭找到母國對應的覃州位置,聞名全國的鐵礦區之一。
但是覃州卻沒有分毫記載鐵礦的消息。
再憶及覃州連年失蹤的人口,敷衍的案宗,空蕩蕩的牢獄,以及索要犯人的步兵指揮。
那些人去哪了,或者說,何處需要大量人力,且不能被外界發現。
訓練私兵,亦或是私採鐵礦。
地方軍政一把抓,如今兵器也齊活了,可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屋子門窗緊閉,日光被悉數擋去,屋內昏沉沉,幽深寂靜。
杜長蘭單手覆麵,寬大的袍袖垂落,露出筋肉賁張的小臂,隨著低低笑聲輕輕顫動。
他戲謔的想,也不知是哪位皇子有如此野心和縝密的心思。
杜長蘭腦海中過了一遍人選,第一個排除二皇子,著重圈了幾位嫌疑人。
杜長蘭現下已經能篤定上任知州絕非病故,恐怕是被殺人滅口。迴想上任知州上任後橫徵暴斂,貪慾無底。
他更傾向於對方是抓住了鄭同知和知府把柄,以此要挾。誰知鄭同知他們釜底抽薪,直接要了上任知州的命。
杜長蘭此番猜測,離真相八.九不離十了。若是背後之人知曉多年布署,僅在數月之內被人洞穿,也不知心底作何感想。
然而此刻,幕後之人還在為嚇住杜長蘭而沾沾自喜。
「到底是文弱書生,下一次他就沒那麽好運了。」
心腹遲疑道:「主上的意思是,再次組織人手,行刺杜知州?但經此一事,杜知州恐怕會加強人手戒備,咱們不能輕易得手了。」
「若是姓杜的自己遣散人手呢?自古美人榻,英雄塚啊........」
第177章 金朝寺
臘月二十四, 也是南方小年日,城北廟宇落成。
是日卯正兩刻,大街小巷亮了燈火, 陸陸續續有人而出。此時天還灰濛, 寒風裹著濕冷肆虐,百姓們打了個寒顫, 裹緊身上棉襖。
有相熟的人家互相打著招唿, 問上幾句吃了沒,大清早去哪兒, 相熟的人家就會笑著指向知州府的方向,於是一群人熱熱鬧鬧朝知州府湧去。
府衙守衛聽見動靜, 忙不迭迴府取了火把, 與同伴將火把高高插上,頓時連片的火光將知州府上空點亮。
百姓們一片驚嘆, 杜荷與兄弟們聽見動靜出來瞧瞧, 頓時被眼前一幕震住。
杜成磊話都說不利索了:「好…好多人啊……」
杜成亮道:「今兒送匾,人肯定多。」但他垂落的指尖也在微微發顫, 透露了他激動的心情。
二人由衷感慨:「小叔真了不得啊。」引來旁人附和,對他們兩人投來羨慕的目光。
杜荷收迴視線,神情嚴肅:「這麽多人, 稍有不慎便會出亂子。」
但是小叔手底下並沒有太多能幹的人。
她大步朝後院跑去,她意識到這對她而言是一個機會。
杜長蘭正在用早餐,聽聞杜荷所言的顧慮與應對之策,他挑了挑眉,「你將成亮他們帶去, 本官再給你撥二十個人手。」
「屬下領命。」杜荷暗搓搓玩了一個文字遊戲,杜長蘭也沒戳破她, 「去罷,別讓本官失望。」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可知府三年一任,若非上任知州病逝,他們該同時離任,這這都不在地方,哪裏管得著嘛。」
「老兄,看在咱倆多年交情,你信我這迴罷哈哈哈……」
風鈴又等了一會子,直到徹底沒了聲音,他抱著文書飛奔向內堂。
杜大人,有天大的秘密啊啊啊!!
內堂裏間,杜長蘭道:「此處乃是私人之所,你且放心講。」
「大人,小的冒犯了。」風鈴告罪一聲,湊到杜長蘭身邊,努力踮起腳尖耳語,將他聽來的消息悉數告知。
隨後風鈴退後兩步,鄭重其事點頭:「大人,就是這樣的。」
杜長蘭肅了神色:若要確保知府一直是鄭同知的靠山,那麽後續連任的知府得是一個派係的人。
除了天子,誰能左右朝廷派官?誰的手能伸那麽長,能夠影響官員在何處任職。
杜長蘭負手於後,來迴踱步:若真叫他們成了,試想同一個派係的歷任知府,權柄在手的同知,但凡換個背景平平,性子溫和的官員任覃州知州,恐怕是真要被架空,行政權旁落。
他的腦中有一根極細的線將各種蛛絲馬跡串聯。
杜長蘭吩咐道:「風鈴,去將本地輿圖拿來。」
風鈴立刻朝外去,剛行了幾步又被杜長蘭叫住:「將地方誌也一併帶來。」
大半刻鍾後,風鈴氣喘籲籲捧著文書而來。杜長蘭迅速翻閱,意料之中道:「沒有。」
風鈴疑惑:「大人,沒有什麽?小的這就去找。」
杜長蘭合上文書,意味不明的笑了一聲,「你若是找著了,小命兒就懸了。退下罷。」
風鈴撓了撓腦袋,茫然告退。
杜長蘭在太師椅落座,仰首朝天,當所有證據都指向一個結局,那麽再不可能也是真的。
地方的行政和軍權攏在一處了,還需要什麽?
兵器。
他合上雙目,腦中浮現現代的母國輿圖,大承除了國土麵積比不上杜長蘭的現代母國,但地區特性,氣候卻是相差不大。
杜長蘭找到母國對應的覃州位置,聞名全國的鐵礦區之一。
但是覃州卻沒有分毫記載鐵礦的消息。
再憶及覃州連年失蹤的人口,敷衍的案宗,空蕩蕩的牢獄,以及索要犯人的步兵指揮。
那些人去哪了,或者說,何處需要大量人力,且不能被外界發現。
訓練私兵,亦或是私採鐵礦。
地方軍政一把抓,如今兵器也齊活了,可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屋子門窗緊閉,日光被悉數擋去,屋內昏沉沉,幽深寂靜。
杜長蘭單手覆麵,寬大的袍袖垂落,露出筋肉賁張的小臂,隨著低低笑聲輕輕顫動。
他戲謔的想,也不知是哪位皇子有如此野心和縝密的心思。
杜長蘭腦海中過了一遍人選,第一個排除二皇子,著重圈了幾位嫌疑人。
杜長蘭現下已經能篤定上任知州絕非病故,恐怕是被殺人滅口。迴想上任知州上任後橫徵暴斂,貪慾無底。
他更傾向於對方是抓住了鄭同知和知府把柄,以此要挾。誰知鄭同知他們釜底抽薪,直接要了上任知州的命。
杜長蘭此番猜測,離真相八.九不離十了。若是背後之人知曉多年布署,僅在數月之內被人洞穿,也不知心底作何感想。
然而此刻,幕後之人還在為嚇住杜長蘭而沾沾自喜。
「到底是文弱書生,下一次他就沒那麽好運了。」
心腹遲疑道:「主上的意思是,再次組織人手,行刺杜知州?但經此一事,杜知州恐怕會加強人手戒備,咱們不能輕易得手了。」
「若是姓杜的自己遣散人手呢?自古美人榻,英雄塚啊........」
第177章 金朝寺
臘月二十四, 也是南方小年日,城北廟宇落成。
是日卯正兩刻,大街小巷亮了燈火, 陸陸續續有人而出。此時天還灰濛, 寒風裹著濕冷肆虐,百姓們打了個寒顫, 裹緊身上棉襖。
有相熟的人家互相打著招唿, 問上幾句吃了沒,大清早去哪兒, 相熟的人家就會笑著指向知州府的方向,於是一群人熱熱鬧鬧朝知州府湧去。
府衙守衛聽見動靜, 忙不迭迴府取了火把, 與同伴將火把高高插上,頓時連片的火光將知州府上空點亮。
百姓們一片驚嘆, 杜荷與兄弟們聽見動靜出來瞧瞧, 頓時被眼前一幕震住。
杜成磊話都說不利索了:「好…好多人啊……」
杜成亮道:「今兒送匾,人肯定多。」但他垂落的指尖也在微微發顫, 透露了他激動的心情。
二人由衷感慨:「小叔真了不得啊。」引來旁人附和,對他們兩人投來羨慕的目光。
杜荷收迴視線,神情嚴肅:「這麽多人, 稍有不慎便會出亂子。」
但是小叔手底下並沒有太多能幹的人。
她大步朝後院跑去,她意識到這對她而言是一個機會。
杜長蘭正在用早餐,聽聞杜荷所言的顧慮與應對之策,他挑了挑眉,「你將成亮他們帶去, 本官再給你撥二十個人手。」
「屬下領命。」杜荷暗搓搓玩了一個文字遊戲,杜長蘭也沒戳破她, 「去罷,別讓本官失望。」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