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兒,你受苦了…」
「隻要一想到千裏之外的父皇念著兒臣,兒臣就不苦。」大公主退開兩步,欲行禮,被嘉帝扶起。
大公主赧然道:「兒臣失禮了。」
「你這孩子,你我父女何需多禮。」嘉帝仔細瞧著大公主的容顏,女兒的容顏與過往似乎一樣,又不一樣。
他腦海中的長女還紮著小揪揪,開心的踢著藤球,可一晃多年,縱使脂粉能掩去細紋,發間的一縷銀絲卻泄露痕跡。
嘉帝心中大痛,是他虧欠這個女兒,是他為父有虧。
「皇祖父。」一道輕聲喚迴嘉帝的注意力。
虞蘊抱著玥兒朝他盈盈笑,那一瞬間嘉帝仿佛以為自己的「一雙兒女」重迴他身邊。待再細看,卻發現是蘊哥兒。
嘉帝伸手接過玥兒,小孩兒軟軟趴在嘉帝肩頭,身上瀰漫著若有若無的奶香,張著粉嫩嫩小嘴,糯聲糯氣喚:「外祖父安。」
嘉帝心頭一軟,原本對玥兒體內一半戎人血脈的介懷也徹底散了。
這孩子分明是皇室相貌。
玥兒黑色的眼珠轉了轉,伸出小手摸摸嘉帝的臉,又盯著嘉帝的鬍鬚瞧,下一刻,眾目睽睽之下,他竟然伸出小手揪了一下,大公主忙道:「玥兒不可。」
大公主想將孩子抱迴,卻被嘉帝避開去,眾人隻聽得一陣爽朗笑聲,嘉帝抱著小外孫大步朝殿內去。
一幹皇子王孫心頭一震。不過一照麵,玥兒竟然這麽得天子歡心。
大公主跟在嘉帝身後,解釋道:「父皇,兒臣憐惜玥兒同兒臣受罪,因此在玉陽城休養的這小半年時光,便不怎麽拘著他,令他失了禮數,迴頭兒臣定然尋幾個教養嬤嬤好好……」
「薑兒。」嘉帝打斷女兒的話,「玥兒年幼,天真爛漫是稚子本性,你莫要太過拘著他。」
嘉帝垂眸,小孩兒正偷瞄他被抓了個正著,玥兒咧嘴討好笑道:「外祖父真威武,像神仙一樣,玥兒都看呆了。」
嘉帝被逗樂,胸腔傳來低低的顫動,他忍不住伸手捏捏玥兒的小臉,「你這古靈精怪的模樣,真是同你娘幼時一般。」
玥兒茫然迴望,又逗得嘉帝大笑。他就這般抱著孩子進入太廟。
大公主側首掃過人群中的杜長蘭,復又抬首撫了撫髮髻,她連臉上細紋都記的掩去,怎會忘了發間一抹銀白,不過有意為之罷了。
她是大承大公主,雖也能哀哀哭訴,倒底失了身份。況且他日父皇愧疚散去,再看她淚盈於睫,是心疼,還是生厭?
倒不如讓父皇「發現」她的苦楚,更叫人印象深刻。
縱使華服加身,滿頭華麗也難擋苦難痕跡。
大公主進入太廟。
此番大公主母子迴歸,大承大敗戎人,於情於理都該祭告先祖。
隻是關於玥兒的姓時,宗人令犯難,大公主朝天子一禮:「父皇,玥兒機靈可人,雙眸如漆,分明是承傳於您。是以兒臣懇請父皇令玥兒記虞姓,喚虞玥。」
宗人令蹙眉,「陛下,這於禮不合。大公主乃出嫁女……」
大公主雙膝一彎,叩首道:「懇請父皇成全。」
玥兒也跟著拜下,又忍不住仰首,遲疑的扯了扯天子的衣擺:「外祖父,玥兒很乖,玥兒還認字會讀會寫,還會掏鳥蛋,玥兒以後會長高長狀,很有用的,您…您別不要我。」
稚子誠心,又有幾人不動容,饒是嘉帝也無法鐵石心腸。
他彎腰扶起二人,大內侍忙不迭上前,殷勤道:「地磚涼,小殿下仔細凍了膝蓋。」
嘉帝看向宗人令,不容置喙吩咐:「玉牒上玥兒名字,記虞玥。」
宗人令還欲再勸,冷不丁後背一涼,抬眸對上大公主銳利冰冷的目光,如蛇可怖。
自此,宗人令噤聲。
廟外的朝臣聽聞消息後,麵色驚異,五皇子眼皮一跳。
大公主以女子身進太廟,本就有違禮製,念在大公主和親有功,受諸多苦楚。朝臣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怎麽能讓一個體內有戎人血脈的外姓子記本家姓,於禮不合。於禮大大的不合。
有朝臣上諫,差點觸怒天顏被杖責,還是大公主上前勸和,此事才揭過。
然而無人認為大公主好說話,不過是大公主對他們無形的威懾罷了。
五皇子心下一沉,大皇姐這是來者不善。
一幹皇孫也心情微妙,原是表兄弟,一眨眼變堂兄弟。別看這隻是一個稱謂變化,背後卻代表著莫大殊榮。
葛國丈垂下眼,神情淡漠,唯有袖中發顫的雙手表露他激動的心緒。
祭祖之後,大公主母子由惠貴妃帶走,天子率領百官行去金鑾殿,對眾將論功行賞。
葛玨營救大公主有功,又力挫戎人,整頓軍紀,特擢升為胡州布政司使。
朝堂上倏地一靜,百官目光唰唰落在正中的葛玨身上。
葛玨眼中閃過喜意:「臣謝主隆恩。」
葛玨雖隻升了一級,卻是實打實的權力。承宣政令,管屬官,掌財賦。
杜長蘭在心裏換算了一下,微微一訝,葛玨這個布政司使,就是現代一省二把手了。這權力可真夠大的,比原來的正三品武義都尉管轄範圍大多了。
看架勢,嘉帝是要放權給葛家。
杜長蘭心中思索,聽聞天子喚他,他前擺一掀,跪道:「迴陛下,臣在。」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隻要一想到千裏之外的父皇念著兒臣,兒臣就不苦。」大公主退開兩步,欲行禮,被嘉帝扶起。
大公主赧然道:「兒臣失禮了。」
「你這孩子,你我父女何需多禮。」嘉帝仔細瞧著大公主的容顏,女兒的容顏與過往似乎一樣,又不一樣。
他腦海中的長女還紮著小揪揪,開心的踢著藤球,可一晃多年,縱使脂粉能掩去細紋,發間的一縷銀絲卻泄露痕跡。
嘉帝心中大痛,是他虧欠這個女兒,是他為父有虧。
「皇祖父。」一道輕聲喚迴嘉帝的注意力。
虞蘊抱著玥兒朝他盈盈笑,那一瞬間嘉帝仿佛以為自己的「一雙兒女」重迴他身邊。待再細看,卻發現是蘊哥兒。
嘉帝伸手接過玥兒,小孩兒軟軟趴在嘉帝肩頭,身上瀰漫著若有若無的奶香,張著粉嫩嫩小嘴,糯聲糯氣喚:「外祖父安。」
嘉帝心頭一軟,原本對玥兒體內一半戎人血脈的介懷也徹底散了。
這孩子分明是皇室相貌。
玥兒黑色的眼珠轉了轉,伸出小手摸摸嘉帝的臉,又盯著嘉帝的鬍鬚瞧,下一刻,眾目睽睽之下,他竟然伸出小手揪了一下,大公主忙道:「玥兒不可。」
大公主想將孩子抱迴,卻被嘉帝避開去,眾人隻聽得一陣爽朗笑聲,嘉帝抱著小外孫大步朝殿內去。
一幹皇子王孫心頭一震。不過一照麵,玥兒竟然這麽得天子歡心。
大公主跟在嘉帝身後,解釋道:「父皇,兒臣憐惜玥兒同兒臣受罪,因此在玉陽城休養的這小半年時光,便不怎麽拘著他,令他失了禮數,迴頭兒臣定然尋幾個教養嬤嬤好好……」
「薑兒。」嘉帝打斷女兒的話,「玥兒年幼,天真爛漫是稚子本性,你莫要太過拘著他。」
嘉帝垂眸,小孩兒正偷瞄他被抓了個正著,玥兒咧嘴討好笑道:「外祖父真威武,像神仙一樣,玥兒都看呆了。」
嘉帝被逗樂,胸腔傳來低低的顫動,他忍不住伸手捏捏玥兒的小臉,「你這古靈精怪的模樣,真是同你娘幼時一般。」
玥兒茫然迴望,又逗得嘉帝大笑。他就這般抱著孩子進入太廟。
大公主側首掃過人群中的杜長蘭,復又抬首撫了撫髮髻,她連臉上細紋都記的掩去,怎會忘了發間一抹銀白,不過有意為之罷了。
她是大承大公主,雖也能哀哀哭訴,倒底失了身份。況且他日父皇愧疚散去,再看她淚盈於睫,是心疼,還是生厭?
倒不如讓父皇「發現」她的苦楚,更叫人印象深刻。
縱使華服加身,滿頭華麗也難擋苦難痕跡。
大公主進入太廟。
此番大公主母子迴歸,大承大敗戎人,於情於理都該祭告先祖。
隻是關於玥兒的姓時,宗人令犯難,大公主朝天子一禮:「父皇,玥兒機靈可人,雙眸如漆,分明是承傳於您。是以兒臣懇請父皇令玥兒記虞姓,喚虞玥。」
宗人令蹙眉,「陛下,這於禮不合。大公主乃出嫁女……」
大公主雙膝一彎,叩首道:「懇請父皇成全。」
玥兒也跟著拜下,又忍不住仰首,遲疑的扯了扯天子的衣擺:「外祖父,玥兒很乖,玥兒還認字會讀會寫,還會掏鳥蛋,玥兒以後會長高長狀,很有用的,您…您別不要我。」
稚子誠心,又有幾人不動容,饒是嘉帝也無法鐵石心腸。
他彎腰扶起二人,大內侍忙不迭上前,殷勤道:「地磚涼,小殿下仔細凍了膝蓋。」
嘉帝看向宗人令,不容置喙吩咐:「玉牒上玥兒名字,記虞玥。」
宗人令還欲再勸,冷不丁後背一涼,抬眸對上大公主銳利冰冷的目光,如蛇可怖。
自此,宗人令噤聲。
廟外的朝臣聽聞消息後,麵色驚異,五皇子眼皮一跳。
大公主以女子身進太廟,本就有違禮製,念在大公主和親有功,受諸多苦楚。朝臣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怎麽能讓一個體內有戎人血脈的外姓子記本家姓,於禮不合。於禮大大的不合。
有朝臣上諫,差點觸怒天顏被杖責,還是大公主上前勸和,此事才揭過。
然而無人認為大公主好說話,不過是大公主對他們無形的威懾罷了。
五皇子心下一沉,大皇姐這是來者不善。
一幹皇孫也心情微妙,原是表兄弟,一眨眼變堂兄弟。別看這隻是一個稱謂變化,背後卻代表著莫大殊榮。
葛國丈垂下眼,神情淡漠,唯有袖中發顫的雙手表露他激動的心緒。
祭祖之後,大公主母子由惠貴妃帶走,天子率領百官行去金鑾殿,對眾將論功行賞。
葛玨營救大公主有功,又力挫戎人,整頓軍紀,特擢升為胡州布政司使。
朝堂上倏地一靜,百官目光唰唰落在正中的葛玨身上。
葛玨眼中閃過喜意:「臣謝主隆恩。」
葛玨雖隻升了一級,卻是實打實的權力。承宣政令,管屬官,掌財賦。
杜長蘭在心裏換算了一下,微微一訝,葛玨這個布政司使,就是現代一省二把手了。這權力可真夠大的,比原來的正三品武義都尉管轄範圍大多了。
看架勢,嘉帝是要放權給葛家。
杜長蘭心中思索,聽聞天子喚他,他前擺一掀,跪道:「迴陛下,臣在。」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