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一甲,這差距也太大了。


    杜長蘭笑盈盈揮別眾人,扭身入了工部衙門與崔遙共事。不過不同的是,他在六部轉一圈仍迴翰林院,如今杜長蘭一人領兩職,領兩份月銀。羨煞一幹人。


    眼看要忙起,杜長蘭將自留的那塊徽墨通過寶石齋轉手賣出,換了上等阿膠迴贈葛老先生。


    此時來自奉山村的密信也通過飛鴿傳書至葛府。


    第114章 韓家兄弟


    昏暗的書房倏地亮起一簇火光, 高溫烘烤下,潔白的紙張迅速蜷縮,如沙石般一觸即塌。


    葛老打開書房大門, 負手離去, 兩名小廝麵麵相覷:「老太爺今兒瞧著心情頗好,難道是府上有喜事?」


    「不曉得。」另一名小廝抬頭望天。


    九天之上, 日頭烈烈, 炙熱的日光烘烤大地。人們紛紛尋陰涼處避日。


    葛府的三公子領著好友匆匆朝院裏走:「快些,今兒這天真是熱壞人了, 我…」


    他偏頭同好友說著話,誰知剛正首就瞧見迎麵而來的葛老, 頓時如被掐了脖子的雞, 啞聲了。


    葛三公子一時不知是行禮好,還是拉著好友離去好, 最後傻愣愣杵在原地。


    韓箐拱手見禮:「晚輩之前不知是國丈爺, 失禮處望國丈大人海涵。」


    葛三公子茫然:「你認識我祖父?」


    韓箐笑應:「有過幾麵之緣。」


    葛老先生睨了二人一眼,隨口詢問:「你們作甚去?」


    葛三公子垂下眼, 「孫兒近日得了好畫,特意請阿箐來瞧瞧。」


    若換了旁日,葛老先生必然要再追問幾句, 然此刻他有更重要的事宜,於是淡淡應了一聲,便越過二人離去。


    葛三公子不敢置信的搓搓臉,隨後一把拍在韓箐肩頭:「你麵兒可真大,我祖父一見是你都不訓斥我了。往後你可要多多來。」


    韓箐微笑應下, 心裏卻犯起狐疑,國丈大人行色匆匆, 似是有急事。


    是夜,五皇子府。


    「宗人府?」五皇子揮推探子,望向兩名正經舅兄。


    韓家兄弟也搖搖頭,韓箐遲疑道:「宗人府掌管皇家事宜。可元……那位已經薨逝多年,認真算來,葛老太爺如今也隻是占個國丈的空頭名號罷了。」


    若非如此,韓箐也不會與葛府之人來往,葛家沒有血緣聯繫的皇子,隻能在諸皇子中尋找一位支持。


    相比溫吞懦弱的二皇子,勢單力薄的三皇子四皇子,年紀較小心思淺薄的六七等皇子。五皇子兼具才能與勢力,無疑是最有希望的奪嫡人選。


    葛府隻要不傻,就算不站隊也不會與五皇子府為敵。


    可沒頭沒尾的,葛國丈往宗人府跑一趟,還特意翻查元文太子生前出行事宜。總叫他們心裏不安寧。


    五皇子撥弄著手中念珠,少頃道:「阿箐,你派人盯著葛府,本殿心裏悶悶的,總覺得有不好的事發生。」


    韓箐鄭重應下。隨後他話鋒一轉:「殿下,不知您可還記得杜存之。」


    話題轉移,五殿下的眉頭跟著鬆展,笑道:「本殿怎會不知今科狀元。」他端起手邊茶盞,撥了撥:「前兒還有對杜狀元不利的流言,阿箐可要上點心啊。」


    麵對五殿下的意有所指,韓箐無奈一嘆:「我晚了一步,杜存之另尋貴人解決了此事。」


    五皇子遞至嘴邊的茶放下,沉了聲:「是何貴人?」


    韓箐道:「鎮西郡王府的小郡王。」


    韓大公子蹙眉:「杜存之投向二殿下了?」


    韓箐搖搖頭:「我瞧著不像那迴事,殿下和大哥不知,杜存之八麵玲瓏,廣結好友之能不在我之下。與其說他投靠二殿下,倒不如說杜長蘭四處結緣,尋勢而起。」


    每年前往六部觀政的人員要麽由天子欽定,要麽由翰林院推薦。新科進士剛入翰林院,一般輪不著他們,少不得緩個一年半載。


    而杜長蘭入翰林院不足倆月就被舉薦去六部觀政,若說內裏沒通融,韓箐是不信的。


    隻是杜家家境一般,杜長蘭使了什麽物件打動幾位學士?


    是葛府在杜長蘭背後幫襯?畢竟葛國丈對杜蘊的喜愛有目共睹。


    或是小郡王?


    韓箐思索之際,對麵的韓大公子搖搖頭:「阿箐如此推崇此人,我卻有不同看法。杜存之初入翰林院,還未摸清內裏便急吼吼入六部觀政,頗有急功近利之嫌。」


    書房寂靜,韓大公子聲音不重,話意卻不輕。


    韓箐神色不太贊同,剛想反駁卻見五殿下若有所思。


    五皇子端起手中茶盞,慢條斯理的撥了撥。


    韓大公子沉聲道:「且不提杜存之是否投入殿下門下。便是對方投來,如此好功難保不會做出出格之事,屆時牽連殿下反是禍患。」


    五皇子垂眸,欲飲茶水,卻又聽韓箐道:「杜存之心思通透,知世故而不世故,他未嚐不是明了心中所想,不願在翰林院消磨時間。心有意而身往,有何不可?」


    韓箐起身朝五皇子拱手一禮:「殿下,天下有學之士如過江之鯽,可這般靈活運用者卻是少見。」


    韓大公子起身打斷他的話:「阿箐所言杜存之懷有大才又靈透,那阿箐怎能保證杜存之對殿下一心一意。」


    韓箐昂首,理所當然道:「君強則臣順,主弱則奴強,五殿下文武雙全,才幹過人,門下之士自然心悅臣服。」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科舉養崽日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子金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子金三並收藏科舉養崽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