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陸陸續續有人來,多是來送賀禮。因著會試送過一輪,所以這次賀禮禮輕許多,灶已經燒熱了,再添火過猶不及。
反是韓箐這次送來重禮,命人牽來一匹毛色無雜質的駿馬,市場價少說也得小一百兩。
杜蘊十分喜歡,親自照料。
崔大郎提醒杜長蘭買幾個下人,總不能事事都由杜家父子出麵,也忒掉麵兒了。
杜長蘭頷首:「多謝大兄提醒,待迴鄉祭祖之後我就著手處理。」
陸文英跟女方那邊通了信兒,沒想到對方願意跟隨陸文英迴老家。
崔遙提起這茬羨慕壞了,「那章家女兒委實貼心,章大人也通融。文英真娶了一位好妻子。」
崔大郎沉默,陸文英家境貧寒,章家女此番跟著陸文英迴老家見了公婆,占了孝義的理兒。
之後陸家雙親不來上京也使得,或是來了,見證小夫妻成婚後,陸文英也無法在上京贍養雙親,隻能送雙親迴老家。誰也挑不出章氏的錯處。
雖說成婚需得雙親在場,但規矩之外還有人情。總不能叫窮人不成婚了。那朝廷第一個不答應,一切繁文縟節都得為人口讓步。
但如果旁人支援就是另一迴事了。
崔大郎看向陸文英,一切隻看陸文英的意思。隻要陸文英開口,崔家定然相幫。
一行人定了一日後的船票,踏上歸途,而他們的名次也由專道傳往各地考生的籍貫地。
是以眾人剛踏上若河縣,迎麵對上一大群人。
不知誰先起的頭,高喊道:「狀元郎迴來了,狀元郎迴來了——」
縣令上前幾步,把著杜長蘭的肩:「真是後生可畏啊。」他又看向陸文英和崔遙,心中複雜,這三人竟是悉數上榜。
旁人求了一輩子,念了一輩子的榮耀,他們年紀輕輕就完成了。
人與人的差距何其大。
「大人。」杜長蘭輕聲喚。
縣令收斂情緒,笑道:「咱們這個地方多少年都沒出過狀元了,還是連中六元的狀元。今兒可要好好慶賀。」
縣令抬手示意,不多時三輛載滿鮮花的木車破開人群而來,兩匹大馬拉一輛車,雖是毛色摻有雜質,但在若河縣也是不錯了,難為縣令費心。
縣令攤手道:「杜狀元,兩位進士,請。」
杜長蘭看向兒子,果然看見小少年亮晶晶的眼睛,他問:「大人,杜某可否攜家人上車?」
縣令頷首。
於是乎,杜長蘭從人群中扶來他爹娘上車,又叫上杜蘊共四人,花車頓時被擠滿了。
陸文英則是請爹娘和未婚妻上車,崔遙請雙親和他大哥。
隨著一聲清脆的鞭響,狀元及第牌子開道,馬車在鑼鼓喧天中緩緩駛動。
杜老爹和杜老娘都不會動了,緊緊抓著兒子的手,一張老臉漲得通紅。
他們這輩子從未這般風光過。
人群裏有認識杜家人的圍觀者,打趣道:「杜老伯,您兒子高中狀元,你怎麽沒反應哪哈哈哈。」
「這是高興壞了吧……」
時值初夏,正是百花盛開好時節,人們閑時采來,此刻一股腦兒投向了狀元郎。
第106章 惠及家人
杜蘊背靠著他爹一同享受這榮光, 百姓們投來的鮮花他來者不拒,在懷裏捧成大花束塞給他爹。後又接著收花,如此稚趣行為逗得眾人笑出聲。
而杜老爹則被滿頭花香激得噴嚏連連, 惹得杜老娘瞪他:「你別給長蘭丟人。」
杜老爹少見弱勢的低下頭, 他也不想,可這花香太激阿嚏——
他甩出老大一個鼻涕, 人群一靜, 隨後爆發出震天笑聲,杜老爹這下不止臉紅透了, 連衣裳下的身子也紅透了,猶如一隻熟透的老蝦。
杜長蘭拿過方帕給他爹擤幹淨, 聲音不高不低道:「兒幼時爹娘給我擤鼻涕, 如今爹娘上了年歲,兒給爹娘擤鼻涕。」
幾句話說的老兩口雙眼泛紅, 淚盈滿眶, 杜長蘭輕聲哄:「今兒大喜日子,就莫流淚了。」
旁人也勸:「老世翁, 你生子如此,且有的後福享嘞。」
「狀元郎不僅才華橫溢,還頂頂孝順。」
「老世翁好福氣啊。」
杜老爹被心愛的小兒子和圍觀百姓寬慰著, 走出之前的窘態,僵硬的舉手揮動示意。
杜長蘭也跟在旁邊揮舞,笑盈盈道:「諸位叔伯不知,我上頭還有兩個哥哥,俱已成家, 我求學的這些年多虧兄嫂撐著,論孝順他們遠勝於我。你們可莫要誇錯了人哈哈。」
人群裏的杜家人一愣, 杜家兩兄弟強忍激動與酸澀,張氏和王氏則是別過臉擦拭眼角。
有長蘭這句話,這些年的辛苦都值了。
一位老翁笑道:「都是孝順孩子,都誇。」
還有人感慨:「可見是家和萬事興。」引來眾人共鳴。
隊伍後的縣令心中驚嘆,不愧是連中六元的狀元郎,這也忒會來事兒了,還朝外塑立親和仁善的好形象。
相比之下,杜長蘭後麵的陸家和崔家則平靜許多,隻朝著四下傻笑,陸家雙親不比杜家老兩口好哪裏去,見這陣仗都成了木偶人。
章氏小心攙扶未來婆母,輕聲哄著她,得到未來公婆和未婚夫的一致感激。
若河縣不大,花車穿過縣城也不過兩刻鍾,縣令知曉狀元郎忙著迴村,並未過多挽留,叫了牛車歡送。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反是韓箐這次送來重禮,命人牽來一匹毛色無雜質的駿馬,市場價少說也得小一百兩。
杜蘊十分喜歡,親自照料。
崔大郎提醒杜長蘭買幾個下人,總不能事事都由杜家父子出麵,也忒掉麵兒了。
杜長蘭頷首:「多謝大兄提醒,待迴鄉祭祖之後我就著手處理。」
陸文英跟女方那邊通了信兒,沒想到對方願意跟隨陸文英迴老家。
崔遙提起這茬羨慕壞了,「那章家女兒委實貼心,章大人也通融。文英真娶了一位好妻子。」
崔大郎沉默,陸文英家境貧寒,章家女此番跟著陸文英迴老家見了公婆,占了孝義的理兒。
之後陸家雙親不來上京也使得,或是來了,見證小夫妻成婚後,陸文英也無法在上京贍養雙親,隻能送雙親迴老家。誰也挑不出章氏的錯處。
雖說成婚需得雙親在場,但規矩之外還有人情。總不能叫窮人不成婚了。那朝廷第一個不答應,一切繁文縟節都得為人口讓步。
但如果旁人支援就是另一迴事了。
崔大郎看向陸文英,一切隻看陸文英的意思。隻要陸文英開口,崔家定然相幫。
一行人定了一日後的船票,踏上歸途,而他們的名次也由專道傳往各地考生的籍貫地。
是以眾人剛踏上若河縣,迎麵對上一大群人。
不知誰先起的頭,高喊道:「狀元郎迴來了,狀元郎迴來了——」
縣令上前幾步,把著杜長蘭的肩:「真是後生可畏啊。」他又看向陸文英和崔遙,心中複雜,這三人竟是悉數上榜。
旁人求了一輩子,念了一輩子的榮耀,他們年紀輕輕就完成了。
人與人的差距何其大。
「大人。」杜長蘭輕聲喚。
縣令收斂情緒,笑道:「咱們這個地方多少年都沒出過狀元了,還是連中六元的狀元。今兒可要好好慶賀。」
縣令抬手示意,不多時三輛載滿鮮花的木車破開人群而來,兩匹大馬拉一輛車,雖是毛色摻有雜質,但在若河縣也是不錯了,難為縣令費心。
縣令攤手道:「杜狀元,兩位進士,請。」
杜長蘭看向兒子,果然看見小少年亮晶晶的眼睛,他問:「大人,杜某可否攜家人上車?」
縣令頷首。
於是乎,杜長蘭從人群中扶來他爹娘上車,又叫上杜蘊共四人,花車頓時被擠滿了。
陸文英則是請爹娘和未婚妻上車,崔遙請雙親和他大哥。
隨著一聲清脆的鞭響,狀元及第牌子開道,馬車在鑼鼓喧天中緩緩駛動。
杜老爹和杜老娘都不會動了,緊緊抓著兒子的手,一張老臉漲得通紅。
他們這輩子從未這般風光過。
人群裏有認識杜家人的圍觀者,打趣道:「杜老伯,您兒子高中狀元,你怎麽沒反應哪哈哈哈。」
「這是高興壞了吧……」
時值初夏,正是百花盛開好時節,人們閑時采來,此刻一股腦兒投向了狀元郎。
第106章 惠及家人
杜蘊背靠著他爹一同享受這榮光, 百姓們投來的鮮花他來者不拒,在懷裏捧成大花束塞給他爹。後又接著收花,如此稚趣行為逗得眾人笑出聲。
而杜老爹則被滿頭花香激得噴嚏連連, 惹得杜老娘瞪他:「你別給長蘭丟人。」
杜老爹少見弱勢的低下頭, 他也不想,可這花香太激阿嚏——
他甩出老大一個鼻涕, 人群一靜, 隨後爆發出震天笑聲,杜老爹這下不止臉紅透了, 連衣裳下的身子也紅透了,猶如一隻熟透的老蝦。
杜長蘭拿過方帕給他爹擤幹淨, 聲音不高不低道:「兒幼時爹娘給我擤鼻涕, 如今爹娘上了年歲,兒給爹娘擤鼻涕。」
幾句話說的老兩口雙眼泛紅, 淚盈滿眶, 杜長蘭輕聲哄:「今兒大喜日子,就莫流淚了。」
旁人也勸:「老世翁, 你生子如此,且有的後福享嘞。」
「狀元郎不僅才華橫溢,還頂頂孝順。」
「老世翁好福氣啊。」
杜老爹被心愛的小兒子和圍觀百姓寬慰著, 走出之前的窘態,僵硬的舉手揮動示意。
杜長蘭也跟在旁邊揮舞,笑盈盈道:「諸位叔伯不知,我上頭還有兩個哥哥,俱已成家, 我求學的這些年多虧兄嫂撐著,論孝順他們遠勝於我。你們可莫要誇錯了人哈哈。」
人群裏的杜家人一愣, 杜家兩兄弟強忍激動與酸澀,張氏和王氏則是別過臉擦拭眼角。
有長蘭這句話,這些年的辛苦都值了。
一位老翁笑道:「都是孝順孩子,都誇。」
還有人感慨:「可見是家和萬事興。」引來眾人共鳴。
隊伍後的縣令心中驚嘆,不愧是連中六元的狀元郎,這也忒會來事兒了,還朝外塑立親和仁善的好形象。
相比之下,杜長蘭後麵的陸家和崔家則平靜許多,隻朝著四下傻笑,陸家雙親不比杜家老兩口好哪裏去,見這陣仗都成了木偶人。
章氏小心攙扶未來婆母,輕聲哄著她,得到未來公婆和未婚夫的一致感激。
若河縣不大,花車穿過縣城也不過兩刻鍾,縣令知曉狀元郎忙著迴村,並未過多挽留,叫了牛車歡送。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