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這個坐姿很快引起考官們注意, 一行人駐足在杜長蘭身前,眼前的青年眼瞼低垂,似行雲流水般順暢作答。主考官看了一會兒,又見青年額上,麵頰的汗水順著下頜, 滑過脖頸悉數匯進衣衫中,眼中閃過一抹笑意。


    主考官離開後, 杜長蘭明顯聽見左右兩側的唿氣聲。他搖搖頭。


    既是參加鄉試,必是秀才了,不過是考官們圍觀須臾便如此緊張,心理素質不太行啊。


    他壓下雜念,專心答題。


    對麵的蘇覃同杜長蘭遇見同樣的麻煩,正猶豫是否在頭上係布巾子時,瞄見杜長蘭的坐姿,頓時眼前一亮。


    日頭逐漸遷移至西斜,天邊一層層渲染的晚霞艷麗似霜林。貢院上空也升起裊裊青煙,四下彌散開一股肉幹混合米粥的香氣。


    杜長蘭擱下筆,吹幹答卷上的墨跡,將書桌上所有紙張分門別類整理,妥善放進書箱,再以油布封之。


    此時他才向官兵討水,點燃五更雞,黃橙橙的火焰跳躍著,盛夏天熱,不多時爐子裏的清水咕嚕咕嚕冒泡。


    杜長蘭將拇指大小的麵塊丟進去,撒些許細鹽,不多時表層浮起白白胖胖的小麵片兒,灼人的水汽唿哧唿哧撲麵來,似在催促。


    號舍裏熱的厲害,杜長蘭垂首舀麵片兒的功夫,幾顆汗珠又砸落進去。


    「今晚這麵湯委實鹹了。」他咕噥一句,把自己逗笑了。


    麵片兒是今年新收的麥子所做,還帶有小麥的香氣,可惜味道終究是淡了些,尤其還是酷暑時候。


    胃裏有了東西,杜長蘭渾身又被激發出一陣汗,他打開摺扇用力扇了扇,可惜無甚效用。


    他嘆了口氣,索性靜坐默念經史,日頭落下天邊之際,杜長蘭拉響鈴入茅廁。


    他地處貢院中心,無論去哪處茅房都使得,前往西北角竟見麵色發青的陸元鴻。


    陸元鴻:qaq


    杜長蘭深表同情,隔著數步距離,他都嗅聞到了那令人作嘔的氣氛。然而這才第一天。


    杜長蘭飛快進去,以更快速度出來,官兵都愣了愣。


    考場的茅房一直是潔癖星人的地獄。


    迴去後,杜長蘭又同官兵要了一盆水,麵巾浸水簡單擦洗,才躺在木板床上歇息。


    他今日狀態佳,一日便做了一日半的題量。如此一來他有更多時間檢查答卷,進而整改。


    次日天邊亮出魚肚白,杜長蘭適時睜眼,他簡單清理後,硬著頭皮小解。發現茅房的臭味散了許多,估摸是昨兒夜裏清理過。


    杜長蘭此刻對主考官的好感達到最高。


    迴去後杜長蘭答題如飛,算術題沒有卡頓,隻在詩賦題停留片刻。


    這就不得不提嚴奉若,杜長蘭在現代哪裏學過什麽作詩,也無甚興趣,穿越後全靠嚴奉若幫他惡補。


    奉若兄好人,感謝奉若兄。


    第一場考試結束,官兵收走所有紙張,考生們這才能在貢院的巷道裏活動。


    宋越尋著杜長蘭,他雖有些狼狽,但狀態還不錯,剛要同杜長蘭說什麽,一道陌生的聲音傳來。


    「在下蘇覃,觀兄台氣度不凡,不知兄台是哪裏的考生。」


    杜長蘭微訝。


    宋越驚訝的看著兩人,杜長蘭道:「我是若河縣的杜長蘭。」


    「竟是杜院首,真是風度翩翩。」


    杜長蘭:「蘇兄謬讚了。」


    蘇覃笑道:「還得感謝杜兄給的靈感,讓在下省了一樁麻煩。隻是不知鄉試前,為何沒看見杜兄出來走動。」


    否則他也不會認不出人。


    杜長蘭道:「鄉試乃大事,在下並無萬全把握,是以在院裏溫習。」


    「原來如此。」蘇覃道。


    兩人又寒暄會兒,杜長蘭尋了個由頭走人,一扭身就看到不遠處的陸元鴻陸文英和崔遙。


    短短三日,陸元鴻疲憊漸濃,崔遙拿著藥油在他太陽穴塗抹。


    杜長蘭上前:「怎麽樣?」


    陸元鴻皺著眉,「泛噁心。」


    近兩千人的考生,貢院裏隻兩個茅房,饒是主考官吩咐人將茅房打理得勤,但那麽多人排泄,一天一次,一個茅房也是九百多次了。


    崔遙撓了撓臉,也想不出好法子。杜長蘭道:「如果撐不住就棄了,你還年輕,往後還有很多機會。」


    宋越和崔遙不敢置信的望著杜長蘭,這可是三年一次的鄉試,怎麽能因為這種事放棄……


    額…設身處地一想,他們又覺得放棄也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實在太噁心。


    杜長蘭拍拍陸元鴻的肩膀:「不要強撐,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若是強行撐下去,陸元鴻對鄉試有了心理陰影,那就得不償失了。


    陸元鴻感激的看了杜長蘭一眼,「我知道了。」


    很快第二場考試,考策論和詩賦,占比8:2。


    杜長蘭照舊先閱題,通篇看下來,策論題幾乎都是圍繞民生國情。


    第一道策論題:「民為邦本,本固邦寧」。


    這段話出自儒家《尚書·五子之歌》,字麵意思就是百姓是國家的根基,百姓生活安平,國家才會安寧。


    講述大禹建夏朝,經過兒子『啟』的時代,最後毀在孫子『太康』手中,即太康失國。


    太康被趕出國土,日夜在黃河邊徘徊,詠歌抒情:民為邦本,本固邦寧。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科舉養崽日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子金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子金三並收藏科舉養崽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