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奉若若有所思。


    杜蘊撓了撓小臉,這題超綱了,放棄。


    杜長蘭問:「一府一郡人口遠勝一縣。災後官府拿不出足夠糧食,此時糧商坐地起價當如何?」


    「他們敢!」李道琦恨恨道:「殺一儆百。」


    杜長蘭不置可否。


    嚴奉若搖搖頭:「不成,治標不治本。商人驚懼奔逃,沒有商人,口糧布匹等物就會斷供。」


    普通百姓出行需要路引,縱使官府放行。普通百姓哪裏尋貨源,一路顛簸又如何克服?所費人力物力大多了。


    他仔細思索,一盞茶後有了思路:「若是我為主政,先高價收購糧食,且大肆宣揚。讓鄰郡鄰城皆知此事,商人嗅利而來,官府再無償賑災。」


    杜長蘭笑眯眯道:「此時糧價必然迴落,因為外地商人將糧食運迴,虧損更多,隻能低價拋售。倒閉本地糧商。」


    李道琦和杜蘊聽得一愣一愣的。


    嚴奉若雙眸含笑,杜長蘭問:「隨後呢?」


    「隨後?」嚴奉若微訝,又垂下眉眼。


    杜長蘭道:「無妨,今日不論你說了什麽,我們都會爛在肚子裏。」


    嚴奉若道:「《周禮·地官司徒》第五第六,舍禁,去幾。」


    通俗說,舍禁指放開山澤禁止,鼓勵百姓進山打獵尋生機。去幾是指停收關稅。


    頓了頓,嚴奉若眼睫顫了顫,似是羞於啟齒,還是道:「若主政帶頭行樂,大肆慶娛,大興土木,自然更好。」


    李道琦都懵了,差點脫口一句,若哥可是癔症乎?


    這話傳出去,定要叫人口誅筆伐,恨欲殺之。


    百姓剛剛脫難,竟敢大興娛樂。不將百姓苦難當迴事。


    然而身邊卻響起一陣熱烈掌聲,杜長蘭上前捧住嚴奉若的手,眼中一股激盪的情緒翻湧。


    「奉若兄,你…我…,人說高山流水遇知音。奉若兄——」


    李道琦急了,上前拉住杜長蘭:「你在說什麽。」


    杜長蘭帶著嚴奉若坐下,眼睛像兩個大燈泡,一眨不眨的望著嚴奉若。


    他這才向李道琦和小孩兒解釋:「洪災之後百姓困苦,若此時提倡節儉,富人拘於方寸,金銀又如何流向下層?隻會貧者更貧,貧久生亂。」


    這是歷史上真實事件,出自明代馮夢龍所著《智囊》,當初杜長蘭看到這裏,還同友人打趣,說這位範大人把經濟學玩明白了。


    但杜長蘭沒想到,有朝一日,在陌生的朝代會有一名年輕人同範大人的思想高度融洽。


    或許不是沒有人想到這個法子,隻是想到的人做不了,不能做,不敢做。


    後人看前人,驚嘆前人智慧。但代入其中,才知驚嘆的少了。


    前人所處的時代,註定他所在風口浪尖。


    一個做不好就是千古罪人。


    可還是那麽做了,頂著天大的壓力和無比強烈的決心與勇氣。


    後被評範大人為「外剛內和,好施愛士」的典型。真真是說到點子上。


    嚴奉若及冠之年能有此思,雖不免畏怯,但到底年輕,已是難能可貴了。


    杜長蘭緊緊握著嚴奉若的手:「無趣之人是話不投機半句多,我與奉若兄卻是酒逢知己千杯少。」


    杜長蘭舉茶,「奉若兄,以茶代酒,我敬你。」


    嚴奉若莞爾一笑,杜長蘭真心親近一個人,熱烈又誠摯,很難讓人拒絕,更別提二人理念相合,仿佛生來註定就該是好友。


    李道琦看著他們二人,忽然有些羨慕。但一時不知道是羨慕杜長蘭,還是他若哥哥。


    小孩兒想了想,也端起茶盞,行至嚴奉若跟前:「蘊兒以茶代酒,敬伯伯一杯。」


    嚴奉若微微一怔,朗笑出聲,他似是極開懷,蒼白的臉色都浮現淺淺的紅暈。


    晌午還多用了兩口肉食。


    午後杜長蘭和嚴奉若二人被李珍喚去書房。


    李珍哼道:「上午特意將笍兒支走,你們聊什麽。」


    杜長蘭也沒瞞著,一一說了,李珍瞪了杜長蘭一眼,但看向嚴奉若時,目光又柔和下來,像在看一塊無暇美玉,滿意的不得了。


    「你這孩子從小就靈慧。」更甚你娘。李珍在心裏遺憾想道。


    李珍幾個孩子中,大兒看重得失,小兒悟性欠缺,唯有奉若最得他心,偏偏病骨支離,註定不得科舉。


    好似明珠蒙塵,叫人如何不痛惜。


    意識到自己想偏了,李珍壓下心緒,不再此事過多討論。


    他問杜長蘭學到哪兒,可有不明處。


    杜長蘭順杆子爬,立刻將心中不明了的問題道出。


    第63章 善與人交杜長蘭


    天和日麗, 足球場大小的平地上,一名青年駕馬奔馳,衣袂飄飄, 風流翩翩, 旁邊不時有慶賀聲。


    少頃,青年駕馬歸來, 輕盈的從馬背落下, 似一隻靈巧的燕兒。


    宋越他們齊齊圍過來:「長蘭,你真是深藏不露。」


    武師傅也有些意外, 笑問杜長蘭是否學過。


    杜長蘭點點頭又搖搖頭:「從前我騎過驢子趕過牛,我想著都是差不多的牲畜, 心裏並不畏怯, 所以記下要領後很快就上手了。」


    武師傅頷首,誇了杜長蘭幾句後略過此事, 讓下一個學生上馬。沒想到竟然是錢秀才。


    馬兒剛暢快跑了幾圈, 心裏舒坦,顯得很是溫順。誰知錢秀才磨磨蹭蹭, 上馬後也死命勒韁繩。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科舉養崽日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子金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子金三並收藏科舉養崽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