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一條好狗
山也靜了, 風也止了,一片青葉飄飄搖搖自枝頭落下。
嚴奉若一張一張的題卷望過去,杜長蘭也不飲茶了, 隻瞧著他, 末了問道:「如何?」
嚴奉若將題卷整齊疊好,朝杜長蘭輕笑:「帖經墨義道是尋常, 經義出的巧妙, 那算學……」
杜長蘭矜持的持盞飲茶,杜蘊伸著脖子等他下文兒, 嚴奉若擱下題卷:「說好聽點些叫巧思,說難聽了, 道是刁鑽。」
「這是什麽話兒。」杜長蘭眼尾一抬, 眼波流轉,有數般風流, 「我可是尋了往年題卷, 效仿行之,可謂不偏不倚。」
嚴奉若不與他辯, 打發小童行屋裏,過會子小童捧著一遝嶄新的紙張而來。
仿古色的熟宣,一個又一個簪花小楷落於紙上, 行距適宜,每一個字筆畫圓潤,不失形體緊湊,幾乎可稱藝術。
杜長蘭迫不及待伸手來接,小童看一眼嚴奉若, 嚴奉若道:「長蘭不是外人,本就是與他瞧的。」
小童小心將紙張交付杜長蘭之手, 杜蘊從石凳落地,鑽進他爹懷裏,父子倆目不轉睛的望著字。
杜長蘭看了一會兒,道:「這是往年府試的題卷?」
嚴奉若不緊不慢的撥著茶沫,「近十年的府試題卷,我揀著有趣兒的摘抄了。」
杜長蘭指腹輕觸,由衷道:「好漂亮的一手字。」
同樣的楷體,有人能寫出風流寫意,有人能寫出力透紙背,有人能寫出張揚銳利。
杜長蘭一手字,瀟灑風流是表,遒勁有力是裏,外圓內方。
嚴奉若則是山水自在,行也得坐也得,頗有道家自然意味。偏這人又在佛門清修小住。
杜長蘭父子專心閱看題卷,嚴奉若也不打擾他們,自在的撥弄茶沫,小童提緊了心,唯恐他家公子飲了。
大夫叮囑過,公子體弱,忌飲綠茶。
兩刻鍾後,杜長蘭舒出一口氣,「奉若兄……」
「這會兒功夫,你應是看不完。不急,慢慢瞧。」嚴奉若起身將杜長蘭的話堵了迴去,來迴踱步。
杜長蘭也就不與他客氣,接著看下去,瞧見有趣的題兒,還請小童取來紙筆,他當下作答。
小孩兒待在他爹懷裏,杜長蘭不攆他,杜蘊樂得待著,他雖是看不太懂,但字形優美,也能得了趣兒。
杜長蘭作答,小孩兒更是安靜旁觀,不吵不鬧。杜蘊見墨色筆尖劃過潤白的紙麵,每個小字都剛勁有力。私下裏,杜長蘭並不過分掩飾自己。
日頭升至正空,暑意愈發重了,山野間也添了幾絲燥熱,杜長蘭額間浸出細細密密的汗,待他擱筆,一方手帕按在他額下,仔仔細細替他擦拭汗水。
杜長蘭俯首,小孩兒笑盈盈道:「給爹用的手帕是海棠花樣式,我的是長耳朵樣式。」
他爹愛潔,杜蘊平日裏留意著。
杜長蘭捏捏便宜兒子的小耳朵,逗的小崽兒開懷笑。他收迴手,小孩兒還戀戀不捨。
杜長蘭道:「改明兒爹給你弄個滾輪頭部按揉器具,保管你舒服的腳趾都伸直了。」
「那是何物?」嚴奉若好奇道。
杜長蘭對上友人與兒子好奇的目光,他想了想,重新提筆,不過須臾,在潤白的宣紙上畫下大概,「大致如此。」
嚴奉若瞧出端倪,「可是從頭頂落下?」
杜長蘭:「是呢。」
嚴奉若和杜蘊都期待起來,杜長蘭道:「這東西不難,兩三日功夫就行得。屆時弄好了給奉若兄試試。」
他順勢住下來,午後尋了一間禪房,從外麵兒看,同嚴奉若住處隔了一個拐角,十來步距離。內裏卻僅是一牆之隔。
晚間兒杜蘊用力拍牆,聲音還透著稚嫩:「奉若伯伯,奉若伯伯,你有聽到我說話嗎?」
那廂隔了一會子,才傳來嚴奉若低低的聲音:「蘊兒可是認地兒了?」
「沒有,我爹在呢,我就不認地兒。」杜蘊樂嗬嗬道,他同嚴奉若隔著一堵牆聊了好一會兒才罷休,又好奇的在屋裏跑來跑去,這裏摸摸那裏看看。
杜蘊到底是小孩子,平日在外能裝出幾分穩重有禮,私下卻是活潑鬧得很兒,連牆上大大的「禪」字,他也是要脫了鞋,光腳踩在榻上摸一摸,薄薄的指甲無意帶下一點牆灰。
他緊了一下,不經意左顧右盼,又撫了撫牆麵,若無其事的下地,爬上床睡覺。
杜長蘭心中好笑,小崽子隻有做錯事心虛時,才會這麽老實。
杜長蘭在廟裏住下,佛門清淨之地,父子二人也食了素。可憐大黑吃的眼淚汪汪,熬了一日撐不住,屁股一甩行進山中。
嚴奉若驚道:「長蘭不將大黑喚迴?」
杜長蘭擺擺手:「隨它去。」
大黑精得很,平日裏受他訓練,矯健又勇猛,便是一名青壯也未必能在大黑手底討了好。況且這山間並無猛獸。
幾人在院裏議論文章,間或伴有壓抑的咳聲,杜長蘭蹙眉:「院裏風大,還是迴屋裏罷。」
嚴奉若猶豫,杜蘊捧著他的手撒嬌,說自己有點冷。
一行人迴了禪房,小童偷偷鬆了口氣,心道杜長蘭是個知好歹的。
午後嚴奉若困中覺,杜長蘭將兒子帶迴他們的住處,指導兒子描紅。
杜蘊小臉緊繃,認真極了,杜長蘭溫和道:「不要緊張,肢體放鬆些。」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山也靜了, 風也止了,一片青葉飄飄搖搖自枝頭落下。
嚴奉若一張一張的題卷望過去,杜長蘭也不飲茶了, 隻瞧著他, 末了問道:「如何?」
嚴奉若將題卷整齊疊好,朝杜長蘭輕笑:「帖經墨義道是尋常, 經義出的巧妙, 那算學……」
杜長蘭矜持的持盞飲茶,杜蘊伸著脖子等他下文兒, 嚴奉若擱下題卷:「說好聽點些叫巧思,說難聽了, 道是刁鑽。」
「這是什麽話兒。」杜長蘭眼尾一抬, 眼波流轉,有數般風流, 「我可是尋了往年題卷, 效仿行之,可謂不偏不倚。」
嚴奉若不與他辯, 打發小童行屋裏,過會子小童捧著一遝嶄新的紙張而來。
仿古色的熟宣,一個又一個簪花小楷落於紙上, 行距適宜,每一個字筆畫圓潤,不失形體緊湊,幾乎可稱藝術。
杜長蘭迫不及待伸手來接,小童看一眼嚴奉若, 嚴奉若道:「長蘭不是外人,本就是與他瞧的。」
小童小心將紙張交付杜長蘭之手, 杜蘊從石凳落地,鑽進他爹懷裏,父子倆目不轉睛的望著字。
杜長蘭看了一會兒,道:「這是往年府試的題卷?」
嚴奉若不緊不慢的撥著茶沫,「近十年的府試題卷,我揀著有趣兒的摘抄了。」
杜長蘭指腹輕觸,由衷道:「好漂亮的一手字。」
同樣的楷體,有人能寫出風流寫意,有人能寫出力透紙背,有人能寫出張揚銳利。
杜長蘭一手字,瀟灑風流是表,遒勁有力是裏,外圓內方。
嚴奉若則是山水自在,行也得坐也得,頗有道家自然意味。偏這人又在佛門清修小住。
杜長蘭父子專心閱看題卷,嚴奉若也不打擾他們,自在的撥弄茶沫,小童提緊了心,唯恐他家公子飲了。
大夫叮囑過,公子體弱,忌飲綠茶。
兩刻鍾後,杜長蘭舒出一口氣,「奉若兄……」
「這會兒功夫,你應是看不完。不急,慢慢瞧。」嚴奉若起身將杜長蘭的話堵了迴去,來迴踱步。
杜長蘭也就不與他客氣,接著看下去,瞧見有趣的題兒,還請小童取來紙筆,他當下作答。
小孩兒待在他爹懷裏,杜長蘭不攆他,杜蘊樂得待著,他雖是看不太懂,但字形優美,也能得了趣兒。
杜長蘭作答,小孩兒更是安靜旁觀,不吵不鬧。杜蘊見墨色筆尖劃過潤白的紙麵,每個小字都剛勁有力。私下裏,杜長蘭並不過分掩飾自己。
日頭升至正空,暑意愈發重了,山野間也添了幾絲燥熱,杜長蘭額間浸出細細密密的汗,待他擱筆,一方手帕按在他額下,仔仔細細替他擦拭汗水。
杜長蘭俯首,小孩兒笑盈盈道:「給爹用的手帕是海棠花樣式,我的是長耳朵樣式。」
他爹愛潔,杜蘊平日裏留意著。
杜長蘭捏捏便宜兒子的小耳朵,逗的小崽兒開懷笑。他收迴手,小孩兒還戀戀不捨。
杜長蘭道:「改明兒爹給你弄個滾輪頭部按揉器具,保管你舒服的腳趾都伸直了。」
「那是何物?」嚴奉若好奇道。
杜長蘭對上友人與兒子好奇的目光,他想了想,重新提筆,不過須臾,在潤白的宣紙上畫下大概,「大致如此。」
嚴奉若瞧出端倪,「可是從頭頂落下?」
杜長蘭:「是呢。」
嚴奉若和杜蘊都期待起來,杜長蘭道:「這東西不難,兩三日功夫就行得。屆時弄好了給奉若兄試試。」
他順勢住下來,午後尋了一間禪房,從外麵兒看,同嚴奉若住處隔了一個拐角,十來步距離。內裏卻僅是一牆之隔。
晚間兒杜蘊用力拍牆,聲音還透著稚嫩:「奉若伯伯,奉若伯伯,你有聽到我說話嗎?」
那廂隔了一會子,才傳來嚴奉若低低的聲音:「蘊兒可是認地兒了?」
「沒有,我爹在呢,我就不認地兒。」杜蘊樂嗬嗬道,他同嚴奉若隔著一堵牆聊了好一會兒才罷休,又好奇的在屋裏跑來跑去,這裏摸摸那裏看看。
杜蘊到底是小孩子,平日在外能裝出幾分穩重有禮,私下卻是活潑鬧得很兒,連牆上大大的「禪」字,他也是要脫了鞋,光腳踩在榻上摸一摸,薄薄的指甲無意帶下一點牆灰。
他緊了一下,不經意左顧右盼,又撫了撫牆麵,若無其事的下地,爬上床睡覺。
杜長蘭心中好笑,小崽子隻有做錯事心虛時,才會這麽老實。
杜長蘭在廟裏住下,佛門清淨之地,父子二人也食了素。可憐大黑吃的眼淚汪汪,熬了一日撐不住,屁股一甩行進山中。
嚴奉若驚道:「長蘭不將大黑喚迴?」
杜長蘭擺擺手:「隨它去。」
大黑精得很,平日裏受他訓練,矯健又勇猛,便是一名青壯也未必能在大黑手底討了好。況且這山間並無猛獸。
幾人在院裏議論文章,間或伴有壓抑的咳聲,杜長蘭蹙眉:「院裏風大,還是迴屋裏罷。」
嚴奉若猶豫,杜蘊捧著他的手撒嬌,說自己有點冷。
一行人迴了禪房,小童偷偷鬆了口氣,心道杜長蘭是個知好歹的。
午後嚴奉若困中覺,杜長蘭將兒子帶迴他們的住處,指導兒子描紅。
杜蘊小臉緊繃,認真極了,杜長蘭溫和道:「不要緊張,肢體放鬆些。」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