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老爹眼睛驟亮,拿菸鬥的手都激動的在顫抖。
崔遙試探道:「伯伯若是想買牛,我讓我大哥幫您們瞧著點兒。」
杜老爹張了張嘴,卻發不出音兒。
說來他們這地兒也不算特別偏,一年也有一兩次牛販子過來。可不知怎麽的,他們杜家好像總差了點運氣。
杜老爹每次攢了一筆錢想買牛,都會因為各種各樣的事情耽擱,第一次想買牛,碰上田地讓利,錯過就難遇了,於是杜老爹買了地。
第二次杜老爹攢了錢想買牛,杜大郎相中張氏。有道是寧拆十座廟,不毀一樁婚。
第三次杜老爹攢了錢想買牛,杜二郎相中王氏。
第四次杜老爹攢了錢想買牛,妻子老蚌生珠,有了小兒子杜長蘭。
再之後孫輩們陸續出生,家裏好不容易寬裕些了,杜長蘭又大了,於是杜老爹準備的買牛錢給小兒子交了束脩……
這些事大抵是埋在杜老爹心裏許久了,這會子開個口子,杜老爹竹筒倒豆子似的傾瀉而出。
整個堂屋安靜的落針可聞。
崔遙他們想說點什麽,卻一時又不知道說什麽。
半晌他們聽見杜長蘭輕飄飄的聲音:「爹為什麽不賣塊地,這牛不就早買了嗎?」
崔遙他們心道:對啊對啊。
然而下一刻他們眼前一花,剛才還坐在上首的老者不見蹤影,取而代之是杜長蘭的叫喚和杜老爹的咆哮。
「我還沒死,你就想著賣地,你個混小子!!!」
杜長蘭在院子裏上躥下跳,還不忘迴嘴:「我這叫靈活變通。」
崔遙他們齊齊跑出來看熱鬧。
杜老爹被小兒子的話激的火氣直躥,揮舞菸鬥:「我讓你變通…通……」
廚房裏忙活的杜老娘和兩個兒媳匆匆跑出來,杜老娘攔著杜老爹:「你幹啥,長蘭的友人們都在呢,你得給長蘭留麵兒。」
杜老爹餘光掃見崔遙等人,怒火一滯,尷尬的咳嗽一聲,見老妻責備的望著他,杜老爹低聲道:「臭小子慫恿著賣地。」
杜老娘偏幫小兒子的話頓時說不出口了。
地是鄉下人家的根,農戶沒了地就像浮萍,再也沒了歸處,一生飄零。
但凡是賣地,都是一種頹勢的預兆,或是敗家子,或是疾病。
杜老三他們賣地是沒法子,不賣地就沒錢續命。他多次向杜老爹訴苦,一半是真情流露,一半是嫉妒。
同樣是兄弟,分得同樣的家產,杜老爹子孫滿堂,蒸蒸日上。而杜老三子孫凋零,田產漸減。
其實杜老三在村中的日子不差,十幾畝地也不少了,可凡事怕對比。
杜老娘打了個圓場,一群人重新迴到堂屋內,氣氛卻不復之前融洽。晌午燒的小公雞,杜蘊和崔遙他們都沒吃幾塊,反而杜長蘭大吃特吃,一點兒都不將之前的事放心上。
午後杜老爹也覺得自己在小兒子的同窗麵前,落了小兒子麵子,心裏過意不去。
他將人叫去正屋,摸出二兩銀子塞小兒子手裏,欲言又止,最後拉著一張臉別向了一邊。杜長蘭笑眯眯道:「爹的補償我收下了,我不生爹的氣。」
杜老爹眼睛一瞪,但沒撐住兩息又笑了,他拍拍小兒子的肩,長嘆道:「你啊你,真是叫人又恨又愛。」
今日這話換了旁人,杜老爹都不會有這麽大反應,可杜長蘭不一樣。
杜蘊就是前車之鑑。
杜老爹心裏是真的怕啊。怕小兒子不學好,怕小兒子害人害己,怕好好一個家給散了。
杜長蘭當時話出口,見到杜老爹的反應也迴過味來了,他是從一件事劃不劃算去看待,卻忽略古代田地對百姓的情感意義,田地不止是田地,還是後路,是安心,是根基。
他心裏明了,怎麽會跟杜老爹置氣。杜長蘭說著俏皮話哄的便宜爹展顏,又一通保證發誓,給便宜爹吃了顆定心丸。
父子倆眉開眼笑出了正屋,張氏和王氏見狀佩服不已。小叔子那張嘴,不服不行。
崔遙他們也挺驚訝的。
他們同杜長蘭的想法相差無幾,所以心裏會為杜長蘭叫屈,但是這會子杜長蘭眉宇飛揚,他們也拿不準了。
眾人又歇了一會子,杜長蘭提出離開。
崔遙將幾個小輩喚至身前,遞出碎銀,道:「這不止是見麵禮,也是散散文氣給你們,望以後你們科考也能榜上有名。」
這下杜家大人們也怔住了。
杜成禮迴望他爹,杜大郎也沒了主意,遂看向他的爹。
杜老爹猶豫。不拒絕,五個孩子就是五錢銀子。拒絕了,杜老爹也怕壞了孫子們的文運。
杜長蘭笑道:「收著罷,好好念書。」
杜老爹也嘆道:「既然是你們伯伯給的,就拿著罷。」
小輩們很是高興,朝崔遙齊齊道謝。
「不客氣不客氣。」崔遙擺擺手。
他們前腳離開杜家小院,杜老娘也跟著出門,不多時追上幾人,往崔遙成忱和宋越三人手裏各塞了一個籃子,裏麵放著雞蛋紅棗和一包點心。
杜老娘抓了抓衣擺,「伯娘的一點心意,你…你們莫嫌。」
「不會的。」杜長蘭上前給他娘順氣:「阿遙他們喜歡吃雞蛋。娘給的迴禮,他們可高興了。」
宋越趕緊道:「是是是,長蘭說的沒錯。」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崔遙試探道:「伯伯若是想買牛,我讓我大哥幫您們瞧著點兒。」
杜老爹張了張嘴,卻發不出音兒。
說來他們這地兒也不算特別偏,一年也有一兩次牛販子過來。可不知怎麽的,他們杜家好像總差了點運氣。
杜老爹每次攢了一筆錢想買牛,都會因為各種各樣的事情耽擱,第一次想買牛,碰上田地讓利,錯過就難遇了,於是杜老爹買了地。
第二次杜老爹攢了錢想買牛,杜大郎相中張氏。有道是寧拆十座廟,不毀一樁婚。
第三次杜老爹攢了錢想買牛,杜二郎相中王氏。
第四次杜老爹攢了錢想買牛,妻子老蚌生珠,有了小兒子杜長蘭。
再之後孫輩們陸續出生,家裏好不容易寬裕些了,杜長蘭又大了,於是杜老爹準備的買牛錢給小兒子交了束脩……
這些事大抵是埋在杜老爹心裏許久了,這會子開個口子,杜老爹竹筒倒豆子似的傾瀉而出。
整個堂屋安靜的落針可聞。
崔遙他們想說點什麽,卻一時又不知道說什麽。
半晌他們聽見杜長蘭輕飄飄的聲音:「爹為什麽不賣塊地,這牛不就早買了嗎?」
崔遙他們心道:對啊對啊。
然而下一刻他們眼前一花,剛才還坐在上首的老者不見蹤影,取而代之是杜長蘭的叫喚和杜老爹的咆哮。
「我還沒死,你就想著賣地,你個混小子!!!」
杜長蘭在院子裏上躥下跳,還不忘迴嘴:「我這叫靈活變通。」
崔遙他們齊齊跑出來看熱鬧。
杜老爹被小兒子的話激的火氣直躥,揮舞菸鬥:「我讓你變通…通……」
廚房裏忙活的杜老娘和兩個兒媳匆匆跑出來,杜老娘攔著杜老爹:「你幹啥,長蘭的友人們都在呢,你得給長蘭留麵兒。」
杜老爹餘光掃見崔遙等人,怒火一滯,尷尬的咳嗽一聲,見老妻責備的望著他,杜老爹低聲道:「臭小子慫恿著賣地。」
杜老娘偏幫小兒子的話頓時說不出口了。
地是鄉下人家的根,農戶沒了地就像浮萍,再也沒了歸處,一生飄零。
但凡是賣地,都是一種頹勢的預兆,或是敗家子,或是疾病。
杜老三他們賣地是沒法子,不賣地就沒錢續命。他多次向杜老爹訴苦,一半是真情流露,一半是嫉妒。
同樣是兄弟,分得同樣的家產,杜老爹子孫滿堂,蒸蒸日上。而杜老三子孫凋零,田產漸減。
其實杜老三在村中的日子不差,十幾畝地也不少了,可凡事怕對比。
杜老娘打了個圓場,一群人重新迴到堂屋內,氣氛卻不復之前融洽。晌午燒的小公雞,杜蘊和崔遙他們都沒吃幾塊,反而杜長蘭大吃特吃,一點兒都不將之前的事放心上。
午後杜老爹也覺得自己在小兒子的同窗麵前,落了小兒子麵子,心裏過意不去。
他將人叫去正屋,摸出二兩銀子塞小兒子手裏,欲言又止,最後拉著一張臉別向了一邊。杜長蘭笑眯眯道:「爹的補償我收下了,我不生爹的氣。」
杜老爹眼睛一瞪,但沒撐住兩息又笑了,他拍拍小兒子的肩,長嘆道:「你啊你,真是叫人又恨又愛。」
今日這話換了旁人,杜老爹都不會有這麽大反應,可杜長蘭不一樣。
杜蘊就是前車之鑑。
杜老爹心裏是真的怕啊。怕小兒子不學好,怕小兒子害人害己,怕好好一個家給散了。
杜長蘭當時話出口,見到杜老爹的反應也迴過味來了,他是從一件事劃不劃算去看待,卻忽略古代田地對百姓的情感意義,田地不止是田地,還是後路,是安心,是根基。
他心裏明了,怎麽會跟杜老爹置氣。杜長蘭說著俏皮話哄的便宜爹展顏,又一通保證發誓,給便宜爹吃了顆定心丸。
父子倆眉開眼笑出了正屋,張氏和王氏見狀佩服不已。小叔子那張嘴,不服不行。
崔遙他們也挺驚訝的。
他們同杜長蘭的想法相差無幾,所以心裏會為杜長蘭叫屈,但是這會子杜長蘭眉宇飛揚,他們也拿不準了。
眾人又歇了一會子,杜長蘭提出離開。
崔遙將幾個小輩喚至身前,遞出碎銀,道:「這不止是見麵禮,也是散散文氣給你們,望以後你們科考也能榜上有名。」
這下杜家大人們也怔住了。
杜成禮迴望他爹,杜大郎也沒了主意,遂看向他的爹。
杜老爹猶豫。不拒絕,五個孩子就是五錢銀子。拒絕了,杜老爹也怕壞了孫子們的文運。
杜長蘭笑道:「收著罷,好好念書。」
杜老爹也嘆道:「既然是你們伯伯給的,就拿著罷。」
小輩們很是高興,朝崔遙齊齊道謝。
「不客氣不客氣。」崔遙擺擺手。
他們前腳離開杜家小院,杜老娘也跟著出門,不多時追上幾人,往崔遙成忱和宋越三人手裏各塞了一個籃子,裏麵放著雞蛋紅棗和一包點心。
杜老娘抓了抓衣擺,「伯娘的一點心意,你…你們莫嫌。」
「不會的。」杜長蘭上前給他娘順氣:「阿遙他們喜歡吃雞蛋。娘給的迴禮,他們可高興了。」
宋越趕緊道:「是是是,長蘭說的沒錯。」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