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等明日修改完成後再訂閱,抱歉抱歉!


    先別訂閱!


    這種尷尬的局麵源自於流動朝廷這一操作的根本缺陷,是必然會發生的情況。


    流動朝廷這一招可以說連治標不治本都算不上,因為它連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程度都做不到。


    甚至壓根就跟‘醫’這個字扯不上關係,純純就是止一時之痛。


    類似於嬴政頭疼時服的丹藥——那玩意也不是專門治頭疼的,哪裏疼吃它都有效果。


    但除了止痛,也就沒別的用了——其實有別的效果,不過在嬴政的病這個問題上沒有任何額外效果。


    或者也可以說是按住葫蘆起了瓢——嬴政去東邊東邊就安分一會兒,等他離開東邊去了北邊,北邊隨之被按住,然後東邊立刻就又起來了。


    說起來還有點熬老頭的意思——活生生能把嬴政熬死!


    總而言之,情況對帝國很不利。


    嬴政本人被熬老頭的影響還在其次,畢竟隻要他還沒被直接熬死,就不算問題。


    關鍵是這一局麵讓所有人都看出了帝國的捉襟見肘——地方失控,中央卻無力撥亂反正,隻能通過皇帝一次又一次的出巡來短暫鎮壓動亂。


    皇帝是至高無上的,帶有神性的——也許有學識有頭腦的官僚階層能明白皇帝其實不存在特殊性,也隻是個人,但對絕大多數百姓來說,皇帝跟神確實沒什麽區別。


    但現在有了。


    一個神,顯然不該像個工具人一樣‘被迫’到處奔波,用最低效,最無奈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嬴政被迫以流動朝廷的方式鎮壓地方動蕩的操作,在動搖自身的‘神性’,讓他和神漸行漸遠,而和人愈發靠近。


    盡管他在出巡過程中都會做大量與‘鎮壓地方’無關的操作,比如封禪祭天,比如立碑刻功,比如整頓吏治,以及其他操作,但還是掩蓋不了其本質。


    當然,以普通百姓那連胎教都不及的知識水平,他們並沒有看透一切的能耐,最多也就是看個熱鬧。


    但有的是人能看透,並且還願意仔細刨析給百姓聽。


    百姓沒什麽娛樂活動,無非就是茶餘飯後聊聊閑天,而他們最願意聊的自然就是達官顯貴的八卦風聞,尤其是……皇帝的樂子。


    有心人隻需在背後稍微助推一把,就足以讓很多人領會到皇帝如今的窘迫。


    當然,如果地方官府嚴格貫徹帝國的律法,倒是能有效遏製流言飛語的傳播,可惜一切問題的根源就在於地方官府逐漸失控。


    而更尷尬的地方在於,即使民間輿論都開始失控了,朝廷還是不得不緊鑼密鼓的策劃起新一輪的巡遊計劃。


    嬴政不可能坐視齊魯荊楚等地逐漸失控,而他的解決方案隻有出巡這一條。


    因此在北巡車隊迴到鹹陽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關於皇帝新一輪出巡的消息就傳出來了。


    不過這一次暫時隻傳出了會再次出巡的消息,時間初步定在明年二月開春,而沒有涉及具體的出巡路線。


    但這並不妨礙真正消息靈通的人知曉內幕。


    出巡路線之所以沒流傳出來,是因為中央朝廷暫時也沒定下來,究竟該走怎樣一個路線。


    一方麵,東邊的齊魯荊楚等地再次騷動起來,需要皇帝親臨以鎮壓動蕩。


    另一方麵,剛剛打下來的嶺南區域也需要皇帝親自駕臨,以安撫並威懾當地民心……也不排除順便威懾當地官員這一作用。


    兩處地方都需要去,也都挺緊迫。


    齊魯荊楚等地的動蕩一旦真的起勢,帝國再想鎮壓下去就不是簡單的威懾能鎮壓下去的,少不得要見血。


    而且很可能會死很多人。


    嶺南地區則是因為短時間內遷入了太多的二等公民,地區治安水平一度堪憂,再加上距離中央太過遙遠,不去一趟嬴政自己都不放心。


    目前朝廷還在考慮如何做取舍。


    不過這對所有有野心的勢力來說都已經無關緊要。


    他們隻想一邊看嬴政出巡的過程中能鬧出多少樂子,然後一邊默默等待時機。


    帝國的衰頹已經是勢不可擋的必然結果,而且不出意外的話滑落的速度會越來越快,他們隻需要靜靜等待,相信要不了多久就能等來實現自身野望的最佳時機。


    但凡聰明人都不會在這個時候跳出來和帝國頂風作對,反而會退避三舍。


    皇帝所經之處,他們會比任何人都老實——當然,也僅限於皇帝從他們身邊路過時。


    ………………


    章台宮,嬴政的寢殿內。


    嬴政躺在臥榻上,氣色前所未有的難看,往日總是舒展著的眉頭擠成一團,雙眼緊閉,身體卻在輕微的顫抖著。


    但凡是個長眼睛的人,都看得出嬴政此時的狀態……很糟糕!


    寢殿內眼下除了嬴政以外空無一人。


    嬴政刻意摒退了所有隨侍的內官,原因也很簡單——一位帝王不希望被別人看見自己虛弱不堪的一麵而已。


    事實上,嬴政每一次頭疾發作,都不會在身邊留太多人。


    這一次,則隻有趙高一個人——如果不是必須得留個人照看自己,嬴政估計連趙高也不會留著。


    就他一個,這會兒也去給嬴政取藥了,暫時不在。


    未過多久,趙高邁著急匆匆的步伐衝進了寢殿內,服侍著嬴政服下了丹藥。


    心裏怎麽想不說,明麵上趙高自然對嬴政的健康很是‘上心’。


    “陛下,可舒服些了?”


    看嬴政服下丹藥後沒過多久眉頭就舒展了幾分,趙高小心翼翼的問了一句。


    嬴政沒迴答他,隻是有些無力的擺了擺手。


    趙高當即會意,扶嬴政躺好以後,收拾好所有東西,規規矩矩的站到了一旁當個木偶。


    其實嬴政的頭痛還在,陰陽家的丹藥固然有用,但生效也得時間,怎麽可能一進肚就起作用。


    不過他確實感覺頭疼得到了少許緩解——按照古尋以前跟他說的,這屬於心理作用,感覺自己得到了治療,所以身體的不適稍有緩解。


    又過了沒一會兒,念端再次拎著自己的藥箱匆匆趕了過來。


    嬴政感到不適後第一時間命人去喊了念端,但念端的行蹤是不穩定的。


    這種尷尬的局麵源自於流動朝廷這一操作的根本缺陷,是必然會發生的情況。


    流動朝廷這一招可以說連治標不治本都算不上,因為它連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程度都做不到。


    甚至壓根就跟‘醫’這個字扯不上關係,純純就是止一時之痛。


    類似於嬴政頭疼時服的丹藥——那玩意也不是專門治頭疼的,哪裏疼吃它都有效果。


    但除了止痛,也就沒別的用了——其實有別的效果,不過在嬴政的病這個問題上沒有任何額外效果。


    或者也可以說是按住葫蘆起了瓢——嬴政去東邊東邊就安分一會兒,等他離開東邊去了北邊,北邊隨之被按住,然後東邊立刻就又起來了。


    說起來還有點熬老頭的意思——活生生能把嬴政熬死!


    總而言之,情況對帝國很不利。


    嬴政本人被熬老頭的影響還在其次,畢竟隻要他還沒被直接熬死,就不算問題。


    關鍵是這一局麵讓所有人都看出了帝國的捉襟見肘——地方失控,中央卻無力撥亂反正,隻能通過皇帝一次又一次的出巡來短暫鎮壓動亂。


    皇帝是至高無上的,帶有神性的——也許有學識有頭腦的官僚階層能明白皇帝其實不存在特殊性,也隻是個人,但對絕大多數百姓來說,皇帝跟神確實沒什麽區別。


    但現在有了。


    一個神,顯然不該像個工具人一樣‘被迫’到處奔波,用最低效,最無奈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嬴政被迫以流動朝廷的方式鎮壓地方動蕩的操作,在動搖自身的‘神性’,讓他和神漸行漸遠,而和人愈發靠近。


    盡管他在出巡過程中都會做大量與‘鎮壓地方’無關的操作,比如封禪祭天,比如立碑刻功,比如整頓吏治,以及其他操作,但還是掩蓋不了其本質。


    當然,以普通百姓那連胎教都不及的知識水平,他們並沒有看透一切的能耐,最多也就是看個熱鬧。


    但有的是人能看透,並且還願意仔細刨析給百姓聽。


    百姓沒什麽娛樂活動,無非就是茶餘飯後聊聊閑天,而他們最願意聊的自然就是達官顯貴的八卦風聞,尤其是……皇帝的樂子。


    有心人隻需在背後稍微助推一把,就足以讓很多人領會到皇帝如今的窘迫。


    當然,如果地方官府嚴格貫徹帝國的律法,倒是能有效遏製流言蜚語的傳播,可惜一切問題的根源就在於地方官府逐漸失控。


    而更尷尬的地方在於,即使民間輿論都開始失控了,朝廷還是不得不緊鑼密鼓的策劃起新一輪的巡遊計劃。


    嬴政不可能坐視齊魯荊楚等地逐漸失控,而他的解決方案隻有出巡這一條。


    因此在北巡車隊迴到鹹陽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關於皇帝新一輪出巡的消息就傳出來了。


    不過這一次暫時隻傳出了會再次出巡的消息,時間初步定在明年二月開春,而沒有涉及具體的出巡路線。


    但這並不妨礙真正消息靈通的人知曉內幕。


    出巡路線之所以沒流傳出來,是因為中央朝廷暫時也沒定下來,究竟該走怎樣一個路線。


    一方麵,東邊的齊魯荊楚等地再次騷動起來,需要皇帝親臨以鎮壓動蕩。


    另一方麵,剛剛打下來的嶺南區域也需要皇帝親自駕臨,以安撫並威懾當地民心……也不排除順便威懾當地官員這一作用。


    兩處地方都需要去,也都挺緊迫。


    齊魯荊楚等地的動蕩一旦真的起勢,帝國再想鎮壓下去就不是簡單的威懾能鎮壓下去的,少不得要見血。


    而且很可能會死很多人。


    嶺南地區則是因為短時間內遷入了太多的二等公民,地區治安水平一度堪憂,再加上距離中央太過遙遠,不去一趟嬴政自己都不放心。


    目前朝廷還在考慮如何做取舍。


    不過這對所有有野心的勢力來說都已經無關緊要。


    他們隻想一邊看嬴政出巡的過程中能鬧出多少樂子,然後一邊默默等待時機。


    帝國的衰頹已經是勢不可擋的必然結果,而且不出意外的話滑落的速度會越來越快,他們隻需要靜靜等待,相信要不了多久就能等來實現自身野望的最佳時機。


    但凡聰明人都不會在這個時候跳出來和帝國頂風作對,反而會退避三舍。


    皇帝所經之處,他們會比任何人都老實——當然,也僅限於皇帝從他們身邊路過時。


    ………………


    章台宮,嬴政的寢殿內。


    嬴政躺在臥榻上,氣色前所未有的難看,往日總是舒展著的眉頭擠成一團,雙眼緊閉,身體卻在輕微的顫抖著。


    但凡是個長眼睛的人,都看得出嬴政此時的狀態……很糟糕!


    寢殿內眼下除了嬴政以外空無一人。


    嬴政刻意摒退了所有隨侍的內官,原因也很簡單——一位帝王不希望被別人看見自己虛弱不堪的一麵而已。


    事實上,嬴政每一次頭疾發作,都不會在身邊留太多人。


    這一次,則隻有趙高一個人——如果不是必須得留個人照看自己,嬴政估計連趙高也不會留著。


    就他一個,這會兒也去給嬴政取藥了,暫時不在。


    未過多久,趙高邁著急匆匆的步伐衝進了寢殿內,服侍著嬴政服下了丹藥。


    心裏怎麽想不說,明麵上趙高自然對嬴政的健康很是‘上心’。


    “陛下,可舒服些了?”


    看嬴政服下丹藥後沒過多久眉頭就舒展了幾分,趙高小心翼翼的問了一句。


    嬴政沒迴答他,隻是有些無力的擺了擺手。


    趙高當即會意,扶嬴政躺好以後,收拾好所有東西,規規矩矩的站到了一旁當個木偶。


    其實嬴政的頭痛還在,陰陽家的丹藥固然有用,但生效也得時間,怎麽可能一進肚就起作用。


    不過他確實感覺頭疼得到了少許緩解——按照古尋以前跟他說的,這屬於心理作用,感覺自己得到了治療,所以身體的不適稍有緩解。


    又過了沒一會兒,念端再次拎著自己的藥箱匆匆趕了過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時之七劍傳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未聞墨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未聞墨卿並收藏秦時之七劍傳人最新章節